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如斯壯麗:傳奇總統卡多索回憶錄

巴西,如斯壯麗:傳奇總統卡多索回憶錄
定價:380
NT $ 70 ~ 342
 

內容簡介

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在巴西
2016年巴西奧運
2020年巴西目標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沒有卡多索,就沒有今天的巴西奇蹟!

  他在一個經濟動盪的年代、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當了總統;
  他帶領巴西成為成熟與繁榮的國家;
  他的回憶錄是一本故事書,
  講述者優異的領導、豐富的人生、與偉大歷史人物的互動
  以及,他對國家終身不渝的愛。

─美國前總統 柯林頓

  柯林頓曾告訴我,每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巨大的恐懼,和一個偉大的希望。我告訴柯林頓,對巴西來說,恐懼與希望是同一件事。
  回顧我的一生,我驚訝地發現一個人的性格,是如何對一個國家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這本書中所談到的人物,有些很有名,有些不怎麼有名,但都影響了過去一整個世紀的巴西。
  我在歷史上的真正定位,可能要在五十年後才得以知曉。當那一刻到來,如果人們回顧過往,能視我為當代歷任巴西總統中,協助國家實現繁榮昌盛夢想的第一人,那將是我所能想到最正面的貢獻了。
  這個故事,是巴西如何向偉大的希望跨出了一步,
  搖搖晃晃的一步。
  這個故事,是關於我的一生、我的家族和我的國家,
  經由機運或命運的安排,以最個人、最奇異的方式交織在一起。
  這個故事,是關於我對巴西的大愛,
  一種驚濤駭浪安然度過的愛。
  這個故事,也是關於我原本不可能的登峰之旅,
  這趟旅程全仗著好運、好友,以及一次次僥倖的意外。

─卡多索

作者簡介

費南多.恩希齊.卡多索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

  巴西前總統,近代史上最偉大的領袖之一。

  一九九三年,正當巴西陷入高達2500%超通膨的危急之秋,他不僅帶領巴西擺脫超通膨,更奠定了今天巴西經濟起飛的基礎。沒有卡多索,就沒有今日的巴西奇蹟。

  卡多索也是史上極為特殊的政治家,擁有社會學博士、出身政治世家,曾被政治評論家戲稱「此生如果不當總統,就會當教宗」。在這部受到全球媒體與領袖高度讚揚的回憶錄中,述說的不僅是關鍵歷史,也是富有啟發意涵的領導智慧。

譯者簡介

林志懋

  台灣大學物理系肄業、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職雜誌社文稿編輯、出版社編輯,現專職翻譯。譯有《叔本華》、《伏爾泰》、《天賜美味》、《阿基米德的浴缸》、《數學巨人哥德爾》、《艾可博士的36道推理謎題》、《所謂的知識分子》(合譯)、《光的故事》、《萬物的尺度》(合譯)、《知識超人:埃及大冒險》、《補腦全書》、《培養自律的小孩》。

 

目錄

推薦序。成就自己,也造就現代的巴西/柯林頓
推薦序。這位改革者,讓癱瘓的巨人動起來了/蕭萬長
推薦序。藏著一部近代巴西史的卡多索傳奇/嚴震生

第1章  一趟原本不可能的登峰之旅
第2章  孤注一擲,永遠改變國家命
第3章  野花村上的苦難
第4章  古怪的領袖,政變的祕方
第5章  從切.格瓦拉到聶魯達
第6章  一個極端的年代
第7章  早安,民主!
第8章  經濟煉獄中的國度
第9章  「黑奧」總統
第10章  記住我寫過的每一句話
第11章  金融流感、森巴效應與咖啡行銷
第12章  巴西,未來之地
後記:今日之國,巴西
謝辭

 

推薦序。蕭萬長

這位改革者,讓癱瘓的巨人動起來了

  巴西長期以來都是個資源充沛、經濟成長受到矚目的國家,但也一直無法解決內部的貧富差距、階級與族群等矛盾,以及不斷的軍人干政。這些內部問題,讓巴西像一個癱瘓在南美大地上的巨人,無力起身。巴西前總統費南多.卡多索卻讓這位有氣無力的巨人重新找到生命動力。

