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後段班:勇敢走出不一樣的人生路

咱們後段班:勇敢走出不一樣的人生路
定價:280
NT $ 45 ~ 252
  • 作者:閻家驊
  • 出版社:早安財經
  • 出版日期:2010-05-0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613283
  • ISBN13:9789866613289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誰說末段班的人沒出息?有態度,就有成功!
總教頭閻家驊拯救台啤大作戰精采始末!
比《魔球》更令人動容的台灣籃壇奇蹟!

  我曾經是別人眼中的「後段班」,
  也曾經帶領過原本是後段班的球隊、原本是後段班的球員。
  我把我的經歷、帶球隊的經驗,以及我對台灣籃球環境的期待,
  藉由這本書與大家分享,同時想告訴大家:
  個人生涯也好,經營企業也好,
  甚至管理球隊、治理國家,
  道理都一樣:
  前段班的光環不會自動從天下掉下來,
  而是得靠我們自己努力爭取。

  我所走過的路讓我確信:
  只要努力,用對方法,
  任何後段班的人
  都有機會成為前段班中的一分子!  

-閻家驊

  當年身上不到兩百元、隻身勇闖台北的閻家驊,
  曾經拒絕聯考、不上大學,
  然而,出身後段班的他,成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天地!
  但,更大的考驗來了,
  著迷籃球的他,仗義為瀕臨解散命運的台啤請命,
  卻意外接下重振台啤的限期任務。
  生性不服輸的閻家驊,
  硬是將戰績始終落於後段班的台啤改造重整,
  不僅成功躋身職籃勁旅,
  更打造出多位超級明星球員!
  現在,閻家驊希望有一天,台灣籃球運動也能成為世界前段班!

  被當作後段班,沒有放棄的理由!
  閻家驊自己,以及他所帶領的台啤,
  都是後段班的驕傲!

  這不只是一個明星教練現身說法的精采故事,
  更是一部非常好看、發人深省的勵志書。
  台啤總教練閻家驊首度暢談人生與籃球,
  用自己的經歷向大家提出有力的主張:
  後段班,不是放棄的理由!
  勇敢走出不一樣的人生路,
  沒有永遠的後段班! 

作者簡介

閻家驊

  睡過車站、流浪過街頭,從一個送文件的小弟開始,閻家驊靠著聰明才智與一連串因緣際會,成為一個成功的生意人。

  只因為愛上了籃球,他從一個籃球門外漢,經歷帶領台北市籃球代表隊,以及組織開南工程、大華建設、九太科技等籃球隊,屢屢用最少的資源,打贏耗費數千萬元預算的甲組正規軍球隊。

  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一度宣告解散的台啤籃球隊,在他的帶領下短時間內起死回生,不但在第二年就打進SBL季後賽,在第三年打進總冠軍賽,更連續兩年拿下總冠軍,創下籃壇所謂的「綠色奇蹟」。

  閻家驊在台灣籃壇是個異數,他所有的作法都與傳統教練不同。他的帶兵哲學是,把所有的球員都當成一個大家庭來經營。他從沒想過要從籃球上「得到」什麼,只希望能夠「打一場漂亮的球」。他是個「業餘商人,職業教練」。

  簡歷
  台啤籃球隊總教練
  台北市籃球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常務理事
  寶旺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目錄

推薦序。即使只有一分的機會,都絕不放棄 / 曾雅妮
推薦序。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漂亮「得分」/庾澄慶
推薦序。最惕勵人心的甘泉/鄭志龍

球員的話
自序。這是一本關於我,以及我所帶領過的球隊故事
1我曾經夢想當個浪漫船長 
2與籃球結緣 
3五十萬元組一支球隊
4從瀕臨解散到成為總冠軍
5 60與40的帶隊哲學
6齊心協力,讓台灣籃壇成為前段班
結語。從後段班到前段班

 

推薦序(一)

