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天到底要睡多久才夠?
才會覺得隔天有精神,能好好工作呢?
一個人的睡眠量,每天差不多都相同,就猶如你吃飯一般,不會今天吃2碗,明天吃10碗,你能吃的飯量差不多每次都相同,所以睡眠量也是每天穩定在一定的量上,所以才會被叫作睡眠的「恆定機制」。
但人與人之間的睡眠量就因人而異了,不會有個硬性的標準規定,要求你一天應該要有多少的睡眠量。也許每年的統計數字會告訴你:現代人現在平均睡眠量是多少,或是如果不睡多少多少,身體就會如何如何……但不代表你應該也跟他們一樣,你可以找出屬於自己的睡眠量,然後儘量不熬夜的好好睡。
只要睡眠的時數,能讓你精神翼翼應付白天的生活、上學、上班的體能就足夠了。比方拿破崙可以一天只睡4小時,就能為法國打下大片江山,你也可能跟他一樣是「少眠族」;而愛因斯坦可能就需要天天睡上11小時,才能發明相對論出來,所以「多眠族」也是可以成大事的。重點是在找出屬於你自己的睡眠量,每天讓自己充份睡好,不要欠下了一屁股睡眠債,每天都在跟嗜睡抗衡,讓自己工作效率不佳,脾氣不好的過一天又一天。
要好好睡上一覺,擺脫失眠之前,一定先了解睡眠是怎麼一回事,是怎麼發生的?一樣上床睡覺,或為什麼有人可以一覺到天亮?有人卻會淺眠易醒?多夢?或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透過睡眠中心心理師周舒翎以實際的臨床案例,介紹睡眠的三大神經生理機制:恆定機制、生理時鐘及清醒機制,知己知彼的擺平了這與生俱來的身心制衡,一覺睡到天亮,真的一點都不難。
作者簡介
周舒翎
現任:中崙心理諮商中心、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 臨床心理師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 / 臨床及諮商組 碩士
資歷:
新光醫院 / 睡眠中心心理治療師
新光醫院 / 安寧病房兼任心理師
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 兼任講師
國軍花蓮總醫院精神科 / 臨床心理師
身為一名以睡眠為專長的臨床心理師,其實有一些幸福,利用睡眠困擾這個窗口,窺見許多個案的人生,讓我們可以此為出發點,展開人生旅程的探索及追尋,睡眠這人生三分之一的世界,卻道盡人生太多的故事。
臨床心理師不用藥,但「用心」去治療失眠個案的苦痛、個案所流的淚、發的脾氣,心理師悉心承受,希望將過去的淚水,轉化為人生往前走的力量,再創造人生的另一個不同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