  卡多索的回憶錄,生動地記述了這位備受尊敬的社會學者、社會改革者及政治家的傳奇。從作者一家三代的經歷,讀者也能對巴西從結束帝制、經歷長期的威權統治,以及最後走向民主、正義與繁榮的百年歷史,有了一個鮮活的輪廓。而書中描述卡多索進行的改革,更給世人很多啟示。

  卡多索的祖父、父親都是將軍,都曾在巴西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年輕時代的卡多索,卻選擇避開政治、走進學術,並在社會學領域大放異彩。卡多索與智利學者法雷托(Enzo Faletto)合寫的經典作品《拉丁美洲的依賴與發展》(Dependencia y Desarrollo en Am?ica Latina),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如何擺脫依賴困境,並妥善運用國外資源走向自主健康的發展之路。

  這樣一位懷抱知識良心的學者,卻不見容於當時在巴西威權統治的軍政當局,只能在海外度過數年流亡生活。當他重新回到巴西之後,為倡議民主與社會改革,逐漸踏上政治這條路。

  卡多索充滿社會正義感,卻不是教條左派,他知道如何以務實手段推動理想社會的實現。他對巴西政治第一大的貢獻,是一九九三年擔任財政部長時推動的貨幣改革。早在一九八○年代末,巴西遭受空前的通貨膨脹,八八年甚至高達百分之一○三八。新的貨幣政策讓巴西物價回穩,也為日後的經濟改革與發展奠下基礎。這項成就,也把卡多索推向總統寶座。

  在總統任內,卡多索一方面推動國營企業民營化,積極引進外資投入巴西,另一方面著手進行多項重要的社會改革,包括:推動土地改革,讓許多無根的農民擁有土地;以積極政策來解決族群問題,提高黑人社經地位;推動教育改革,大幅降低失學人口;同時以強硬姿態向美、歐藥廠施壓,讓國內為數眾多的愛滋病患得到平價的醫療照護,大幅降低死亡率。

  卡多索這些成就,為巴西今日邁向「金磚」之林奠定基礎,也證明具有理想性的社會經濟改革,是可以透過理性的設計而逐步實現。

  卡多索總統任內一大遺憾,是國會無法配合他縮減政府開支方案,使得改革成效打折扣。令人佩服的是,這位經歷威權統治壓制的政治領袖,對民主政治有著堅定信念,即使遭遇國會阻力,他依然堅定地走民主的道路。回憶錄中,描述他與繼任者魯拉三十年亦敵亦友的互動相當感人,尤其是總統交接後,魯拉送他到總統府電梯門口,魯拉用力擁抱他,並流下兩行眼淚。

  卡多索的改革,給我們很多啟示:

  一、他前瞻地抓住冷戰結束、全球化來臨的時代新方向,勇敢地帶領巴西走向開放與改革之路,同時又堅信國際社會需要以民主治理才能解決紛爭。

  二、他認為拉美要團結走自主發展路線,且說服了美國總統柯林頓相信:拉美自主發展與美國的利益、整個美洲市場整合目標不相左。

  三、對內經濟改革上,雖然被左派政治盟友批評放棄當年的理想,他依然堅定地推動改革方案,具體改善巴西窮人的處境,緩和了階級與族群的矛盾。

  從「巴西經驗」回顧台灣,此時此刻的台灣,也處在歷史的重要轉捩點上,我們一樣需要堅定而穩健的改革步調。期待國內朝野,能在民主、正義及發展這三個基本價值上形成共識,不要內耗精力,大家應攜手合作,共同努力追求台灣壯麗如斯的未來!

