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力芬蘭:從教育建立美感大國

美力芬蘭:從教育建立美感大國
定價:350
NT $ 74 ~ 277
  • 作者:陳之華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1-08-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167874
  • ISBN13:9789862167878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美力的基礎,來自於美感的養成,而這一切,都緣自於幼年即開始的教育。

  美感是對周遭事物的感受力,來自於對自我環境的了解與認識,來自於聆聽,來自於觀賞,來自於感受,來自於接觸,來自於體驗。它可以是音樂饗宴,也可以是影像與設計感的震撼,更可以是環境的舒適、心靈的洗禮、人文的沉澱。

  北歐芬蘭本著「以孩子為中心」的思維,將「美感」教育往下扎根,讓孩子從小多動手做、多欣賞、多接觸、多感受,自然而然對藝術、音樂與人文產生興趣與欣賞能力;芬蘭更將「美感」貫注在世代子民的日常生活中,讓音樂、建築、設計美學成就驚艷世界。這樣的美力教育,對於整個國家社會、無數子民以及你我孩子的影響力,值得你我深思。

作者簡介

陳之華

  曾旅居北歐芬蘭六年,亦曾居住英國、美國、奈及利亞等國多年。旅遊足跡遍及四十餘國,對於跨文化與教育之觀察、體認,極有興趣。

  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視覺傳播碩士,曾任職美商李奧貝納廣告公司,亦曾於美國開設個人工作室,及擔任西非洲卡拉巴大學藝術系講師、芬蘭赫爾辛基國際婦女會理事等;現專職書寫與演講分享。

  回國兩年半來,經常接受各地縣市政府教育局處與文化局、各級學校、圖書館、各機構團體、單位、院所等邀約,就有關教育及跨文化觀察等專題進行演講,所舉行之講座活動已超過兩百餘場;另也亦持續接受兩岸三地各大報章雜誌、電視與廣播節目專訪及專欄、稿件等撰寫邀約。

  陳之華的作品:
  《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木馬文化,2008)
  《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芬蘭教育給台灣父母的45堂必修課》(天下文化,2009)
  《成就每一個孩子:從赫爾辛基到台北,陳之華的教育觀察筆記》(天下雜誌,2010)
  《美力芬蘭:從教育建立美感大國》(天下文化,2011)

  《沒有資優班》及《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為各大書局年度Top暢銷書籍、選書與多處地方縣市政府之推薦好書(桃園縣、澎湖縣、台南市、嘉義市等地之2009 & 2010年度推薦好書)。《成就每一個孩子》也為台灣各大書局之強力推薦好書與人文科學、親子教育類暢銷好書,並為新竹縣政府文化局之2010年度推薦好書。

  陳之華的部落格:
  北國風情:tw.myblog.yahoo.com/yolanda-chen/
  (獲得2007年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生命紀錄」首獎)

  陳之華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目錄

序  掌握美力,從教育開始  林千鈴
序  品德的根本,在美育   洪蘭
序  以「人」為本的美感大國   彭廣林
自序  美力教育在芬蘭
前言  與赫爾辛基音樂院的相遇

第一章 美的邂逅
1. 原來,她是音樂大國
2. 以出產「世界級指揮家」聞名
3. 從大自然中找靈感的設計大師
4. 為了病患,大師設計了座椅
5. 不只是花瓶
6. 機場的視覺藝術
7. 來赫爾辛基看建築?
8. 一百三十年的芬蘭建築設計比稿!
9. 為何要建築比稿?
10. 公共圖書館成為建築佳作
11. 一座城市的希望與未來

第二章 美的扎根
1. 嬰幼兒音樂啟蒙課
2. 綿密的音樂教育網
3. 音樂教育是給每一個人的
4. 美力的終身學習
5. 動手去做是關鍵
6. 孩子學建築
7. 都市計畫,邀請孩子來決定
8. 陪孩子一起找合適的樂器
9. 過與不及之間
10. 練多久,孩子自己決定
11. 不熱中比賽的美力教育
12. 自然、自在,是重要的養分
13. 一場青少年大提琴比賽

第三章 美的饗宴
1. 小城,也能躍升為歌劇重鎮
2. 迷你小鎮創造世界級音樂節慶
3. 節慶活動,也要往下扎根
4. 保羅國際大提琴大賽
5. 最勁爆的北國之光
6. 妖怪樂團
7. 「廣場」上見!
8. 兩百里路的音樂饗宴

