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教我的50件事:一個做人、做事、做夢、做自己的故事(王文華親簽版+有聲CD)

創業教我的50件事:一個做人、做事、做夢、做自己的故事(王文華親簽版+有聲CD)
定價:280
NT $ 110 ~ 252
  • 作者:王文華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2-06-2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0002161095
  • ISBN13:9780002161091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王文華、張明正頑童成功學  精選對談

★首批限量親筆簽名版+有聲CD
★片長:80分40秒∣規格:音樂CD
★天下文化專屬贈品,不得轉售

●找到「成功三寶」,打敗矽谷魔王(19’31)
●電扇筷子與香蕉袋子,我到底有什麼價值(21’13)
●自以為是全才,張明正和王文華都犯過的錯(19’26)
●拋開妻小不管,與第一支電腦病毒「浪漫相遇」(20’30)

  這是一個情節起伏的真實故事。

  故事描述王文華與「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 帶領一群年輕人,實驗全新的市場、企業文化、工作方式。

  他們期許公司沒有領帶、高跟鞋、馬屁、bullshit、派系、秘密、掩飾心虛的術語、和老闆自言自語的會議。

  他們期許自己聰明,但能自省。有意見,卻沒成見。重感情,但不鄉愿。追求利益,也追求意義。贏過、輸過、愛過、失去過。

  這個實驗,最後成功了,也失敗了。

  這是一個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故事。感性在於用抒情的文字,描寫掙扎的過程。理性在於從故事中提鍊出50個實用的職場智慧,啟發上班族。

  這個故事,讓王文華重新學會,做人、做事、做夢、做自己。

作者簡介

王文華

  台大外文系畢業,史丹佛大學MBA。

  職場第一階段在Dun & Bradstreet、迪士尼、MTV等大公司。

  第二階段開始創業。2007年合創「若水」公司。2010年創辦「夢想學校」。

  這本書,說的是他第一次創業的故事。

  王文華Facebook: www.facebook.com/wangwenhua
  夢想學校:www.dreamschool.com.tw

 

目錄

序  社會企業是啥碗糕 張明正

第一章:再見,模範生!
01 每個人都有令自己驚喜的潛力  004
02 機關用盡,不順其自然        005
03 跟和你截然不同的人交朋友      010
04 改變的第一步:承認自己的虛偽    022
05 搞「運動」,還是搞「活動」   033

第二章:從「水泥」,溶化成「水」
06 「Why」比「What」重要
07  如果不能做得更好,就做得不同
08  別一廂情願,先從「驗證」開始
09  「不做什麼」跟「做什麼一樣重要」
10  成熟就是懂得兼顧表面矛盾的事物
11  反覆分析,不如相信直覺
12  做「水」,別做「水泥」

第三章 : 住進「五層樓」的豪宅
13  學習「看事情的五個層次」,往高處看
14  都知道「願景」重要,卻整天忙「事件」
15  思考並寫下個人的「願景」「使命」「價值觀」「商業模式」
16  跟曾經失去過的人共事,因為失去,讓他們有能力愛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17  在「搭便車」和「做選擇」之間,取得平衡
18  先學會賺錢,再拯救世界
19  如果能蓋花園,就別蓋停車場

第四章:倒出熱血,拼出命盤
20  主動去追求你要的,從被拒絕中思考到底多想要
21  把公司的每一分錢,當自己的錢來用
22  別人不看好,自己要反省;反省後還想做,就「撩落去」
23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這年頭做事要靠社群
24  當聖賢或惡魔比較容易,難的是在矛盾、曖昧、談判、妥協之中匍匐前進
25  不熟的人總是給你讚美,這時更需要現實的檢驗
26  缺乏商業模式的夢想,難以永續
27  喝咖啡、換座位、烹調集體智慧

第五章:飛向哈佛,回到部落
28  每個人要的人生不同,沒有人有資格強勢推銷他的價值觀
29  尊重別人的尊嚴、權利,以及與我們的差異
30  出來做事,就是要解決問題,別在第一次意見不合時走開
31  不斷反思,言行是否還符合公司的願景

第六章:完美風暴
32 當「完美風暴」來襲,鑽進颱風眼找原因
33 無法割捨,最後就變成多頭馬車
34 都是「事件」,變成瞎忙;沒有事件,變得鬆散
35 「無為而治」的分寸,難以拿捏
36 看法不同,不必爭得你死我活,先放下差異,繼續試做
37 明知要專注,但割捨很困難
38 了解了更深的層次,原先的看法不必堅持
39 「No bullshit」不只是不說謊話,還要不隱藏真話

