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幻諸次元註釋本

光幻諸次元註釋本
定價:240
NT $ 130 ~ 216
  • 作者:洪凌
  • 出版社:蓋亞
  • 出版日期:2012-04-0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157881
  • ISBN13:9789866157882
  • 裝訂:平裝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漫畫剖析、色情電影解碼、當代科奇幻經典研究……
  {充滿說服力的反常態閱讀}

  在這本文集,洪凌剖析的對象包含二十世紀科奇幻英文經典陣容,囊括許多充滿新異創造與影響力的作者。這些作者包括二十世紀中葉出道的大師如娥蘇拉.勒瑰恩、卓安納﹒拉思、法蘭克.賀柏特,以及較晚近的名家如喬治.馬汀。洪凌精湛的論述稟賦扭轉這些被學院評論視為正典文本的理所當然讀法,為作品揮灑出多面向的新穎變調光色,且讓這些反常態閱讀顯得充滿說服力。

  洪凌將這些被經典化的文本讀出更廣義的奇幻文化風貌,並不必然文學,更不優越主義。這些閱讀手法包括漫畫剖析、色情電影解碼,以及皮繩愉虐性文化的幻異元素。讀過這些文章,讀者就此不再以一般想像來閱讀科奇幻作品。  中央大學英文系教授.白瑞梅

  從作者背景來分析,洪凌在臺灣科幻史是獨一無二的異數。歷代「本土」科幻作家,其作品大多瞄準主流文學讀者,或假借科幻形式遂行個人想法目的。承襲大量外文原典閱讀,並彰顯類型另翼特質,就只有洪凌一人。由於這樣的背景涵養,我們現在才能看到他在文本創作之外,投身於學術研究及類型評介的另一面向。

  放眼臺灣書市,幻想文類的介紹圖書屈指可數;羅列點名,當發現我們已經擁有《魔鬼筆記》和《魔道御書房》,這本《光幻諸次元註釋本》則是同性質的第三部力作。洪凌奇詭瑰異的文字依舊,對於作家作品的評介剖析、類型主題的脈絡譜系,乃至於文本符徵的另類拆解釋義,卻隨著學識增長而愈見精進。  英國利物浦大學科幻研究碩士.林翰昌

作者簡介

洪凌

  1971年生,天蠍座。台大外文系畢業,英國薩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英國文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2010年起就任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出版多部文學創作與評論文集,獲全球華人科幻小說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創作獎助金、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翻譯出版補助等。

  出版作品計有論述/散文集《魔鬼筆記》、《酷異劄記》、《倒掛在網路上的蝙蝠》,《魔道御書房》與《光幻諸次元註釋本》;短篇小說集《肢解異獸》、《異端吸血鬼列傳》、《在玻璃懸崖上走索》、《復返於世界的盡頭》、《銀河滅》、《黑太陽賦格》(日文版的中短篇小說精選,翻譯進行中);長篇小說包括《末日玫瑰雨》、《不見天日的向日葵》、【宇宙奧狄賽】系列共六冊。近期譯作《銀翼殺手》(Blade Runner)、《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女身男人》(The Female Man)、《少年吸血鬼阿曼德》(The Vampire Armand)、《世界誕生之日:諸物語》。

  部落格:www.wretch.cc/blog/LordSunset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目錄

《光幻諸次元註釋本》
A Book of Connotations on Emergent-Realms of Penumbra

洪凌
Lucifer Hung

【輯一】光凝晶:科幻天干地支
Lights Transfigures: Reading Science Fiction Accompanied by Multiverses’ Jesters

1.《女身男人》導讀:
「男人」無能再現的Fe/male Man
Those Who Embody Leftover of Phallogocentric Malehood:
Introducing Joanna Russ’ The Female Man

2.眾島羅列,星群構陣:
《世界誕生之日 諸物語》的邊緣譜系與族裔切片
Isles of Multitude, Bits of Star Forming Variant Milky-Ways:
Reading The Birthday of the World and Other Stories by Ursula K. Le Guin

3.勾結希臘悲劇的戰鬥系性別科幻:
泰珀與其筆下的女性城國生態
A Radical Feminist Fable in the Guise of Greek Tragedy Revisited:
Sheri S. Tepper’s The Gate to Women's Country

4.日輪環的殞滅詩學:
《光之逝》與馬汀早期創作的抑鬱絕唱
Rage against the Dying Sun and its Resplendent Stars Embracing Doomsday:
Extrapolating a Queer Thanatos Poetics of Dying of the Light by George R. R. Martin