第四章美的省思
1. 美力,我們為何害怕呢?
2. 踏出「美力」第一步
3. 教育,是提昇美感的途徑
4. 哪一幅畫,最吸引你?
5. 每個人的基本權利!
6. 請問,我們直笛吹了幾年?
7. 讓每個人都懂吉他
8. 為何是狂賀呢!?
9. 聽眾,也是需要培養的
10. 我們一起去聽音樂會
11. 誰不知道華人的「厲害」啊?
12. 框架與格局

後記  讓你我的生活,因美感更豐富

 

推薦序1

掌握美力,從教育開始
                                                            
  美,在這個時代與這個社會的需求,已經超過我們的理解和想像。

  芬蘭的教育魔法早已受到各界矚目,談論的人也的確不少。但本書作者從美力的角度出發,從美術、建築、設計、音樂等,種種藝術的不同向度做整體性的觀察;並且透過兒女在台灣、芬蘭兩地受教育的來去經驗,比較各自的教育觀念與方法,逐一破解芬蘭美力的成功密碼。

  兩地最大的歧異,其實是教育者的價值觀。作者直指台灣沈痾,是因為擔心藝文與音樂課會阻礙下一代追趕「科技至上」的世界潮流,所以「不只是父母心裡排斥、輕忽美力教育,有時甚至連教育工作者,也避之唯恐不及。」這情況其實是你我早已心照不宣的事實。在台灣,每個人幾乎都明白五育均衡、快樂學習的大道理,但執行起來,似乎又是另一回事。

  這幾十年在升學主義重壓下,絕大多數台灣人的藝術教育經驗都不夠完整,若不是完全空缺,也是零碎與片段。音樂美術多半是課表上的妝點科目,它們一向是無足輕重、升學不考的副科,怎知道時代輪轉,如今一躍成為時代潮流,這才讓整個社會緊張起來。

  於是,政府各類文創活動頻繁舉辦,各式各類的才藝補習班到處林立。可惜的是,社會裡長久存在著一種很深的誤解,以為提倡「欣賞」,一年辦幾場活動,鼓勵大家看畫展、聽音樂會、看表演或辦競賽,國民的藝術品味就會提升,生活美學即被提倡,其實這是不解藝術本質的藝術策略,不僅遺憾了用心,也浪費了經費。另外,父母為了培養小孩的藝術氣質,疲於奔命於各種課後才藝補習,一旦遇到課業壓力,卻又輕意半途而廢,捨藝能而就學科。

  藝術在台灣教育中的癥結存在已久,我們曾經長期貶抑美的重要性,在生活困頓的過去,它一無價值;但在經濟富裕的此時,卻又焦慮急切的想補足這積重久遠的美學赤字。而當我們踏出補救美、尋找美的途徑,卻在一開始就步上了歧途。

  踏出美力的第一步是在觀念的轉變,針對台灣家長要求進步與成果的功利心態,作者在「不熱中比賽的美力教育」篇章裡強調,孩子應該在自然、公平、均衡、沒有競爭壓力的遊戲環境裡學習。的確,當藝術抽離了遊戲本質,就失去了意義;沒有遊戲的樂趣,就不可能培養喜愛和興趣。在台灣,多少孩子因為學琴而害怕音樂,因為學畫而厭惡藝術,都是父母缺乏藝能學習的漫長養成經驗,如此教育者不只無能培養出藝術美的情性,甚至成為最嚴厲、傷害最大的教育殺手。

  在書中,作者反覆強調「教育」才是提升美感的途徑,這正是終止台灣社會茫然追尋的一劑良方。的確,音樂、美術、舞蹈等等任何藝能的學習,都需要教育的長期累積淬鍊,是無法簡省、不可化約,沒有捷徑。美的力量,來自幼年持續學習累積的深厚底蘊,點綴性的點到為止的「才藝補習」,絕對無法窺探到藝術的堂奧;美的力量,藏在很深的深處,需要深耕,才能收穫。

