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工作自由:激發熱情與潛質的15條捷徑
- 作者:麥可.邦吉.史戴尼爾
- 原文作者:Michael Bungay Stanier
- 譯者:林宜瑄,蘇世岳
- 出版社:方智
- 出版日期:2010-10-2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752099
- ISBN13:9789861752099
- 裝訂:平裝 / 19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為什麼每天上班累得像條狗,加薪升遷卻輪不到我?
為什麼想做的事和公司希望我做的事總找不到交集?
為什麼上班時間總讓沒意義的小事填滿,工作熱情燃燒殆盡?
加拿大傑出激勵講師,給你最簡單實用的工作管理書!
15條捷徑,讓你不再瞎忙,開始做有意義的「大事」,變身老闆最想重用的人才!
這本書就像一部發電機,能夠啟動你!
又像一個漂亮的工具箱,裝滿各種點子、想法,能夠鞭策你、鼓舞你!
「我很忙!」成了現代人的口頭禪,事實上,你該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事情的輕重緩急!
本書透過有詳細步驟、圖解和實例的15項練習,告訴你如何停止瞎忙,開始做有意義的「大事」。
只要改變做事方式,你就能樂在工作,脫離瞎忙人生,在職場上綻放光芒!
你可以從本書學到:
◎辨認出真正重要的工作——它們總是圍繞在你四周
◎快速發想出新的點子和可能性
◎找出你想做的事和公司希望你做的事之間的完美交集
◎管理那些讓你喘不過氣來的工作量
◎讓你更有可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些,你只需要一枝筆、幾張紙,每天花個5分鐘就能做到。
作者簡介
麥可.邦吉.史戴尼爾 Michael Bungay Stanier
「蠟筆盒公司」的創辦人與資深合夥人。這家公司專門協助世界各地企業與團隊少做一些「小事」和「正事」,而把時間花在做更多真正重要的大事。
麥可是加拿大的年度傑出激勵講師。他在國立澳洲大學取得法律學士學位,之後獲得牛津大學的羅氏獎學金,在牛津拿到碩士學位。
他的第一本書曾獲選為最佳自我訓練教材,知名管理顧問彼得.布拉克就稱讚這本書「告訴我們教練學(coaching)不是專家的事,你我都做得到」。他還拍了「大哉問三部曲」,已經有超過175個國家的上百萬人看過這三部網路短片。
麥可經常巡迴世界各地,在商業和教練學會議上演講。另外,他也將「蠟筆盒公司」的訓練課程推廣給一般人。他曾應邀參與許多大型企業的組織調整,包括為葛蘭素史克藥廠撰寫全球願景。
麥可生長於澳洲,現居於加拿大多倫多。
譯者簡介
林宜瑄
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英語教學所博士班,喜歡做翻譯、教翻譯與研究翻譯。譯作包括《結構化在職訓練》《追蹤發明的思路》《企業概論》《誰說骰子不能設定》等。
蘇世岳
台大政治學碩士、東吳政研所博士班。現任華梵大學人文教育中心講師、台日文化經濟協會辦公室主任,同時也是兼職的譯者。
〈作者序〉脫離瞎忙人生吧!
〈導讀〉先搞清楚小事、正事、大事
Part 1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地圖1 你身處何方?——要到達目的地,必須先了解起點在哪裡
Part 2 大事在哪裡?
地圖2 最棒的是什麼?——從過去的巔峰時刻找出大事的線索
地圖3 最佳狀態的你是什麼模樣?——從不同表現的狀況中找出大事的線索
地圖4 誰在做大事?——從榜樣身上汲取力量
Part 3 發掘你的大事
地圖5 什麼在呼喚你?——檢視生活,找尋做大事的機會
地圖6 哪裡出了錯?——煩惱之處也能找到大事
地圖7 你被要求些什麼?——平衡生活中彼此競爭的需求
Part 4 挑選你的大事計畫
地圖8 最佳選擇是什麼?——開始評分,選出你的大事計畫
Part 5 創造新的可能性
地圖9 什麼是有可能的?——找出你內在的點子製造機
地圖10 什麼結局比較合適?——以說故事的方式找出不同的可能性
地圖11 你有多勇敢?——將自己推向邊緣,找出界線在哪裡
Part 6 開始執行你的大事計畫
地圖12 你會做哪件事?——縮減選項,決定你真正要做的大事
地圖13 你需要什麼樣的支持?——找到可以在情緒、技術或策略上幫助你的人
地圖14 下一步是什麼?——動手吧,開始做更多大事!
Part 7 繼續你的大事之旅
地圖15 如何找回大事的魔力?——掃除阻礙,回到原來的路
導讀
先搞清楚小事、正事、大事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所謂的「大事」究竟是什麼。我不想讓你覺得大事遙不可及,覺得那是有深切的使命感、已經開悟或某些方面與眾不同的人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做更多大事。
何謂大事?
