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關係

危險關係
定價:380
NT $ 200 ~ 300
 

內容簡介

★ 沉睡兩百年的法式經典∕首度在台問世
★ 十八世紀最危險的小說,書信體小說顛峰之作
★ 暢銷奇書、兩度遭禁、瑪麗皇后珍藏
★ 紀德欽點法文十大小說、令波特萊爾心折、米蘭.昆德拉癡迷的書信愛情地獄
★ 獨家收錄波特萊爾〈危險關係隨筆書評〉
★ 復古裝幀、經典再現:法式浪漫方背精裝,古典宮廷霧黑刷邊

  是誰目睹了當代的習俗風尚,發表了這些書信?
  這本書信集像冰一般燃燒,用令人憎恨的人性朝地獄探路……

  紀德是這本手稿的編輯,瑪麗皇后命人重新裝訂、用白紙包裹封面,波特萊爾在書末寫下隨筆書評,米蘭.昆德拉說它是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司湯達爾因為它才寫出了《論愛情》……你將與這些人一同見證十八世紀最危險的禁書的誕生──

  過多的情欲,鮮少的愛情,
  虛榮是他們的天職,征服是他們的宿命。
  這裡沒有上帝、沒有魔鬼、沒有命運, 只有危險的關係……

  回來吧,我親愛的子爵,您的老姑媽已經讓您繼承她所有的財產了,您還待在那裡做甚麼呢?馬上動身回來吧,我需要您。我有個好主意,想要交給您去付諸實行。這項任務可以讓一位英雄一展所長,因為您既要為愛情效勞,又要為復仇出力。

  沃朗莒夫人要嫁女兒了,您可知道誰是她挑中的女婿?就是傑庫伯爵。誰能料想得到傑庫竟會成為我的表親?這讓我不禁怒火中燒,但復仇的渴望使我的心靈得到安寧。如果他在婚禮當晚就成了傻瓜,那會是多麼有趣! 

─節錄自第Ⅱ封信〈梅黛侯爵夫人致凡爾蒙子爵〉

  梅黛侯爵夫人與凡爾蒙子爵曾經相互愛悅,分手後仍是密友。某日,梅黛夫人聽聞負心情人傑庫伯爵竟要迎娶親戚之女賽西兒,心頭震怒,遂生一計。
她手書一封,急召舊情人凡爾蒙子爵,密謀攜手破壞這樁美事,立誓要讓那人在新婚之夜蒙羞;未料花花公子凡爾蒙已先行盯上貞潔的法官夫人,不肯乖乖效命。浪蕩的玩伴竟會對乏味的正經女人感興趣,謝絕無知的美艷少女?隱隱發作的妒意,令侯爵夫人與子爵立下賭約,若是子爵能取得法官夫人委身於他的書面證據,就能重新再贏得她……

  《危險關係》是法國作家拉克洛於1782年寫就的經典。在他手中,書信體小說被帶到後人無法企及的高度。這本危險之書雖在十九世紀兩度遭查禁,仍受到後世諸多作家推崇。米蘭.昆德拉認為它是「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波特萊爾評注「這書若有甚麼激情, 也只是冰冷的激情。」。這則敗德的愛情故事透過信件戴上面具,時而是悔罪的求愛者、涎臉需索的無賴,時而又是無知性感的愛人……拉克洛以書信張起欲望之網,用嚴謹的結構、精密的心理分析,將一場報復負心漢、征服舊情人、戰勝未來情敵於無形的愛情戰爭,優雅而放蕩地推進藝術殿堂。

    《危險關係》由175封信構成,是十八世紀書信體小說集大成之作。內容描寫法國大革命前、上流貴族晦暗的男女關係。出版後,首刷旋即在兩週內售罄,平均每12天再刷一次,成為當時法國家喻戶曉的暢銷書。然而,它的魅力不僅限於法蘭西,這優雅浪蕩的法式情調,隔年也在倫敦與德國造成轟動;書中綻放的慧黠光芒與創新的敘事學,令各方文壇不得不注意到這顆閃耀的法國新星。但也因為內容敗德不倫,遭輿論抨擊,據說瑪麗皇后曾命人重新裝訂本書、並以白紙包裹封面,不讓人知道她在讀《危險關係》──此書爭議性之大,可見一斑。也因此《危險關係》在1824年與1865年兩度遭查禁,直到20世紀中葉前,仍不被文學界所青睞。作者拉克洛亦被法國社會目為怪物,知名沙龍也對他下逐客令,當時大概只有薩德侯爵堪可匹敵。

