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這是一本「厚重」的書。厚是因為份量,重是因為用心。多年之前認識林老師,那時正在規畫學校體育館與校園的設計。在過程中,我可以深刻體會到林老師對建築與環境的執著與熱情,印象深刻。
這本書的主題是建築與都市空間,但更是對建築教育的一種文化反思。長期以來我們在台北、在台中、或在上海、北京看到各式各樣的大廈連雲而起,但我們很少會去思考這些高樓到底有著什麼意義,又具有什麼長遠的影響。林老師這本書正式透過行萬里路的田野調查與讀萬卷書的知識去追問建成環境的背後是些什麼關鍵因素在支配。
對於建築與都市設計我是外行,但從閱讀中學習到,在所有空間形式營造之中,文化價值是一種長期的結構性支配。文化價值並不抽象,它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就如本書中所言,在中國社會裡,儒家的家與家族觀念根深蒂固地影響了我們生活空間的形式與內容,也造成了在公共空間的許多問題與困境。道家陰陽五行的觀念更是以不同方式支配著生活的時間與空間。時至今日,陽宅或陰宅都要看風水,外商銀行印的記事本也要有黃曆。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事物,但我們卻不曾多想它有形無形的支配。
在近代,西風東進,我們更大量地學習了各種來源的西方思想與表達形式,但對於其背後深層的宗教思想以及資本主義市場邏輯,卻也缺乏省思的能力;於是我們所營造的都市生活空間往往像是一塊五味雜陳的大拼盤或是一個巨大的攪拌器。這些影響極為深遠而巨大。它影響的是整個社會集體,而每一幢建築,每一條街道都是以百年作計算單位。因此,對空間價值向度的反省不但重要,更是刻不容緩。建成環境或生活空間的擴大與數字的成長若是少了這層思考,可能造成的是未來更多的生態困境以及人與人更大的矛盾。
林老師喜歡旅行與攝影,正是透過鏡頭與心靈,把視野拉寬、拉大,把歐洲的建築景觀作對照。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運用之妙正在「攻錯」。能夠反思到錯誤背後的根源,就是尋找合理替代的契機。
林季芸老師在逢甲大學建築系任教多年,這本新書深具教育意義。願關心我們都市生活空間的人們都能一讀。
逢甲大學副董事長高承恕
民國一百年於逢甲大學
推薦序2
都市空間的形塑乃依存於建築群與公共性空間之實體與虛體等實質環境的基本元素,此些虛實空間提供了都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行為所需,雖然居民的生活習慣及需求不一,但在都市空間實質環境長期性之耳濡目染下,無形中也規範了居民們的社會行為及空間價值觀。由於工業化事物之快速發展及社會價值觀的變遷,往往造成個體建築空間環境的改觀,而整體都市空間紋理亦同時受到了推波助瀾的演進,又隨著都市空間結構的演變也必然牽連著都市居民空間價值觀的改變,因此都市空間的實質環境不但是一個都市社經發展的展現,也是居民文化內涵的表現,更是市民們生活環境品質及文化素養水準的寫照。
林季芸老師長期以來對建築環境規畫的哲理研究,並經歷了對國外都市親身體驗,深入考察分析而完成了本著作,她以人對空間感受的哲學型論基礎,研析了都市空間形象的各個基本元素之意義及功能,並深入探討了個體住宅建築物的空間塑造與經營。從社會經濟元素進行空間價值觀的關係哲理研究,由個體的私密性與安全性等感受到集體的風水觀及價值觀之形成邏輯,及對社會文化寫照的都市空間形象之形塑過程哲理已俱深入且卓實的探研。更難得的是,她利用兩度留學期間,對歐美國家優質的都市空間及其文化背景進行深入探討,進而對台灣城市空間秩序之塑造,從政策法規、社會價值觀及文化思想等面向進行研析,不僅證實了文化思潮及空間價值的差異對都市空間形象之影響,本著作亦對台灣地區都市空間的實質環境形象與秩序塑造,提供了省思的方向。
