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研究議題與取徑

課程改革:研究議題與取徑
定價:520
NT $ 494
  • 作者:卯靜儒
  • 出版社:學富文化
  • 出版日期:2009-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624307
  • ISBN13:9789866624308
  • 裝訂:平裝 / 403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課程一直是教育研究與學校實務的重心。課程也往往是國家在面臨經濟、社會與政治上的危機時,所提出最主要的改革對象之一。本書綜觀西方國家橫跨近世紀的百年歷史,學校教育如何進行課程改革,因而擔負社會轉型的因應策略與教育責任。

  本書共收錄十六篇導讀文章,選讀的書籍以作者出版的「時間序列」為縱軸,「議題」與「取徑」交錯為橫軸,畫出一個選讀經典的座標,有助於讀者瞭解這些典籍的時空脈絡與知識背景。而時間上的排序,則是從Dewey與Hirst的二十世紀初,到Kliebard與Edwards & Usher的二十一世紀初。「研究議題」包括:知識形式、價值選擇、學科與教學、教科書編選、課程發展與計畫、社會改革 / 後願景、全球化、行動研究等。「取徑」則有:哲學、歷史、知識社會學、批判教育學、後現代 / 後結構主義、女性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國際比較分析方法等。

  課程在臺灣,從410教育改革運動開始,經歷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實施, 到目前高中95與99課程綱要的修訂等,除了課程政策不斷推出之外,課程改革也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門議題。本書的誕生,就在這樣的時空脈絡下,希望藉由典籍的閱讀與對話,以利於課程改革的議題探索與研究取徑的深化。

 

目錄

黃序 iii
導論 vii

1. 知識與課程 1
原著:Knowledge and the Curriculum (1974) Hirst, P. H.
導讀者:陳延興(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 助理教授)

2. 中學課程的社會史:學科研究 29
原著:Social Histories of the Secondary Curriculum: Subjects for Study (1985) Goodson, I.
導讀者:林永豐(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 副教授)

3. 變革的進程:二十世紀美國課程的改革 59
原著:Changing Course: American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20th Century (2002) Kliebard, H. M.
導讀者:鍾鴻銘(國立宜蘭大學附設高職進修學校 教師)

4. 美國60年代課程改革:從被動遭逢到主動面質 95
原著:Confronting Curriculum Reform (1971) Eisner, E. W.
導讀者:卯靜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副教授)

5. 科學、課程與博雅教育 115
原著:Science, Curriculum, and Liberal Education: Selected Essays. Westbury, I. and Wilkof, N. J. (Eds.) (1978) Schwab, J. J.
導讀者:黃繼仁(國立嘉義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助理教授)

6. 知識與控制:教育社會學的新方向 145
原著: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71) Young, M. F. D.
導讀者:林永豐(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 副教授)

7. 課程發展與價值衝突:研究與經驗的啟發 163
原著:Value Conflicts and Curriculum Issues: Lessons from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1979)
Schaffarzick, J. and Sykes, G. (Eds.)
導讀者:王儷靜(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副教授)

8. 學校科目的型塑:美國教育機構創建時的難題 183
原著:The Formation of School Subjects: The Struggle for Creating an American Institution. (1987) Popkewitz, T. S.
導讀者:鄭勝耀(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 副教授)

9. 教科書的政治學: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動態分析 195
原著:The Politics of the Textbook (1991) Apple, M. W. and Christian-Smith, L. K.
導讀者:張盈□(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助理教授)

10. 課程改革的趨勢綜觀 215
原著:Curriculum Reform: An Overview of Trends (1991) Skilbeck, M. (1991)
導讀者:黃純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副教授)

11. 明日學校的課程 237
原著:Curriculum for Tomorrow’s School (1990) Weis, L. et al.
導讀者:梁雲霞(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系 副教授)

12. 衝突中的課程:社會視野、教育進程,及進步學校改革 259
原著:Curriculum in Conflict: Social Visions, Educational Agendas, and Progressive School Reform (1996) Beyer, L. E. and Liston, D. P.
導讀者:黃嘉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副教授)

13. 讓我們一起變聰明:後結構主義的課程改革進路探索 281
原著:Getting Smart: Feminist Research and Pedagogy with/in the Postmodern (1991) Lather, P.
導讀者:劉育忠(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助理教授)

14. 從《教育改革》簡介Stephen Ball的主要論著和觀點 305
原著:Education Reform: A Critical and Post-Structural Approach (1994) Ball, S. J.
導讀者:陳佩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助理教授)
林宏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生)

