被帽子吞噬的男人

被帽子吞噬的男人
定價:250
NT $ 85 ~ 360
  • 作者:馬庫士.歐思
  • 原文作者:Markus Orths
  • 譯者:彤雅立
  • 出版社:繆思
  • 出版日期:2012-08-0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026272
  • ISBN13:9789866026270
  • 裝訂:平裝 / 240頁 / 32k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窺視他人的生活,將導致自身的毀滅。你,有自信抵抗好奇心的蠱惑嗎?
當代德國文學新典範!優美、精準、卻又冷冽得令人不寒而慄
融合幻想寓言、驚悚小說、黑色幽默、哲學思辯的嶄新文體

  帽子啪答一聲戴上頭頂時,頭頂上的東西好像全被消滅了,也許是頭髮,也許是思想,總之是他腦海的一部分。他感到有些東西沿著一條路徑鑽進他的體內。他聽見有東西在他的身體裡啪啪作響,同時內部隱蔽的東西流向身體外部,外部的東西流進了內裡。

  西蒙.布洛赫,一個普通上班族。他曾想成為電影作曲家,但這個人生夢想已早早被埋葬。他認命於生活的常軌,直到那天,一位「老友」意外地重新闖入他的世界,攪動他刻意塵封的過往回憶,打開他生命中禁忌的一章……也給了他一個神奇的機會。一頂帽子。他將帽子戴上,於是親眼目睹自己的消失。他,隱形了。

  西蒙從乾枯陷落的人生中解脫了。他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甚至是別人的。他充分利用帽子賦予他的能力,盡情徜徉於不可思議的自由之中。但不久後各式問題接踵而至──這頂帽子究竟是怎麼來的?老友和帽子是什麼關係?隱形帽的極限何在?而愈形劇烈、難以繼續忽視的疼痛又是怎麼回事?為了弄明白這些疑惑,西蒙.布洛赫得做些他從沒想過的事情……

  他,踰越了那道界限。

  如果沒有人看得見你,那麼最終你還會是你自己嗎?人,為何是人?自我又是什麼?德國備受矚目的中生代小說家馬庫士.歐思,以細緻而節制的筆觸,精準切入人性與文明最脆弱的疑點。

作者簡介

馬庫士.歐思

  1969年生於德國費爾森(Viersen),現居卡爾斯魯爾(Karlsruhe)。他的小說已譯為十四種語言,並獲得許多獎項,其中包括2000年開放麥克風(open mike)獎、2002年諾因史法茵州文學獎、2003年馬堡文學獎、2003年林布文學獎、2006年亨利.海涅文學獎、華特.史考特獎、羅畢爾最佳歷史小說金獎等;以及近年獎項如2008年巴登符騰堡州文學獎金、克拉格福特(Klagenfurt)奧地利電信文學獎、北萊茵州文學獎等。為當今德國文壇備受矚目的小說家。

  目前已出版著作有:《在棺材後面,誰去了哪裡?》(2001)、《身體》(2002)、《教師休息室》(2003)、《卡塔莉娜》(2006)、《逃亡練習》(2006)、《房間女侍》(2008)、與《紡紗腦》(2009)。

譯者簡介

彤雅立

  1978年生於臺灣臺中,以鑽研德國電影與德語文學翻譯為業。著有詩集《邊地微光》(女書)、《月照無眠》(南方家園),譯有艾芙烈.葉利尼克《美妙時光》(商周)、法蘭茲.卡夫卡《給米蓮娜的信──卡夫卡的愛情書簡》(書林,合譯)等書,主編並翻譯《月照無眠詩聲雜誌》。

 

作家導讀

關於隱形的無邊想像──馬庫士.歐思《被帽子吞噬的男人》

  自古以來,人類有著被理解的慾望,但也有隱身的慾望。被理解,便可以遠離孤獨,隱身,則可以獲得自由。無邊無際的想像,帶領人類進入一個浩瀚的創作空間,仙術與魔法,滿足了人類被侷限的現實生活。

  今天,我要說的是關於一部小說──馬庫士.歐思的《被帽子吞噬的男人》。有那麼一頂帽子,戴上去,便可以忘卻真實的自己。「我」可以變成任何人,「我」可以自由來去,「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隱形意味著不被看見。這種透明宣示著一種權力──絕對的自由,並且可以為所欲為。它處在人們視野的邊緣,卻也自我中心地活著。

  我們的世界,的確是充滿侷限、充滿不自由的。無論是極權主義或者資本主義的國度,事實上,我們被一圈又一圈的不可見的事物框限住。那一圈又一圈控制著我們的,可以是政治、經濟、法律、傳統與道德等……很多時候,自由是有邊界的。因此我們常感迫切地需要呼吸、需要釋放自我、需要跨越那牆……往往,我們想要擺脫一些甚麼,於是訴諸某些行動,最後卻發覺,有些事物是怎麼也擺脫不了的。