第七章:朝廷大官,變成梁山泊好漢
40 屁股是仇人的沙發,走出去,化主動為被動
41 先承認自己做得不好,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42 挫折時先回顧歷史,國父可以幫忙
43 當同事能心平氣和地反對你,就有機會反敗為勝
44 我們都是流浪者,就做彼此的手和腳吧

第八章: 鎂光燈滅了,我們才看清自己
45 鎂光燈滅了,才能看清自己
46 油然而生、自我改造,23歲就可以創業

第九章: 我不喜歡自己變成這樣
47 自己推銷的東西,自己先做到
48 分手不必沉重,下次還會再相逢

第十章 人生半滿,剛剛好
49 下台比上台重要
50 相信自己,是那個與眾不同的人

 

  2009年10月29日,我和創業夥伴:「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Steve),坐在北京水立方體育館對面的飯店。我想起,過去兩年半,像水一般的旅程。

  我們正在等一位大陸的企業講師,聊我的第二個創業計畫。這一回,我做的是提供企業教育訓練的「夢想學校」(www.dreamschool.com.tw)。

  我的第一次創業是「若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www.flow.org.tw)。Steve和我在2007年8月創立。一起經營若水兩年半後,我離開,出來再闖一次。

  Steve樂觀其成,也給我很多建議,甚至陪我一起到北京請教專家。

  在飯店等待時,Steve問了我一個很深入的問題。這問題他之前暗示過幾次,我也聽出來了,但沒有深入地談。人到北京,彼此都卸下台北的心防,他就直接問我:「創業需要不斷地push,逼自己,也逼別人。你個性這麼柔軟,確定要走這條路?」

  這問題由Steve來問最為貼切。一方面因為他有創業成功的經驗,二方面我們共事兩年半,他知道我的優缺點。

  這個問題,讓我開始回想,2007到2010創業的這兩年半,我學到的東西。關於做人、做事、做夢、做自己。看著窗外的水立方,我的思緒也像水立方外觀的泡泡,一個個慢慢浮起。我沈默了一會兒,然後開始回答Steve…

 

內容連載

12:做「水」,別做「水泥」

關鍵問題是:自己去做?還是投資別人去做?

由於當時我們自己並沒有任何明確的社會企業構想,又受了紐約「聰明人基金」的啟發,所以我們決定仿照「聰明人基金」,成立一筆創投資金,投資想要創辦社會企業的創業家。

這個方向確定後,一切就快了。

先是成立組織。前面提到,我們不想用基金會,所以成立了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該叫什麼名字?

我們考慮兩個名字:一是「若水」,另一是「第四部門」。

「第四部門」是國外對社會企業的別稱,意思是它有別於政府(第一部門)、企業(第二),和非營利組織(第三)。

「若水」則出自於老子《道德經》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我們喜歡不爭的修養。過去在企業界,每分每秒都在爭。現在重來,希望不爭。這境界我們達不到,但嚮往。把公司名字,訂成一個永遠在追求,永遠達不到的目標,夠浪漫。

除了不爭,我們也喜歡水的特性:兼容並蓄,不斷流動。我們期許自己像水,用浮力,把社會上大量潛在的慈善資源,浮到表面。若浮不上來,我們就興風作浪、推波助瀾,幫它浮上來。但創造風潮之後,不必擁有,成功不必在我。

我用「水」的特性,回顧前半生。發現我是「水泥」,不是「水」。

「水泥式」的工作,是固定的。每天有例行公事,24小時奉獻給公司。

「水泥式」的公司,組織架構和權力分配很清楚。老闆一個命令,大家忙成一團。

「水泥式」的休閒,有清楚的計畫和時程。趕到和完成某個行程,比享受那個行程更重要。

「水泥式」的人生,有好有壞。好處是沒有焦慮、不安、迷惑、狼狽。壞處是沒有驚豔、狂喜、自由、隨意。它是一個靜止畫面,堅固,但乾枯。

2005年離開大公司後,我的「水泥」龜裂,從其中流出清水。在工作上,有明確的目標,但不執著於特定的方法。除了起床和睡覺,很少重覆的行程。因為沒有老闆,所以不拍馬屁。因為沒有部屬,所以不玩權力。對人,只剩下真感情。

日常生活,沒有付帳時要報統編的飯局,也不會跟不認識的人唱KTV。沒人約我了,我就自己約自己。一個人坐在餐廳,想接下來的人生要點哪一道菜。

朋友變少,交情反而更深。見面不需要一周前預約,然後一小時前又臨時取消。我開始享受隨興的幸運和失落感。經過朋友辦公室就上去,不在或沒空招呼我沒關係。剛好有空聊一下,就算賺到。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9
    $110
  2.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