即使只有一分的機會,都絕不放棄

  我從小就喜歡打籃球,國小時每天放學回家,就是往籃球場跑。

  我也喜歡看籃球比賽,二○○九年底剛好有機會到香港看東亞運比賽,雖然東亞運沒有高爾夫運動這個項目,但去替這些同樣身為運動員的朋友們加油,對我而言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我相信所有運動員都很需要鼓勵,因為有大家的鼓勵與支持,每個人都有機會在自己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透過了黑人哥的介紹,我認識了閻家驊教練。可能因為大家對運動都有一種莫名的熱愛,我們很談得來。第一次見到他,覺得他很嚴肅,「閻」這個姓真的很適合他!但是,跟閻哥相處的時間久了,卻會覺得很輕鬆自在,什麼事都可以聊。

  我非常能感受到他對籃球的熱情。運動最基本的成功要領,就是熱情。你如果不熱愛你的選擇,你不會投入。閻哥就是個狂愛籃球的人。

  閻哥其實也是一位很會鼓勵選手的人,可能因為他是教練吧!我們有數次聊天的機會,他都會鼓勵我,也講許多故事給我聽,讓我感同身受。當我的球賽結束時,都會收到他的簡訊,加油或道賀,真的很謝謝他。

  閻哥說,即使只有一分的機會,都絕不放棄。態度,決定一切。

  這也是我在場上唯一的自我要求:不管成績如何,態度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正是運動精神最可貴之處:永遠熱情、懷抱希望。

  讀完他的故事,我更加佩服他面對所有的逆境,都沒有退縮,努力爭取到最後的成功。看到他每一則成功勵志的故事,都可以讓我得到很多的鼓舞及啟發。

  在此以最誠摯的心,推薦閻哥這本好書。也希望所有的球迷,在觀看比賽時,不僅是娛樂自己,更能在運動員的故事中,得到感動與力量。 (曾雅妮,高爾夫球選手。)

曾雅妮

推薦序(二)

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漂亮「得分」

  閻哥——大家都這麼稱呼他——跟我認識很多年了。我們算是球友,二十年來,常常在籃球場上碰面,雖然交談不多,但他在籃壇上的表現,我想是有目共睹的。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他跟我一樣,不怎麼能念書(只是他好像比我還糟就是了,哈哈)。然後靠著自己靈活的腦筋做生意,累積出自己的財富,也走出了不一樣的人生路。

  後來我看他帶領台啤等幾支球隊,以及現在很多當紅的明星球員,也都是從別人眼中的後段班開始,最後靠著智慧與毅力,打出一片讓別人大跌眼鏡的天下。

  我在想,閻哥也好,台啤以及眾多球員也好,這世界上大部分的人,不是現在仍是後段班,就是「曾經」是後段班。有人是學業上的後段班,有人是收入上的後段班。但是有的人因為老在後段班而耿耿於懷,壓力重重;有人甚至因此而老覺得自己懷才不遇,鬱鬱寡歡。

  但這本書,基本上傳達出很簡單一句話:沒必要!就像打球,我們都不可能是全方位的球員,既能打前鋒,又能打後衛;我們也不可能每分鐘都在進球,更不可能每場球賽都拿高分。

  閻哥的真實經驗,給我們很好的啟發:弄清楚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專長,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你就能快樂地面對後段班這檔事,也能安心地活出自己美妙的人生。

  真的,不要管別人怎麼看你,人生這條路,要怎麼漂亮「得分」,看你的了!

庾澄慶

推薦序(三)

最惕勵人心的甘泉
 
  十三年前,我才二十幾歲,正值籃球員生涯的顛峰,在籃壇小有名氣,出版社為我出了第一本自傳《告別輕狂》,據說是籃壇歷來最暢銷的書籍。

  現在,我的好朋友、年過五十歲的台啤籃球隊總教練閻家驊,在百忙之中,終於把他經營籃球事務三十年的心得,化為這本智慧語錄。我有幸能先睹為快,才了解閻哥之所以能成為成功的企業家,以及SBL的冠軍教練,原來都是從最細微的地方、最基本的方法做起。看來,「籃壇歷來最暢銷的書籍」紀錄即將要改寫了。