5.致意與誌異:
經典科幻小說與其改編電影的扞格與共振
Homage and Divergence:
Analyzing the Dune Series and Its Science Fantasy Representations

6.銘刻上帝眾名諱的繁星:
亞瑟.克拉克的科幻秘儀與啟蒙講義
Stars That Are Inscribing Nine Billion Names of an Atheist God:
Arthur C. Clarke, who Enlightens by Demystifying Divine Coincidences

7.毀劫形色.眾相歸返:
從近期數部SFF電影的異色景觀洞見救贖微光
Apocalyptic Landscapes Writes out Normative Human History:
Reading Several SF Films and Their Dismantling of a Salvation Narrative 

8.黑光瀰漫後人類:
閱讀科幻映像文本的黑色電影元素
Black Light, Meta/Non-Human Poetics:
Investigating Film Noir Nuances in Several Non-Normative Science Fiction Films

9.抑鬱與爆裂.華曜與敗亡:
科幻漫畫影像宇宙的後人類肉身政治
Melancholic Violence, Flamboyant Failure:
Reading Post-human Queer Bodily Politics in X-Men and Immortel (ad vitam)

10.人形.機偶.殼穴:
分析《攻殼機動隊》的靈肉本體論
Humanoid Dolls, Artificial Child, and Ghosts’ Shells:
Exploring a Perverse Ontology of Complication in Ghosts in the Shell Series

11.異色人偶﹒永生孩童:
從押井守的《空中殺手》閱讀追索後人類光譜
Obscene Gynoids, Immortal Post-human Children:
Introspecting a Possible Meta-Human Unconsciousness in The Sky Crawlers 

12.晚近日本動畫的超異性別:
跨性別神魔,生化塞爆格,色情妖魅獸
Transgender Demigods, Cyborg Mutants, and Sex Fiends:
Deviant Queer-Gender Representations in Recent Japanese Animation and Manga

【輯二】罔兩.魑魅.修羅生殺
Bad Texts, Spoiled Entities, and Killing Machines

1.雜交於歌德幻異與破譯機鋒的肉體映像:簡評《福爾摩斯》
A Postmodern Gothic Mystery in Cinematic Form: Sherlock Holmes (2009)

2.拉蜜雅的咬痕︰從高檔異術到鹹溼電影
Biting Marks of Lamia: Lesbian Vampire Film from High Art to Porn B Movie

3.族裔戰爭與肉身侵奪記:漫談《天譴者的女王》與《肉體竊賊》
War of Clans and Armageddon of Flesh:
A Review of The Queen of the Damned and Tale of the Body Thief by Anne Rice

4.玫瑰沙漏﹒血絹紅酒﹒恆時聖體:劄記《吸血鬼紀事》
Red Wine is the Blood Wine: Introduction of The Vampire Chronicles

5.童女與魔神的三位異體:安.萊絲的文學歷程
Virgin Girl, Gay Male Libertine, and Suffering Saint:
A Literary Biography of Anne Rice

6.《血色童話》的青春蒼老酷兒妖異浪漫譚
I am already an age-old, dead and deathless trans-girl: Reading Let the Right One in

7.精釀的小死亡甘邑:Anita Blake,異色斑斕的魔/人偵探物語
Petit Mort as Bed-time Desserts of the Undead:
Reviewing Vampire Hunter Anita Blake

8.從巴克的《血之書》與創作歷程探訪髑髏風景
Consummation of Inverts as a Polygamous Pandemonium:
Reading Texts and Subtexts in Clive Barker’s Books of Blood

9.頭蓋骨花園為頸鍊:閱讀《卡麗歌謠》
A Necklace of Skull: on Song of Kali by Dan Simmons

10.骨髓與血珠羅織的風景:恐怖漫畫二三事
Drawing Visceral on Bodies that Matter: Some Notes on Japanese Horror Manga

11.蠕行的臟器:漫談柯羅能堡電影作品的「形變」與「化身」
Innards that Talk and Laugh:
Proposing an Anti-Humanist Aesthetics in David David Cronenberg’s Films

12.人格/皮膚/族裔的多重蝕刻:
論大衛﹒柯羅能堡晚近作品的邊緣陽剛
A Many-Layered Embedded In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Skin, and Ethnic Identity:
On Marginal Masculinity Presented in David Cronenberg’s Later Films

13.物質之惡(餓):從數部經典恐怖電影碰觸蝕骨淵藪
Hunger of (and for) Materiality:
Abysmal Personhood and Penumbra non-Subject in Classical Horror Film