蕭萬長,中華民國第十二任副總統。

推薦序。嚴震生

藏著一部近代巴西史的卡多索傳奇

  卡多索(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一位在八○年代求學期間曾讓我們景仰的拉丁美洲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學者,也是個人博士論文的重要文獻引述對象,在流亡多年並最終學而優則仕後,竟然在九○年代成為巴西民選文人總統。在他領導下,不但過去層出不窮的軍事政變(military coups)成為遙遠的記憶,更讓這個南美洲第一大國脫離長期天文數字的通貨膨脹及外債高築,成為經濟表現亮麗的「金磚四國」(BRIC)。

  最令人感到驚豔的則是這位左傾的社會學家,並沒有挑戰既存的全球資本主義框架,反倒是促成巴西益加融入世界經貿體系的推手。基於個人專業研究的興趣,及國際社會對這個快速崛起區域強權的重視,閱讀卡多索的回憶錄並為其中文譯本——《巴西,如斯壯麗》寫序,不僅是項殊榮,更是義不容辭的職責。

  卡多索的回憶錄就是一部近代巴西史的縮影(microcosm),本書上半段,是一九八五年前動盪不安的民粹政治和軍事政變交互輪替下的巴西威權統治歷史,下半段則是民主轉型及卡多索執政時期的政經發展之挑戰與經驗。他以活潑生動的口吻描述與政治人物的互動,以理性但又不失貼身的主觀認知與觀察,分析半世紀多以來巴西國家領導人個性特點和執政優劣,讓個人再度回到時光隧道,跌入和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之一的巴西政治專家俄凡妮(Dr. Julie Erfani)女士有關巴西民粹主義(populism)、官僚威權(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體系、依賴發展(dependent development)、新興工業國家(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簡稱NICs)等相關議題的對話;而當代巴西重要的政治領袖,如瓦加斯(Get?io Vargas)、庫比契克(Juscelino Kubitschek)、古拉特(Jo? Goulart)、蓋澤爾(Ernesto Geisel)及費格雷多(Jo? Baptista de Oliveira Figueiredo)等,一一再度浮現眼前。

  個人於美國就讀研究所期間,在第三世界政治課程上初次接觸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的「世界體系理論」(world system theory),閱讀了相關的左翼政治經濟學家等之著作,也開始擁抱依賴理論。雖然個人原先對馬克思主義有所排斥(台灣教育薰陶下的自然結果),但對列寧(V. I. Lenin)的帝國主義(imperialism)理論、普瑞畢希(Raul Prebisch)的進口替代工業化(import substitution industrialization)主張、法蘭克(Andre Gundar Frank)的資本主義與低度開發(capit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批判、多桑托(Theotonio Dos Santos)的依賴結構(structure of dependency)論述,以及柏敦海默女士(Susanne Bodenheimer)的典範代理(paradigm-surrogate)觀點,卻是有所共鳴。

  不過,這些依賴理論對第三世界開發中或是低度開發國家未能走向現代化的原因——來自已開發世界的剝削,雖然可以說明拉丁美洲及非洲地區的經濟遲滯不前,但卻無法解釋亞洲四小龍的崛起,而依賴理論給予這些國家的處方箋——切斷和已開發世界的互動,更是與以出口為導向、融入世界體系的這些新興工業國家之發展軌道彼此排斥。

  正當學術界對傳統世界體系和依賴理論無法解釋現實國際政治感到困惑時,卡多索在流亡智利期間和該國社會學家法雷托(Enzo Faletto)所著的《拉丁美洲的依賴與發展》(Dependencia y Desarrollo en Am?ica Latina)替此現象找到答案,就是即使在既存的資本主義體系內,部分第三世界的國家,如亞洲的台灣、南韓和新加坡,及拉丁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等國,仍有機會透過正確的發展政策及外資的挹注,達到經濟成長的目的。「依賴發展」之所以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威權領導者成功地壓抑來自「民間部門」(popular sector)的工資和福利要求,為跨國企業創造出有利的投資環境,促成這些國家的景氣繁榮。他們不再是世界體系的邊陲(periphery),也未成為核心(core),而是向前推進到半邊陲(semi-periphery)的位置。