15. 全球化與教學論:空間、位置與認同 327
原著:Globalization and Pedagogy-Space, Place and Identity (2000) Edwards, R. and Usher, R.
導讀者:顏佩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16. 多元文化課程:社會理論、實踐,與政策的新方向 357
原著: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New Direction for Social Theory, Practice, and Policy (2000) Mahalingam, R. and McCarthy, C.
導讀者:徐靜嫻(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助理教授)

名詞索引 385

 

  我1977年首度在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開設「課程研究」一門課,倏忽迄今已三十餘年。在這期間,得利於一些因素,促使課程的研究,呈現生氣蓬勃的可喜現象。諸如:課程相關研究所的設立、課程與教學學會的成立及其季刊的發行、教育部政策的制定(如九年一貫課程的推展等等)及教育研究院籌備處提供課程研究專案的申請機會(且目前正在進行「課程美學」名著研究)等等。

  教育部顧問室多年來積極推展各學術領域的經典及名著研讀,教育學門也是其中的一個領域。這種研讀會的初衷,乃是教育部提供經費補助,鼓勵大學校院申請,組成跨校的研究小組,並鼓勵研究生參與。這種研讀會也是促進課程研究的一個因素。這五年來,每年大致有兩個課程研讀會的申請案獲得教育部的補助。這些案子大部分集中在北部的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及中南部的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我們可以想像在這五年中,有多少的課程學者及研究生,每月聚會研讀並討論課程經典及名著,這場景多麼感人!他們研讀的課程重要著作,應該有一百多本了吧!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卯靜儒教授出身國際名校美國Wisconsin-Madison,該校課程領域的著名教授特多。卯教授必然得到他們的真傳。卯教授2008年以「課程改革經典名著選讀:研究議題與取徑」,獲得教育部的經費補助,邀請課程學者及研究生,進行為期一年的課程名著研讀。研讀小組共有二十一人次,涵蓋九所大學,北自宜蘭,南至屏東,卯教授的人緣真好,而課程學者也有很高的意願參與。

  卯教授這次選讀的課程名著共有二十一本,本本都是大作,有些可列「經典」之林。他所選的著作是以作者出版的「時間序列」為縱軸,以「議題」與「取徑」為橫軸,而構成的研讀經典的座標。「時間序列」是從Dewey(Dworkin 1959年選注)的《Dewey on Education》(其中第一篇文章是1897年發表的)迄Kliebard2002年的《Changing Course: American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20th Century》,跨越105年。而「議題」則包括:知識形式、價值選擇、學科與教學、教科書編選、課程發展與計劃、社會改革 / 願景、全球化、行動研究等。「取徑」則包含:哲學、歷史、知識社會學、批判教育學、後現代 / 後結構主義、女性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國際比較分析方法。可見卯教授在申請本案時,對於整個研讀計畫已有完整的構思,真的用心良苦。

  這本書即是此一「課程改革─研究議題與取徑」的研讀會的成果。本書都由一位學者主讀並提供書面資料,經與會同道討論後,再行定稿。所以,我相信每篇文章必定是

  該本名著的很好導讀文獻,很有幫助「登堂」者期盼「入室」的指引。不過,我還是有些遺憾。因為幾位主讀者要務在身,無法如期貢獻其大作,頗有美中不足之感。我現在將那幾本課程名著的作者及書名臚列如下,讓有心研究這些名著的課程同道,可以獲得完整的書單。

  1. John Dewey (1959). Dewey on Education。本書為Dworkin所選注,第一篇為〈My Pedagogic Creed〉,發表於1897年。

  2. J. Eggleston (1977). The Sociology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3. G. H. Bantock (1980). Delimmas of the Curriculum.

  4. A. C. Purves (ed.) (1989).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and Educational Reform.

  5. J. Elliott (1998). The Curriculum Experiment: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Change.

  另外,本計畫即選了Hirst 1974年的《Knowledge and the Curriculum》,似可加入Phenix 1964年的《Realms of Meaning: A Philosophy of the Curriculum for General Education》,因為Hirst在他的《Knowledge and the Curriculum》中,對於Phenix的觀點有諸多批評。如果兩書能做一比較,可以理解英美兩大課程哲學家的不同觀點,並可客觀的加以評論。

  課程是教育的重要內容。近年來臺灣的教育革新,課程改革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我始終認為一切的教育革新,最終必須落實師生在教育情境中互動的品質與數量,而在師生互動中,「課程」必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和卯教授認識多年,這本書的出版能讓我先行拜讀,十分感謝。至盼這本研究英美兩國課程改革的導讀作品,能夠擴大我國課程革新的視野。

黃光雄 2009年7月
中正大學榮譽教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5
    $494
  2. 新書
    95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