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浩斯

包浩斯
定價:400
NT $ 230 ~ 900
 

內容簡介

如果不是「包浩斯」,世界不是你眼中所見的樣子

最前衛的藝術設計學校
最前衛的藝術設計運動

最經典.最普及的「包浩斯」論著
英、美亞馬遜書店5顆星推薦
大量珍貴圖片.深入淺出
帶你還原時代現場


  1919年創立的包浩斯,是一所在教育上主張結合工藝與純藝術的學校,它意圖打破藝術家與工匠的藩籬,希冀設計符合當時人們需求的產品,使學校和學生能自給自足不仰賴外援,以因應機器工業時代的來臨。包浩斯的教學於形式理論和工坊實作並重,且極具開創性地為學生設立預備課程,教授結構、線條、色彩特性,更實驗運用各種素材的可能性。

  創辦校長葛羅培斯本身是建築師,亦是有遠見的教育學者,他思想開放、廣納百川,延攬到校的老師皆一時之選:怪俠伊登、神祕的康丁斯基、心靈永遠年青的克利、規矩嚴肅的莫霍里、冷酷的密斯、嫻於平面設計的貝爾、平凡媒材的革命家亞伯斯……這群藝術界天才和包浩斯具天分的學生彼此教學相長,激盪造就出許多傳奇。

  包浩斯歷經不同時期提出的藝術理論,以及日後奠立的幾何線條與三原色風格,使得包浩斯不只是一所劃時代的前衛藝術學校,更是前衛潮流的代名詞,影響領域遍及建築、設計、攝影、服裝、舞蹈、戲劇等等,我們如今生活的一切小至平面報紙,大至房屋建築無不深受影響,包浩斯無庸置疑,是現代主義的美學與設計發展中,最關鍵的核心價值建立者。

  作者懷特佛德(藝術評論家)有如說書人,將包浩斯的人事物織成一篇生動妙趣的故事,見解深刻,闡釋全面,充分展現20世紀初現代藝術發端時期波瀾壯闊、充滿激情、叛逆精神的歷史畫面。包浩斯在戰敗德國冷肅陰影及納粹勢力打壓下歷經三次遷校(威瑪、德紹、柏林),短暫立校十四年間,所提出對於機器工業與手工的思辯、新世代美學挑戰的回應等等,在此刻數位電子化來臨的新世紀,依然予人體會尤多。


本書特色

◆最經典:1984年出版至今,25年常銷最經典
◆中文版第一本:台灣第一本「包浩斯專著」
◆珍貴圖片:154張(包浩斯基金會)珍藏圖片
◆5顆星推薦:英國亞馬遜書店5顆星.美國亞馬遜書店4顆半星推薦

作者簡介

法蘭克.懷特佛德 Frank Whitford

  1941年生,英國著名藝術評論家,倫敦《星期天鏡報》(Sunday Mirror)的藝術評論家。曾於牛津威德罕學院(Wadham College)、倫敦庫爾托學院(Courtauld Institute)及西柏林自由大學就讀。曾從事新聞記者和漫畫之工作,並曾在倫敦大學、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Wolfson College)任教、以及皇家藝術學院任教。

  其他著作有《克林姆》(Klimt)、《埃貢.席勒》(Egon Schiele)、《奧斯卡.柯克西卡生平》(Oskar Kokoschka, A Life)、《表現主義者的肖像》(Expressionist Portraits),以及獲豪森登獎(Hawthornden Prize)的《康丁斯基的水彩畫》(Kandinsky Watercolours)等等共二十多部作品,文章時常發表於《泰晤士報》和《星期天報》。

譯者簡介

林育如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熱愛人文藝術和大自然,專長是思考怎麼樣才叫「過生活」並且具體實踐,近年來對養兒育女也漸有心得。曾經接受過金融業與高科技業的洗禮,現在則悠游於文化創意、語言文字、和柴米油鹽的世界。

