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天堂前的最後一站

走進天堂前的最後一站
定價:360
NT $ 160 ~ 324
  • 作者:雷金納.希爾
  • 譯者:柯清心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09-11-2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3265478
  • ISBN13:9789573265474
  • 裝訂:平裝 / 413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誠實面對會是唯一的選擇嗎?

  本書榮獲巴瑞獎「最佳小說獎」
  愛倫坡最佳犯罪影集獎
  入圍安東尼最佳小說獎
  金匕首獎、鑽石匕首獎犯罪小說大師榮譽傑作!

  從有記憶的那一刻起,我已承載了你們浮沉罪惡孽的深重秘密,然而即使地獄不斷向我招手,我仍願意馱負著它們,走向我心中的天堂。

  十五年前一個襖熱的夏季,為了建造水庫,中約克政府強制將丹恩谷的居民一舉遷出谷中。

  不過有4個人,卻無法跟著大夥一起走,因為沒有人知道他們失落何方——在遷村期間,他們一個個下落不明,那是三個女孩及據傳的嫌犯班倪.萊飛。

  這發生在15年前的懸案始終未破,是中約克刑事組的奇恥大辱。

  時光匆匆而過,又是一個令人難忍的酷夏,遷移至鄰近丹比村的居民,想都沒想到竟需再度夢魘連連—「班倪回來了!」有人在村中四處用赭紅的大字寫著。正當此時,帶小狗出門散步的小蘿蘭竟也應此召喚般一去不回。

  繪聲繪影的事件頻傳,眾人的箭頭指向那個過往的魅影。

  然而狄埃爾深自懷疑:那位「見到自己的影子都會怕」的可憐青年,果真是橫跨時空犯下數件惡案的兇手?可是若非是他,那又會是誰?

  是誰的怨恨,在十五年後仍陰魂不散地飄散著?

作者簡介

雷金納.希爾(Reginald Hill 1963 ~ )

  英國媒體讚譽為「英國在世最優秀的犯罪作家」。牛津大學聖凱薩琳學院畢業,之後任職教育界。一九八一年起專職寫作,著名之最具反差性格卻最有默契的「狄埃爾&巴仕可」警探系列,於焉登場。這套以英國約克夏為故事場景的系列作品,至今已創作二十餘部,聲勢至今不墜,此成就也使作者成為推理文壇重鎮。

  希爾的小說中時常展現深厚的文學功力及周密的佈局思考,角色塑造鮮明生動,對白機智風趣,擅長描繪人性的恐懼與失落,在營造緊張氣氛上則熟練而有節奏;故事結構往往多線交錯,卻時時點綴從未失手的幽默氛圍,然而謎團的設計合情入理,予人相當真實的感受。

  除了「狄埃爾&巴仕可」警探系列,希爾也創作包括歷史、間諜、軍事、驚悚等等題材的小說,是個具有實驗精神的作家。

 一生得獎無數,一九九五年獲頒歐美推理小說界最高殊榮「鑽石匕首獎」,堪稱當代最受歡迎的重量級推理大師。

譯者簡介

柯清心

  台中人。民國五十二年生,美國堪薩斯大學戲劇系碩士。現任專職主婦,兼職翻譯,譯有:《黑塔》、《玻璃鑰匙》、《13號房》、《巴西來的男孩》、《校長宿舍謀殺案》、《桶子》、《明月溝渠》、《卡西迪的馬子》、《壞胚子》、《密室、墓園、死亡樓梯》、《冰原、夜獵、奪命劇場》及《守護者注視下》、《柯南道爾所不知道的福爾摩斯》、《一刀未剪狂想曲》、《8的秘密》、《蕾絲占卜師》等書,著有兒童故事《小蠟燭找光》。

 

 

  是隱匿起來而已,於是眾人各懷其傷,各自擁抱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在疑雲詭佈的案情中苦苦掙扎。

  可是事實呢?事實究竟是什麼?