14.鹽柱之城﹒滅絕機器﹒規訓與解域:從《索多瑪120天》的原著與電影談起
City of Salt Pillar, Machines of Extermination, And Deterritorization:
An Essay on 120 Days of Sodom and BDSM Politics

15.活色生殺:漫談鄭淑麗的影像語言
A Fresh Kill:
Introducing Shu Lea Cheang’s Queer Languages in Avant-Garde Cinema

16.從王爾德的翡翠到梵倫汀的打字機:華麗搖滾、雌雄同體、她的故事
Glamorous Rock, Androgyny, and Herstory:
A Review on Velvet Goldmine and The History of Glamour

17.視線與(典)型:重讀致命陰性與黑色偵探
Altered-Gaze and (Non) Stereotypes:
Re-reading Femme Fatale and Film Noir Detectives

18.狂燥的光暈:沉鬱的鐘形瓶美人vs迷人的精神分裂殺手
The Aura of Maniacs: Intertextualizing The Bel Jar and Hannibal

19.惑亂生養處,魍魎滋長式:
閱讀《置疑婚姻家庭連續體》的不連續罔兩親密組模與旁若家居結構
Where the Anti-Normalising Multitude Builds Partial Habitations:
A Review on Querying Marriage-Family Continuum

 

《光幻諸次元註釋本》導讀

美得過火的政治?—魔﹒獸﹒罔兩人的暴力詩  林建光

  讀者該如何閱讀與既定書寫傳統有著極大差異的作品?該如何處理閱讀過程可能產生的不安、難堪或無所適從,特別是當這些作品具有某種代表性或重要性,以致於讀者再也無法假裝它們不存在?更根本的提問是:何謂閱讀?閱讀隱含甚麼樣的位置、關係、意識形態?

  打從九○年代洪凌在文壇嶄露頭角開始,類似問題始終存在。我們可以試著為這些問題找尋答案,但即使公認最無異議的說法—「洪凌是酷兒作家,他的作品自然是酷兒書寫」—也容易淪為一種假解釋、假答案,原因在於「酷兒」這一詞彙概念的標準化多少稀釋了洪凌那具有高度延異的書寫風格,某種標籤式語言似乎逐漸取代自我生殖、分裂、拼貼的(反溝通性)語言。這是為何我認為當我們越來越習慣了洪凌,甚至當他在台灣文學史中的位置越來越清楚穩固時(洪凌等同於九○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酷兒寫手之一),問題才真正開始。

  文學曾經被視為一塊淨土,與政治、社會、權力關係毫無相關,但曾幾何時這塊可能僅存在於想像世界中的伊甸園已悄悄失落,取而代之的是太陽底下毫無天真事,文學總背負著政治、歷史原罪的論述,洪凌的創作生涯即誕生於九○年代這個對美學高度質疑(或對美學有著過多期待)的年代。「政治」其實是既實際又抽象、看似簡單但也很複雜的東西。經過數十年來的長期壓抑,解嚴之後的台灣,從市井小民到高官貴族,從大眾傳媒到學術殿堂,整個社會都非常政治。洪凌的書寫當然也很「政治」,但與主導的情慾政治、性別政治、族群政治等以認同為基礎的政治未必全然契合。認同政治強調效忠,強調本質,但洪凌的書寫處處流露出令人不安的血腥與背叛。美學與政治在洪凌作品中往往各行其是,前者經常扯後者後腿。讀者頓時不知所措,亂了陣腳,怎麼前一分鐘還是顛覆父權機器的猛將英雄,一下子又搖身一變成為複製惡質父權文化的恐怖份子。人們常說政治人物言行不一,人前人後有著不同的臉孔。洪凌也有兩張臉,但這兩張臉遠比政治人物的臉更危險、更具威脅性,因為那是美學層次上的臉,不能在認同政治前宣誓效忠,即使效忠了還是可以背叛。

  在(狹義)政治掛帥的年代,該當如何美學?當讀者質疑洪凌的暴力、色情、邪惡書寫時,是否已預先為美學設定一套框架,而且這套框架最好與認同政治的框架契合?在過度政治的時代,美學有無淪為政治的奴妾之危機,以致於過剩、極端、不可能恰到好處的美學經驗成為不可讀、不可取的奢侈品或危險爆裂品?自古以來,美學始終背負著各種原罪,在強調認同政治的台灣社會,過剩/聖的美學經驗干擾了訊息的傳遞,成為令人頭痛、不能正視的雜訊噪音。洪凌作品的「無法閱讀」有一部分即來自於此種具有歷史性的知識系統本身的限制。

