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沒教的中國史套書(全七冊)

老師沒教的中國史套書(全七冊)
定價:2033
NT $ 1,427 ~ 1,606
  • 作者:李默
  • 出版社:好讀
  • 出版日期:2010-11-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781684
  • ISBN13:9789861781686
  • 裝訂:平裝 / 16 x 2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老師沒教的中國史
氣勢磅礡的中華文化史全覽
追尋歷史長河中的燦爛之光

  圖解五千年文明軌跡的大百科全書——《老師沒教的中國史》開始授課了!

  放縱想像力,讓歷史活現起來
  將課本背後一段段文化創造的精采故事,統統大放送
  不用舉手發問,就讓你連連稱奇

【始說上古春秋】300萬B.C.~222 B.C.

  告訴您中國文化源頭的小秘密:能想像這時候就記載了哈雷掃把星的造訪,和天地精靈打交道而產生鬼文化,還發明壁畫、帛畫、漆畫、刺繡、圍棋、釀酒、氣功嗎?

【直擊秦漢風雲】221B.C.~219A.D.

  告訴您兩大帝國背後的驚奇故事:秦朝如何建立一統的中央集權王朝?風箏、紡車、蔡倫造紙、張儀渾天儀,漢代文化創造了多少偉大的科技發明?

【清談風雅魏晉】220A.D.~580A.D.

  告訴您中國政治的紛擾與民族融合:強盛的漢王朝走向分崩離析,魏、蜀、吳哪一個才是正統?戰爭頻頻、人民流離的時代氛圍讓佛教大盛、清談流行,王朝南遷、胡族南下,南與北、漢與胡,又會爆出什麼火花?

【遨遊隋唐盛世】581A.D.~906A.D.

  告訴您隋唐盛世的文化事典:隋代第一次檢查戶口,用長相判斷年齡真偽?華麗多變的走馬燈,出現在唐代?唐代的人已經開始培養食用菌,你知道嗎?比武則天早了三十幾年稱帝的女領袖是誰?

【透析紛擾宋遼】907A.D.~1270A.D.

  告訴您漢人與異族間碰撞出來的偉大文化: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在何時編成?中國最早的紙幣如何產生?現代象棋如何在宋代定型?「員外」、「老伴」、「丈人」,宋人創造了多少新詞彙?

【細數元明繁華】1271A.D.~1643A.D.

  告訴您中國文化外拓發揚的過程:元代建立驛站體系,點燃大砲轟響歐亞大陸,雜劇興起豐富庶民生活。明朝提升印刷技術,創造白話小說的黃金年代,帶動近代商業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將瓷器傳入歐洲引領風潮。

【剖視大清王朝】1644A.D.~1911A.D..

  帶您一探大清王朝的盛衰起落:清朝建立八旗兵制統馭全民,設軍機處將內閣制帶入新方向。曾經擴展西疆、廣納西洋人才的天朝上國,在面對列強叩關千年未有之遽變的掙扎之下,激盪起兼合中西思想的新浪潮。

  ※分卷年表:分朝年表,詳盡紀錄中國史重要事件

  ※文化小事典:精采解釋歷史詞彙的真正內涵

  ※人物小事典:讓你更了解許多歷史人物的小故事與背後事件

主編簡介

李默

  李亞平,筆名李默。海南萬寧人。198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專業。1973年赴海南國營英州林場插隊務農,後歷任廣東省旅遊局幹部,廣東旅遊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副編審。

學術顧問

李學勤

  著名青銅器專家、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

羅哲文

  中國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中國長城學會名譽會長

俞偉超

  中國著名考古學家,曾任北京大學考古學教授、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

曾憲通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從事漢語文字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攻戰國秦漢文字

彭卿雲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曾任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序文