  希爾像給讀者觀賞一幅捲起來的畫軸似地,一次只為你攤開一小吋,當你以為繞過這條彎路後,將出現一座矮丘,他卻偏偏將你噗咚一聲地拉進泥塘裡,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點頭緒,又全部打亂了。

  希爾就是要你一頁一頁地往下翻,吊足你的胃口,讓你慢慢在為數超多的警探、失蹤兒家屬、嫌犯與新秀女高音之間猜疑不定,任你怎麼猜,也猜不中這些人物將會如何,案件要如何發展,結局又怎樣收束。

  希爾一直到小說倒數幾頁時,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動作火速收網,一鼓作氣地攤開捲軸,讓你在無法逆料的短瞬間,一次看清案情的全貌,而驚呼過癮。

  原來所有的線索、暗喻、臆測、夢幻,是這樣環環緊扣的呀!!!

  也許就像作者說的:「有時事實就擺在眼前,明顯如天上耀目的孤星。有時卻像佈滿美麗星群的夜空中,一顆淡弱的星子,唯有極目張望,才能看得見。」

  當事實如明星般騰躍而上、令人驚嘆時,卻也免不了帶來張望結束後的不捨與悵然。你會想到書中那些如鄰人好友口中聽來的一段段故事,想到他們延宕十幾年的恩怨情仇,咀嚼他們悲涼的境遇與無奈。案子終於破了,可是之後呢?

  傷痛不會消失,只是再度封藏起來。

  《走進天堂前的最後一站》雖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犯罪小說,其價值卻遠高於此。

  當巴士可最後踏上晨風輕揚的碧烏拉山時,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女高音如訴如泣的歌聲:

  碧烏拉山的天氣晴和朗麗,那裡沒有厭人的風雨,在上帝的懷抱中,他們靜靜安息。

譯者序

一首傷痛繚繞的亡兒之歌

  年輕時,專喜歡挑些艱澀難懂、充滿符號意象、光怪陸離的片子看。要不然,至少劇情也得苦到最高點,最後男女主角非死即傷才行,否則就覺得不夠有「藝術性」,缺乏「深度」,無法真正的「刻劃人生」。

  那時的我,是個喜歡膜拜大師的藝文青年,患有相當嚴重的精神貧血症---生活優渥單薄,渾然不解人間疾苦,偏偏又硬要裝懂。

  時光匆匆,歲月逝如飛梭,轉眼間,婚也結了,孩子也生了,青春高歌又強自說愁的少年,如今已不知不覺變成了鎮日在電腦前爬格子賺菜錢、養活家中兩隻「宇宙繼起之生命」的歐巴桑了。我對電影的態度,也隨著無數字鍵的敲落,逐漸慢慢起了變化。

  這年頭看電影,舉凡有看沒有懂、不知所云的,一律打成爛片;導演囈語毛病嚴重,或太愛說教的,也一概敬謝不敏。(天啊,在每天電腦關機疲累得跟條狗一樣後,還要聽人指點何謂人生,什麼是生命的意義,真的是令人頭腦發脹,嘴巴酸苦)。

  若說到了這把歲數,真正學到過一點智慧的話,那麼應該就是---人事的流宕興滅,是非對錯,豈是一言所能盡道矣?

  現在的我,只是一個愛聽故事的中年人罷了。

  喜歡藉著別人的悲歡離合,映照自己有限的經驗,喜歡在他人的愛恨瞋痴中,低迴自己的千情萬緒。

  在這種時候,若能遇到一個擅長說故事的高手,將故事講得生香活色,淋漓暢快,又餘味十足,那就是身為觀眾最大的福氣了。

  身為電影的觀眾如此,身為小說的讀者,更是如此。

  《走進天堂前的最後一站》,原名應譯為《碧烏拉山丘》,是作者雷金納.希爾(Reginald Hill),「狄埃爾與巴仕可警探系列」的第十七部作品。

  本書的敘事手法十分獨特,希爾透過眾多人物的眼光,來舖陳一件發生於英國約克郡的兒童失蹤案,述事者的觀點迅速轉移,來來回回,層層疊疊地交織出一樁疑雲重重的懸案。

  故事開頭第一章,是小女孩貝茲.阿古的回憶抄本,接著筆鋒一轉,拉到巴仕可探長陽光明亮的郊區住宅中,以及不請自來、半途殺出的胖刑事主任狄埃爾身上。不久,作者又帶領我們潛入小蘿蘭的腦袋裡,陪著她歡天喜地的跳下床,在和煦的晨光中,帶著心愛的狗兒,一步步踏向自己未卜的厄運。

