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員外」大廚
十幾年前,為了要以飲食寫作一部長篇小說,我拜朱振藩先生為師,學習有關中國菜的種種。就在這個時候,我認識了朱老師的好友──陳力榮大廚;也開始了我們之間一段不平凡的交情與情誼。
陳力榮是我第一個有深交的大廚,我常半開玩笑地對他說:「廚師這麼有意思,看來,我也要學學某個知名女記者,嫁給一個大廚!」而他也開玩笑的回應我:「不要忘了有我這一號人物喔!」
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十幾年下來,我沒有真的把自己嫁給一個大廚,也知道嫁給廚師不是每天在家裡等著吃香喝辣、切磋廚藝,而是──一個在廚房裡工作了一天,辛苦至極的大廚,回家後基本上是極少下廚的。
於是,我嫁給廚師的夢想,才真的破碎。
另個理由是,我發現要切磋廚藝只要常常到「極品軒」,也能混到小貓三兩下功夫,因為陳力榮完全不藏私,要知道種種特殊的烹調技法,只要問得出來,他就答得出來,這也正是他的食譜與一些坊間的飲食書籍不太一樣的地方。我尤其喜歡他「開餐廳就不怕吃」的「員外」性格。
有一次,一項文化活動邀請了一些海外的藝術工作者來台,可是經費有限,連普通的小餐館都請不起,無法吃上一頓好飯,我便央求陳力榮幫忙。其時正值台灣經濟不佳時,他的餐廳當然也受到了影響,可是他仍然在他的頂級私人廚房──「煉珍堂」,親自為我們燒了一桌菜,我們還把他隨手把放在吧台上的一瓶威士忌喝掉半瓶,後來也只向他吐吐舌頭,作了一個不了了之的傻笑陪不是。
這麼多年來,我更看到陳力榮獨特的經營頭腦,在普遍不景氣的時候,他獨排眾議,花大筆的金錢重新裝修餐廳;現在回過頭來看,我想他大概就是少數在其時看到餐廳分眾的將來性的人。
當然,重新規劃、重新出發,也使得這樣老字號的上海菜餐廳「極品軒」,更加精益求精,而且每每有新奇之處;像前不久在「極品軒」用餐時,便吃到一道用辣椒和花椒炸的鴨頭、鴨翅膀,真是讓人一新耳目,原來是他到中國大陸打高爾夫球時,在一個餐廳吃到不怎樣的類似菜色,回來後用他的聰明與經驗,重新加以改良烹製。於是那一天,大家不僅吃了道地的上海菜,又有他神來之筆的新菜,使得我們賓主盡歡,每個人都大呼過癮。
我尤其喜歡陳力榮不是一個小鼻子小眼睛的人,永遠只看到成功的人、事。有一次我和一些已經不是那麼得意的朋友上他的餐廳吃飯,樓上一位知名的國民黨重要政客結束宴客,留下上好的高粱酒送給陳力榮,他卻毫不遲疑的拿出高粱敬我的朋友們,而這些朋友與他的政黨取向,並不相同。老實說,對這一些小事,我們其實點滴在心頭。
會作菜、有創意、不藏私、有氣度,這樣的大廚,在台灣不是太多,所以,我收回那一句要嫁給大廚的心願,轉變成──和像陳力榮這樣的大廚做一輩子的朋友!
真的!即便是夫妻,也不保証可以廝守長長久久,但有個大廚好友,嗯!還真有可能吃喝不盡呢!
