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872年,中國首次派遣120位幼童前往美國新英格蘭留學。這群有幸能步出封建中國的孩子,迎向了開闊的大千世界。

  他們學習科學、數學、軍事等現代知識,見證了電話、留聲機與各項劃時代發明的誕生;他們在美國開國百年紀念博覽會上謁見美國總統格蘭,也在風景如畫的哈特福與作家馬克吐溫成為朋友;他們進入耶魯、麻省理工、哥倫比亞等大學,依照各人的特質接受美國的現代教育,成長茁壯……

  然而留學教育計畫,卻因保守勢力的反對,被迫終止,這群學子還未來得及完成學業,旋即回到風起雲湧的中國。

  唐紹儀、詹天佑、梁敦彥、蔡廷幹、容良等人,這些歸國學子,紛紛投身軍隊對抗列強無情炮火;戮力建造中國自立完成的第一條鐵路;創辦了現代化教育學府;出任外交任務力挽狂瀾。這群中國留學教育計劃下的學生們,他們的人生際遇波瀾起伏,大喜大悲,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個人的故事,也是中國邁向現代與民主的故事。

作者簡介

里爾.萊博維茨 Liel Leibovitz

  以色列人,出生於特拉維夫,1999年移民至美國,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曾於《猶太文化》擔任編輯。目前任教於紐約大學並從事寫作,其合著作品:《神選之民:美國、伊斯蘭與神聖選擇之試煉》(The Chosen Peoples: America, Israel, and the Ordeals of Divine Election)。

馬修.米勒 Matthew Miller

  與里爾.萊博維茨合著《莉莉瑪蓮:二戰軍人之歌》(Lili Marlene: The Soldiers' Song of World War II),目前定居於紐約。

 

目錄

◎第一部
第一章 耶魯大學的一年級生
第二章 滿清帝國
第三章 外國人
第四章 自強運動

◎第二部
第五章 抵達美國
第六章 韋拉街上的禁城
第七章 黯然歸國

◎第三部
第八章 繫獄
第九章 不堪一擊的大帝國
第十章 百日維新
第十一章 夕陽餘暉

結語
謝辭
資料出處
注釋

 

  書寫中國歷史頗為不易,即使只是書寫其中一個歷史片段也得有爬梳史料的耐性。撰寫本書,除了記錄中國錯綜複雜的過往以外,還得細述一百二十個人的傳記。而這一百二十個人則是當年「中國留學教育計劃」(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下的留美孩童,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日後成為中國帝制末期的領袖人物,大力推動改革。這本書很難寫得好,但是這個「中國留學教育計劃」的故事引人入勝,讓我們堅持不懈地完成本書。

  對於中國、美國以及中美之間的關係而言,「中國留學教育計劃」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但今日鮮少有人知其原委。在北京一個下雨的午後,我們在電視上首次接觸到這個故事。電視螢光幕上一張起皺泛黃的老照片:一群身穿寬鬆絲質長袍的中國男孩,背景則是美國新英格蘭質樸的風景。這些中國男孩是清廷於一八七二年送往美國留學的孩童。當時中國的科技和軍事各方面發展還未起步,希望經由美國名校的教育,可以造就出一批振興國家的領袖人物。於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古老帝國和最年輕的共和國的子弟們,在康乃迪克州、麻薩諸塞州、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的中學和大學聚首,一起賽球、交換想法,而他們之間的交流,在接下來的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在許多方面影響了中美兩國各自的發展。

  本書雖是歷史著作,但也是一本關於現代世界的入門書。如果本書中的人物漫步在今日的珠海大街或是哈爾濱,他們所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和當年他們奮力促使古老中國現代化時所遭遇的挑戰及機會如出一轍。如果他們來到今日的美國,也會遇到當年給予他們幫助的熱情,以及阻撓他們的偏見,雖然過去一百年間發生的事情太多,遠非本書所能涵蓋,但今日中國所面臨的挑戰卻與當年這些孩童所面對的沒有什麼不同。

  這個機遇徹底改變了這群學子們的人生。他們一方面迷戀現代機械、全球貿易、西方對創新和進步的詮釋,另一方面卻又是古老中國的子民,在奮力爭取全盤改革的同時,也仍然遵奉舊日的禮教,以中國的文化與傳統為傲。儘管留學時間只有短短幾年,但面對各種激烈而紛雜的主張與意識形態,仍力圖在東方與西方、過去與未來、自我與國家民族之間,找到和諧與平衡。

  我們希望那些揚棄中國思想而主張全盤西化的人,以及那些斷然否定美國價值的人,都能一讀此書。由此書中,可以看到中國力求成為現代國家的簡史,也可以看到美國如何成為一個影響國際的國家。而最重要的是:這些來自兩個國家、兩種迥異文化、兩個截然不同世界的人,相逢交會,共同營造更美好的未來。這個故事帶來寶貴的啟發,值得我們細細回顧。

 

