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會診-子宮內膜異位症(二版)

中西醫會診-子宮內膜異位症(二版)
定價:230
NT $ 145 ~ 230
  • 作者:鄭丞傑曹玲仙
  • 出版社:書泉
  • 出版日期:2009-10-2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215247
  • ISBN13:9789861215242
  • 裝訂:平裝 / 18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科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相關統計資料如下:
  .在台灣,保守估計,約有20-50萬名女性深受此病困擾。
  .在美國大約7%正值生育年齡層之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而在合併有骨盆腔疼痛及不孕症的婦女中,罹患率更高,有些報告說是20%,有些報告則高達90%
  .在不孕症族群中,有大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此病特色是「良性疾病,惡性作風」,雖然不是癌症,卻會到處移轉、一再復發,不僅造成嚴重的經痛,影響生活品質,同時也成為婦女不孕的一個重要因素;甚者,更會導致卵巢癌,實在輕忽不得!

本書特色

  本書為婦科兩大名醫聯合出馬,結合中西醫完整的觀點,幫助妳拋開疼痛、迎向幸福人生!

作者簡介

鄭丞傑

  現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癌科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美國舊金山人類性學高級研究院教授
  國際外科學院院士
  美國性學學院院士

  學歷
  美國舊金山人類性學高級研究院性醫學博士 (M.D.,Ph.D.)
  台灣大學高階企業管理碩士 (EMBA)

  經歷
  美國南加州大學訪問學者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員
  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研究員
  台東馬偕醫院婦產科主任
  台北馬偕醫院婦癌科資深主任醫師
  台北國泰醫院婦產科病房主任

  著作
  學術論文百餘篇
  婦女保健及性健康書籍30種
  主編「婦產科超音波學」教科書〈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出版〉

曹玲仙

  現職
  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顧問

  學歷
  上海中醫學院畢業

  經歷
  上海醫科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教授
  上海醫科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
  上海醫科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
  中海醫科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
  中山臨床醫學院中醫教研室副主任
  上海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
  中醫婦科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中醫性醫學學會副主任

 

 

目錄

Part 1  西醫部分
[緒 論] 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
 盛行率
[病因及病理] 雌激素依賴性的疾病
 影響因素
 免疫系統的活化
 荷爾蒙失調
 良性腫瘤轉移
 家族史的表現
 環境毒素
 子宮內膜與子宮內膜異位的形成
 子宮肌腺症
[症 狀] 經痛、不孕與其他症狀
 經痛
 性交疼痛
 背痛
 排便疼痛、便血、經期腹瀉或排便次數增加
 不孕
 經期不規則
 其他症狀
[檢查及診斷] 確定病情,及早診斷
 自體免疫功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關係
 環境毒素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關係
 如何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與卵巢癌的關係
[預防與保健] 走出誤診的謬思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迷思
 預防的措施
[治 療] 釐清病情,對症下藥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
 子宮肌腺症的治療
[預 後] 家人的支持是患者最大支柱
 病情的復發,CA-125提前知道
 與病魔和平共存
 子宮內膜異位症病人對疾病的認識
 了解病人的需求
 患者的心路歷程
 參加病友支持團體
 男人與子宮內膜異位症
[診療室報告] 從經痛的夢魘出走
 子宮內膜異位症案例
 臨床Q&A
 參考書目
 
Part 2  中醫部分
[緒 論] 中醫師怎麼說
[病 因] 中醫的病因與病機
 氣滯
 氣虛
 寒凝
 鬱熱
[預防與保健] 對自己保護多一點
 時時注意,月月平安
[治 療] 中醫漢方,辨證論治
 氣虛血瘀證
 氣滯血瘀證
 寒凝血瘀證
 熱鬱血瘀證
 腎虛血瘀證
 其他簡易治療方法
[診療室報告] 對症治療,煩惱拋掉
 子宮內膜異位症案例
 臨床Q&A
 參考書目
 

推薦序

現代婦女保健良方

  大眾衛生教育是預防醫學重要的一環,教導民眾如何預防疾病、早期發現疾病、預防疾病復發、早期發現復發、如何與疾病和平共存……等,我們常說預防勝於治療,站在公共衛生的立場來看,我們可以說健康促進和健康維持,比治療疾病還重要!