  即便屢遭查禁與詆毀,仍難掩蓋這本經典的耀眼光芒,幾乎每隔50年便有慧眼獨具的知名作家重新提起《危險關係》,試圖重建它的經典地位。波特萊爾認為拉克洛有「今日少見的才華,唯司湯達爾、聖伯夫及巴爾札克除外」;紀德曾編輯此書、並將它列為法文十大小說之一。在此之前,書信體小說的形式從未與內容如此貼合;在拉克洛手上,書信體跳脫以往平鋪直敘的舊習,引入置換、裁剪、掩藏等戲劇性手法,十八世紀平面而通俗的書信體就此進出幻化,被改造成立體富景深的小說舞臺,躍升藝術殿堂。《危險關係》更受到後世無數作家與藝術家的推崇,這份名單還在不斷累積中。

  《刺蝟的優雅》作者妙莉葉.芭貝里便曾說過:「我十四歲時就已讀過(這本書),當時不懂,但是風格非常引人注目。」一語道破這本危險之書的魅力,在於形式綰結內容那種強迫性、全面性而無有漏洞的藝術美──即便對內容不甚了了、亦或不感興趣,呼之欲出的吸引力仍能將讀者吸進虛構的世界,難以自拔。這是每位小說家都想達到的境界,但對於觀點侷限、不利於操作長時間敘事的書信體而言,更是難能達到的顛峰之境。

  《危險關係》的經典性亦可由後世眾多的改編作品窺知一二。它情節緊湊,深具畫面感與舞臺性格,利於改編成各種藝術形式,電影更高達五部之多,最知名的版本是1988年由克里斯多福.韓普頓(Christopher Hampton)編劇、史蒂芬.弗萊爾斯(Stephen Frears)執導,蜜雪兒菲佛、約翰馬可維奇、葛倫克羅斯主演的同名電影。

本書特色

  1. 經典性、難以忽視的法國大革命指標:本書於1782年問世,當時已有人間接嗅到法國大革命之前社會動盪不安的喧囂氣息,認為貴族階級之間的淫亂關係,也是造成三餐不繼的一般百姓憤恨不平的重大原因之一。《危險關係》可說是革命的風向球。

  2. 藝術性、書信體小說顛峰之作:在《危險關係》之前,書信體小說的形式從未與內容如此貼合,在拉克洛手上,通俗的書信體小說躍升至藝術殿堂。

  3. 爭議性、搖擺在道德與放蕩之間的危險小說:雖然作者宣稱《危險關係》的故事具有強烈的道德訓誡意味,普遍的讀者反應似乎與此背道而馳。因為書中惡魔般的主角實在過於迷人、反而逆轉了道德訓誡的目的。雖然如此,本書仍受後世知名作家高度推崇,也屢次被改編為視覺作品;如此兩極的評價,使原著小說更具可看性。

  4. 閱讀快感、解構真實、偷窺的權力遊戲:拉克洛堪稱是18世紀的解構主義者,藉由信件所投射的觀點差異,以及信件所造成的觀點障蔽,解構權力關係、解構清純狀態、解構真實性,深具強烈偷窺特質與顛覆性。讀者可由書信敘事享受全知的權力,嬉遊文字與情欲間,在展讀每封信時,了解到信既是愛情糖蜜、也是殺人武器;最後亦深深被顛覆──因為即便是讀者,也無法掌握全部的真相。

  5. 書中到處充滿機智和詼諧的筆調,敘述手法步步為營,極為引人入勝,是書信文學的巔峰佳作,就整體西方文學而言,也是永遠的經典,百讀不厭。 ──劉森堯                 

  6. 它(《危險關係》)結合了哲理的闡述與浪漫的想像,充分反映了十八世紀兩股力量的拉扯:理性主義的堅持和放蕩主義的反撲。──阮若缺

作者簡介

拉克洛(Pierre Ambroise Francois Choderlos de Laclos , 1741-1803)

  1741年10月18日誕生於法國亞眠(Amiens)。酷愛文學,生平最喜愛拉辛(Racine)、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與山繆˙李察森(Samuel Richardson)的作品。後兩位是著名的書信體作家,也為他日後的創作扎下深厚的根基。