  曾為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 Channel翻譯字幕,目前為多家企業特約譯者,並譯有《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男人就是搞不懂》、《走出傷痛》等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目標與雄心
第二章  藝術、工藝、建築與學院
第三章 改革後的藝術教育
第四章 創辦人
第五章 問題重重
第六章 第一批教員
第七章 學生們
第八章 成果
第九章 新成員
第十章 基礎課程:色彩與形式
第十一章 「荷」風逼人
第十二章 走向新的整合體:莫霍里.那基與亞伯斯
第十三章 公共關係
第十四章 德紹
第十五章 青年師父們
第十六章 新任校長
第十七章 遺憾的尾聲
第十八章 評價
 

前言

  包浩斯學校成立於一九一九年。當時的世界與我們今日所處大不相同,但包浩斯的影響顯然至今仍在持續發酵中。即使已經時隔半個世紀以上,今日在教育與建築活動上的作風也漸趨保守,但包浩斯當年所提出的問題──包括藝術與工藝應該以什麼方式傳授、好的設計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建築對於居住在其中的人會造成什麼影響──今天仍然為人們所不停追問,並迫切地想要得到答案。包浩斯的創作作品持續帶給我們形塑環境的靈感,而它在藝術教育上所採取的手法對世界各地的藝術學校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於包浩斯的文獻相當多。但令人驚訝的是,到目前為止,坊間還沒有任何基本的書籍以包浩斯的故事為主題、檢視包浩斯的目標與成就、並且描述包浩斯師生的個性。

  我之所以能夠在前德國民主共和國(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即東德)進行相關研究,要感謝英國議會(British Council)、與東德文化部(Cultural Ministry of the GDR)的駐柏林代表安潔莉卡.藍德曼(Angelika Landmann)為我安排研究計劃、幫我與各檔案館接洽、並介紹學者與研究員給我認識。我在威瑪期間,圖林根省國家檔案館(Thuringian State Archive)的龔瑟爾.麥克.崔勒先生(Herr Ganther Michel-Treller)、城堡博物館的茱塔.霍爾寧女士(Frau Jutta Harning)、埃伯哈爾德.雷諾先生(Herr Eberhard Renno)、以及赫爾曼與英格堡索默夫婦(Hermann and Ingeborg Sommer)等人給了我各方面的協助。威瑪營造與建築學院(Hochschule far Bauwesen und Architektur in Weimar)收藏有許多珍貴的包浩斯攝影作品,該校的克里斯提安.夏德里奇(Christian Schadlich)教授讓我使用這些照片,對我的幫助特別大。我也要感謝喬治.歐皮茲博士(Dr. George Opitz),他為我導覽了復原後的德紹包浩斯學校以及相關的建築物,另外還要謝謝德紹市檔案館(Dessau City Archive)的烏拉.賈伯洛諾烏斯基(Ulla Jablonowski)教授。

  不列顛學院(British Academy)慷慨出資,讓我得以在西柏林的包浩斯檔案館進行研究;而該館首任館長、已故的漢斯.溫格勒(H. M. Wingler,1920-1984)教授慷慨允許我使用該館精良的設備;對於我大量的照片調閱需求,館內的芭芭拉.斯托爾女士(Frau Barbara Stolle)總是不厭其煩又有效率地為我處理──我要在此對以上諸位致上由衷的謝意。保羅與夏洛特.馮.柯多里希夫婦(Paul and Charlotte von Kodolitsch)在各方面給我的幫助亦不勝枚舉。
感謝《星期日鏡報》(Sunday Mirror)的編輯羅伯特.愛德華茲(Robert Edwards)與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 in London)的克里斯多夫.弗瑞靈(Christopher Frayling)教授在我成書期間所給予我的幫助與體諒。洛伊.萊特(Roy Wright)與卡爾.布魯殷(Carl Bruin)也提供給我特別的幫助。

  我也必須向伊恩.伯依德.懷特(Iain Boyd-Whyte)、保羅.喬安尼德斯(Paul Joannides)、姬蓮.奈勒(Gillian Naylor)、以及約翰.蓋吉(John Gage)致謝,他們幫我校閱了打字稿,也為修改的工作盡了不少力。理查.霍里斯(Richard Hollis)為本書的第一版指出了一些錯誤之處,現在都已經改正。我只希望本書中不會再出現任何錯誤。

大威爾布拉罕姆,劍橋
F. P. W.