  世間公認,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締造的最光輝絢麗的文明之一。我們有責任將這一偉大文明的優秀傳統介紹給世人。達到這個目的的一種重要方法,是編著圖文並茂的中華文明史。古代的學者早就想提出過「左圖右史」的理想,希望用直觀的圖來補充文字描述的不足。只是由於當時材料、技術條件的限制,這種願意無法充分實現。近代各類文物發現眾多,尤其是考古學在中國發展之後,編寫文字與圖像並重的歷史書籍更具優勢條件。

  早期有些學者的想法,是給予歷史研究配至一套參照的圖像。這個思想的濫觴,或許可追溯到明代《三代圖會》之類的書籍。日本學者編印的《東洋文化史大系》等等,思路亦是相近的。在中國,專以文物為主、開此類圖譜先河的,是鄭振鐸先生的《中國歷史參考譜》,曾經廣泛流行。不過鄭先生的書純係圖集,尚未能收圖文互補的效果。同為鄭先生所編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圖文兼備,更為讀者歡迎,但只限於文學史方面。

  近年,很多人想到要編著大規模的「插圖本中國通史」,並且做了若干嘗試。廣東旅遊出版社推出的本書,應當說是成功的。這部書重點在於論述中華文明,貫穿以整個歷史的縱線,其文字、圖片的版面彼此相當,內容同樣豐富,真正做到了圖文並茂。

  圖文兼重的中國文明史,就方向言有利於歷史學和考古學的進一步結合。考古學本身是具獨立的理論和方法的學科,然而中國考古學從一開始便以同歷史學的密切結合為特點。大家知道,王國維先生一九二○年代在清華國學研院講義《古史新正》中提出的「二重證據法」,在方法論上為考古學的建立發展開拓了道路。「二重證據法」指文獻同文物的互相印證,既蘊涵著歷史、考古學的建立發展開拓了道路。「二重證據法」指文同文物的互相印證,既蘊涵著歷史、考古的結合。親手在中國開展考古學工作的考古學家,都以探索和重建古史為職志。最早得到大規模系統發掘的遺址墟,其被選定是出於這樣的要求。長期領導中國科學院(後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夏先生,一九八四年在《什麼是考古學》文中說,考古學和利用文獻記載進行研究的狹義歷史學不同,研究的對象只是物質的遺存,但兩者同以恢復人類歷史的本來面目為目標,如車之兩輪,鳥之兩巽。對於瞭解中國有著悠久的文明和豐富的文獻傳統的人們來說,中國考古學的這種特點乃是自然的。

  儘管歷史與考古在如此密切的關係,把兩者巧妙結合起來仍是不容易的事。認識歷史文獻的考古成果,分別需要特殊的學習與訓練。特別是考古學的研究收穫,並非輕易就能觸會到歷史研究中去。在歷史知識的普及上,如何結合考古文物,也很不簡單。本書在這兩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使全書成了真正的「紙上博物館」,成績是值得肯定的。

  讀考古學的對象是物質遺存,不等於講這種遺存僅為物質文化。可能有讀者知道,拙見以為每種人類的特質遺存,都在不同程度和層面上反映當時的精神文化。在至古城址、陵墓群,小到一件兵器、一個佩飾,無非中華文化的產物,寄寓著先民的意念與精神。所以,我們探索中華文明萌生形成、發皇光大的歷程,不可缺少考古文物。這正是「紙上博覽館」勝於其他類型史籍之處。

  然而,作為文物考古研究物件的物質遺存,以及由這種遺存所能導出的內涵。究竟是有限的。過去的世界,不可能完整的以遺存的形式保留下來。我們不應當有希望,考古學能夠將《史記》、《漢書》包含的種種全面揭示在人們眼前。因此,在為歷史配圖時,總是有太多的遺感,甚至於不很需要的地方,文物數量繁多過剩,十分需要的場合。有關文物卻很少,以至一件也沒有。這就要求收的編者廣為搜集,又精加選擇。本書在這一方面,也是做得好的。這些便是我樂於在此寫幾句話,向讀者推薦的理由。

大陸知名文史學者 李學勤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
    $1427
  2. 新書
    79
    $1606
  3. 新書
    79
    $1606
  4. 新書
    79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