  1767年,身為皇家砲兵團少尉拉克洛,發表了首篇詩作。1777年,他改編自小說家李柯波尼夫人(Mme Riccoboni)的喜歌劇《Ernestine》在巴黎上演,被評為失敗之作。1778年,拉克洛開始創作他最著名的小說,而在1782年4月終於出版他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小說《危險關係》。1790年,他參與法國大革命活動,為共和黨人奧爾良公爵效命,屢次入獄又遭釋放。1800年,被拿破崙任命為砲兵部隊將軍。1803年9月5日因瘧疾病逝於義大利南部的塔倫特(Taranto)。1815年,波旁王朝復辟,拉克洛因係共和黨人,遭到掘墓。

譯者簡介

葉尊

  一九五九年生於上海。大學畢業後即在出版社從事外國文學編輯工作。一九八九年赴美深造,二○○○年回國後在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翻譯,閒暇時仍從事英法兩種語言的文學翻譯,主要譯作有《九三年》(雨果)、《遠大前程》(狄更斯)(與其父主萬合譯)、《尋歡作樂》(毛姆)、《夜未央》(費茲傑羅)、《洛麗塔:電影劇本》(納博可夫),以及D. H.勞倫斯的一些短篇小說等。

 

推薦序1

米蘭.昆德拉談《危險關係》

  十八世紀的藝術,讓享樂從道德禁忌的迷霧之中走了出來;十八世紀催生了我們稱之為放蕩的態度,這態度來自福拉哥納爾(Fragonard)、華鐸(Watteau)的畫作,來自薩德(Sade)、小克雷畢雍(Crebillon fils)、莒克羅(Duclos)的文字。我的年輕朋友樊生之所以喜愛這個世紀,為的就是這個,如果可能的話,他會把薩德侯爵的側面頭像做成徽章別在衣領。我也和他一樣仰慕這個世紀,但是我要補充一點(儘管沒有人理我),這種藝術的真正偉大之處並不在於它如何宣揚享樂主義,而在於它對享樂主義的分析。這就是為甚麼我堅持認為拉克羅(Choderlos de Laclos)的《危險關係》(Les Liaisons dangereuses)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他筆下的人物甚麼事都不關心,成天只想著如何尋歡作樂。然而,讀者慢慢就會明白,尋歡比起作樂更讓他們動心。引導這整齣戲的,不是享樂的欲望,而是勝利的欲望。故事最初看起來像一場歡樂而淫蕩的遊戲,後來卻無聲無息無可避免地轉化成一場非生即死的鬥爭。可是鬥爭,這檔事跟享樂主義有何共通之處?伊比鳩魯寫道:『智者不涉入任何與鬥爭有關的事。』

  《危險關係》的書信體不是單純的技術性的手法,我們無法以其他手法取代它。這種形式本身就很有說服力,它告訴我們這些人物所經歷的一切,這一切都是他們經歷之後才說出來的,他們把故事稍做變化,告訴別人,向人告白,他們把故事寫出來。在一個甚麼事都可以告訴人的世界裡,最容易取得、殺傷力又最強的武器就是洩密。小說的主角沃勒孟(Valmont)寫了一封絕交信給他勾引過的一個女人,這封信毀了這女人;然而,這信卻是他的女友梅赫特爾侯爵夫人(Marquise de Merteuil)逐字唸給他寫下來的。後來,同樣這位梅赫特爾侯爵夫人為了報復,把沃勒孟的一封私密信函拿給他的情敵看;他的情敵要求和他決鬥,沃勒孟死於決鬥中。死後,他和梅赫特爾侯爵夫人往來的私人書信洩漏了出去,侯爵夫人因此被人圍剿、唾棄,在眾人的輕蔑中結束了她的一生。

  這部小說裡,沒有只屬於兩個人的祕密;所有人彷彿都在一只音效清晰的大海螺裡,每一句悄悄話都在裡頭迴響,放大,變成永無止境的無數回音。小時候,有人告訴我,只要把一只貝殼放在耳邊,就會聽到大海來自遠古的絲絲細語。在拉克羅的世界裡,每一句說出口的話都永遠清晰可聞,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十八世紀麼?這就是享樂的天堂麼?或者,人類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始終生活在這種共鳴的海螺裡?然而無論如何,共鳴的海螺不會是伊比鳩魯的世界,他給門徒的律令是:『隱蔽度日!』

(節錄自《緩慢》第三章,米蘭.昆德拉授權、皇冠出版社提供、尉遲秀翻譯)