  誠如卡多索本人在書中所言,大部分人確實因為他過去思想左傾的世界觀,而將此經典視為左派著作,但「其結論卻一點也不左派」(134頁)。不過,另一位來自阿根廷的學者歐多諾(Guillermo O崮onnell)則是將「依賴發展」的政治層面予以闡述,建立了「官僚威權主義」理論,讓一九六○年代中期至一九八○年代中期第三波民主化(third wave of democracy)之前的東亞和南美發展模式,作了更具象的呈現。

  閱讀卡多索的回憶錄後,才開始對他個人的出身背景有較為深刻的了解。卡多索來自於政治世家,曾祖父費利希西莫(Felic?simo do Espirito Santo Cardoso)擔任過戈亞施(Goi?)州州長,祖父柔阿欽(Joaquim Ign?io Batista Cardoso)曾發動政變,是推翻王室、建立共和的主謀。他的叔公和堂兄在瓦加斯政權中先後擔任國防部長,父親雷翁伊達什(Le?idas Cardoso)亦是職業軍人,曾因反叛兩度入獄。卡多索從小耳濡目染,對家族和巴西政治發展的密不可分,當然會有深刻的認識。不過,他沒有繼承祖父和父親職業軍人的志業,反倒是選擇成為社會學家,在大學任教。最終,在經過多年流亡輾轉回國後,他還是無法迴避政治世家的光環,走入政治,當選參議員。當然,無可否認地是靠著祖父及父親的餘蔭,卡多索方能一再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在競選聖保羅市長失利後,卡多索於一九九二年首次入閣成為外交部長,不到一年就被迫接下燙手山芋、無人願意接手的財政部長。由於在任內成功地推動黑奧計畫(Plano Real),大幅降低巴西天文數字的通膨率,獲得高度肯定,因而順利讓他在一九九四年總統大選中獲勝。並在一九九八年兩度擊敗魯拉(Luiz In?io Lula da Silva)連任成功,成為巴西共和史上首位兩任任期的民主領袖。

  卡多索人生的起伏就如同他如斯壯麗的國家巴西一般,曾經有過偉大的夢想,但是一波多折,有時期待落空,有時表現令人驚豔。在他卸任之前,巴西和俄羅斯、印度與中國被高盛(Goldman Sachs)譽為「金磚四國」。在他奠定良好的民主基礎和經濟根基後,繼任的魯拉讓巴西更逐步攀向高峰。在全球能源短缺時,巴西的蔗糖乙醇受到高度的重視;在哥本哈根,巴西與中國、印度及南非攜手合作,讓原先有可能一事無成的國際氣候變遷會議,最終仍達成協議。

  這個南美第一大國將在二○一四年舉行世界盃足球賽,二○一六年則是要主辦奧運,巴西終於揚眉吐氣,成為國際舞台的重要成員,相信卸任後的卡多索必定也感到欣慰。

  本書具有高度的可讀性,除了它是巴西政治史的縮影外,卡多索個人的際遇和他書中對各國領袖的描述,也都能引人入勝,讓讀者想要一氣呵成地讀完全書。卡多索確實是位傳奇人物,精通葡、法、西、英等多國語言,在不到而立之年就有機會替存在主義大師沙特(Jean-Paul Sartre)和女性主義偶像級人物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即席翻譯;在流亡智利時,有幸目睹未來西半球第一位信奉馬克思主義的民選總統阿彥德(Salvador Allende)之風采。在許多重要的國際場合,如一九六八年的巴黎學生暴動,和一九八○年的波蘭團結工聯抗爭,卡多索都正巧在場,身歷其境。這些經驗加上他在國際學術圈的聲望,讓他有機會到各處講學觀察,使得卡多索不是一位象牙塔中的學者(即使魯拉始終稱呼他為教授),而是可以務實地來處理國家發展所面臨諸多挑戰的政治家。

  至於卡多索對許多人物的描述,更是栩栩如生。發展經濟學家赫敘曼(Albert O. Hirschman)受邀到他鄉下親戚牧場作客,原本非常不安,但在發現到最新一期的《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時,展現了難以掩藏的驚喜。在卡多索筆下,他「就像一個剛剛在沙漠中找到水的人」(169頁),然後他「像個孩子一樣,在房子裡到處蹦蹦跳跳,陶醉於巴西生活的樂趣。他身在蠻荒之地一處粗陋的牧場,吃著鮮美多汁的牛排,和一群所受教育超出其職業需求的牧場工人談論法國文學」(169 ~ 170頁)。