  我看見了馬庫士.歐思對於世界的某種企圖。他是一九六九年出生的德國人。那時候的德國分成兩個──一個是共產主義的前東德,一個則是資本主義的西德。從他的許多創作看來,他觀察日常生活的興趣恐怕多過於觀察政治。有些時候,他寫了一些或長或短的文章,我讀著,感覺那關於德國人的民族性與現代生活。對於那再不可忍耐的小市民的平庸,他便用無邊的想像來回應。

  馬庫士.歐思是一個中生代的德語作家,著述甚豐,也得過許多文學獎。他的文學創作介於現實與想像之間,雖皆為虛構,卻展現了一個當代德國作家的世界觀,折射了自身,也諷刺了表象。他筆下的各種人物,正是我們日復一日可能遇見的尋常人,經由他的刻畫顯其特性與內心掙扎。故事的主角叫作西蒙,他日復一日地重複著一樣的事情──起床、折報紙、等電車、車上讀報、電車到站、開始上班。那機械化的生活使他亟欲擺脫。他以為自己有著電影音樂的作曲才華,作品卻從未獲得青睞。於是他在音樂酒吧的大眾演出中,繼續彈奏那臺上臺下一致貧乏的生活。直到有天,一個流浪漢闖進他的家,帶來了隱形帽,改變了他的生活……

  之所以翻譯這本書,並不是因為我自己發現了它。而是因為出版社兩年前購得了作者其他作品的版權,我有幸成為其中一書的譯者。譯完他的中篇小說之後,那作品的風格深印我心。直到去年八月,《被帽子吞噬的男人》在德國出版,他才道出「隱形三部曲」的寫作計畫,風貌隱然形成。出版社反其道而行,在臺灣先推出第二部曲《被帽子吞噬的男人》,接下來,將陸續出版第一部曲──《房間女侍》(暫譯)以及另一部早期作品《教師辦公室》。對於隱身的各種姿態,作者將之羅列在小說當中。這世界何其大又何其小!當我們對於庸俗再不可忍,我們消失;當我們好奇於驚險的事物,我們便幻想著隱形與變身;當我們渴望世界的真實,唯有成為一個隱形人,去看、去印證,才知道原來真實並不存在於表象的世界裡。

  對馬庫士.歐思而言,隱身的目的恐怕更多的是對真實的詰問。當我翻譯到作者以希臘語解釋「真實」一詞時,才恍然明白他寫作「隱形三部曲」的意向。不為了炫技的故事與譁眾取寵的概念,而是透過平庸的表象鑿穿世界的真實。他的結論是──希臘語的「真實」一詞,意即「不被隱蔽」(Aletheia),然而這世上有哪些事物是完全不被隱蔽的呢?於是「純粹的真實一點也不存在,真實是一種幻象,永遠與不可見的事物相連」。當下我也才明白,「隱形三部曲」的第一部──二○○八年出版的《房間女侍》,其實已經埋下後來這部《被帽子吞噬的男人》的種子。既然對真實抱持懷疑,主人公戴上隱形帽,感覺那自由,但是最後這自由卻使他如脫疆野馬,瀕臨混亂與瘋狂。

  馬庫士.歐思不住在大都會,似乎也沒有臉書。他出生在德荷邊界的小鎮,現居在德法邊界的城市。幾年前,我翻譯《房間女侍》時,剛巧柏林夏洛騰堡區的店家聯合舉行朗讀節,其中有一場《房間女侍》的小說朗讀。一名劇場女演員現身飯店,還原小說現場,讀出一幕幕旅館清潔員躲在床底下窺視住客生活的橋段。我到場了,但作者沒有現身。想必他隱身在某處過著天馬行空的日子。他書寫、被理解,於是不至於孤獨。作為一位中生代的德國小說家,馬庫士.歐思是多產的。我從哲學圖書館扛回一落他所有的著作,許多短篇與長篇小說創作,其中不乏吸引我目光的作品。但我想,「隱形三部曲」也許是認識這位作家最好的開始,而我也開始引頸企盼,第三部曲會是甚麼樣子?

彤雅立

  彤雅立  1978年生於臺灣臺中,以鑽研德國電影與德語文學翻譯為業。著有詩集《邊地微光》(女書)、《月照無眠》(南方家園),譯有艾芙烈.葉利尼克《美妙時光》(商周)、法蘭茲.卡夫卡《給米蓮娜的信──卡夫卡的愛情書簡》(書林,合譯)等書,主編並翻譯《月照無眠詩聲雜誌》。

 

