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讓安寧病房成為快樂的地方 / 陳榮基(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一九六七年英國的西西里.桑德斯醫師(Cicely
Saunders)創辦了倫敦聖克利斯多福安寧院後,安寧緩和醫療逐漸納入現代醫療的主流,並成為人性化醫療的代表。但是人們往往忌諱談死,不敢也不願面對死亡的課題,因此當病人的疾病已進入末期,再多的醫療作為都已無法改善病情挽回生命時,面對病人的痛苦與家屬的徬徨無助,此時醫療人員理應提供安寧緩和醫療的服務,以積極的態度與作為解除病人的痛苦,讓病人可以快樂安詳地度過人生最後必經的旅程。然而此時建議安寧緩和醫療,往往會被病人或家屬認為是放棄病人,不再為病人治療的表現,而無法接受。甚至醫療人員自己也無法接受安寧照顧的理念,以「積極奮戰」的作為,讓病人受盡痛苦與折磨,讓家屬留下長遠的遺憾。
作者陳坤虎先生是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於九年前參與安寧工作後,逐漸從學習者成為指導者,到處受邀演講安寧療護心理師的工作。他曾經在蓮花基金會的《生命》雙月刊撰寫文章,頗受讀者歡迎。現在撰寫的「貼心照護二十招」,由張老師文化公司出版,以他多年參與安寧照顧的經驗,告訴我們「安寧病房是充滿快樂的地方」。本書分為三大篇:「入門篇」、「基礎篇」與「進階篇」。「入門篇」介紹從事安寧療護時,需具備哪些基本態度及概念;「基礎篇」介紹在與癌末病友或家屬溝通時,可以運用哪些基本的溝通技巧與策略;「進階篇」則是期望讀者能彈性地整合及運用各項技巧,以處理癌末病友或家屬複雜的問題,並幫助他們尋找生命的意義,藉此提升其生活品質。
每則「貼心照顧」都有實例、方法及練習題,是有心參與安寧工作的學員自修成長的優良參考書。他提供了相當實用的原則、方法與技巧,分享給有志從事安寧療護的朋友,也期盼能為安寧療護盡點棉薄之力。本書對想了解安寧內涵的一般讀者更是很好的入門書。作者深入淺出的介紹,沒有心理學背景者也可以充分吸收。
一位臨終病友告訴本書作者:「心美什麼都美,快樂心方能長久。」作者則告訴我們「用愛心真誠實話」,以「無條件的接納,陪伴病人」。所有照顧者,包括醫師、護士、心理師、社工師、志工、宗教師等,「對於病人及其家屬的關懷是無私且不求回報,完全以溫馨、接納的態度對待他們。」
作者透過經驗與學習,了悟「在安寧病房, 我覺得能陪著癌末病友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是我的福氣,也是上天對我的眷顧,因為在這裡有人性,有自然純真的互動。 」這種感受正是很多從事安寧工作同仁的心聲。讀者可以透過本書,分享安寧病房中的痛苦、挫折與失望以及快樂、昇華與成長。細心讀完本書,你是否同意作者昭示的「安寧病房是充滿快樂的地方」的理念?