蘇荷兒童美術館館長 林千鈴

推薦序2

品德的根本,在美育

  我們過去對芬蘭的印象是北歐氣候嚴寒的小國,如此而已。但是自從陳之華把她在芬蘭居住六年的經驗寫出來後,我們對芬蘭就開始熟悉起來,尤其芬蘭以學生為本的人性化教育,讓我們羨慕不已,開始有一波波的教育學者去芬蘭取經;而芬蘭政治家們所寫的《芬蘭的一百個社會創新》(天下雜誌出版),也成為政府官員人手一本的書,我們問:「芬蘭能,為何我們不能?」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本書中。馬丁路德早在十五世紀就說過:「一個國家的前途決定在它人民教育的程度和品格的高下」。芬蘭重視我們台灣認為可有可無的美育,且是全民美育,提升了整個芬蘭人民的素質與品德。一根鐵鏈,最弱的環節決定它的強度,只要一個環斷了,其他環節再強也已無用;一個木桶,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它的容量,水超越那塊木板就溢出來了;一個人的性格,最差的一面決定他的前程,能力再好,品德不好,沒人敢用。所以一定要整個國家人民的水準一起提升,這個國家才有競爭力,尤其品德是內隱的學習,是潛移默化的結果,更是要從小做起的。

  從這本書中,我們看到芬蘭政府盡全力從小培養孩子的美感,「美」就是人與動物相差「幾希」的那個「幾希」。幼兒進音樂學院不一定要已經會拉琴,會彈某些樂器,他們可以是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只要有節奏感、音感好,便可以被錄取。這對台灣的父母來說,是完全不可思議的事。但是細想一下,孩子有可塑性,只要有音感、對音樂有悟性,為什麼一定要先會某種樂器才可以錄取呢?和氏璧未開之前,不也就是塊石頭嗎?看到赫爾辛基音樂院錄取學生的標準,真覺得他們懂得教育的精髓;也聯想到我們小琉球的孩子什麼美育的機會都沒有,他們沒有音樂老師,也沒有美術老師,有個國小校長告訴我,他們的小朋友連小提琴都沒有看過,更不要說什麼美術館了。看到芬蘭如此重視學生的美育與品德培養,真是非常感慨。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政府才能看到美育對孩子心靈啟發的重要性。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如聽仙樂耳暫明」的那種感覺,我曾親身體驗過。那是去美國留學的第一學期,整日理首書堆,生活單調枯燥,有一天放學回家,經過一戶人家門口,聽到裡面有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音樂流洩出來,那琴聲真的如《老殘遊記》中所描述的「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我佇足在那家門口,一直到樂曲結束才再舉步往前。接下來三天,我都非常的快樂,好像鬱悶的心情得到抒發,也是第一次感覺到人生除了填飽肚皮,還有更高層次的需求。

  文明社會的責任是讓生命是一場公平的競爭,偏鄉的孩子在這個地方差太遠了,而長期注重科技的結果,也使我們一般老百姓的美育修養不夠。希望這本書能讓大家看到美育的重要性,一起致力於品德根本的美育的提升。

  芬蘭能,只要我們肯去做,我們一定也能做得到,孔子不是說「有為者亦若是」嗎?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推薦序3

以「人」為本的美感大國

  自外取經一直是台灣國家社會發展的主要模式。近年來愈來愈多跡象顯示,台灣的發展面臨諸多難解的瓶頸,從每年絡繹不絕造訪的諾貝爾獎得主與大師們,可以看出台灣政府與民間是多麼的努力想要突破現狀,再創新局。但庶民文化的思維與菁英文化的思維到底是天壤之別,台灣的教改就是一個慘痛的經驗。

  陳之華《美力芬蘭:從教育建立美感大國》一書,讓我們看見一個在過去歷史中,沒有自我獨立生存空間的國家,是如何在百年間一步一步形成共識,走出強鄰文化的陰影,建構出一個安居樂業-安身立命-落地生根,以「人」為本的美感大國。作者雖然是從教育的角度來審視旅居芬蘭六年的點點滴滴,但文筆所到之處,探討的是更深遠寬廣的國家文化核心價值!

  在追求理想美育的過程中,作者實際走訪芬蘭各地發展有成之城鎮與相關單位,一一拜訪各方主其事者,深入了解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是如何具體落實在諸如基礎教育(國民義務教育)課綱(教育制度-人才培養)、公共建築競圖的評比方式(公共建設-城鄉規劃)、節慶活動之永續經營模式(文創產業-品牌形塑)……等實務層面上,見證百年有成的美感大國。

  閱讀最重要的功能在於詮釋,一本好的著作能帶給讀者更高、更深入、更多元的詮釋角度。很難得的,這本書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看待台灣「國家大事」的角度。從芬蘭人知己知彼的務實作風,看見台灣文化性格浮誇沒耐性的一面!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在於培養一個人詮釋自我生命的能力,顯然,芬蘭人做得很成功!