  作者透過一點一滴的舖排,勾勒出今昔交錯、□實融會的複雜情節---十五年前,政府為了興建新水庫,決定將丹恩谷村淹沒。就在水壩即將竣工之際,村子裡接連發生了三起小女孩失蹤的事件,而貝茲.阿古剛巧都在案發現場。女孩宣稱自己看到一個名叫班倪.萊飛的青年在出事地點附近徘徊。

  警方雖然全力追捕班倪.萊飛到案,最後卻因欠缺線索,罪證不足,飲恨將嫌犯飭回。三起小女孩的失蹤案,最後隨著水壩的完工、居民的遷村、丹恩谷的淹沒,而變成了懸案,最後甚至連嫌犯萊飛都下落不明,不知去向了。

  丹恩谷的失蹤案,一直是狄埃爾刑事主任心頭一塊未化的瘀痛。

  十五年後,一個明亮的夏日清晨,位於水壩隔壁的丹比村,又有小女孩散步失蹤了,陪伴女孩的小狗被發現時,渾身是傷,而且更嚇人的是,就在女孩失蹤前一天,有人在村裡的橋墩上,噴了「班倪.萊飛回來了」的字樣。

  於是,狄埃爾刑事主任來到了巴仕可探長的家中。

  塵封多年的往事與傷痛,再次被揭開來,不安與驚惶,襲向了那些遷至丹比村的丹恩谷舊居民,以及失蹤女孩家屬的心頭。英國鄉間夏日漫漫,雨總也不下,時光彷彿回到當年那個尚未被水淹沒,炎熱不堪的谷地。

  儘管丹比村的居民心中蒙著巨大的陰影,失蹤女孩的父母們飽受驚擾,但受邀到村子裡表演的金髮女高音伊莉莎白,卻一意堅持演唱馬勒的「亡兒之歌」:

  碧烏拉山的天氣晴和朗麗,他們只是出去散步,很快就會一路談笑著回家。

  失蹤的女孩生死未卜,巴仕可的女兒小玫瑰也罹患腦炎,在醫院中與死神拉鋸。

  希爾潛入各個人物的心理,將他們的壓抑、憤怒、無耐、悲傷寫得絲絲入扣。原來,傷痛並不會消失,只是隱匿起來而已,於是眾人各懷其傷,各自擁抱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在疑雲詭佈的案情中苦苦掙扎。

  可是事實呢?事實究竟是什麼?

  希爾像給讀者觀賞一幅捲起來的畫軸似地,一次只為你攤開一小吋,當你以為繞過這條彎路後,將出現一座矮丘,他卻偏偏將你噗咚一聲地拉進泥塘裡,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點頭緒,又全部打亂了。

  希爾就是要你一頁一頁地往下翻,吊足你的胃口,讓你慢慢在為數超多的警探、失蹤兒家屬、嫌犯與新秀女高音之間猜疑不定,任你怎麼猜,也猜不中這些人物將會如何,案件要如何發展,結局又怎樣收束。

  希爾一直到小說倒數幾頁時,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動作火速收網,一鼓作氣地攤開捲軸,讓你在無法逆料的短瞬間,一次看清案情的全貌,而驚呼過癮。

  原來所有的線索、暗喻、臆測、夢幻,是這樣環環緊扣的呀!!!

  也許就像作者說的:「有時事實就擺在眼前,明顯如天上耀目的孤星。有時卻像佈滿美麗星群的夜空中,一顆淡弱的星子,唯有極目張望,才能看得見。」

  當事實如明星般騰躍而上、令人驚嘆時,卻也免不了帶來張望結束後的不捨與悵然。你會想到書中那些如鄰人好友口中聽來的一段段故事,想到他們延宕十幾年的恩怨情仇,咀嚼他們悲涼的境遇與無奈。案子終於破了,可是之後呢?