推薦序2

《危險關係》──當兀鷹遇上狐狸

  法國十七世紀貴族沙龍文化盛行,是男性交際應酬發表意見的場所;女性則扮演招待、傾聽、附和的配角,但這並不表示女性沒有想法,而書信便成了她們抒發己見的極佳工具,如賽維涅夫人(Madame de Sivigne)便藉由書信教導女兒宮廷中的爾虞我詐及做人處事的道理。浪漫主義者也好書信體,因為它具私密性,僅止於寄件者與收件人之間,可在字裡行間盡情地以第一人稱表達看法,又可以第二人稱向對方示意,且能用第三人稱評判他人的是非,卻只限於你知我知,真符合浪漫主義派重情感輕理性的精神。著名的書信體小說,也包括了吉勒哈格(Guilleragues)的《葡萄牙信簡》(Lettres portugaises, 1669)、孟德斯鳩(Montesquieu)的《波斯信簡》(Lettres persannes, 1721)、李察森(Richardson)的《克萊麗絲.哈洛維》(Clarisse Harlove, 1748),還有盧梭(Rousseau)的《新哀綠綺思》(La Nouvelle Hiloise, 1761)及歌德(Goethe)的《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 1774)。

  十八世紀啟蒙時代(Siecle des Lumieres)介於十七世紀的古典主義與十八世紀的浪漫主義,它的書信體文學,則屬「眾聲喧嘩」(polyphonique)型:其小說架構複雜,人物對話交疊。對頭腦清晰的人而言,是極佳的腦力練習,會覺得興致盎然,又可滿足偷窺的欲望,如同在一旁看好戲的觀眾,時而讚歎作品內人物巧妙的言詞,時而情緒亦隨著其中角色起伏,彷彿自身化為信中主人翁。它結合了哲理的闡述與浪漫的想像,充分地反映了十八世紀兩股力量的拉扯:理性主義的堅持和放蕩主義的反撲。

  拉克洛(Choderlos de Laclos)的《危險關係》(Les Liaisons Dangereuses)包含道德的勸說,但當中愛情的算計與鬥法才是最精采的部分。此書一問世,警方立刻禁止其陳列販售,認為它淫蕩不倫,警世作用不強。同一時代的沙德(Sade)除了如拉克洛一般,將性與殘酷聯結,他更直指放蕩者如何物化、玩弄或羞辱女性,在他的小說中,有性無愛。然而仰慕拉克洛的司湯達爾(Stendhal)卻認為應分辨熱情(l’amour-passion)與品愛(l’amour-goit),並發展出一套昇華(la cristallisation)理論,寫成《愛情論》(De l’amour)(1822)。無論讀者以何種角度閱讀或站在甚麼立場,一部引起討論爭議的作品,必有其引人矚目之處,正因他充滿理性與感性的崢嶸,才更合乎真正的人性。

  小說人物:

  小說內容藉著其中人物的魚雁往返,流露了他們的意圖和秘密,也將他們串在一起,呈現了當代上流社會的恩怨情仇。其實,小說裡的主要人物有五人:凡爾蒙子爵(Vicomte de Valmont)、梅黛侯爵夫人(Marquise de Merteuil)、杜薇院長夫人(Presidente de Tourvel),賽西兒.沃朗熱(Cecile Volanges)以及唐瑟尼騎士(Chevalier Danceny),但真正的主角則是前二者;此外,沃朗熱夫人(Madame de Volanges)與羅斯蒙德夫人(Madame de Rosemonde)只是替作者道德教訓作註腳的配角。

  凡爾蒙子爵

  凡爾蒙子爵周旋在三個女人之間:梅黛侯爵夫人是他的老密友,也是共謀者;他勾引初出修道院的賽西兒,便是經梅黛夫人的慫恿,而杜薇夫人一副「聖女貞德」的樣子,更是凡爾蒙這花花公子喜歡挑戰的對象。這隻愛情兀鷹,敏銳地掌握每個女人的情緒,而自己的感受卻深藏不露。起初,他和梅黛夫人似乎棋逢敵手,各出奇招,漸漸地,我們發現梅黛夫人薑是老的辣,略勝一籌。至於杜薇夫人,她被情場高手所迷惑,誤以為愛情的力量足以逆轉凡爾蒙桀傲不馴的放蕩形骸,其中小說裡的第四十八封信,在妓女艾蜜莉背上寫信給杜薇夫人的情書最為諷刺:竟有人可以臥倒在一個女人懷裡,仍有辦法文情並茂地寫信給另一位女子!在史蒂芬.費爾斯(Stephen Frears)執導的《危險關係》中,凡爾蒙寫完信時,和艾蜜莉兩人狂笑不止,這不禁令觀眾毛骨悚然,似乎聽到撒旦嘲弄杜薇夫人的癡情錯愛。當梅黛夫人要凡爾蒙寫絕交信給杜薇夫人時,他並未被愛沖昏頭,依然厚顏無恥,故作灑脫放肆,就如馬勒侯(Andre Malraux)所說:「就是它完成了本書最大的行動─寄給杜薇夫人的羞辱信。」

