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保持戀愛心情就能減肥
【無毒的家&吉胃福適創辦人、台北醫學大學資深藥師】王康裕
減肥、減重一直是熱門的話題,記得有一位藥局的老闆跟我說過,他的電腦客戶資料裡購買有關減肥相關的商品,永遠固定是那些人,可見得減肥是件不容易的事。從人類進化史的角度來看,過去因為生存環境的關係,人類大多處在飢寒交迫的情況,而人體皮膚下廣大的空間所儲存的脂肪,其作用可以抵抗寒冷與飢餓,所以脂肪容易堆積在皮膚下是正常的;而吃太多的食物又不運動是違反自然規律,減肥的人士們請務必記住此邏輯。
我常常有機會接觸糖尿病患者,與他們分享我個人長期實踐簡單又健康享瘦的飲食法──慢食,我發現多數的高血糖患者及肥胖者,都有快食的習慣,奉勸大家只要按照本書的飲食方法,吃慢一點就好了;另外我也會建議目前在日本流行的智慧型減肥(重)法──進餐前回顧前一餐的內容,及下一餐要吃甚麼,例如前一餐吃太多,下一餐就要控制食量的意思,稍微用心點,其實減肥(重)沒有甚麼困難。
明勇老師的這本《這樣吃,一定瘦!》,彙集了有關減肥及減重的各種資料,包括背景、範例、食譜、專業常識等…可謂為減肥、減重之大全,這本書花了他不少心血及時間,我很佩服他的耐性及敬業精神。
另外,明勇老師並提出保持戀愛心情就能減肥,這也是著名的美國不老歌星瑪丹娜的名言,畢竟「女為悅己者容」是合乎邏輯的。本人欣賞的女性,首重她的健康、氣質,再來才是外表或身材,每一個年齡層皆有其審美的標準,就像對步入中年的熟女用這句「女人四十一枝花」來讚美,其意並不全以「瘦」來評斷,奉勸想減肥或減重的讀者們不必要斤斤計較,也不必要花太多的斤(金)錢,請耐心的讀透這本書吧!
推薦序2
不發胖的秘密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陳月卿
肥胖就像二十世紀的瘟疫,席捲全球,帶來了嚴重的健康問題,而且持續蔓延到二十一世紀。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顯示,受肥胖所苦的人口超過十億,約是全球人口的六分之一,單單美國就有三分之二的人口超重,逼得WHO慢性疾病研究主任比格霍不得不大聲疾呼:「各國若繼續任由國民腰圍橫向發展,後果將不堪涉想。」
肥胖之所以被視為健康大敵,主要是因為肥胖是一切慢性病的源頭,除了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痛風、脂肪肝之外,肥胖也會增加罹癌風險。包括大腸直腸癌、食道癌、胰臟癌、膽囊癌、肝癌、胃癌、腎臟癌和乳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攝護腺癌等十幾種癌症,都與肥胖關係密切。還有研究發現超重婦女月經失調的比例較高,更年期也較早。肥胖一族還飽受退化性關節炎、睡眠呼吸中止的痛苦和威脅。
隨著經濟富裕,台灣的肥胖問題也日益嚴重。根據統計,全台灣有350萬成人體重過重,180萬人肥胖,以致「瘦身」成了「全民運動」。但是有人減了肌肉卻多了脂肪,肌肉比脂肪重,看起來體重減輕了,脂肪比例卻增加了,越減越糟糕;有人長期吃低熱量代餐或減肥藥,結果差點減出人命;更多人則老是在減肥又復胖的循環裡掙扎。
我非常高興看到有機飲食專家王明勇老師針對棘手的肥胖問題出版專書,他的許多論點深獲我心,例如:「想要瘦得健康、維持長久,就必須從正確適量的飲食、正確有效的運動、充分高品質的睡眠、愉悅滿足的身心著手。」以及「想要瘦身,就要像美食家一樣,掌握食物的基本重點:食材新鮮充滿營養及能量。」這也是我多年健康飲食生活得到的驗證。
十多年來我的體重一直沒有太大變化,BMI始終保持在20-21之間,腰臀比也很好,老朋友見面總愛追問:「到底怎麼保養的?」我從未節食,也沒刻意減重,就只是每天早上喝一杯全食物打成的精力湯,並且奉行我的飲食六原則,再加上適度運動,原來這就是控制體重最有效而且能夠長期執行的方法。