內容連載

第六章
韋拉街上的禁城

孩童在新英格蘭,覺察出美國東岸與西岸的文化差異,竟然和其景物的差異一樣深刻。火車行進麻薩諸塞州以後,可以看見殖民時代式的房屋、教堂的尖閣。行人裝扮整齊、文質彬彬,而且在這裡見不到自己的同胞。東海岸與加州不同。遲至一八八○年,已有一百二十萬人口的大都會紐約市,華人居民不到八百人。比起美國人的奇裝異服和舊金山令他們喜愛的奇異風景,新英格蘭的市鎮和學校更讓孩童大惑不解。容閎在香港的時候曾設法把美國生活的基本情形教給他們,由基本英語文法和社交的技巧教起。但是當火車在春田市慢慢停靠下來的時候,許多孩童向窗外張望,明白自己對未來的情形仍是一無準備。火車站上聚集了許多外表古怪的人,男人衣領漿得硬硬的、戴著高頂絲質禮帽,女人戴著有繫帶的軟帽、身穿內有籠狀襯衣架的衣服。這些人顯然不是穿著骯髒工作靴的加州礦藏探勘員,而是美國的紳士淑女。

孩童尚未下車,這些紳士和淑女便一擁而上把他們團團圍住,輕聲向他們打招呼、瞪著他們看。當地的新聞界也像西部的新聞界一樣,認為這些剛到的孩童是真正的名人。當地報紙的記者很少問問題或正確描寫中國留學教育計劃,而是任想像力馳騁,把孩童們說成上海富商之子,可以帶著中國人的自矜輕易與美國最上流人士交往。有一家報紙說他們是來美國學習,以便未來在中國的眾多學者間顯姓揚名。 孩童只看得懂最簡單的英文,不能玩味這位美國記者使用的優美辭藻,是否有不妥之處。

容閎已於數星期前先來到春田市準備接待孩童。他站在一旁觀看這場熱鬧,不過看見童即將走上多年前他走過的道路,這番感觸卻不見於他的日記,日記中所記只是一個人面臨複雜作業上的問題時的感觸。中國留學教育計劃的執行完全是靠容閎一個人。與他同任計劃主管的陳蘭彬不懂什麼英文,也不認識美國人,與周遭格格不入。因而容閎得獨自一個人找撫養孩童的人家、安排他們入學、把計劃介紹給當地的政客和教士,也為孩童可以經常聚會學習儒家禮教而興建了一棟房子。不過對於他自己當年稚齡在陌生國度的焦慮和失落之感的記憶猶新,他記得自己在群眾圍觀下的痛苦感覺,他憎恨這樣毫不留情的注視。為使孩童儘快適應環境,他安排了一次短暫的美國東北部導覽,帶他們去各地見識有趣的景物,如哈特福城的兵工廠和市政府。

不過學生們所到之處,當地人的好奇心仍然難以抑制,不論是住在小鎮或大城的新英格蘭人都無法忽視這群身穿絲質長袍、辮子在身後飄蕩的孩童。有一次他們在春田市一家飯館吃飯的時候,旁桌上的一個美國女人一言不發站了起來,走到他們面前,像在夢中一樣撫弄他們的辮子,飯館的人把她趕了出去,孩童們為之失笑。他們幾天後造訪哈特福時,遭到美國孩子一路追趕,你推我擠的搶著看來到美國的這群新人類。這次卻不是什麼有趣的事。孩童們受不了這樣的注視,膽小一點的記起在中國時所聽到關於美國人的恐怖故事,說他們想拿華童當雜耍中的珍品,有些孩童不知道如何攆走脈脈含情注視他們的美國孩子,但有些卻想到辦法,他們由口袋中掏出幾個零錢丟給美國人。當地的孩子你推我擠搶拾丟過來的免費零錢,哈特福的上流社會人士覺得很有趣。《哈特福晚報》(Hartford Evening Post)報導:「想想看!不信仰基督教的中國人把銅板丟給開化的新英格蘭清教徒孩子!」

孩童到來不久,容閎便把中國留學教育計劃由春田市搬到哈特福市,或許因為哈市令他想到上海。位於康乃迪克州河岸的哈城,是商人的安全所在,這些商人像容閎一樣,因全球市場的貿易而致富,它也是美國保險業的中心。就每個人的財富額來說,也是美國最富有的城市。和上海一樣,哈市也是致力於改變和力求進步的基地。一六三九年,這裡的一群英國殖民者成為最初按人民意向建立政府的人。一八一四年,新英格蘭各地的代表在此集會,研究是否要為了抗議與英國作戰而脫離合眾國。一八四四年,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公共美術館華茲渥斯美術館(Wadsworth Athenaeum)在此開幕。哈市也是主張廢止黑奴制度者和藝術家的家園。史托(Harriet Beecher Stowe)在寫成《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一書以後不久,遷居於離馬克吐溫家不遠的庇護所山(Asylum hill)的一所大別墅。馬克吐溫來到哈特福時默默無名,可是在將近二十年後離開這裡時,已是美國經典著作《湯姆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頑童歷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和《亞瑟王宮殿的康乃迪克州美國佬》(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的作者,備受推崇。他描寫哈特福時寫到:「在我有幸見過的美麗城市中,以哈特福市最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4
    $94
  2. 新書
    34
    $95
  3. 二手書
    53
    $149
  4. 新書
    71
    $199
  5. 新書
    79
    $221
  6. 新書
    79
    $221
  7. 新書
    85
    $238
  8. 新書
    88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