內容連載

在這星期六的早晨,西蒙.布洛赫一如往常地在六點半,網球鬧鐘準時響起的時候醒來。那是他學生時代的舊物,黃黃圓圓的,上面有絨毛。在某個時期,他對起床這件事情深痛惡絕,於是買下了它。每天早上,它都用沙啞的喉音跟新的一天打招呼。那只網球鬧鐘是特意為起床氣患者而設計──當它跳起來時,被叫醒的人就會把它丟到牆邊,透過這種撞擊,鬧鐘會自動關閉電源,讓網球在屋裡跳個三、四回。過五分鐘,鬧鐘又響了,它逼迫睡覺的人趕快離開床鋪,關掉這隻怪獸,讓它永遠沉默。然而,自從他跟布朗樂公司簽了工作合約,打算接下來過規律的生活以後,他便不再把鬧鐘往牆上丟了。他頂多把它丟到床頭櫃,或是丟到床沿,晚一點再輕輕拍,然後只是輕輕碰一下。

幾年來,西蒙都在鈴聲響起時立刻起床,把它關上,然後起身,到咖啡機旁,從不發牢騷。咖啡機裡有他昨天就放好的濾紙、咖啡粉和水,這樣他起床只要按下開關就行了。接著才去晨浴。之後,他會在每個早晨溜下樓,輕聲地,因為他知道鄰居還在睡。他在樓下信箱取出報紙之後爬上樓,將報紙放在廚房桌上,塗兩片麵包,一片塗肝腸,一片塗果醬,吃肝腸麵包時就喝柳橙汁,吃果醬麵包時就喝酸澀無糖的黑咖啡。吃早餐的時候,他並不碰眼前的報紙,卻望著桌子,或是那睡眼惺忪掛在牆上、滴滴答答的時鐘。七點鐘,他將餐盤收進洗碗機,刷完牙後,穿上外套與鞋子,七點十分,他拿起報紙。

其實他痛恨報紙。報紙有印刷油墨臭味,摸起來感覺黏黏的,此外它們太大了,很占地方。他痛恨拿著攤開的報紙坐著,無論坐在哪裡,他痛恨繁冗地翻閱它們有如一場戰鬥,他痛恨讀報紙的時候得將雙臂張得開開,像神父傳教那般。可他才不會放棄報紙,因為報紙讓他對世界感到著迷。西蒙好幾年前就想過,他一定要好好地馴養報紙這個巨大的獸。

於是他想出一個儀式讓自己滿足。每天早晨,他將大張的報紙攤在椅背上,這樣報紙的左右兩頁就會有一半搖晃垂下,像折翼的天使。他拿起要放進大衣口袋的報紙,不疾不緩地折起來。這樣的程序於他是一種安靜的娛樂。他稱自己為報紙的馴養人,或說馴獸師。他將報紙單張折了五次,動作輕快熟練,最後報紙縮成剛好可以塞進外套口袋的大小,西蒙便將它塞進左邊口袋。剩下的報紙也一樣。最後,西蒙將剩下的報紙握在手上,往自己的胸膛拍了拍,然後就離開家,上路去。他喜歡接下來的路途。

就像現在,在電車上,他正尋找駕駛座後方其中一個靠前面的位子。然後他抽出折好的第一張報紙,翻開並且閱讀,然後再小心翼翼地將它折回去。他的手漫遊到右邊口袋,撈出下一張。閱讀時,西蒙的下巴很低,幾乎抵在胸前,看來就像一隻僵直的、低著頭的公牛,即將往紅布的方向撞去。他就這樣一張張讀完報紙。前陣子,他不再按順序從口袋裡抽出折好的報紙,而是隨機看他的手抽到哪一版──政治、經濟、副刊,或體育──這是他人生中唯一驚喜的時刻。他在去程時讀、返程時讀,在午休的咖啡時間讀。這樣他便知道周遭發生了什麼事,而明天又會有新的報紙出版不斷地往前,報紙只知道一個方向,而西蒙貪婪地跟隨著。他痛恨回顧過往,所以每當他回到家,便趕緊將那些被翻舊的報紙丟進字紙簍。然後他會脫掉鞋子,坐在沙發上,約一刻鐘的時間什麼也不做。當他正接近冥想的空無時,他便起身,開始處理那些待處理的事。

此刻,在這星期六的早晨,一切都不同了。西蒙星期六也得工作。直到下午四點。折報紙時,他放棄了所有的週末特別版──旅遊、房地產、徵人廣告──因為他的外套口袋裝不下週末版那麼厚的報紙。這個週末也得像平常日一樣出門等電車。他看見在距離候車站一百公尺之處,一個男人坐在地上。西蒙對著電子看板望了望。電車兩分鐘之後到。西蒙搖擺著身體向後退,走向那位乞丐。他知道,兩分鐘應該足夠投一些錢在帽子裡並折返。在電車中,他最晚會在讀過第二張報紙後忘掉這個人。忘掉他曾給過錢的乞討的男人與女人,這對西蒙而言很重要。他不可能讓他們在他的腦海停留太久,否則會有一陣悲傷來襲,讓他一連幾個鐘頭都無法專注。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4
    $85
  2. 二手書
    44
    $110
  3. 二手書
    44
    $110
  4. 新書
    79
    $198
  5. 新書
    79
    $198
  6. 新書
    88
    $220
  7. 新書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