  傷痛不會消失,只是再度封藏起來。

  《走進天堂前的最後一站》雖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犯罪小說,其價值卻遠高於此。

  當巴士可最後踏上晨風輕揚的碧烏拉山時,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女高音如訴如泣的歌聲:

  碧烏拉山的天氣晴和朗麗,那裡沒有厭人的風雨,在上帝的懷抱中,他們靜靜安息。

柯清心

 

內容連載

朝陽將再次升起,彷佛不幸從未在黑夜降臨;
那不幸僅只危及了我,陽光卻為每一個人照耀。

「聲音很美啊,」彼德‧巴仕可嘴裡塞滿乳蛋餅說:「可惜低音喇叭部份吹砸了。」

「那是汽車喇叭啦,你的牛耳聽不出差別嗎?八成又是被那個死胖子害的。」

「要不你以為我幹嘛東西吞那麼快?」巴仕可說。

「我當然注意到了,彼德。再說,今天是星期天放假日,你根本不必去啊。」

他嚴肅地看著她,微微一笑,柔聲說:
「沒錯,我不必去,但我還是會去,這樣你也剛好趁機多充實一下你的安息日。」

意指艾莉的的寫作大業,以及放在前廊日光浴躺椅邊的那疊稿紙和三枝筆。

「這種大熱天實在令人無法專心。」她說,「天啊,那個死胖子會把整條街都吵醒!」

喇叭奏出貝多芬「五號交響曲」的開場主旋律。

巴仕可不予理會,說:
「算了,你大概也已經出名了,只是他們還沒告訴你罷了。」

艾莉已經寫了三部小說了,但都尚未付梓出版。第三本的手稿已經寄給出版商三個月了,對方打電話來客套一番,說要認真考慮出版,聽得艾莉心都涼了。

門鈴響,胖子從車上下來。巴仕可灌了口酒,將乳蛋餅沖下喉嚨,然後彎身親吻妻子。對艾莉來說,任何形式的親吻都很棒。有一次她告訴巴仕可,就算輕輕啄一下她的臉頰也行,就怕什麼都不做。此時她從長椅上拱起穿著比基尼的身軀迎向老公,給他一個熱烈的舌吻。

門鈴與「一八一二序曲」中尾聲的排鐘融合為一,還伴隨著拳頭敲擊木門的咚咚響。

巴仕可心不甘情不願地抽開身走入屋內,穿過走廊時,順手抓了件輕薄的風衣。其實已經好幾星期沒下雨了,但安迪‧狄埃爾害他變得神經起來。

「我的媽呀。」他打開門,叫了一聲。

沒想到大探長安迪竟穿了一身花花綠綠的夏威夷衫,顏色俗豔到連瞎子都會嫌刺眼。

「你怎麼老這麼放不開?」胖子看著巴仕可的風衣說,「哈囉,裡邊在放啥東東東?我知道那曲子。」

這件事比花襯衫更令人驚訝,胖狄二話不說,像緊跟著吹笛人的村童一樣,直接繞過巴仕可,穿過房子到內院裡的收音機旁。

「你無法攔阻的可憎的夜,」年輕的女中音激昂地唱道:「只能以永恆的光明將它淹沒!」

「安迪,」艾莉訝異地抬起頭說,「我還以為你在趕時間哩,有空喝一杯嗎?還是要吃片乳蛋餅?」她伸手去調收音機的按鈕。

「別關別關——是馬勒的曲子嗎?」

艾莉強迫自己別去看老公的眼睛。

「沒錯,」她說,「你很喜歡馬勒嗎?」

「倒不是。不過通常應該是用德文唱的吧?」

「是呀,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英文版的。」

「我心底深處的微小火焰已熄,喜悅的晨之光萬歲!」

歌聲漸漸淡去,樂聲又奏了約半分鐘後,也慢慢止息了。

「以上是伊莉莎白‧沃斯丹所唱的馬勒作品『悼亡兒之歌』第一首(Kindertotenkueder),此曲乃為死去的孩子所作。」播音員表示,「主席,我覺得這是一位很有潛力的新人,但第一張唱片就挑這種曲子唱,好像蠻奇怪的,而且我相信這是她自己翻譯的歌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4
    $160
  2. 新書
    47
    $170
  3. 二手書
    53
    $190
  4. 新書
    79
    $284
  5. 新書
    9
    $324
  6. 新書
    9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