推薦序二
從「心」此在 從「心」存在 /方俊凱(臺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
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神學家、精神科醫師,卡爾.雅斯培(Karl Jaspers, 1883-1969),在一九六六年的著作《蘇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穌》(Socrates, Buddha, Confucius,
Jesus;台灣由傅佩榮教授譯為《四大聖哲》)中,認為四位聖哲相同之處,是他們所關懷的並非只是知識,而是人的思維與內在行動的轉化。雅斯培指出,對於一個人如何能探觸別人最深處的靈魂,四位聖哲一致的答案都不屬於理論,而都屬於實踐。最真摰的安寧療護也是如此:不是什麼偉大的理論,乃是用「心」去實踐。
身為同時具有安寧緩和醫學專科醫師執照的精神科醫師,投身照顧癌症末期病人已經超過十年。在照顧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精神,以至於靈性層面,我無時不刻在迷惘中尋求答案。迷惘之一,身體健康的醫療工作人員,真的能夠了解臨終病人內心最深層的世界嗎?迷惘之二,身為精神科醫師,除了「幽谷伴行」,難道沒有其他精神、心理專業的治療模式可以幫助末期病人嗎?迷惘之三,末期病人真的希望有精神醫學或心理學的專家來了解他們嗎?早些年,我捫心自問,雖然自認為很用心來陪伴末期病人,可是卻對精神醫師與心理學專業在安寧療護的角色愈來愈感到迷惑。為了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意,我半工半讀地取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文憑;不但如此,我還不斷地催迫自己出國開會,就這樣穿梭在「亞太安寧會議」(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APHC)、「歐洲安寧會議」(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Hospice Care, EAPC)、「死亡教育與諮商協會」(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ADEC)與「國際心理腫瘤醫學學會」(International
Psycho-Oncology Society, IPOS)中,追求理論與學術的精進,突破迷惘。然而,最近我卻從最根本的臨床工作中發現:安寧療護,再多的理論,沒有「心」,也是惘然。
德國另一位知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在一九二七年的著作《存在與時間》中提出一個觀點,他認為一個人從生到死的過程,是一種從「此在」的存在方式,變成不再「此在」的存在。什麼是「此在」?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常在心理學裡提到的「活在當下」這種「此地此時」(here and
now)的存在。接受安寧療護的末期病人,就算是已經接近生命的終點,卻依然真真實實地「此在」。身為照顧者或陪伴者,是否真的能意識到自己面對的人,是一位活生生的「此在」?從另一個角度看,醫療工作者是否也能夠意識到自己在工作場域中,的確是一位活在當下的「此在」?關鍵之處,不在於懂不懂深奧的道理,而在於是否真正用「心」。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陳坤虎老師這本《漸漸懂了你的心──安寧陪伴入門20課》,有著多年來與癌症末期病人互動的經驗,也有許多心理學界熟悉的理論架構,然而我個人覺得本書最可貴之處,在於處處可以看到陳老師的用「心」。更難得的是,陳老師將複雜的認知行為心理學的理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表達,讓從事安寧療護的臨床工作者能夠真正運用。我想,過去我受的迷惘之苦,讀完本書之後,讀者應該就不會再有吧!
這是一本從心理學領域談安寧療護的好書,作者的用心,讀者必然可從心感受;然後,醫療工作者能夠從「心」來照護「此在」的末期病人,生死兩無憾,最後終能創造獨一無二的回憶,永遠從「心」存在。真誠為您推薦。
作者序
安寧病房是充滿快樂的地方
特別在安寧病房,我覺得能陪著癌末病友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是我的福氣,也是上天對我的眷顧,因為在這裡有人性,有自然純真的互動。
每次人家問我,我對安寧病房的印象是什麼?我總是回答說:「去那邊很快樂啊!」別人總是泛起狐疑的眼光看著我,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每次受邀談癌末病患的心理需求與照顧,我還是會說:「安寧病房是充滿快樂的地方」。台下的聽眾不是一片譁然,不然就是竊竊私語起來。
聽眾這樣的反應是可以理解的,大家聽到「安寧病房」總覺得那是個等死的地方,或是很可憐的地方,或是死氣沈沈的,不然就是充滿哀嚎啜泣的地方。好像大家一提到「安寧病房」,就顯得不自然,特別是在老人家面前最好不要提到它,它可是一大禁忌!