 

內容連載

連載一 克利.部分節錄:

第二波任命的教員中,最重要的人物應該數保羅‧克利和瓦希里‧康丁斯基。克利的作品充滿空靈、幻想、奇異、詼諧的風格。但當他在一九二O年接到葛羅培斯請他至包浩斯任教的邀請時,他的反應倒是極其現實;當時他正在度假。

克利過去從來沒有教過書。他之所以樂於接受包浩斯的師父一職,主要是因為這份工作提供了他經濟上的保障。在答應這份工作之前,克利去了威瑪一趟,主要目的不是在了解這個學校,而是在比較威瑪與慕尼黑兩地雜貨店內販售商品的價格。他當時正與他的妻兒住在慕尼黑。

克利在繪畫生涯上屬於大器晚成。直到一九一四年他到北非短暫旅行,突尼西亞熱力四射的陽光彷彿對他施咒般令他拜倒,他才開始大膽運用色彩。第一篇評論克利作品的專文、以及他的第一次重要個展都在一九二O年發表,那年他已經四十一歲了。

葛羅培斯對克利了解甚深,認為他會是一位具有啟發性的老師。克利對於理論性的問題非常著迷,口才相當好,而且學多識廣。他教學認真,也盡量避免讓自己的言論過於武斷,這些教學習慣讓受夠了教條的學生們對他鍾愛有加。此外,克利的思想也開始向包浩斯的理念靠攏,他會同時從政治與社會的脈絡來思索藝術為何物。在一九一九年慕尼黑蘇維埃共和垮台後,克利寫信給他的畫家同事,信中他提到「個人主義的藝術……是資本主義的奢侈品」,他認為新型態的藝術「能夠加入工藝的行列,並創造出偉大的成果。此後不會再有所謂的學院,只有培養工匠的藝術學校。」

和慕尼黑的物價相比,威瑪的物價便宜許多,因此克利隻身來到包浩斯,等他在威瑪找到一家大小可棲身之處,才把家人接過來同住。克利在威瑪的民宿住了一年多,這段期間他每隔兩個星期搭火車回慕尼黑一趟。一直到一九二一年秋天,他才找到適合的公寓。

剛開始的時候,他的同事們並不歡迎克利的加入。根據史雷梅爾的說法,克利的作品「讓眾人直搖頭,完全是『為藝術而藝術』(l’art pour l’art)」,絲毫不帶任何實用性的目的。」

克利接替了莫奇在書籍裝幀工作坊的位子,但他很少在那裡出現;而只要出現,時間也多半是花在與工作坊師父奧圖‧多爾夫納爭執上,工作沒有任何進展。當書籍裝幀工作坊在一九二二年停辦後(並非全然因為克利與多爾夫納之間的問題),克利接下了彩繪玻璃工作坊,但這項安排顯然也是有名無實。克利接觸最多、也是他後來唯一接觸的,就是紡織工作坊,他在那裡教授構圖的專門課程。克利倒是在基礎設計課程中充分發揮了他的影響力,在這些課堂中,他試圖說服學生應該對形象塑造的基本問題發展出一套批判性的手法。

這些課程不僅為包浩斯帶來許多好處,克利自己也受益匪淺。教學讓他不得不開始從理性的層面思索自己的作品:「當我在教學時,我必須先搞清楚,自己大部份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所做的事究竟是什麼。」克利的理論主要來自於他個人的實踐,而不是其他方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8
    $230
  2. 二手書
    63
    $250
  3. 二手書
    73
    $290
  4. 新書
    79
    $316
  5. 新書
    79
    $316
  6. 新書
    85
    $340
  7. 新書
    88
    $352
  8. 新書
    9
    $360
  9. 新書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