東吳大學音樂系教授彭廣林

作者序

美力教育在芬蘭

  這本書想要談的,其實是我長期以來一直要寫下的感受。

  也或許因為如此,所以在這本書的形成之中,反而生出了許許多多到底該如何進行的小小難處。

  去年底,起手開始書寫時,曾經愁煩於哪一些是曾經寫過的觀點,以及先前幾篇專欄文章似乎可以再改寫,收納於此書中。於是,我就不停的在為這本書應該從何談起,又該從何處切入,煩惱了好一陣子。

  北歐芬蘭已經遠近馳名,卻尚未被國人廣為熟悉的音樂成就與教育,我到底該如何從頭說起呢?而她早已立足世界,並對處於亞洲的我們並不陌生的設計,其內涵與廣為扎根於基礎教育的哲思,又該如何讓大家更進一步深入體會呢?自己與兩位女兒在北歐生活了六年的音樂院,所經歷的各種學習與啟發,應該以哪些角度述說才能讓閱聽者了解呢?

  我是應該要綜觀所知的做綜合性介紹,還是詳細縷析制度、施教、體系呢?

  我知道,不論是以何者為起點,切入的難度都將不小。

  難度,主要在於北歐芬蘭的設計所呈現的「美感」,以及形塑這種思維,與給予建築、器物、家具、產品等設計師發揮空間的寬容、尊重,絕不只局限於設計大師阿爾托(Alvar Aalto),也不會只是局限書裡提到的經典特定花瓶、座椅或建築等,因為單單要就建築設計來深入探討,那絕對是一篇又一篇大師與美力探尋之路,也不是一本書冊所能承載得了。

  同樣的,音樂也不是一本書冊的事。真要講芬蘭的音樂風貌,就以芬蘭人對音樂的熱愛、創作上的痴迷、各地蓬勃發展的音樂課程和節慶活動等,儼然已形成一個傲視群倫的「文創」產業,而這一切都不是空喊口號和標榜投入千百億經費所能成事的,那芬蘭又是如何一步一腳印的做到呢?

  我原本以為,自己要講述芬蘭是如何建構起篤實卻又張力十足的「美力」教育,但在書寫之中卻先探討了她的文化、藝術、音樂、建築與設計的成就,以為唯有如此,才能將「美力」的呈現及其成功的因素,轉化為我一直喜愛談論的「美感」教育。畢竟,表面張力是要靠著充沛的資源從下而上的撐持起來;而人的素質與廣為培養的機制,才是最重要的國力基礎。

  我知道,在談論任何「美力」之前,如果沒有足夠讓「美力」可以扎根、發芽、茁壯、長成的沃土,和政府與民間共同攜手長期、大力澆灌的各種養分,「美力」終將難以真正百花齊放、遍地開花,更無法真正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之中,從而再讓每個人發自內心的支持「美感」落實在你我的身邊。

  而「美力」的基礎,是來自「美感」的養成。

  「美感」是對周遭事物的感受力,來自於對自我環境的了解與認識,來自於聆聽,來自於觀賞,來自於感受,來自於接觸,來自於體驗。它可以是音樂饗宴,也可以是影像與設計感的震撼,更可以是環境的舒適、心靈的洗禮、人文的沉澱。

  在北歐芬蘭這幾年,我深深體認到,美感的養成,是需要從小啟迪,一生感知的,而這一切,都緣自於從幼年即開始的教育啊。

  所以,我的書寫心思轉向了,我想應該探究的是更多芬蘭如何把「美感」往下扎根的教育,真正經過數十年推動,落實在基礎義務教育裡面;以及如何在獲得全球推崇的教育成果之際,還能把「美感」貫注在世代子民的日常生活中,讓「美力」成為孩子們面對未來世界的真正實力。

  這樣的美力教育,對於整個國家社會、無數子民以及你我孩子的影響力,才是值得取法、效尤的對象。

  有些人可能以為「美感」無法當飯吃,可是廿一世紀的今天,誰又能說「美感」無法成就大事業?風靡全球的iPad 舵手--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不正是「美感」經濟的最佳實例之一?