逢甲大學副校長 楊龍士
作者序
空間--本書研究與論述的主題,指的是地球上各文化地區由特定居民或族群所營造的實質環境或人為空間,它的尺度可從一棟小型建築物、一處鄉村聚落、中小城鎮、到大城市等,它的組織複雜度通常也隨著尺度比例而增加;在不同文化地區,無論尺度大小,這些實質環境或人為空間的組織與形式塑造都是由該文化地區居民的空間價值觀延伸而來。
要研究台灣地區或任一文化地區的實質環境形塑與居民集體的空間價值觀,筆者意以為有兩個重要途徑,其一,必須要充分了解該文化地區的整體環境或文化環境,文化乃是特定地區居民或族群集體的生活方式與產物,文化環境或文化體系由文化、社會、與實質三個層次事物所構成,文化事物為過去歷史所傳承下來的重要思想、信仰、以及價值觀,例如,宇宙觀、環境觀以至於人生觀等;社會事物乃為社會規範包括政治、經濟、教育、法律等制度,其運作情形反映社會氛圍與秩序之狀況;實質事物為具體事物包括:居民之日常生活方式、各種器物、以及從大尺度的城市聚落到無數的各種建築物等人為空間或實質環境;這三個層次事物之間,文化事物支配社會與實質事物,即言之,一文化地區內社會制度與運作以及林林總總的具體事物都受到文化事物的制約,所謂「其來有自,非空穴來風」;而實質事物則是將抽象的文化事物作具體化呈現,亦或藉由具體的實質事物得以了解抽象的文化事物。因此,一座城市之土地使用、開放空間、形貌以及其中無數住宅建築物等實質環境之形塑,主要受傳統文化事物所支配。
在地理與歷史上,台灣地區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甚深,因為悠久的歷史演進使中國文化構成十分多元而龐雜,研究中國文化的一些當代學者例如,余英時先生等認為儒、釋、道三大思想之影響乃是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成分,這些思想對於台灣地區或華人社會所造成的深遠影響,許多先進學者已作出重要的研究文獻,本書論述援引其中不少成果。這三者之中,筆意以為儒家(或儒教)思想與道教思想兩者對於台灣地區實質環境形塑影響為主要。當今台灣地區的城鄉環境形塑,從都市規畫到建築物形塑,表面上沿用西方的現代化與資本主義理念,但內層或骨子裡似乎深受此二大思想所左右,例如儒家思想之家族主義觀念,在現代化城鄉環境形式塑造當中,使許多個人或個別單位以各自需求或利益為出發點,缺乏整體環境考量而造成環境意象混亂或失序現象等;而道教思想中的風水觀念也相當影響都市規畫與建築物形式,這些傳統文化因素強烈地支配當今實質環境形塑以及許多居民的空間價值觀。在社會事物方面,社會制度及運作固然受文化事物制約,也受到社會環境變遷之影響,尤其政治及經濟方面,過去五十幾年來,台灣社會歷經巨幅的環境變遷,從威權體制轉為民主政治,從農業轉為工商業的社會經濟,這些社會環境變遷很具體地顯現在實質環境之營造,例如,解嚴之前建築物形式相當保守,實施民主政治之後,許多建築物形式較為活潑或有變化;由農業轉為工商業之後,大量人口移居與聚集主要城市或都市化地區,促使主要城市快速擴張發展,城市地區的天際線高度與建築物數量巨增;與此同時,城市空間形象反應社會制度--都市計畫法與建築法規等之實際運作以及居民的空間價值觀;所以,要研究居民集體的空間價值觀,需要瞭解歷史文化之重要思想以及社會環境狀況。
其二,「台灣的實質環境形象究竟為何?」除了上述途徑之外,另一途徑是藉由跨文化(cross-culture