  這本書,不只是籃球兵法的寶典,也是追求成功人生的祕笈。這些人生奮鬥的經驗和運動場上成功的故事相結合,是最感人、也最惕勵人心的甘泉,我相信在帶動運動書籍閱讀風潮的同時,也可以喚醒國人,更進一步了解籃球界和體育界。

  我跟閻哥認識,是在民國七十年代。當時他擔任台北市籃球隊隊長,負責組織台北市籃球隊,要參加全國運動會的前身台灣區運動會。我的戶籍在台北市,又是籃球國手出身,很自然就成為他的隊友,所以跟他也有二十多年的交情。

  只是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跟他僅止於一年一度的台北市籃球隊的聚會。其他的時間,他做他的生意,我玩我的籃球,彼此了解並不深入。直到幾年前,閻哥接掌台啤隊總教練,我們才算真正同行,有更多切磋的機會。

  我常會聽到一些籃球界的朋友說,閻家驊不是甲組籃球員出身,也因此質疑他當籃球教練的真本事,甚至不認為他是籃球大家庭的一分子。

  但我從不這樣想。真正的籃球人,不應只局限在「甲組球員出身」的人,也應包括籃球行政、行銷人員,甚至參與籃球賽事報導的媒體工作記者,大家都是籃球大家庭的一分子。唯有經由這些各有專長的人才協同合作,才能使籃球運動得以順利推動,普及各個層面,也喚起球迷更熱情的投入。

  閻哥從民國六十年代末期,就投入籃球行政事務,現在除了擔任台啤籃球隊總教練,也是台北市籃球委員會主任委員,可以說是從基層一步步累積實力與人脈的籃球人。也正因為他長期的投入,對籃壇事務的運作,以及籃壇的興革都有深入且獨到的見解,所以能夠在短短的四年內,把瀕臨解散的台啤隊,帶到SBL總冠軍。這樣的成績在我專業的眼裡,簡直是奇蹟。

  當年,我自己也是台啤隊前身「公賣金龍」籃球隊的一員。我的籃球生涯,就是從公賣局起步,和閻哥算是師出同門。所以很樂意也很榮幸為他寫序。

鄭志龍

自序

  這是一本關於我,以及我所帶領過的球隊故事

  我這一生,幾乎做每件事,都是從後段班起步的。

  念書時,我的成績是後段班;踏入職場,我的條件更是後段班。在籃球場上,大家也都知道我所帶領的球隊、跟我一起打拚的球員,剛開始,幾乎也全是人們眼中的後段班。

  但我們沒有氣餒,當然更沒有放棄。我漸漸學會獨立思考,做事也很用心。我的人生也不斷從後段班,向前段班挺進。

  不只是我。這些年來從我領導球隊、帶領球員的經驗中,我更加確信,只要用對方法,肯下決心,後段班也會成為前段班,大放異彩。我也漸漸發現,無論是經營自己的人生、管理企業、帶領球隊,乃至於經營一個國家的籃球運動,想要從後段班成為前段班,道理都是相同的。

  為什麼會想寫這本書

  二○○六年,當台啤第一次拿下SBL總冠軍時,有一位從我在帶領大華建設球隊開始,就曾經採訪過我、與我熟識的體育記者,就向我提議說:「閻哥,我覺得你應該出一本書,把你這些年來不同於別人帶球隊的方法、心得寫下來。」
我?一個非專業籃球教練出身的人,也能出書?當時的我根本沒有把這個提議放在心上。

  後來,台灣菸酒公司內部人事異動,原本負責與籃球隊聯繫的劉芳課長要調離現職。離開前,她向我提出了一個構想,她說:「台啤籃球隊能從一支瀕臨解散的球隊,起死回生,還連續兩年拿下SBL總冠軍,實在很不容易,閻總教練,你付出那麼多心血,為什麼不把這幾年的心得寫下來出書?」