記得小時候,路上有喪家辦喪事時,常常就近於馬路旁,搭起棚子辦起喪事來,老一輩的人總訓誡小孩不要接近辦喪事的地方,不然會被「煞到」。之後,每當我走在路上看到有辦喪事之家,便盡可能繞遠路回家,深怕自己一不小心路過時,心中有什麼對死者不敬之處就會中邪。但有時後,回家的路就只有這麼一條,或是辦喪事的人家偏偏就在我家旁邊,自然就無法躲了,那該怎麼辦呢?我只好低著頭迅速的經過,口中喃喃自語的求神明保佑。老一輩的人家還說,經過辦喪事的人家時,最好什麼都不要看,我心中害怕極了,自然也不敢多看,偏偏有時就這麼不小心「忍不住」撇了兩眼,瞧瞧到底是誰去世了?到底去世的人長的什麼樣子?是很老的公公婆婆嗎,怎麼會去世?是壞人嗎,怎麼會去世?說也奇怪,既然老一輩的人不希望我們看到去世的人的模樣,但為何辦喪事之家還是會掛出死者的照片嗎?說實話,到現在我還是不懂這個道理。
我想這樣的經驗多多少少烙印在一般人的心中,以致於當談到有關「死亡」的議題時,便唯恐避之不及。「死亡」似乎有種神秘力量,需要面對它,卻又想逃開它,最好還是不要提起它。
為此可以理解的是,人們問我關於安寧病房的感受時,我竟然回答:「安寧病房是充滿快樂的地方!」自然難免給人家有矯揉造作之感,但是當你有這種感覺時,你是不是在想「安寧病房是可怕的地方,安寧病房是可憐的地方,安寧病房是等死的地方!」
筆者並無意說服你需要跟有我相同的感覺,在此只是想與你分享,即便人們在癌末臨終之前,還是有很多人性自然的一面,只不過這一面往往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而無法透露出來,或是被我們怎麼看「安寧病房」或是「臨終病患」的眼光給掩蓋。
記得有一次,我到病房裡探望一個奶奶,我見到奶奶時,跟奶奶說聲:「奶奶好啊!」奶奶跟我笑了笑說聲:「你好啊!」我當下的反應跟奶奶說:「奶奶,你笑得好好看喔!」奶奶的回答讓我很驚訝,她這麼說:「是嗎?已經好久沒有人跟我這麼說了!」我心裡想著,怎麼會這樣呢?「微笑」不是人性最自然的一面嗎?打從嬰兒出生後沒多久,他們就有「社會性的微笑」,我想你一定不會吝嗇給於小孩子讚美說:「他笑得好好看喔,真是可愛!」孩子稍微長大,他們學會更多「社會性的笑容」,他們見到大人會微笑說:「叔叔好!阿姨好!」大人通常也會帶著微笑摸摸他們的頭說:「你真乖,真懂事!」但是令我驚訝的是,怎麼到了安寧病房或是得了某人得了癌症,好像這些原本就很自然的互動方式,反而在奶奶的口中,變得如此不自然呢?怎麼奶奶的反應會是說:「已經好久沒有人跟我這麼說了!」就在當下,我接著奶奶的話這麼說:「奶奶,我真的覺得你笑很好看耶,那麼下次
我再來看你時,你要記得再跟我微笑喔!」
我想「生命的陪伴」就是我的人生哲學之一吧!特別在安寧病房,我覺得能陪著癌末的病友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是我的福氣,也是上天對我的眷顧,因為在這裡有人性有自然純真的互動,有面對生命不確定的悸動,有相互支持的感動。在這裡,你可以陪著他們一起笑,陪著他們一起掉淚,陪著他們看電視,陪著他們說以前的種種,陪著他們面對生命的無常,陪著他們一起面對不可知的未來。而這陪伴,嚴格來說應該是雙方彼此互動的,因為你陪著他們,他們也陪著你,是互為主體性的。你在他們生命旅程中,那怕是驚鴻一瞥,那也值得,因為你參與了他們的生命,他們也在你的生命中泛起一絲絲的漣漪。
每次我演講關於「癌末病患及其家屬的心理需求與照顧」時,第一張投影片總是打出一位臨終的病友寫給我的一段話,他在一張紙上寫著:「心美什麼都美,快樂心方能長久。」我看了好感動,問他:「可不可以送給我!」直到現在,都一直將它好好收藏著。
如果你下次遇到我,問我對安寧病房的印象,我還是會對你說:「安寧病房是充滿快樂的地方!」那如果我問你,你會怎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