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專輯是「《四書》應該必讀嗎?」,起源是民國100年10月22-23日,台灣哲學學會假台北醫學大學舉辦2011年度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除發表60餘篇專業論文之外,大會也特別設立了「四書納入高中必選教材是否合宜?」哲學論壇,邀請各界賢達各抒己見,並與在場學界人士切磋琢磨,共同探究其中所涉及的議題。
本期的訪談人物有高放先生和獨立紀錄片導演艾曉明女士;思想評論單元有談李斌的歷史主義繪畫、評劉小楓的施特勞斯轉向等;思想對話單元是對談動物倫理與道德進步。
本期的專輯是「《四書》應該必讀嗎?」,起源是民國100年10月22-23日,台灣哲學學會假台北醫學大學舉辦2011年度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除發表60餘篇專業論文之外,大會也特別設立了「四書納入高中必選教材是否合宜?」哲學論壇,邀請各界賢達各抒己見,並與在場學界人士切磋琢磨,共同探究其中所涉及的議題。
本期的訪談人物有高放先生和獨立紀錄片導演艾曉明女士;思想評論單元有談李斌的歷史主義繪畫、評劉小楓的施特勞斯轉向等;思想對話單元是對談動物倫理與道德進步。
徐 勝/東亞人權的探索
高全喜/論中國自由主義的政治成熟
潘婉明/戰爭.愛情.生存策略:馬共女戰士的革命動機
■思想訪談
陳宜中/政治體制改革的先聲:高放先生訪談錄
葉蔭聰/挑戰麻木和無力感:訪獨立紀錄片導演艾曉明
■思想對話
錢永祥、梁文道/動物倫理與道德進步
■思想評論
李公明/批判的歷史主義繪畫:懺悔者的歸來——寫在「生於1949:李斌畫展」前面 155
胡昌智/《朵伊森傳》簡介
蘇光恩/哲人的面具:評劉小楓的施特勞斯轉向
■必須讀《四書》?
台哲會論壇/《四書》應該必讀嗎?──又一次爭議
■思想人生
陳永發/南港憶高華
致讀者
致讀者
2006年《思想》復刊之初,曾在〈出刊說明〉中寫過這樣一段話:「基於全球化的現實趨勢與中文的國際性格,我們想要建立一個跨越國際的中文論壇,不願意再劃地自限。南洋、港澳、東亞、北美、乃至於歐洲、大洋洲各地使用中文的知識分子,都將是我們的作者與讀者。」
如今這份刊物已經出刊二十一期,積累了眾多作者數百萬字的心血文字,也探討過台灣、大陸、香港、澳門,乃至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各地的多樣議題。然而回首清點,自問當初的心願實現了多少,答案卻令我們汗顏:努力或許並未唐捐,成果卻仍嫌貧瘠。究其根本,編者不夠努力固然是原因之一,不過紙本刊物的流通受到很大的限制、「尋找讀者」的成本太高,也是原因所在。
為了舒緩這些困難,最近我們在新浪微博建立了「思想Reflexion」官方帳號。透過微博,我們既可以將新出一期的目次儘快傳達給外地的無數讀者,也準備逐漸將以前各期的合適文章貼上微博,讓無緣見到紙本刊物的讀者也有機會讀到這些文章。藉這個途徑,這份刊物可望跟散佈廣遠的更多讀者對話;這是一件令我們興奮與告慰的事,盼各位讀者多多關注、利用這個新的交流平臺。
回到這一期的內容,所刊文章的來源地覆蓋甚廣,除了台灣,還包括了馬來西亞、日本、香港、歐洲以及中國大陸。這些文章或者觸及了獨特的在地歷史,或者發展了只有在特定環境中才能進入視野的問題意識,又或者提出了在其他地方尚未排上「日程表」的議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期好幾篇文章中,「歷史」都是反思與推敲的焦點。
一旦涉及歷史,李公明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所提出的「批判的歷史主義」,應該是一個很有分析力量的觀點。「歷史主義」本來是一種保守的卸責路徑;它將一切發生的事情「歷史化」,從而解消了個人的能動性與責任。但李先生在分析畫家李斌的文革繪畫時,卻借由「批判的歷史主義」指出,所謂「歷史化」同時也是反思者以高度的倫理自覺捲入歷史。因此我們如何面對歷史,也構成了歷史之所以如此的成素,「過去」變成了一個沈重的倫理問題,要求反思者藉著記憶,正視自身的自私與冷漠,節制道德上的優越感與不在乎。吳乃德先生談台灣的二二八受難「人數」的爭議,所突出的也是「我們如何面對歷史」的倫理思考,強調歷史倘使作為正義的法庭,它除了追尋真相、安慰亡靈之外,更應該按照「民主和正義社會應有的審判方式」面對歷史,用這種具有高度倫理涵蘊的方式不自外於歷史。
梁文道與錢永祥兩位對談關於動物的倫理思考,所關注的固然是「動物倫理」這個新生題目,但是其思考的脈絡仍然是人類的「道德進步」這個幾個世紀以來的老話題,並且試圖讓這個老話題獲得新的生命。梁文道先生借用列維納斯的「臉」,說明道德關係的基礎所在。對於一般以平等或者人道為基礎的動物倫理學論述,這是很激進的挑戰。畢竟,倫理的關係應該不祇是普遍規則的適用,或者發揮情緒愛心,而更應該涉及生命之間的「表達」與「互動」,其背後預設了有生命、有感受的主體的存在。梁文道把這個分析應用到人與動物的關係上,相信會引起許多人的共鳴,也會引起更多人的不解與質疑。
本期的專輯以將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發表臺灣哲學學會與本刊合作舉辦的「《四書》必選」座談會,檢討爭辯教育部將四書列為高中必選課程的是與非。讀者可以發現,爭論者在表面上意見強烈、立場鮮明;不過讀下去,又會發現大家接受的論述基本理路與評價原則是極為接近的。正反兩方的差別所在,似乎多在於「判斷」與具體的評價,少在於「原則」與所嚮往的教育目標。對這類公共議題的爭辯,意義或許就在此:我們爭辯,不是為了找到最好的政策與方針,而是在社會上形成相互學習與適應的習慣。讓社會成員相互學習與適應,才是公共說理的真正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