李昂
作者序1
那人更在春山外
關於吃和烹飪,我最認同「幽默大師」林語堂所講的:「我們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不是宗教,也不是學問,而以吃為首,除非我們老老實實地對待這個問題,否則永遠也不可能把吃和烹飪,提高到藝術的境界。」這番話當然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其實,吃和烹飪又何嘗不是一門學問?就算只是「小道」,但其中確有「可觀者焉」。
不過,想把吃和烹飪發揮到極致,必須先學有專精,有深厚的學養,接著才能求同存異,進而觸類旁通。因此,在吃這方面,俗諺云:「三世仕宦,方會穿衣吃飯。」亦云:「富不過三代,不會穿衣吃飯。」可見吃這個學養,須不斷積累經驗,才有望品享「真」味。而在烹飪這方面,當下的「名廚」們,莫不以高檔食材及擺盤取勝,口中所謂的創意,多半花拳繡腿,中看而不中吃。這光景,不禁憶及清代「隨園」家廚王小余來,他不但能用平凡食材燒出絕美之味,而且「苦思殫力以食人,一肴上,則吾之心腹腎腸亦與俱上」。足見一個好的廚師,必須通曉「味固不在大小華嗇間也」,同時在燒菜時,要能夠全神貫注,才可信手拈來,無不恰到好處,進一步臻於化境。
在我所認識的大廚中,能吃得夠深夠廣、讀食籍夠多夠雜,且基本功夠扎實,能像《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一樣,精通「吸星大法」,並化別人內力為己用的,實屈指可數。更妙的是,居然於吐故納新之外,還能別出心裁,創出新的好菜,且這些菜皆植基於傳統,既不是天馬行空,也非天花亂墜的,那就寥寥無幾了。力榮無疑是這方面的高人,他的平中出奇及推陳出新,絕對是未來主流,在在引人入勝,足以當「儒廚」而無愧,甚至是「領風騷數十年」。
這本書是力榮繼《上海菜譜》後的又一巨著,內容更深入、手法更細膩、肴點更全面,只要一探究竟,肯定大有裨益。而他所出的書,全數充做公益,的確樂善好施,我有幸畢嚐此書中各肴點的滋味,道道皆精采、頻頻食指動,實為人生一大快事。諸君也許不能如我幸運,嚐其親炙美味,但能依式為之,雖不中亦不遠矣。轉眼虎年已盡,願諸君在親操刀俎後,皆能深中肯棨,吃得淋漓痛快,吃罷虎虎生風。
朱振藩
作者序2
美食與藝術的結晶
我從小就不愛讀書,但愛美食。
國中畢業時,因為長輩的引薦介紹,進入餐飲業,從學徒做起,到服兵役在軍中的餐廳工作,乃至隨家人赴美開創「聚豐園」,一直到現今的「極品軒」,歷經了卅八年餘的時間,一路忠於本業,從未退轉,算也是把近半生的精華歲月,全奉獻、揮灑在這鍋鏟瓢盆的世界裡了!
回算自上一次2001年12月出版第一本食譜《上海菜譜》迄今,一晃又隔了九年多。這段期間諸多好友在談美食、論廚藝之際,總不忘一再催促我,把這些好吃的菜肴繼續做個紀錄、做個提點,好讓一群老饕們,三不五時在自家,也能來個照表操課,展現一下手藝,滿足「做道好菜」的成就感。
接受了大夥的建議,在經過了年餘的籌備之後,這本以「江浙菜」為主的食譜,終於完成而得以跟大家見面了。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更是講究吃的民族,而中國的幅員廣大、物產豐饒,加上地理、氣候的差異,以及風土民情的不同,造就了多元的飲食文化,遂形成魯、川、粵、閩、蘇、浙、湘、徽等八大菜系,這本菜譜要向大家介紹的「江浙菜」,正有著以江浙一帶雅緻的山光水色底蘊,所化育出特有的煨、燉、燜、燴、蒸等烹調技法之溫文儒雅的飲食格調。繼《上海菜譜》之後,希望再次帶給讀者不同口感的味蕾享受。
做菜是我一生的興趣,如何做出好菜,更是我一生的職志。
朋友常讚嘆「你這道菜真好吃!」其實,做菜需要創意,而要做出一道好菜,個人認為,除了食材的挑選、烹調的方式、火候的拿捏等,最重要的,就是「放感情──和食材發生感情」;讓自己像是一個陷入熱戀中的情人,要以「愛心」、「用心」,認真的去對待每一個細節;又要如藝術家以「求善」、「求美」的態度去處理每一個過程。若能如此,這道菜做出來,就盡是「美食」與「藝術」的結晶了。因為,畢生投身在「美食世界」裡,我雖以一個「廚師」為起點,但我更以「精緻美食藝術家」為終身的期許。
台灣是美食的天堂,中外各式料理薈萃,有如美食聯合國。若說,個人在此占有一席之地,這實在要感謝近四十年來,給我空間、讓我毫無後顧之憂的家人;給我機會、培育我的師傅前輩;以及一路愛護我、協助我、支持著極品軒的全體工作團隊,謝謝大家。
陳力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