  梅黛夫人

  梅黛侯爵夫人為本書的靈魂人物,她操攬全局,將所有的人玩弄與股掌之間:梅黛夫人的舊情人傑庫(Gercourt)想迎娶初出修道院的賽西兒為妻;前者報復之心甚強,可不樂見傑爾古稱心如意,便唆使老相好凡爾蒙子爵去引誘年少無知的賽西兒,讓傑爾古戴綠帽。對情場老手而言,征服一個懵懂的少女勝之不武,但鮮嫩欲滴的美人當前,豈能輕易錯過?因此,凡爾蒙也就順水推舟地入了梅黛夫人設的局。不過,凡爾蒙同時也看上了另一個獵物:杜薇夫人,她容貌出眾且品德高尚,若能一親芳澤,擄獲芳心,才具挑戰性。這一隻腳同時踏多條船的豔遇,倒挺對凡爾蒙的脾胃,而梅黛夫人也樂得一旁看好戲。

  然而,當梅黛夫人發現過往情人凡爾蒙子爵違背了彼此遊戲人間的默契,對杜薇夫人動了真情,嫉妒之心油然而起,失望之餘,也心生恨意,於是,擬了一份凡爾蒙致杜薇夫人的絕交信,要凡爾蒙照抄一遍再寄出,藉以「懲罰」他;不服輸的凡爾蒙豈肯示弱,於是照辦,以顯示自己的玩世不恭。但這致命的第一百四十一封信令情勢急轉直下,因而揭開了悲劇的序幕:杜薇夫人原以為凡爾蒙對她是認真的,本來篤信上帝、視貞潔如命的她,晴天霹靂,因羞憤而發瘋。

  梅黛夫人借刀殺人的手段不僅止於此,她除了親自「調教」涉世未深的唐瑟尼以滿足個人淫慾,後來,還把凡爾蒙子爵勾引賽西兒的信給唐瑟尼騎士看,血氣方剛的唐瑟尼終於恍然大悟,明白凡爾蒙的卑劣行徑,最後只有決鬥一途……這也造成了子爵斷魂的下場。不過,是否是他故意放輸,則不得而知。

  梅黛夫人似乎玩得過火,當初她並無意致瓦爾蒙於死地,也沒料到杜薇夫人會發瘋、賽西兒遁入空門,自己則罹患天花,幾近毀容,落得走避他鄉,孤寂而終。其實離開花花世界與世隔絕,即如同宣判她死刑,對她來說,遊戲結束,比一刀斃命更令她痛苦難耐。這種報應便是拉克洛要給予世人的道德教訓。

  再者,梅黛夫人從少女時期就明白,知識即為她唯一獲得自由的妙方:唯獨如此,才能擺脫男人強加給女人的既定想法,動搖他們的掌控地位,而她解放的契機便是寡居:唯有在這種情境下,當代女性才可能不受男性操縱。她把握這自主的機會,無師自通,訓練出狐狸般虛情假意、精明冷酷的個性。在第八十一封信中,梅黛夫人就罕見驕傲地向凡爾蒙透露了她成長的心路歷程,內容既懇切又冷血:

  「我在小說裡研究我們的風俗習慣,在哲學家的著作中研究我們的思想觀點;我甚至從最嚴肅的倫理學家作品中探詢他們對我們的要求,我就此明白甚麼是可以做的,心裡該怎麼想,外表上又該顯出怎麼一副樣子。」

  其實,整部小說中,真正左右全局的除了上帝,就是梅黛夫人。

  讀者在閱讀時確實會被小說主角之間微妙的多角關係所吸引,有如玩魔術方塊般刺激,但那種善於心計、戲弄感情到玩火自焚的地步,造成不同層次人格上的扭曲,則令人始料未及。本書於一七八二年問世,結果立即引起各方的注意,雖然結局是以道德為訴求,所有主角都「罪有應得」,遭受悲慘的下場,不過當時已有人間接嗅到法國大革命之前社會動盪不安的喧囂氣息,認為貴族階級之間的淫亂關係,也是造成三餐不繼的一般百姓憤恨不平的重大原因之一。若說《危險關係》為導火線,那是言過其實,但如果認為它是革命的風向球,則並不為過。

