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不斷跟自己鬧革命的人 曹又方其人其文
「我對自己的選擇,從不後悔。」曹又方說。二○○一年十二月,在與末期癌症奮戰三年後,她瀟灑出擊,挑戰大禁忌,用最喜歡的音樂與花卉佈置,為自己舉辦「生前告別式」,親自與親朋好友一一告別,震撼各界。
曹又方,本名曹履銘,遼寧岫岩人,出生於上海,而令她魂牽夢繫的故鄉則是青少年時期成長的台南。從台南到台北,由台北至紐約,一九八九年返台,投身出版事業,除了作家頭銜外,她也成了知名的出版人。
寫作是生命的信仰,編輯是生活的依恃,人生羈旅,曹又方行遍天涯,始終沒放下手中的筆。她是屬於早慧型的作家,創作之路以小說為起點,十七歲時即有短篇小說入選「皇冠」徵文,二十八歲時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三十歲時作品被收入『中國現代文學大系』︵一九五○∣一九七○︶,到了『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一)一九七○∣一九八九』曹又方的名字依然入列。
她是個走在時代前端的人,早在國內女性主義啟蒙期,她就是婦女運動的健將。擔任拓荒者出版社總編輯,出版國內重要女性主義著作。她又編又寫,早在七○年代就已推出《創造性離婚》、《新男性》等關懷女性獨立自主、令社會側目的議題。之前亦曾出任商業及男性刊物的總編輯,後來專職寫作,最高紀錄曾同時撰寫十三個專欄,首開國內專業作家的先例。
旅美十年期間,主編並創辦美洲中報︿東西風﹀副刊,除廣邀海內外作家外,並推介非英美系統的文學大師如卡爾維諾、波赫士等的作品。回台後,除主持出版、社教各方面工作外,仍持續創作。系列關於女性成長如《做一個智慧的女人》、《開放的女性》;兩性專書《愛情EQ》、《男人真命苦》;勵志書《人生一定要精采》、《活出真情自我》等,不但本本登上暢銷排行榜,更將國內有關女性成長及兩性議題的書寫帶向另一高峰。
不論是講求藝術的純小說、散文的創作,或是市場導向的暢銷書,對她來說,都遊刃有餘一以貫之。曹又方深信,寫作是為內容找形式,就像人生,身處某一種情境,就該有該情境最佳表現。
「我的一切都是為了寫作」
曹又方形容自己是「不斷跟自己鬧革命的人」,冷靜、大膽、自信又不傷人。她說:「我的一切都是為了寫作,包括愛情、婚姻、工作、旅行、讀書。」本書取名《風華的印記》,即是諦視曹又方頑強的生命力與浪漫不羈的文學靈魂。
一九七九年,她隻身赴美,紐約這個世界首邑,人文薈萃,成了她學習的大教室。然而羈旅異鄉,孤絕使她與自己有更多的對話,輯一「生之感悟」,她以清淺娟秀之筆,寫出生活週遭的瑣細,一棵樹,一朵花,路上碰到的乞丐等都成了她寄情的對象,點滴都成了她對生命的體會。就像她如話家常般說各種聲音對她的干擾或撫慰,輕輕按下這樣的句子:「雪,靜靜的下著,因此雪景是眼觀的;而雨,則帶著聲音而來,即使眼不見卻不能耳不聞。尤其深夜聽雨聲簷滴,情韻極好,也讓人隨著心緒感到幸福或哀傷,但這種幸福和哀傷都是一種柔細的思觸,可人而不傷人的。」
曹又方總在抒情寫景或懷人記述中加一些體會,而且點到為止,以知性調和感性。
她當然深知如何經營美文,從輯二「風情四季」可看出端倪。她以季節的流轉,節日、當令的植物、自然的景觀,藉詠物書寫對父母的孺慕之情、若隱若現的鄉愁、萬物有情以及愛情。「紅了櫻桃」寫愛上櫻桃一點紅,與人相約看櫻花,春天花開繽紛,雨後落英遍地,其實令她駭然的是:「花開花謝,一場花事,可以這樣來無蹤、去無影。不像愛情,有時候,生不了,也死不去。」她造訪友人度假屋,打開門赫然看見一道清流,想起童年的河,父親描繪家鄉的河,這已不只是鄉愁的抒發,更從遺址的荒涼感喟人生奮鬥的意義,生死間的大命題。所以「門前一道清流」一文,入選各類重要散文選。