  當然,「美感」養成之精神,絕不只是希望孩子們成為另一個賈伯斯,而是希望以「美感」將你我的生活與環境推向更加美好的願景,以及透過「美力」教育的世代扎根,而逐漸邁向願景所在的彩虹另一端。

  「美力、美感」是一種關鍵能力與養分,同時也應該是一個良好公民的基本能力,在我們仍舊習慣埋首基測、學測、分數、排比等升學途徑之際,別忘了抬起頭來呼吸、感知一下世界的設計與人文美學脈動,檢視一下我們朗朗上口的「文創產業」。

  這一切的出發點,正是你我孩子們在九年或甚至十二年的義務教育期間所需要被啟迪、被培育的「美感」能力。

  再次謝謝您來看我的書,你我之間的「美力」對話,將是心靈流動的最好因緣。

 

內容連載

與赫爾辛基音樂院的相遇
二○○三年一月,我們在芬蘭最嚴寒的冬季,舉家搬遷來到首都赫爾辛基。一開始先住了三週的短期出租公寓,直到尋覓了合適的住宿地點後,才搬進後來一住就是六年的古樸華廈。

就在一家四口的生活陸續底定之後,我開始靜下心來為當時七歲和五歲的女兒,探尋幾項可做為興趣與嗜好的課外活動。

女兒們先前在台灣的三年,上過些許的音樂啟蒙課程,所以搬到北歐之後,我們很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老師,以延續先前的學習。

大女兒一開始就讀於赫爾辛基國際學校(Helsinki International School),校園近旁正好也就是赫爾辛基音樂院(The Helsinki Conservatory of Music);小女兒最早則先入讀了住家附近的國際幼兒園,而芬蘭最著名的西貝流士音樂學院(Sibelius Academy)正巧就在同一條街口。我順理成章的前往這兩座音樂院,看看是否能從院方的布告欄上找到可以教導孩子們短期音樂課的老師,以及適合將來銜接的課程。

經過兩、三週的探詢後,我漸漸認識了一些芬蘭在地的音樂人。一開始是請了一位在西貝流士音樂學院研修大提琴的捷克布拉格音樂院學生,來教大女兒。可惜不久後她就得返回捷克,我只好再透過當時教導小女兒的芬蘭小提琴老師,輾轉請到在北歐知名的芬蘭電台交響樂團(Finn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擔任第二大提琴的呂莎(E. Rysä)來家裡教琴;同時間我也接洽了一位俄裔的芬蘭鋼琴老師,來教兩位女兒。

呂莎教了大女兒兩個月後,建議她可以試著申請芬蘭的音樂學校,一般約在每年四月下旬報名,五月底考試。我們依日後就學方便為考量,並了解各院所的老師後,分別報考了距離國際學校較近的赫爾辛基音樂院,和離市中心和住家都不遠,位於德盧(Töölö)公園近旁的中央赫爾辛基音樂學校(Keski-Helsingin Musiikkiopisto)。

七歲的大女兒就在這樣的因緣際會下,通過這兩所音樂學校的入學考核,也分別收到學校寄來的大提琴正規學程錄取入學函件。最後,我們選擇了方便女兒放學後去上提琴課的赫爾辛基音樂院。

我深刻記得,當時中央赫爾辛基音樂學校還體貼的想到我們初來乍到芬蘭,不懂芬蘭文,所以特別以英文撰寫錄取信函,不僅恭喜孩子,也告知入學相關手續,使我們頗為受寵若驚。更讓我們相當感懷的,是看到兩所學校的芬蘭教師願意收取第一次來到芬蘭居住、連一句當地語言都不會說的外國孩子。兩所學校老師們不僅在考試時都以英語和孩子溝通、面談,日後也將以英語做為主要的教學語言(樂理課除外)。

除此之外,我們也相當訝異芬蘭的音樂教育,竟已如此「國際化」--老師在招收和教學上,可以揮灑自如的運用外語,來與世界溝通。而日後當我更深入了解後,才發現芬蘭同時也做到「在地化」--在全國各地設立了水準相當的音樂學校或音樂院,深入扎根。

赫爾辛基音樂院讓大女兒入學的同一年,小女兒則列入中央赫爾辛基音樂學校的備取小提琴生名額。不過,當時五歲的她參加考試之後,回家講述經過給我們聽,那可真讓人哭笑不得。

她說,當時老師溫婉的問:「哦,妳有帶小提琴來啊,想不想拉一首曲子給我們聽聽呢?」小女兒則搖搖頭說:「No….」
我們倆一致的反應是:「啊?」姊姊則調侃她說:「天啊,小姐,人家問妳要不要,妳說不要,那你大老遠跑去那裡做什麼?」