  在擔任總統後,卡多索有機會與世界各國領袖會面,也對他們有近身的觀察。柯林頓總統給人的印象是「他能同時處理一千個議題,即便在他個人麻煩纏身時」(330頁);由於「他對細節的鑑別力、對政策的熱情,以及他非比尋常的個人特質,柯林頓無疑是我所見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全能型政治人物」(330頁);「他有一種本事,能讓每個和他講話的人,不管是誰,都覺得在他眼前,全宇宙只有自己一個人。」(331頁)卡多索對這位美國前任總統的諸多讚譽,或許正是柯林頓為此書寫序的原因。

  執政近四十年的卡斯楚給人的刻板形象,是在公開場合「發表六小時愚蠢、重複、枯燥演講的男人」,但根據卡多索的觀察,他私底下卻是「可以如此有禮、好奇、幽默且言語溫柔」(286頁)。在受到拉丁美洲國家領袖對在國際場合必須捍衛古巴而表達不滿時,卡斯楚輕輕說道:「你們每個人的權力都比我大得多,我幾乎不知道古巴現在怎麼了。你們這些傢伙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們的政府是集體統治,任何事我都是最後一個知道。」他嘆了口氣,然後帶著譏諷地笑了笑:「我真是可憐。」(289頁)

  和政治對手魯拉的結識超過三十年,由於接觸頻繁,卡多索有了許多主觀的判斷。他花了相當多的篇幅來描述與魯拉初次見面的印象、雙方如何彼此惺惺相惜、聯手合作反獨裁,到彼此成為競爭的對手,還有魯拉的貧困出身、年輕時不幸的遭遇、在工會中的崛起、四次參選總統、最終接替卡多索成為二十一世紀巴西國家領導人的完整經歷,一一呈現。

  卡多索形容魯拉是一位「不容輕視的政治人物……擁有天生的衝勁與政治本能」(180頁),在魯拉支持卡多索角逐參議員並為他輔選時,他以「率直的言語和誠實的靈魂」彌補了「粗人、文法糟糕透頂……沒有正式學歷」等弱點。魯拉永遠「敦厚、率真、不裝腔作勢又親切……可以大膽說出旁人說不出的真話」(181 ~ 182頁)。這些天賦的總合,塑造他成為「政壇上的爆炸性人物……一顆上升中的明星」(182頁)。儘管雙方後來分道揚鑣,並且兩次對決總統寶座,但在魯拉擊敗卡多索的接班人、政權交接之際,我們看到「兩個老友之間會心的片刻」。魯拉在送卡多索離開總統府時,帶著流滿淚水的雙頰,給這位他口中的教授一個大大的擁抱,拍著他的背說:「放心交給我吧,放心交給我吧。」(351 ~ 352頁)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一個時刻,象徵巴西政治已真的步入正軌,意味著在推翻王室成立共和的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巴西人終於可以對西半球另一方的美國人說,我們也建構了政黨輪替的民主制度,亦將走向壯麗的大國之路。

  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內容連載

他在一個經濟動盪的年代、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當了總統;
他帶領巴西成為成熟與繁榮的國家;
沒有卡多索,就沒有今天的巴西奇蹟!

我不是經濟學家,所以在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時,我決定從大局著手。巴西通膨的根本原因其實很簡單:政府花的比賺的多。當預算年年出現巨大赤字,政府勢必會做的,就是印更多鈔票來彌補差額。然而,隨便一個小學生都知道,你不能只是無限量地印現金,卻沒有什麼實質的東西來支撐,否則錢就會貶值。就最基本的層次而言,這正是巴西當前的情形。