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歸為三種類型:小事、正事和大事。
小事(Bad Work)
小事會浪費你的時間、精力與生命,這樣的工作做一次都嫌太多。這不是一件值得你全心投入,或者你希望被指派去做的事;小事根本沒有意義。
令人難過的是,組織很擅長生產這種小事。它有各種面貌,例如官僚作風、沒完沒了的會議、浪費時間的陳腐流程,以及其他許多只想壓榨你、而不是讓你成長的做事方法。
正事(Good Work)
正事是那些有用、具生產力,而且你很熟悉、也可能做得很好的事。你大部分的時間可能都在做正事,這樣並無不妥;你所受的訓練、教育和迄今所累積的經驗,讓你可以把這樣的事做得很好。總的來說,正事是舒適感、成長的養分及成功的來源。
正事的範圍很廣,可以是一份令人投入且有趣的工作,也可能是很單調、平凡,但你知道它的必要性,所以很高興地花一些時間去做的事。
生活中永遠需要正事;而在組織裡,正事是必須的,這猶如公司的「奶油與麵包」——有效率、能夠聚焦,而且有利可圖,可以為公司帶來下一季的盈餘。
大事(Great Work)
每個人都想多做一點大事,這樣的事可以啟發並鼓舞你,對你來說充滿意義,能夠產生影響力、帶來改變。大事是真正重要的工作。
大事可以帶來深切的舒適感,並讓人全心投入——你通常會覺得自己彷彿處在時間靜止的「順境」中,毫不費力就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之所以會有這種舒適的感覺,是因為它連結了對你來說最有意義的事物——不只是你的核心價值與信念,還有你想對這個世界產生影響的渴望。
不過,大事同時也讓人覺得不確定和不安。這種不安是因為大事通常是嶄新且深具挑戰性的,所以具備了風險與可能失敗的因子。因為這是你很在乎的重要工作,你不想失敗,但也因為這是一件嶄新且具有挑戰性的事,因此很可能失敗。
對組織來說,大事可以帶來策略上的轉變、創新,並延長組織的壽命。通常這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可以將事業往前推進,帶來新產品和更有效率的運作體系,並且增加營收。
怎樣才是最好的比例?
了解以上三種定義後,接下來的問題是,你要怎麼在三者間取得平衡?對你來說最完美的混合比例又是如何?
事實上,根本沒有所謂完美的比例。在正事與大事(剔除掉小事)之間找出一個適當的分配比例,是需要一輩子去實行的。即使你現在已經找到一個和諧的平衡,日後也會改變;今年最好的比例,明年不一定適用。
會造成這種狀況,有幾個原因:
1.大事變質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大事可能會變質成正事。當你精通了大事,它就變得舒適與熟悉,曾經有過的挑戰性、延展性與回報就不存在了。今天你認為的大事,五年後你對它不可能還有一樣的感覺。
這就好比當初iPod剛上市時,大家覺得它好特別,現在幾乎人手一機,已經被視為理所當然了。
2.正事也有其吸引力:即使我們渴望做更多大事,但總是被正事所具有的舒適感拉了回去。這是一種永久的張力:大事的挑戰性、風險與回報,剛好與正事所具備的熟悉感、效率與安全感相互拉扯。
3.不同的時期需要不同的回應:有些時期你必須大步向前追求「發展」,有些時刻你則需要保持精力,收集更多想法,好替下一次的行動布局。這些潮起潮落讓我想起曾在一張結婚週年紀念卡上讀到:「謝謝高潮迭起的二十年,平淡的七年,以及跌到谷底的兩年。」
但我打賭你從來不曾這樣說過:「我的大事實在太多了。」因為沒有人會說:「我的生命太有趣、太刺激、太讓人回味無窮、太滿足、太讓人興奮……」也從來沒有人會說:「我不要做更多大事。」
事實上,無論目前你小事、正事和大事的比例如何,你永遠會渴望更多大事。這就是為什麼本書的十五張地圖對你會有幫助。
地圖的效用
本書有十五樣工具可以幫助你找到並完成更多大事,它們是設計來揭露你目前的工作狀態,幫助你決定你想要採取什麼不同的做法,並注入你所需的能量、動力與自信。我把這些工具稱為地圖,是基於兩個原因:
1.地圖幫助你提出問題與回答問題:我們身處的文化迫使我們每天不停地做、做、做,一直強調要往前衝,而沒有真正去思考自己所走的路。地圖可以讓我們停下來,問一些深刻而有力的問題,例如:
◆我現在在哪裡?
◆我是怎麼走到這裡的?
◆我要往哪裡去?
◆有沒有更好的路?
◆可不可能有不一樣的終點?
地圖不僅提供新的視野,其實也是喬裝的暫停鈕。有時候,花點時間評估是你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
2.地圖幫助你採取行動:地圖可以激發你做一些基本抉擇,成為行動的基礎。
◆我會繼續往前走嗎?
◆我該停下腳步嗎?
◆我該換個新方向嗎?
有了地圖帶來的新觀點,你不可能不做選擇並採取行動——即使你選擇繼續往前走,或是現在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