)空間比較研究,即與台灣地區以外的不同文化地區作比較,這似乎可以更清楚台灣的實質環境形象特徵,因為若僅就台灣地區本身研究其實質環境或人為空間,極可能陷入所謂「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過度主觀情況,而難以作出較為客觀的研究結果,文化研究學者許烺光先生極力強調研究者需要使自己處在邊緣的立場。筆者在美國與比利時留學期間,使我感到最為深刻的文化震撼就是當地的實質環境--從城市土地使用、形式意象、以至於各類型住宅空間結構等,與台灣的情況迥然不同;同時發覺到:自己處在台灣以外的文化圈之時,好像藉由一面明鏡透視台灣的實質環境,從城市形式、開放空間、到無數的各種建築物等,呈現一種很清晰的圖像,似有某種一目了然的感覺。此一粗淺經驗似乎反應藉由跨文化比較研究空間,一者使研究者得以處在較為邊緣或客觀的立場;二者藉由不同文化圈,尤其彼此差異顯著者,同一類型空間之結構與形式互相比較與對照,兩者之差異性易於呈現與探究出原因。在台灣地區以外的其它文化地區,筆者藉由求學及旅行之機緣有相當時間接觸到以歐洲許多國家及美國為象徵的西方文化地區,除了深度體驗當地居民生活方式與觀察當地實質環境之外,並搜集許多關於實質環境的資料及文獻;這些西方文化地區與台灣地區差異顯著,可作為研究台灣地區實質環境的跨文化比較對象。
由於實質環境通常組織龐雜,以一般城市或某一都市化地區為例,其中所含空間類型或分類方式眾多例如,依都市空間設計圖-底理論則為實體與虛體兩種系統空間所構成;若以構成地區或城市意象元素為例,依林曲(K. Lynch
)的分類有:通道、地標、區域、節點、及邊緣共五種;若依民眾日常活動所需之各種場所或建築物分類可能多達數十種以上;如何分類視研究主題而定。基於本書主題--空間的價值向度在於探討居民集體的空間價值,因此,選擇以都市化地區居民日常生活所及與所需的空間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一,因為都市化地區具體展現實質環境之各種土地使用規畫、街道網型式、住宅建築物類型、以及社會制度例如,都市計畫法、建築法規等之全盤運作狀況;其二,以居民日常生活所及與所需的空間作探討,以比較專業的術語來說,就是開放空間、住宅建築物與空間等,開放空間包括街道、綠地及公園等,是城市居民公共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城市品質的指標之一,其使用與形象反映多數居民對於公共空間的態度與整體環境價值;而無數的住宅建築物與住宅空間是構成城市的基本紋理與基礎意象,也充分反應居民對於住居環境的空間價值觀。所以,都市化地區居民日常生活所及與所需的空間相當程度象徵一文化地區或文化圈居民的空間價值觀。
如上所述,本書將由文化環境與跨文化比較探討台灣地區的實質環境形塑與居民集體的空間價值觀,並以都市地區居民日常生活所及與所需的空間為主要研究對象,內容分為四個部分與子題:(一)都市空間形象(二)住宅建築物與空間,這兩部分主要以跨文化比較台灣地區與歐美地區都市空間形象及住宅建築物與空間之差異,進而探討其背後所反映的社會環境與居民價值觀;(三)世界城鄉空間與建築案例:此部分係就筆者海外行腳所及,其中頗具創意與值得台灣未來實質環境形塑引為參考與學習之案例,它們多數分佈在歐洲地區以及少數在印度,扼要敘述它們的計畫內容與評論其成果,也是另一種跨文化研究;(四)結論:文化是塑造環境形式的主要因素,社會則是次要因素,本部分將深入探討台灣城市環境形塑所依據之社會規範--都市計畫與建築法規,以及文化因素--儒家與道教兩大思想影響下所產生的實質環境形象與秩序。此外,也若干探討基督教文化對於歐洲實質環境形式之影響。
由於「空間」類別繁多,可探討的議題也多,因而在內容寫作與編輯上,以近乎散文形式,而非章節層次分明的嚴謹格式,如此也便於讀者諸君以較為自由的方式閱讀本書各部分子題論述;還要一提的是,本書主題涉獵知識範圍廣泛,筆者限於才學,所作的研究與論述仍然不夠嚴謹與完整,疏漏之處殷盼讀者先進指正!
作者林季芸 民國一百年年初於逢甲大學建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