  子宮內膜異位症可以說是現代婦女的文明病,在晚婚、晚育、少子的時代,尤其常見。目前每六對夫妻有一對不孕,而每三對不孕夫妻中,就有一位是因為婦女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除此之外,子宮內膜異位症常引起經痛,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有少數案例,日後會引起卵巢癌!因此,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女們不可輕忽的疾病。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癌科主任鄭丞傑醫師不但學有專精,在臨床服務、教學與研究上皆成果斐然,他曾榮獲北醫大的「臨床研究獎」,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也長期熱心大眾衛生教育,走出校園,走出象牙塔,積極參與全民衛生教育的推廣,多年來已出版深入淺出的通俗保健書籍,三十冊以上,精神可佩。

  這本書從子宮內膜異位的定義、盛行率、病因、致病機轉到診斷、中西醫療法、預防復發,乃至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以及家庭和病友團體的支持等,均有詳細的敘述,無疑地是現代婦女的保健良書,也是值得社會大眾閱讀的醫藥衛生教育的好書,本人樂於推薦之。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暨亞太公共衛生學會理事長 邱文達

自序1

良性疾病,惡性作風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估計台灣地區一直保持有至少二、三十萬的病患,老病號過了更年期,新病號過了青春期又「遞補」進來,人數有增無減。子宮內膜異位症使得許許多多的婦女朋友飽受嚴重經痛之苦,還有很多人因而不孕,據估計在不孕症患者當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罹患此病,另外還有一些人則苦於性交疼痛或異常出血;更可怕的是,少數病例日後卻長出特定的卵巢癌來!

  二十年來,我的門診病患中,始終有10 ~ 20%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肌腺症的患者,她們之中,有些人痊癒了,有些人懷孕了,有些人始終不孕,有些人日後長出了卵巢癌,乃至中年早逝,也有些人一再地復發,苦不堪言。我常告訴患者,這病的特色是「良性疾病,惡性作風」,因為基本上,它不是癌症,但它會到處轉移,也會一再地復發,而近來更肯定有少數會癌化!

  醫學界對這個病下了很多工夫研究,很多國家成立了「子宮內膜異位症醫學會」,台灣也有不少專家學者在鑽研它。婦產科學教科書一向說「晚婚晚育」、「經血逆流」是此病的致病原因,但事實上近年來青少女患者日益增多,已令人不敢再說那是唯一的因素;而免疫學的研究更指出,經血逆流的婦女中,很多不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她們的免疫機能顯然比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好。環境毒素,例如戴奧辛、多氯聯苯,也在近年的研究中被認為可能和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

  總之,在這本書中,我在西醫的部分引用了許多最新的醫學資料,深入淺出,希望有助於婦女朋友們一同來對抗這個可能影響您半輩子的病。感謝過去在國泰醫院婦產科的同仁黃文貞、賴宗炫、劉壽懷、張莉文、張美玲、佘伯青、駱長楠等醫師協助翻譯部分西洋文獻和校稿。還有,謝謝台北長庚醫院張明揚教授,也是中華民國子宮內膜異位婦女協會祕書長,他主編的會訊提供了本書不少本土的醫學資料。最後,更要感謝書泉出版社的協助,若非她們的不斷催逼,這本在1999年即已答應交稿的書,也不可能在我極其忙碌的臨床工作中,抽出2002年的春節空檔,終於在舊金山完成,並在2009年重新修訂出版。

  正如本書最後幾章所寫的,婦女朋友們以及她們的家人,都必須學習如何預防此病、預防復發,或如何和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平共存,希望這本書的付梓,能夠幫助讀者以及她們的家人,一同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這個工商社會的文明病。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癌科主任 鄭丞傑

自序2

中醫看子宮內膜異位

  我有幸從師上海名醫唐吉父教授,學到他的高尚醫德、獨特的學術思想、豐富的臨床經驗。並有幸在全國名醫俞瑾、李超荊教授的帶領指導下,耳染目濡現代醫學整理發揚中國醫學遺產的豐碩成果,促使我尋求探討辨病辨證結合診療婦科的疑難病證。

  余臨診四十年,目睹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痛苦不堪的情景,我翻閱中醫古醫籍,無該病症的病名,只能從「經痛」、「癥瘕」、「月經過多」、「經期發熱」、「不孕症」等章節中尋找了不少名醫醫案,獲得不少的啟迪。根據子宮內膜異位的臨床症狀歸納,「瘀」是本病徵的致病本質;活血化瘀是治療本病的大法。然而,單用活血化瘀藥物堆砌的方藥,治療效果往往未能盡如人意。運用中醫理論,從不同體質、病程長短等不同的臨床表現區別不同徵候,辨病辨證結合治療,確實看到了不少重複的真實病例,為此從較多的病案中積累中醫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規律。僅此以饗廣大病患,並供同道共同探討指正。

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顧問 曹玲仙

 

內容連載

緒 論/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
  所謂子宮內膜異位,指的是正常應只存在於子宮內膜的腺體和基質,存在於子宮之外,最常見的地方是骨盆腔內的器官上面以及腹膜上面。

比較罕見的情形是,子宮內膜異位到鼻腔、肺部,造成每次月經期間會咳血出來;也有異位到心包膜、肋膜; 另外,也有異位到子宮頸、陰道、外陰的可能。除了骨盆腔內的器官和腹膜之外,腹部的剖腹生產傷口和會陰的生產切開傷口,也算是比較平常的子宮內膜異位位置。

  在骨盆腔之中,又以位置最低的直腸子宮陷凹,亦即子宮後方、直腸前面的一個低窪地區,以及其略上方位置的子宮薦骨韌帶,亦即子宮下半部的後面, 以及卵巢上,這些地方都是最為常見的子宮內膜異位處。

