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一定會問你的財務知識:不論在哪個部門都能創造獲利,這種人最有前途
- 作者:布萊恩.芬奇
- 原文作者:Brian Finch
- 譯者:陳筱黠
- 出版社:大是文化
- 出版日期:2010-10-2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526712
- ISBN13:9789866526718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老闆(上司)會提出各式各樣,跟「錢」有關的問題,誰有sense、誰很難栽培,就看你的回答內容了。
公司常有這些狀況,你會被問倒嗎?
.老闆、金主、客戶要我提出新計畫的「獲利模式」,還要我試算。
.損益表顯示有賺錢,公司卻沒錢發獎金,會計說老闆沒騙人,原因是?
.剛升上主管,公司就要我預算部門明年業績目標,我哪知道啊?用「喊」的嗎?
.同樣的人、生產同樣產品,老闆卻要我擠出更多獲利,我該怎麼做?
.你不在業務部門,老闆卻問:「你知道怎麼替公司創造獲利嗎?」………
這些都是專業經理人和經營者容易犯下的偏見,其中的癥結,老闆未必都懂,但是只要出了狀況,他一定會問。
「公司的財務狀況、部門的業績狀態,等看到財務三表,往往已經遲了」,想避免出問題、不想給老闆壞印象,不管你是在採購、財務、企劃、行政……部門,你都得改變自己日常的工作態度——公司想獲利,每個工作環節都得學習財務知識,以財務觀點來上班。
很多財務管理的書籍,會從財務報表說起,從細項數字或比率開始解釋,由下到上讓人從閱讀財報中理解一家公司的狀況;也就是以第三者的角度來拼湊出一家公司的業績故事,當你知道的時候,報表的數字已是既成事實,能做的第一件事通常是「檢討」。
本書則要告訴你,該怎麼以俯瞰的方式(就是從老闆的觀點啦)前瞻公司的財務,在工作的同時就對財務結果心裡有底,不必「剉著等」業績報表出爐,以「月月安」的心情篤定做事。
本書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作者先說明一個事業單位的獲利模式、也就是製造業績的方式是什麼,讓讀者對於錢怎麼賺進公司來有了概念之後,再根據我們最多數工作者的工作順序與方式:進貨採購、成本管控、擠出現金、銀行借貸、公司物業、低價買便宜資產……,逐一分出各種財務項目來說明。
作者簡介
布萊恩.芬奇(Brian Finch)
資深特許公認會計師(FCCA)
他曾經擔任大型上市娛樂及零售集團帕雷蘇馬休閒公司(Pleasurama plc)的業務開發主管,帕雷蘇馬旗下擁有知名連鎖搖滾餐廳硬石餐廳(The Hard Rock Cafe)。1995年與人合夥創辦了獨立書店Maher Booksellers(現擴張轉型為網路書店),同時擔任財務主管一職。此外,他也是獨立的顧問,在撰寫及指導有效的事業計畫方面,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譯者簡介
陳筱黠
曾有多年財經編譯經驗,現為特約翻譯,譯有《老鳥不告訴妳的事》、《中小企業經理人十三大問題解決之道》、《創業計畫實戰指南》等二十餘本書。
引言 不論你在哪個部門,都得能創造獲利
第一章 第一問:事業計畫——你靠什麼創造利潤?
看看你的團隊
事業計畫沒有不必修正的
想談新構想?先看舊表現
策略對了,財務估算才有意義
除了獲利想像,還得想像風險和意外
第二章 計畫值多少?用有根據的數字表達想法
計畫值不值?用現金流量表達
未必大家都這麼仔細估算
回顧檢討:誠實是唯一準確的財務管理方法
企業購併:算現金流量,也比策略優勢
第三章 擬預算:夠不夠格當主管,就看這個
真懂預算的人,真懂生意
每項數字都是你的決定、不是猜測
銷售目標不是喊的,是算的
成本預算,先看比例再看金額
看懂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
審查預算:五大質問、一點灌水
老闆請勿帶頭騙人騙己
第四章 這麼做,公司永遠很多現金
現金為王:所有人都得力行的觀念
天天盯緊現金預測表
業務沒成長,如何擠出現金?