  劉芳看我一副不太好意思的樣子,就催著說:「如果不趁現在,記憶還很鮮明、資料也還很容易找的時候,把這些過程記錄下來,過了幾年這些點點滴滴的故事都忘光了,就算到時候想再記敘這些事情,恐怕就沒那麼完整了。」

  劉芳這一席話,讓我開始認真地思考,我是不是該把這些年帶領球隊的經驗寫下來。

  當我把這些想法與一些朋友討論的時候,許多朋友都非常贊成。他們認為,我走的人生路,跟一般人很不一樣。我帶領台啤籃球隊的這一段過程,也充滿傳奇性。再加上,我不是球員出身、非專業教練的背景,卻能成功帶領一支球隊浴火重生,其間必有許多不同於現在籃球界的作法。而這些經驗,很值得與大家分享。甚至有從事編劇工作的朋友,還興致勃勃地對我說:「乾脆把這些年帶球隊的經驗,做為故事的腳本,拍成一部連續劇好了!」

  拍連續劇,當然太抬舉我了,但這些意見,倒是讓我對出書有了信心。

  除此之外,最近幾年我因為帶球隊、打比賽,親身感受到台灣籃壇內部有許多問題。二○○九年爆發的踢裁判事件,固然是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時衝動所犯下的錯誤,但我也不得不說,它的背後卻隱藏著籃壇內部許多結構性的問題。

  特別是中華職籃(CBA)在二○○○年第五季沒有打完就中途夭折,台灣籃球界開始進入了黑暗期,雖然有大環境上經濟蕭條、企業無力投入的背景因素,但身為籃壇的一分子,我也必須坦白地指出,在許多制度設計或規畫上,籃協的努力並不夠。

  而且SBL一年又一年過去,許多問題已經到了必須正視的地步,包括場館難尋、球賽精采度不夠等,都有值得檢討改進的地方。特別是,每次和一些球迷朋友談起,為什麼台灣籃球的水準,在亞洲幾個國家中愈來愈落後,我的心裡,就泛起一種恨鐵不成鋼的無力感。什麼時候,我們的籃壇才能從亞洲——甚至世界——籃壇的後段班,躍升為前段班呢?

  我期盼,包括體委會的官員、籃協的主事者、各球團的領導人,大家能夠想辦法來改變這種狀況。 我的理想是,民國六、七十年代看程嘉寶、田希和、洪濬哲,八十年代看鄭志龍、朱志清的球迷,都能再次燃起對籃球的熱情,走進球場。而田壘、陳信安、林志傑、曾文鼎、吳岱豪等等球員們,都能以傑出的球技、合作無間的團隊,打出一場場漂亮的好球,來回報球迷的熱情。

  在這些想法的交錯激盪下,終於讓我下了決心,寫下這本書。

  希望你發現籃球,進而愛上籃球

  我的經驗,或許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每支球隊;我的許多看法也不見得完全正確。但我希望,透過這本書的出版,能提供一種不同的思維。我更希望,有更多朋友注意到籃球,進而喜歡籃球,因為只有球迷的熱情支持,才是推動籃球更加進步的動力,這才是我出這本書的真正目的。

  我要感謝當時找我帶領球隊的董事長黃營杉,沒有他,我不可能可以帶領台啤這支隊伍;也要感謝後來繼任董事長的董瑞斌。董瑞斌在美國念書生活時,就熱愛籃球,對於如何經營一支冠軍球隊,他給了我許多寶貴的意見,還大刀闊斧地為球隊打造了一座球場;蔡木霖更延續了前兩位董事長的理念,給予球隊許多支持。

  當然,還包括現任董事長韋伯韜。面對藍軍立委想把台啤球隊帶回以前國營球隊的老路,對我多有質疑時,是韋伯韜力挺我的作法,才讓我至今仍在這個職務上,而且自他接任董事長之後,在許多場合中,屢屢向公司幹部與員工耳提面命地強調,公司與球隊是一體的,兩者應相互支援、融合在一起,對於球隊士氣的提升,有莫大助益。

