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無處不需、無處不在的經濟學
胡勝正 中央研究院院士
近年來,經濟學強調嚴格的數理證明與分析,大量的模型、方程式及圖解,嚇退許多人,反而忽略嚴謹數理所要證明的常識道理。本書三位作者,以多年大學教學的經驗,擷取經濟學精華,加以簡化,歸納出初學者及離校已久者都可了解的要領,並以淺顯文字、現實世界例子,來說明這些無處不需、無處不在的要領。
作者之一的詹姆斯.格瓦特尼教授(James D. Gwartney),是費沙學會(Fraser Institute)「世界經濟自由指數」(Economic Freedom of the World,
EFW)年度報告的作者之一。1970年代早期,加拿大社會瀰漫著一項認知:認為政府行動是達到加拿大經濟及社會願景的最佳手段,因此要求政府要增加對經濟的干預。一群對這種現象憂心之士,在1974年成立了費沙學會,以討論因應之道。該機構自1996年之後,每年均出版「世界經濟自由指數」,這份報告的相關研究,顯示出「經濟自由」與「經濟成長」之間的強烈相關性,獲得國際間廣大的迴響。
第二位作者理查.史托普教授(Richard L. Stroup),曾在美國聯邦政府擔任政策分析職務,對於民營化與環境經濟學有多年的研究,其研究還發展出自由市場環境主義,並著有專書論述。第三位作者德威特.李教授(Dwight R.
Lee)的研究領域涵蓋環境及自然資源經濟學與政治決策經濟學。除學術著作之外,他常在報章雜誌發表評論。這兩位作者在環保、公共決策方面的研究造詣,使得本書的許多論點更具說服力,增色不少。
本書首先點出經濟學的關鍵要素,特別強調誘因的重要,它透過市場機制那隻「看不見的手」之引導,使資源得到最佳利用,讓財富增加。
緊接著,本書論述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以及政府在經濟進步所扮演的角色。本書對於政府部門,以及在民主體制下代議政治及利益團體,所可能導致的資源扭曲,有深刻的討論。在沒有限制的情形下,立法者會有減少預算及擴大支出的傾向,而政府從事經濟活動的成本,不只是為籌資而增加的租稅負擔而已,應該考量的還有機會成本、行政成本,以及資源扭曲所造成的消費者損失。而政府以其他產業為代價,來扶植特定產業的發展策略,終將會使經濟成長減緩。即便是一般認為應該由政府來做的社會扶弱措施,所得移轉成本也都會遠大於扶助對象得到的淨利益。基於成本效益及資源有效配置的考量,政府的功能有必要予以限縮。在促進經濟成長方面,政府只需提供民間無法供應的財貨與服務,以及確保法規基礎環境。
對「國家大事」沒有興趣的人士,以及許多透支消費、債務纏身的年輕人,本書最後一篇也提供一些運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以避免財務陷阱,甚至幫助達到更富裕生活的訣竅,讓他們有閱讀的誘因。
本書譯者高翠霜小姐獲有台大經濟學學士及紐約州大石溪分校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職於經建會、行政院副院長室及金管會主委室,對於政策決策過程,有相當的了解與體會,因此由她翻譯本書,特別傳神。
增訂版序
為什麼你應該讀這本書?