發票日期務必斤斤計較
欠你債就要催,不能吃悶虧
監控債務人,有錢先付我
步步進逼,控管問題客戶
討債該用誰?別找兄弟
第五章 管控成本:賣相同產品,你就是賺較多
減少開支
控管開支,別砍錯對象
先砍大筆、再動小筆
別對你的供應商死忠
員工成本︰最容易刪減、代價也最大
裁員︰為了省錢而花錢
委外︰別人做更便宜有效
第六章 採購的竅門:四大要領價值連城
供給有保障(進貨無虞)
拿到好交易條件的四要領
不借錢,就得靠誠實週轉
採購出清庫存
信用評價就像雨天收傘
第七章 不動產更得動起來:物業管理
貴公司不該常搬家,租賃合約要斟酌
轉租創造綜效
管理費,可能比房租更兇狠
稅,事前可以避、事後不能躲
第八章 公司有錢後的第一要務:收購被低估資產
談判︰每個部門的人都得懂討價還價
價格拍胸脯,品質沒保證
購買二手貨及網購
聯合採購
第九章 不願自行面對的好友:銀行與借貸
個人擔保——有限公司變成無限責任
銀行如衙門,不外乎關係
再融資、轉貸
租賃比買更划算
其他籌錢管道
第十章 財務報表:帳面漂亮(或故意不漂亮)
善用會計原則、會用財報附註
公司架構決定財報公開程度
資本架構——該增資還是該舉債?
善用會計師︰簽證、節稅兼抓弊
職位愈高、愈得懂會計原則
懂帳的人就懂防弊
看帳的目的不是粉飾太平
以結束營業為前提的會計求生術
公司有錢別擺銀行
第十一章 破產才是負責:未必是死亡、而是外科手術
你總會遇到有人倒了:一定要懂的破產管理
狡兔三窟的破產預防措施
開枝散葉廣設分舵,避險
第十二章 利用所有免費資源
折扣及補助不會來找你,你得去找他
退稅要記得爭取
繳稅可以分期付款
前言
不論你在哪個部門,都得能創造獲利
有效的財務管理,不只是懂得如何會計結帳與製作報表而已。
從替事業計畫募集資金開始,到維持投資人關係在內,範圍包含了結帳會計、製作報表,以及與各種利益關係人有效地溝通,公司財務還涉及了編製預算、預測及控管成本開支和現金流量,以及評估計畫和收購資產。
當然,公司財務也涵蓋了出售事業單位的事宜,但那個部分太龐雜,大部分工作者都用不到,不是我這本言簡意賅的書所該詳細探討的。
所以我們知道,企業裡的財務功能,在所有跟金錢有關的管理與溝通過程當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在許多管理部門規模較小的企業裡,舉凡電腦系統、設備管理、秘書工作及人力資源等事宜,全都列入財務工作的責任範圍,但這些工作實際上應該分屬不同部門,所以我在這麼一本薄薄的書裡頭,只打算介紹這些工作流程會與財務產生交集的範圍,以及在什麼狀況下必須介入彼此的領域。
在商業循環景氣榮枯的所有階段,不論企業的狀態如何,財務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景氣好的時候,通常比較容易做買賣,但是在景氣不好的時候,固然有棘手的問題需要處理,但也提供了一些特別好的機會。這些大好機會可能是:供應商願意降價來維持銷量,要不就是收購機會大增且價格下跌。在不景氣的年頭,比較容易以更便宜的價格,或是更有利的貸款條件,向破產管理人或清算人收購公司、廠房或是機器,但是所有的人也得更賣力搶奪一塊縮小的市場之餅。
在不景氣的時候,如果市場、作業程序及創新的發展速度竟然不慢反快,並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因為這是以更大的魄力尋求新構想的大好時機。這時可以積極搜尋貿易期刊和網路,尋找新產品、新服務的線索。
雖然市場提供了這些大好機會,但在面對銀行時,企業會遇到難以取得融資的困境,小公司則更難。為了安全起見,銀行會要求很多擔保品,對資產的估價會很嚴格。在景氣不很熱絡時,信用貸款通常會變得很難申請。在銀根緊的狀況下,企業為了改善現金流量,會想辦法拖延支付貨款給供應商,這麼一來就提高了供應商所面臨的壞帳風險,萬一客戶真的付不出貨款,供應商便會跟著遭殃;我們常看到一間公司倒閉,結果引發其他公司倒閉或資金吃緊,就是這種連鎖效應發作。
有效的財務管理能快速呼應景氣的好壞,但是在做與財務有關的決定時,採取反而應該是比較謹慎保守的態度。
本書與一般財務管理著作不同之處,在於從事業計畫必須考慮到的相關議題(如商業模式)著手,依序探討成本、資產和現金管理,乃至於企業與銀行、地主和政府之間的關係。書中有些議題,難免與這個順序不太吻合,例如我在探討現金與成本管理時,會一併把如何與供應商維持關係的考量列入。這樣的寫作順序是為了讓內容更清楚呈現「經營」是什麼,希望你讀完就能明白,獲利豐厚的公司,它的純益必須從各部門的日常工作中創造出來,不單是哪個單位的責任。
布萊恩.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