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逝的百年美味、快被人遺忘的古早美食,
請跟隨記憶的腳步,一起找回阿嬤時代對美味堅持的那份初衷,
並重拾懷舊風古早氣味的溫暖回憶
*深刻描寫堅守崗位的實力老店與老師傅的堅持與感動
*數十種應景食品、小吃……精彩有趣的故事典故
*深入體驗古早美食的文化傳承與記憶中的味蕾地圖
原以為尋訪工作一路走來是孤獨的,但當整理完成、心情沉澱後,才發現文章留給大家共賞,但幕後的花絮、感人有趣的故事,卻是唯我獨享,這是這本書送給我最珍貴的禮物。
庶民小吃是非常具體的生活方式,因為飲食一定有其承傳與淵源,而老祖宗們展現豐富多采的「吃」的享受與創意,讓每一種小吃都有它精彩的故事和迷人的豐腴美味。作者嘗試用吃來談文化,希望讓大家能藉此了解先民的生活背景與在這塊土地生長的思維,只是一路走來,那些老師傅們或是老店的付出與收成儘管完全不成比例,卻仍堅持執著、不向現實妥協的想法,牽引著作者的情感與不捨……
因為這本書,作者一一尋訪了這塊土地生長的足跡,更為了充實自我,和老師傅們搭起橋梁,她上過烹飪課、到廟口閒坐、狂逛菜市場,開始學習與吃有關的功課,曾經因心痛於某個老師傅一生經歷的故事,讓尋訪工作停擺一年。
書中所寫的每一道古早味都負載了時間的軌跡也跳躍了空間的隔閡,我們隱約可望見早期農村生活的艱苦,也在魯肉飯裡瞥見先民節省的烹調,更在許多老店糕點中看到傳承的手藝。但是,如果烹調裡的人離開了或是老店已吹熄燈號,味道會不會也就跟著消逝呢?因此,作者寫到自己著作的過程,忍不住發出喟嘆:「唯一遺憾的是,如果我早幾寫這本書,就不會讓摻有地瓜的雙糕潤失傳……我與時間競跑的壓力是多麼沉重與孤獨。」
古早味的飲食文化是建構在整體社會脈絡之下,於是,古早味自然也牽涉到人的認同,也是對這塊土地的一種認同。飲食同時也是文化的面貌,蘊藏情感、生活、歷史、往事等多重元素,歡迎大家一同來探索味蕾的文化地圖。
作者簡介
黃婉玲
出生、成長於台南,從小穿梭在古蹟之間,曾經營美容沙龍、房地產再到投資業,對於記憶中的老故事始終難以忘懷,終於動手尋訪即將消失的美食與背後的故事,著有《淺談古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