妹妹則很無辜的看著姊姊說:「我哪知道?老師讓我自己選,我當然選擇我最想做的啊……」,然後老師在現場就是以節拍、歌唱和面談等做甄選了。

其實,我知道這倒真的很符合小女兒的某些性格。再說,當時她的外語溝通能力有限,所以一時三刻就選了個「謝謝,再連絡」也不令人意外。就因為在這樣有趣又帶點人性的甄選過程,我才明瞭,芬蘭幼童要進音樂學校或音樂院的正規或預備課程,可以是已經會拉琴、會彈奏某些樂器,但也可以是什麼都不那麼懂,什麼都不會;孩子並不需要表現得像個嚴謹、完美無缺的小大人,或是非得要拉出一首完美或高度技巧的曲子,才會被錄取。

爾後,我確實看過不少就算很會彈奏某種樂器,也沒有被錄取的例子;而有的孩子卻什麼樂器都不擅長,也被錄取了。
那,他們到底是如何在年幼時「選才」的呢?

其實,標準就靠各位主考官的多年經驗、智慧與專業了。說是要有音樂性也行,要具有音樂感也是,也或是可塑性吧。他們認為,只要孩子在應考過程中,能透過輕鬆自然的節奏哼唱、鼓掌打拍子,表現出節奏感,或是在面談或演奏過程中展現出對音樂的特定悟性與音感,就具備可以進一步引領的潛力、資質。所以,就算是一個說不要在老師面前拉琴的孩子,也有機會被錄取。

但對於許多絞盡腦汁想讓子女擠進音樂學校的亞洲父母來說,這樣的招考方式實在有些匪夷所思,也覺得根本沒有標準可言。沒有規定的表演樂曲,沒有紙筆測驗,公平嗎?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只是強求初階選才的某些公平性,要孩子一味苦練、強求音準,卻沒有從悟性和可塑性來考量,是否為真公平呢?如果因為家境較好,才有機會先行學習,那麼又如何給那些對音樂有興趣卻未能及早接觸的孩子一個均等的機會呢?又將如何去發掘一塊璞玉呢?

小女兒在隔年也進入赫爾辛基音樂學院,她年紀小,是以預備生身分入學。她一共讀了兩年的預備生,再轉為正規生,同年就進入和姊姊一樣的音樂院所屬少年弦樂團。能跟著姊姊打轉,揹著小提琴在學院裡進進出出,又總是遇到懂她又有耐心的老師,讓她很開心,而姊妹倆真的就在音樂院裡待上將近六年,直到我們離開芬蘭。

從兩個孩子學習音樂的機緣,以及孩子們六年來在芬蘭的學習,讓我對於芬蘭教育的均衡發展有了更深層的體悟,也連帶開啟了我對於芬蘭這個國家及人民「美感」素質如何透過基礎教育體系,而能世代養成的濃厚興趣。

芬蘭國際知名指揮家法蘭克(Mikko Franck)曾說:「音樂並不是知性,而是感性。你不見得真的要去懂得什麼,但卻必須要能敞開心胸,勇於去體驗音樂中的情感。這就好比說,我不是一個生物學家,卻能享受漫步於森林中的喜悅;同樣的,你不需要成為一位音樂學家,才能享受、聆聽音樂饗宴啊。」

北歐將音樂已然生活化,並且長期致力將音樂之美融入市民的生活,更習於將文化、藝術、建築或設計平民化。而百年樹人的教育,也注入了相同的推廣概念,讓「美力」的養成與發揮,充分與你我生活連結。唯有這樣,才能擁有更豐厚的人文涵養,在不同世代激起更多創意的火苗。

在六年的北歐生活裡,我與女兒們一星期總有三、四天會在赫爾辛基音樂院裡活動,不是上課就是音樂會。這樣的機緣與邂逅,讓我時時有機會深入了解芬蘭在「美學」推廣和「美感」教育上所投注的巨大心力,渾不自覺的一頭栽進其中,展開這一段「美力」的探索之旅。

注:台灣俗稱為「才藝課」,本書將統一稱為「興趣與嗜好課」(Hobbies);請參照作者二○○八年著作:《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p234,「不說學才藝,是去找興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1
    $74
  2. 二手書
    26
    $90
  3. 二手書
    26
    $90
  4. 二手書
    31
    $110
  5. 二手書
    37
    $130
  6. 二手書
    53
    $185
  7. 新書
    72
    $252
  8. 電子書
    75
    $263
  9. 新書
    79
    $277
  10. 新書
    79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