  另外,子宮內膜跑到子宮肌肉層裡面也相當常見,這時候稱為子宮肌腺症, 也有人譯為子宮腺肌症,也有人稱之為內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而一般在子宮之外的,是外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盛行率
  根據估計, 在美國大約7%正值生育年齡層之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 而在合併有骨盆腔疼痛及不孕症的婦女中,罹患率更高,有些報告說是20%, 有些報告則高達90%。一般認為,在不孕症族群中,有大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據此推估,台灣地區的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假設生殖年齡層女性, 亦即初經之後停經之前的女性,十三至四十九歲之中,每一年大約有15萬人( 一、二十年前台灣地區每年新生兒約26至35萬人,除龍年特多、虎年特少之外, 大都維持在30至32萬人),總共約555萬人,乘以7%的話,是388,500人。也有研究估計10% 的生育年齡層女性罹患此病, 如此一來,則有555,000人。

  若以二十至四十四歲, 約有375萬生育力強的女性,其中15%,亦即562,500人,本人或配偶不孕,而其中的三分之一可能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有187,500人。不過這樣的推估,忽略了少女和停經後補充女性荷爾蒙的婦女,仍有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可能性。

  總之,在台灣地區,保守地估計約有20萬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 事實上,仍有可能多達4、50萬人罹患此症,只是由於有些症狀輕微的患者並未求醫,所以未能確切診斷,因此,不易正確統計其盛行率。

  不過, 無論如何,即使在1,000萬的女性同胞中,有20萬人罹患此病, 也很值得我們去關切、去了解,何況,此病不僅造成嚴重的經痛,影響生活品質, 而且造成不孕,除了影響婚姻生活,也影響傳宗接代。

病因及病理/雌激素依賴性的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症在十九世紀就被提出來,但直到二十世紀才開始逐漸為醫學界所了解。儘管如此,時至今日人類對此病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雌激素依賴性的疾病, 根據最新版的婦科學聖經《諾瓦克婦科學》(Novak’s Gynecology),有三種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的假說,分別是子宮內膜組織異位移植、腸腔組織化生及誘導理論。

  所謂子宮內膜組織異位移植理論包括幾種,其一是子宮內膜隨著月經血逆流出去的理論,早在一九二○年中期就被提出來了,至今仍是大家公認最可信的一個學說。月經血經由輸卵管逆流到腹腔內,這情形在七到九成的婦女身上都可見到, 但卻不是人人都會發生子宮內膜異位,因此,可能還有其他的共同因子一起作用, 才能引發疾病。

  另外一種移植方式是, 經由淋巴或血液的擴散,將子宮內膜帶到許多婦科器官,例如子宮頸、陰道和外陰,以及婦科以外的器官,包括盲腸、直腸、乙狀結腸、小腸、疝氣囊、肺部、肋膜腔、皮膚、腹股溝、肚臍、四肢、淋巴、神經、大腦等。這些地方都不是經血逆流可以解釋其子宮內膜異位是如何抵達的。

腸腔組織化生理論,指的是屬於腸腔上皮細胞來源的一些骨盆腔內組織,可以轉化為子宮內膜組織,因而形成異位的子宮內膜。不過,這種說法還沒有強而有力的實驗室及臨床研究可以支持。

  至於誘導理論,其實是化生理論的延伸,認為某種尚未知的內源性生化因子能誘發未分化的腹膜細胞,發展成為子宮內膜組織。這個理論在兔子的實驗中已獲得證實, 但在女人及靈長類動物身上還未獲得印證。

影響因素
  一般都知道,晚婚、晚育、不育、少育的女性容易罹患此病,因為懷孕生產讓月經暫停,使得內膜沒機會逆流或經由其他管道亂跑,同時,也自然使得異位的內膜萎縮掉。古人由於沒避孕,從青春期開始生育,一直生到無法受孕為止, 所以一輩子月經來的次數少得多,此病的罹患率自然也極低。不過,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呢?遺傳因素其實是存在的。研究顯示,如果一個女人的一等近親(1st-degree relative),例如母親和姐妹有人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則她的罹患率是一般人的七倍,而同卵雙胞胎姐妹中, 如有一人罹患,另一位的罹患率為75%, 因此,可見遺傳因素有一定的影響。免疫因素是另一個重要的因子, 如前面所述,絕大部分的婦女都有經血逆流的情形,但卻只有少部分人會罹患此病。研究顯示,患者免疫功能較為低下,從骨盆腔中清除子宮內膜細胞的能力較差。

  另外,有趣的是,月經週期較短而來經天數較長的人,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機會較高, 原因可能是每年月經來潮的天數相對上比較多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3
    $145
  2. 新書
    79
    $182
  3. 新書
    88
    $202
  4. 新書
    88
    $202
  5. 新書
    9
    $207
  6. 新書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