所以,顯而易見的解決辦法——這不需要有博士學位也懂——就是政府停止花這麼多的錢。事實上,這些年來,國際貨幣基金和我們的外國債權人一直告訴我們就是要這麼做。然而,這個處方有個缺點:它沒有考慮我們問題的規模有多大。年增率將近百分之兩千五百的通膨,意味著極大的預算赤字。事實上,來年、也就是一九九四年的預估赤字是兩百億美元——而總預算粗估是九百億美元。這麼龐大的差額根本不可能在一夕之間解決。即使巴西國會願意忍受鉅額的支出刪減(但國會的反對立場一向最堅決),我們也不可能在砍掉四分之一的預算後,隔天還能讓政府不停擺。所以,雖然我們知道重大的支出刪減是必要的,也不能只憑支出刪減來解決通膨問題。

對抗通膨,推出黑奧計畫

灌下了好幾升的咖啡,才形成了黑奧計畫(Plano Real,一九九四年巴西政府推出的經濟穩定措施,成功抑制了通貨膨脹。)。我們花了數不清的夜晚專心研讀經濟學課本、隨手在黑板上寫下方程式來討論,直到凌晨四點。我召集了一支強大的經濟學者隊伍,包括巴沙、黑森吉、阿利達(Persio Arida)、法蘭柯、馬蘭、符立奇等人。我主要的責任是請他們將事情簡化。我不斷告訴他們:「我是那個必須上電視推銷這項計畫的可憐蟲,所以如果我不懂你們在說什麼,那麼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就在我們針對所有不同的想法進行辯論的同時,物價繼續以令人暈眩的速度飆漲;時間正一分一秒地消逝。終於,在一九九三年十二月,我們一起深吸一口氣,宣布了一項行動方案。

黑奧計畫有三個主要環節。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會有一種新貨幣,叫作黑奧(real)。這個名字在葡萄牙語中有幾種意義,這些意義全都合宜地反映出我們這個計畫的意圖。其中有一個意義是「皇家」,令人回想起殖民時期用過的一種貨幣,讓這個名稱有著一種亙久不變的歷史氣息。它也意指「真實」——意味著這個貨幣確實有真實的價值,並獲得眾人接受。但除了有個漂亮的名字外,這個新貨幣也有堅實的基礎支撐。中央銀行將會採取行動,讓黑奧維持對美元在一定範圍內的穩定變動,其作法是以類似貨幣交易所的制度來買賣巴西的外幣存底。打從一開始我們就知道,黑奧必須是一種異常強大的貨幣,以取得巴西人民的信賴。實際上,黑奧最後的交易價格甚至比美元還高,然後隨著時間過去而慢慢貶值。

第二,將會有一波巨幅的預算刪減,而這將透過一套我們稱之為「社會緊急基金」的機制來執行。回頭來看,我覺得這個名稱有點怪:這和「社會」一點關係都沒有,更不是一種「基金」。只有一個部分精準,那就是我們的確「緊急」。不過我想,為了說服國會支持這個想法,一點點命名創意是有必要的。透過這項基金,國會實質讓出將近一百五十億美元指定用途的政府支出控制權,如今改由財政部斟酌決定。這意味著,我現在可以直接控制整個政府預算中大約五分之一的資金。換個方式來說:我可以隨我高興砍掉支出,藉此處理通膨最根本的肇因。

黑奧計畫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層面,需要用到一種有點複雜的手法。就其最簡單的層次而言,我們需要一套機制,讓我們從百分之三千的通膨漸進緩慢地減速到百分之三;這不可能一蹴可及。在民眾信任新貨幣之前,必須讓他們看到物價慢慢地穩定下來。所以,在黑奧實際發行之前,我們會要求商店列出兩種品項的價格:舊幣價格,以及即將發行的新幣價格。在黑奧開始流通之前,民眾有將近六個月的時間可以看到它的幣值。這也有助於治療指數化的毛病——我們會用這個新的單位取代所有通膨性契約,然後非常漸進地減緩物價上漲的步調。這就像是跳上一列失控的火車,緊急扳下煞車。重點很簡單:等到黑奧出現在巴西街頭的帳單和錢幣上,人們早已熟悉其穩定的幣值。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8
    $70
  2. 二手書
    18
    $70
  3. 新書
    9
    $342
  4.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