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1
我有許多頭銜
我是金鐘獎導播,我導過、演過的廣播劇數也數不清......
我是主播記者演藝人員們的正音老師......
我是國語日報的成人正音班老師......
然而,在這些頭銜下,我真正念茲在茲的是:孩子在學習語言之始,學習能力如海綿般強大,但所吸收的素質是否優良呢?
洪蘭教授曾說過:當孩子有好的語文能力,更不必擔心孩子在組織能力、邏輯能力與表達能力有問題,而這三種能力恰巧是領袖能力的三個指標。
學好說話的基本功,正是成就口語表達之利器。所以,我在教學中總必然選幾則「繞口令」、「歇後語」作為素材,這些有趣的語文變化,就是讓孩子練習音準的絕佳練習教材。
最近,聽到一個令我欣喜的消息:深耕兒童文學二十餘年的小魯文化,出版了一套在遊戲中達到學習語文目的的有聲書──《說相聲,學語文》,作者是我十分敬佩的兒童文學泰斗馬景賢先生,而錄製有聲CD的時候,更動員了二十七個孩子在「北曲」葉怡均老師辛苦指導下,孩子們所講述十五段相聲裡,每個誠懇聲音的背後一段認真奮鬥、努力練習的故事。
這套在遊戲中達到學習語文目的的有聲書,足讓長久以來忘了語言精緻、細膩之美的大、小孩子沉浸在語文的薰陶裡。
中國廣播公司資深播音員、口語傳播專家 李若梅
推薦文2
相聲是幽默的語言藝術,從說學逗唱中學習語言的技巧,令人開懷大笑。馬景賢爺爺寫的相聲,千萬不能錯過。
臺視配音班國語正音班老師、警察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 汪蓓
推薦序
只要你想,你也能做到
臺北曲藝團文教部執行長 葉怡均
臺北曲藝團成立於一九九三年,是一個堅持正統傳承的說唱團體,自一九九八年起連年獲選為「文建會優良扶植團隊」至今。二○○五年,北曲成立「文教部」,專門推展說唱藝術教育,有鑑於「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乃同時開設「少兒練功房」,將說唱教學常態化,以長期培育說唱種子。由於「有教無類」,四年來,不只團內開班,還有許多認同北曲教學理念的學校及家長也呼朋引伴相繼成班,使得少兒說唱更加普及!
馬景賢先生,是將語文教育融入兒童相聲的先驅之一。臺北曲藝團為馬老的兒童相聲作品錄音不是頭一回了。不過,以往都是由團內的專業演員發聲;這次,小魯文化出版社副總編輯鄭如瑤女士向我提出一個冒險的想法──由孩子來錄音演出!我有點遲疑,因為專業演員保證使作品加分,而孩子則未必,甚至可能減分!但是,既然馬老、如瑤都不嫌棄,況且這提供孩子們參與作品的寶貴經驗,於是我決定放手一試!
其實最省事的作法是挑三、五名菁英加強訓練。可是,這和本書的理念相抵觸,馬老、如瑤和我都希望讓讀者聽眾了解:「說相聲、學語文」不是少數先天具備語文優勢的人的專利,而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嘗試的;是故,我選擇棄簡就繁。首先,我開放甄選,手上幾個說唱班包括北曲練功房、內湖班、萬興國小說唱社大約有五、六十名學員都獲得試音的機會,再由出版社挑出合適的聲音組成工作小組。結果,這支隊伍出乎意料的龐大,十五段相聲總共動員了二十七個孩子!光敲定練習的時間就夠頭痛的,何況還要一組一組個別指導。其間,如瑤曾出席排練一天,她的結論是:「葉老師!你哪是指導孩子說相聲?你簡直是孩子的心理醫生!」是的,因為每一個孩子來我面前,我不只處理他口語、表演等技術,還得解決他的性格問題!有的內向、有的緊張、有的固執、有的好動、有的亢奮過頭......若非之前「練功房」長期相處讓我對他們瞭若指掌,否則實難在短時間內將之調整到最佳狀態。
歷經三個多月,十五段相聲完工了!孩子們進步很大、家長們滿懷感謝,馬老與出版社也都滿意,我算鬆了口氣。現在只等聽眾反應啦!然而,在聽CD之前,我得先預告:若你們期待從CD中聽到最完美的聲音、最準確的咬字、最精湛的演出,那恐怕將略感失望!但是如果你知道每個聲音背後的故事:比如堉銘如何與大舌頭纏鬥、鈞彥如何苦戰口吃,又比如鎮遠、蕥禎、乃郡、緒睿等好幾個原有口齒不清或閱讀跳字等問題......想像一下他們費了多大的工夫去克服、矯正之後才達到現在的水準!了解這些後,我相信,任誰都會為他們的表現而感動、喝采!而這套相聲錄音的珍貴處,即在於這群孩子們「現身說法」,用他們的自信來證明「說相聲,學語文」不是一句空洞的廣告詞!孩子!只要你想,你也能做到!
作者序
笑的藝術──相聲
馬景賢
相聲是一種具有喜劇的曲藝形式,是很早以前由民間的講故事、說笑話發展起來的。相是相貌,聲是聲音,所以相聲是相貌和聲音的表演,因此相聲要語言詼諧、幽默、風趣,表演的動作能引人發笑,所以相聲被稱為「笑的藝術」。
相聲的內容範圍很廣,取材包括天文、地理、歷史、典故、戲劇、方言、民間故事。但說相聲必須抓得住「說學逗唱」的技巧,要能做到會說、會學、會逗樂、會唱。說,要做到口齒伶俐,語言清晰,發言準確、洪亮,感情充沛;學,要做到學什麼像什麼,裝誰像誰,摹擬人物要維妙維肖,學方言土語繪形繪聲;逗,要做到幽默、滑稽、活潑、風趣,等於挑起矛盾,引人發笑;唱,要做到優美不俗,聲情並茂,字正腔圓。看起來說相聲並不容易,不只是耍嘴皮子,離不開笑,但是笑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相聲的目的,主要表達的主題是思想,笑料是要吸引聽眾的注意。
本書裡的相聲,並不一定都合乎相聲「說學逗唱」的標準,有些不一定合乎「相聲理論」,目的是在語言學習上換另一個學習角度,透過說相聲讓讀者學習語文,所以在書裡有成語、歇後語、繞口令、民間故事,和一些語文常識,希望在遊戲中達到學習語文的目的。我寫相聲,也是偶然的事,當初是參與編寫國小國語課本時,寫了一篇相聲,大家都認為這在語文學習上,對訓練學生說話表達上都有幫助,於是一路寫了下來,並受到不少老師同學的喜歡,於是東拉西拉,一直寫、寫、寫......有些同學拿來當做表演的稿本。希望透過這本《說相聲,學語文》能帶給大家更多的幫助和快樂,如有內容不合乎相聲要求的地方,請行家多多指正,希望以後能做為在寫作上的參考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