我們知道你的時間寶貴。大部分的人都不想花太多時間來學習新名詞、背公式,或是熟習一些對專業的經濟學家才重要的細節。你所需要的是經濟學家真正有用的知識,以幫助你做更好的決策及加強你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而且你要的是這些知識以簡要、有組織及可讀的方式呈現出來,不要有太多經濟學的專業術語。本書即是為滿足你的這些需要而寫的。
我們認為,無論你目前的經濟學知識到什麼程度,都能從本書獲益。如果你是初學者,本書將介紹給你一些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而這些大部分都是重要的常識。話說回來,這些觀念雖是基本常識,但卻是非常有力的工具,可以幫助你發展邏輯性的思維,即使是初學者也可以分辨健全的經濟學與沒有經濟意義的話語。這本書也能協助較高階的經濟學系或是商學科系的學生了解經濟學的全貌。較高階的學生,包括一些研究所程度的學生,常常因為太投入在圖形、公式、模型及技術性的數學上,而未能了解經濟學真正重要的意涵。最後,如果你是有經驗的企業決策階層,或是一位政策決定者,也能從本書得到許多有價值的知識。有些人即使在自己的工作領域裡非常成功,也常常低估了政治規則與政策,對於人民及國家在整體經濟上所造成的深遠影響,以及始料未及的後果。
美國人的心理,從過去到現在,都在兩種思維之間搖擺。一種是有限度的政府、經濟自由、以及自己對自己負責。另一種則是擴張型的政府、集體主義及依賴性。美國建國的基礎是前者,但是第二種思維則占有優勢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在第一種思維之下,經濟由個人的抉擇引導,由市場協調;第二種思維之下,經濟是由中央規畫,由政治協調。這是極大的不同。正如史丹福大學知名的經濟學家湯瑪斯.索威爾(Thomas
Sowell)所說:「經濟學第一定律是稀少性(scarcity),而政治學的第一定律是忽視經濟學的第一定律。」
此刻的我們,比起歷史上任何時候都了解這兩種思維是如何運作的。但是我們是個經濟文盲的國家。結果就是,我們很輕易地就被領導人誤導,他們告訴我們他們的立意良善(good intentions)——熱情地要解決我們的困難。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曾說過:「沒有比立意良善更能造成傷害的了。」他這麼說是為了強調,政策應該根據有效性,而不是根據提倡者的立意來評估。
1930年時,胡佛總統、參議員斯姆特(Reed Smoot)及眾議員霍利(Willis
Hawley)在國會推動提高關稅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時,立意是良善的。然而,這項立法的後果卻是一場大災難;它使得原本是正常的景氣循環,變成長達十年的艱辛與痛苦。十八世紀的手術也是立意良善的;他們以為用葡萄酒浸泡過的器具做截肢手術,可以防止疾病進入病患的血液裡。但是他們的良善立意,無法使病患免於這種療法反效果的傷害。現代政治人物的良善立意,也無法使我們躲過有害政策的後果。
2008年的經濟危機的成因與後續,都是由於政府大幅干預,這使得我們更需要基本的經濟教育。我們的民主制度,由選民負責選擇我們的政策制定者,所以經濟文盲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不了解經濟繁榮源自何處的人民,會容許通過那些損害他們自己及國家繁榮的計畫。一個經濟文盲的國家,是不可能長久維持繁榮的。
如果你關心國家會走向何處,而且想要找一張地圖是通往更經濟自由及繁榮的未來,那麼本書就是你的指南。本書為你解釋的基本原理,可以讓你較深入地了解何種經濟措施能發揮效果、政治程序上的哪些限制是需要加強及保留的、以及為何有些國家的經濟會繁榮而其他的國家卻停滯甚至退步。因此,做為一個公民,你將能夠做出更明智的選擇。但是基本經濟學也能夠幫助你在個人的生活上,做出更好的選擇,像是你的消費、儲蓄、投資、事業選擇、及許多其他面向的個人決策。我們會在第四篇中解釋,經濟學提供一些簡單的規則,教導我們如何建立及累積財富。而在市場經濟中,增加自己的財富也能幫助別人變得富裕。
這本書有個網站CommonSenseEconomics.com。想要更深入了解經濟學的人,這個網站上有一些補充單元,討論一些特定的議題,像是國內生產毛額、通貨膨脹的計算方法、金融與貨幣政策、1930年代的大蕭條、及2008年的經濟危機(完整的補充單元清單附於本書內文之後)。這些補充單元是針對以這本書為教材的教師而開發的,這些教師們希望這些議題能有更深入的分析。這些資料能符合這項需要,並提供教師們開發課程時最大的彈性。常識經濟學網站也涵蓋了許多其他特色,例如練習題、教師測驗題庫、影片連結、可以下載到你的MP3播放器的一些經典著作,還有許多可以讓經濟學更生動活潑的特色。我們的目標是要讓經濟學有趣,又具有啟發性。
詹姆斯.格瓦特尼,理查.史托普
德威特.李,陶尼.費拉瑞尼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