蔬果、全穀、堅果及豆類等全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熱量低、卻可以延長胃腸排空時間、增加飽足感,又能減少腸道內脂肪的吸收,是控制體重的好幫手。把這些高纖的食物加開水或熱水,打成果汁、濃漿、熱湯,體積增加,更容易把胃撐飽。更重要的是高纖食物可以減少便秘,幫忙清除腸中和體內的廢物,順便讓腰線窈窕,肚腩變小。
王明勇老師也發現纖維有助減肥和健康。他說:「人體內的有機酸能夠使代謝順暢,並且清除沉積的乳酸及廢棄物,讓人看起來氣色更好。有機酸也能夠協助肝臟排毒,協助將人體內的醣代謝出去,進而幫助膽汁正常分泌,最重要的是,減緩肝臟中的脂肪製造。想要營造體內的有機酸環境,可以多吃富含纖維質的食物」
打蔬果汁和蔬菜濃湯、豆米漿最好連皮帶籽打,這樣纖維量更大、更有飽足感、營養也更豐富。充滿生機的全食物不只能幫助維持身材,同時也是營養滿分的新鮮佳餚,每天乾一杯,補足身體需要的植化素、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複合式碳水化合物,營養均衡了,身體就不會老是有飢餓感。
許多讀者照我的食譜,每天打精力湯喝,通常幾個月之後,都會發現排便順暢、精神變好、感冒變少、鮪魚肚變小、身材變苗條等令他們驚喜的變化。對他們來說,減肥是身體健康的副產品,每個月減一到兩公斤,健康又安全。
為了健康,我不吃冰和冷飲,王明勇老師把吃冰跟肥胖的關係說得很清楚:「通常把冷水和冷飲當開水喝的人,身體都是胖胖的,難道喝冰水真的會喝出脂肪嗎?沒有錯!倘若一下子喝進了冰的飲料,這些飲料會進入到我們溫暖的肚子裡,使得體溫驟降,身體代謝率下降,脂肪量也頓時上升」。王老師書中有許多這樣充滿說服力的小叮嚀,這些都是許多一心想減肥者必須知道並且身體力行的。
套句王老師的話,「我鼓勵大家從講究食物開始做起,用『心』去感受天然食物的美味,讓身體記憶住好食物的鮮美滋味,作好飲食把關。」
做好飲食把關,我靠的是──每天一杯精力湯,苗條又健康。
推薦序3
認真吃,隨便吃,結果差很多
曾經聽過一個笑話:世界上只要有女人存在,減肥就永遠是話題和市場。雖說要減肥的不只女人,還有一堆擁有啤酒肚和中廣腰圍的男人,但上述的話卻也道出一般民眾都擔心體重過重的問題或是對自己身材不滿意,想要再瘦一點的希望。
除了少數個案是由遺傳因子所引起外,肥胖大部分都是從「吃」——也就是不正確的飲食方式和習慣造成的。例如:吃太多(喜歡去吃到飽的餐廳大快朵頤)、攝取高熱量食物(薯條、炸雞、可樂、甜點一律來者不拒)、三餐不定時定量(忙到沒時間吃早午餐,然後在晚餐時用雙倍分量補回來)、錯誤的觀念(不吃一定瘦;或效法神農氏,試遍百種減肥法,越減越肥),殊不知既然「吃錯了」導致肥胖,就應該用「吃對了」才能真正瘦下來。
本書先從肥胖的定義提醒讀者,應該檢視日常的生活習慣,看看是不是已成為體內堆滿垃圾的「剩男剩女」;然後釐清觀念,解答為什麼很多人一直瘦不下來的迷思;再以四大黃金守則教導我們「這樣吃,那樣做,才能瘦」。讓大家恍然大悟,原來,「認真吃,隨便吃,結果差很多!」
明勇是我的好朋友,有機會一起上節目時,總是能吃到他親手示範的料理,簡單、自然,不做過多的調味,但依然味美,而且健康無負擔;也正因為在吃的方面有所堅持和選擇,才使得我們倆的外表依然神采奕奕,年輕有活力。當然,這些令人垂涎三尺的食譜也收錄在內文最後的章節以饗讀者,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期待認真、用心享受好食物的人都能愈吃愈健康,愈來愈美麗。
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台北市議員∕潘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