阮若缺
(政大外語學院副院長)

 

內容連載

第二封信
梅黛侯爵夫人

在 XXX 堡作客的凡爾蒙子爵

回來吧,我親愛的子爵,您的老姑媽已經讓您繼承她所有的財産,您待在那裡還能做些什麼呢?馬上動身回來吧,我需要您。我有個好主意,想要交給您去付諸實行。本來只要這幾句話就足夠了:您能夠被我選中應當感到十分榮幸,理應迫不及待地趕來,跪下聽候我的差遣;可是如今您不僅不再接受我的關愛,還肆意糟蹋我的好意。在永久的仇恨和極度的寬容之間掙扎的我,為了您的幸福著想,終究讓仁慈之心占了上風。所以我決定把我的計畫告訴您,不過您得以騎士的忠誠向我發誓,只要您還沒結束這段豔史,就絕不會去追逐別的韻事。這項任務可以讓一個英雄一展所長,因爲您既要爲愛情效勞,又要爲復仇出力;總之,這將又是一樁可以寫進您回憶錄的風流罪狀1──沒錯,就是您的回憶錄,因爲我希望有朝一日它終能付梓,而我會負責撰寫。不過這些遲點兒再談,還是回到我關心的事情上吧。

沃朗莒夫人要嫁女兒了,目前這還是個祕密,但她昨天告訴我了。您可知道誰是她挑中的女婿?就是傑庫伯爵。誰想得到傑庫竟會成為我的表親?這讓我不禁怒火中燒……怎麽,您還沒猜著嗎?噢,腦袋真不靈光!總督夫人那件事,難道您已經原諒他了?至於我,您這個狼心狗肺的人,難道我沒有更多的理由可以埋怨他嗎?2但我還是平靜下來了,復仇的渴望使我的心靈得到安寧。傑庫十分看重他未來的妻子,還愚蠢地自認爲他能躲過那難逃的宿命,我們對他這種態度早就感到厭煩了。他無可救藥地推崇修道院的教育,更爲可笑的是,他固執地以爲金髮女子的行爲都很檢點;其實我敢打賭,儘管小沃朗莒有六萬法鎊的年金,要是她生著一頭褐髮或是沒待過修道院,那傑庫也絕不會結這門親事。就讓我們來證明他不過是個傻瓜,他自己大概遲早也會證明這一點,這我倒不擔心;但如果他在婚禮當晚就成了傻瓜,那才真的有趣。隔天聽他向我們吹噓的時候,那會是多麼滑稽啊!因爲他肯定會自吹自擂的,而一旦您把這個小姑娘調教好了以後,如果傑庫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成爲巴黎的笑柄,那可是天大的不幸。

此外,這部新小說的女主角也值得您小心呵護,因爲她長得實在漂亮,芳齡只有十五,有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坦白說是有點笨拙,而且一點兒也不懂得裝模作樣,不過你們這些男人是不在乎這些的;而且,她那種懶洋洋的目光的確也大有可為。我還要補充一句:她是我推薦給您的,您只要表示感謝,並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明天早上您就會收到這封信,我要您明天晚上七點鐘到我家來。我在八點之前不見客,包括正得我寵愛的騎士:他腦子不夠聰明,幹不了這種大事。您瞧,我可沒讓愛情沖昏了頭。一到八點,我就恢復您的自由;您可以在十點鐘回來,跟這個美人兒一起用餐,因爲她們母女倆要到我家來吃晚飯。再會了,中午已過,我馬上要處理別的事情。

一七XX年八月於巴黎

1.「放蕩子弟」和「專幹偷香竊玉的勾當」這些形容詞,是出身良好、教養得宜的階層所欲盡力擺脫的形象,但在信件編寫的年代仍然十分盛行。──編者原注
2. 這一段指的是傑庫伯爵曾經爲XXX總督夫人而離開梅黛侯爵夫人,XXX總督夫人則爲了他犧牲了凡爾蒙子爵,侯爵夫人和子爵就是在那時有了感情。由於這段糾葛發生在很早以前,與本書信集中的一連串事件在時間上相隔許久,因此我們認爲應當刪除有關的所有往來信件。──編者原注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3
    $200
  2. 二手書
    55
    $210
  3. 新書
    7
    $266
  4. 新書
    7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