文如其人,曹又方自信而不自戀,時而哀傷卻絕不自憐,儘管恪守向前看的人生,卻又十分念舊。輯三「戀戀情愁」是她放不下的深情,所以她盡書自己的熱情,因為螞蟻上身,她懷念與早逝的母親的相暱,由此引申出自己對親密關係的看法。她一面對自己念舊的「愚痴」這樣下註解:「即使扔掉形式,怕也洗不去記憶。」另一面對往事有這樣的認定:「他們縱或也會是淒涼、悲哀而又寂寞的,但是他們卻都是美麗的。」她追蹤自己的原鄉,從少女時期的台南出發,到上小學的上海,再回到祖籍遼寧,何處是自己的故鄉?對照生活了十年的紐約,繞了地球大半,曹又方知性的一面又抬頭了,她體會到;現實生活裡,只有「回家」的實質不變,「故鄉」的意義就是建構日後美好的回憶。
面對新生,重新出發
如果以「著作等身」形容曹又方並不為過,二○○一年,她出版了全套精選集,合計小說十卷、散文六卷、勵志八卷。一輩子讀書、寫書,與書為伍甚至與書共眠,書中天地對她而言是「□嬛福地」,本書即以她與書的親密關係壓軸。英國女作家吳爾芙過世這年,曹又方才出生,作為一名女性文字工作者,她深深服膺吳爾芙的主張:女人該擁有「自己的房間」。她又敘又議,說中國古代的才女,看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在書中找到認同的角色:「米提亞」「熱情、耿直、莽撞、放蕩卻一本赤忱。」曹又方讀書,她同時也在尋找古昔不同時代的知己好友。
十九歲時,曹又方給自己的座右銘是:「相反相成,盡其在我」,人生行路多風波,再歷經大病痛的折磨,她更深信壞事不一定是壞事,因為生病,她得以擺脫工作,找回屬於自己的時間。她不禁愉悅的想:這莫非是上天在成就我?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在與癌症奮戰五年後,她出版《淡定.積極.重生》並舉辦慶生茶會。面對新生,她希望能夠全心投入寫作,把傾盡一生也寫不完的作品,盡力一一實現。
曹又方小傳
曹又方,本名曹履銘。早年曾用蘇玄玄、光虹、金名、衣娃、甄尼佛等筆名發表散文、小說,活躍於文壇。遊學旅居紐約十餘年,定居於台北。歷任多家報紙、雜誌、出版社編輯、編審、總編輯等職。創辦並主編美洲「中報」的「東西風」副刊。曾任圓神出版社、方智出版社及先覺出版社發行人、「新女性聯合會」副會長、「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會長、「中國婦女寫作協會」理事長等職。
主要作品有小說集《愛的變貌》、《綿纏》、《天使不做愛》、《美國月亮》等;散文集《出岫》、《門前一道清流》、《寫給永恆的戀人》等;兩性、勵志與健康方面則有《愛情EQ》兩卷、《下個男人會更好》、《男人真命苦》、《做一個有智慧的女人》、《人生一定要精采》、《淡定.積極.重生》等書。
自小個性活潑獨立的她,卻對中外古典名著深深著迷,這也奠定了曹又方深厚的文學根柢。高中時期,作品常在校刊及「青年日報」等園地發表,頗受矚目。六○年代開始,其散文作品屢屢刊載於「中央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各大報紙副刊,在當時文壇可謂為才貌兼具的文學新銳。果敢、堅毅、浪漫的個性特質,造就了曹又方剛柔並濟的散文藝術風格,隨手寫來,別具一番獨特風情。旅居紐約多年的生活體驗,更延伸了她寫作題材的觸角,豐富其文字內涵。曹又方的筆觸清明,對於世間男女的情愛糾葛以及複雜的社會現象,頗能提出精闢的論點。長期從事新時代運動及婦女運動,並大力倡導心靈革命與環保運動。她用充滿活力的生命與對社會文化的熱忱,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對大眾有益的事情。
一九九八年底,曹又方面臨人生最大的挑戰,當癌細胞無情地侵襲她的健康時,她選擇身病心不病的態度,積極面對。她認為人生最真切的智慧,便在於好生好死。生命的轉折,並不減損她的鬥志,反而使她更懂得珍惜生命,全力創作。
二○○九年三月二十五日因心肌梗塞病逝,享壽六十七歲。身兼作家與出版人的曹又方,因為這輩子用了太多紙,砍了太多樹,希望可以也付出一些,選擇樹葬報紙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