  美學與政治向來糾葛不清,難以釐清。過去台灣文學遭到黨國機器與意識形態箝制的情況在解嚴後出現巨大改變,但政治、意識形態的魅影並未消失,反而以更細膩無形、理所當然或政治正確的姿態繼續左右文學的生產、接受與消費。這跟台灣特殊的歷史、社會、文化生態有很大關係,完全可以理解。但這裡強調的是,在美學高度政治化的台灣,美學與政治的齟齬、不和諧絕對有其必要性,我認為本書的出現提供了讀者重新思考何謂美學,以及美學與政治等問題的契機。台灣文學近二十年來傾向關切族群、認同、主體、性別等議題,這些問題固然具有迫切性,但或多或少壓縮了我們思考美學的空間,洪凌的過剩、暴力、耽溺式書寫開啟了思考此類問題的契機。

  《光幻諸次元註釋本》集結了作者近年來對於非寫實文類的深刻觀察與反省。即使台灣文壇至少從八○年代起已大量引進西方的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等概念,但因為諸多因素,寫實主義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深植於作者與讀者心中。我們可以這麼說,社會的開放度以及想像力的豐富與否往往與非寫實文類的興盛成正比,越開放、越有創意與活力的社會經常越能質疑一般所謂的現實或真實,也越能創造出非/反寫實的作品。在台灣,洪凌是少數持續關注科幻、奇幻、恐怖等次文類的作家/評論家。但這並非表示他的作品不寫實,事實剛好相反:他處理的「真實」遠比狹義寫實主義的「真實」層次來得更高。如果寫實主義局限於呈現當下現實與經驗世界,那麼非寫實作品經常有意無意鬆動了歷史與現實的金箍咒。所謂真實並非固定不變,而有其時間性與歷史性。過度固著於當下真實反而是一種幻想、意識型態或瘋狂。激烈地說,寫實主義的內在核心是幻想,而過度的寫實則是極端的瘋狂。非寫實主義承認本身的幻想與瘋狂,甚至彰顯現實世界的幻想與瘋狂本質,有時反而更貼近真實。寫實與非寫實不是對立的兩極,因為「現實」本身往往是神話、幻想、非真實的。「沒有一件事比相信你看到的真實更瘋狂了」—本書的每一篇文章似乎都在提醒讀者這一點。

  不論在文學創作或評論,洪凌的文字皆透露出難以歸類、駕馭的風格。洪凌向來擅長解構各種疆界,本書表現了他的書寫如何跨越創作與學術評論這兩種不同的寫作形式。在洪凌的創作中我們看到論述性、理論性的語言,但另一方面這本評論集亦無法遮掩其身為文字創造者的機鋒與想像力。一般人傾向從酷兒角度閱讀洪凌,這主要是從主題、內容如何表現出拒絕臣服於各式成規來解釋。但我們也別忘了洪凌的文字本身即具有高度的創造性(而所謂的創造經常乃是顛覆、汙染、搗亂既定的書寫秩序),即使相對僵硬的學術評論傳統亦絲毫未能限制其驚人的創造力。

  洪凌的創造力也表現在他閱讀文本的方式上。這本集子超越了閱讀與書寫的界線。基本上這是一本閱讀筆記,但它特殊之處在於作者強勢閱讀的能力。所謂強勢閱讀指得是將閱讀文本轉化為書寫者文本的能力。這種功夫看似稀疏平常,實際上難度很高。除了需要深入廣泛的閱讀,還需要過人的膽識與氣魄。面對具有權威地位的文本(特別是來自西方第一世界的知識話語)還是能夠充滿自信地說出自己的話。無論引述誰的話,這些話終究還是洪凌的話,有著強烈的洪凌式風格。自從近數十年來台灣學界大量引進西方理論後,反而出現集體膽怯、缺乏自信的模仿與卑躬屈膝,造就了怪異的「國際化」與「全球化」。著名作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曾在一篇名為〈美國學者〉(”The American Scholar”)(1837)的演講稿中鼓勵美國學者切勿在歐洲謬司神面前顯得懦弱與自卑。他大聲呼籲美國學者應該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愛默生在近兩百年前的呼籲竟然不幸地也適用於當今台灣,還好從洪凌這本閱讀筆記我們嗅到了台灣學界(甚至整個台灣社會)該有的傲氣與自信,瞥見了真正國際化、全球化的微弱曙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4
    $130
  2. 新書
    78
    $187
  3. 新書
    79
    $190
  4. 新書
    85
    $204
  5. 新書
    9
    $216
  6. 新書
    9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