  更不要說,台灣菸酒公司的副總經理林讚鋒、游杭柳、副理彭兆良,以及課長劉芳,如果沒有他們這幾年來的協助,台啤隊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而立委高志鵬,他無私地幫助球隊,更是讓球隊能夠浴火重生的重要關鍵;當然,黑人陳建州在球隊行銷上有別於傳統且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法,也是讓台啤隊享有高人氣最重要的幕後功臣。

  最後,我要感謝每一位球員與跟著我的教練團,是你們的全心投入與付出,我們才有今天的成績,這本書,是我們共同譜下的回憶。

 

內容連載

從瀕臨解散到成為總冠軍

若要談到籃壇上後段班變成前段班的故事,我想很少有比台啤隊的故事更戲劇性的了。

二○○三年夏天,全台灣報紙的體育版上,出現了一個斗大的標題:「台啤籃球隊宣布解散!」

搶救台啤大作戰

台啤從一九六八年成立籃球隊以來,在甲組籃壇一直享有盛譽。這麼重要的一支球隊卻要走入歷史,怎不教人心痛?而我相信,台啤籃球隊有存在的價值,要解散實在太可惜了。就算台啤公司不想再養這支球隊,也可以尋找有興趣的企業來承接,繼續經營。

當我把這個想法經過友人傳達給當時的立委段宜康後,經由段宜康的熱心引薦,我與台灣菸酒公司董事長黃營杉在他的辦公室見面。而那一次的會面,如今回想起來,竟成了台啤籃球隊後來起死回生的轉捩點。

與黃營杉的兩次關鍵會面

我對黃董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個很親切沒有架子的人。一坐下來,我就向他建議:「台啤籃球隊不一定要解散,可以考慮把球隊轉給其他有意成立籃球隊的企業啊!」

黃董當時似乎沒有注意到我所說的話,他急著用台語解釋說:「我也不想被人家說成是籃球隊的終結者啊!但是你想看嘜,每次打完球,隔天報紙都刊出大大的標題,什麼某某隊灌醉台啤,哪一隊又暢飲台啤之類的。董事會看了甘凍ㄟ條?」

我首先告訴他,台啤籃球隊現在的狀況是,「主要戰力老球員體力已開始走下坡,而年輕球員體力好、速度快,上場時間卻很有限。惡性循環之下,球隊怎麼會贏球?」

我一一把我過去多年組隊、領導、管理的經驗告訴他,我猜,也許財經背景出身的他,一輩子沒有人向他講過這麼多「籃球經」。最後,他問我:「你可不可以幫我提出一份台啤籃球隊改造計畫?」

我當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離開他的辦公室後,我就想:「黃董會想要一份改造計畫,搞不好這支籃球隊真的有救!」想到球隊有機會起死回生,我的心裡就有點興奮。於是我開始積極著手撰寫出一份「台啤籃球隊再造計畫」,十天之後,黃董的秘書打電話給我,我拿著這份「再造計畫」,與他有了第二次會面。

第二次見面,我開始向他簡報我的「再造計畫」。我們約莫討論了兩個小時。最後,他說了一句話:「台啤隊的教練團都是優秀的退休球員轉任,然而好的技術員,未必就能當個好的廠長,好的球員也未必就會是一名好的教練,你的『台啤改造計畫』是很符合現況的改革之策,如果由你來帶領球隊,我很放心,閻領隊,你願不願意接下這個球隊?」

雖然我已「猜」到了可能會有這種結果,但是這句話真的從他的嘴巴裡說出來,還是讓我的心臟停頓了一下!

接下來,他說:「你要怎麼做?全部由你來決定,不用經過我,我把球隊統統交給你,由你全權負責。不過,我給你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內,如果球隊還沒有打出好成績,一樣要解散!」

當著黃董的面,我立下了兩年的「生死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6
    $45
  2. 二手書
    25
    $70
  3. 二手書
    39
    $110
  4. 新書
    85
    $238
  5. 新書
    9
    $252
  6.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