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兩年前,我以73歲的年齡,完成了騎行自行車環島一周的自我挑戰,此後有越來越多的單車勇士們,也加入了騎車環島的行列,今年暑假,環島車友絡繹於途,我們的年輕學子更透過單車成年禮的環島騎行,完成人生當中重要的里程碑。
許多朋友會說,他們工作忙碌,沒有時間撥出個九天、十天的連續假期去環島,而惠忠《慢騎─分段環島&悠遊22小鎮》的出版,正提出完美解決方案。其實環島不一定要一次騎完,可以隨著個人方便的時間分段完成;路程也可以不止927公里,可以在台1線、台9線之外,有其他路線選擇,可以避開車輛較多、空氣不好的路段。總之,單車環島的日數、里程和路線是可以有多種選擇的。
因為慢騎,所以可以深度體驗在地風俗民情,因為分段,所以沒有時間的壓力,容易成行。我原以為自己環島的過程中,對台灣已有了深刻的了解,原來還有更多名勝古幽,有待我去探索、去挖掘。有太多太多的小鎮未必在傳統環島沿線,卻也是我們不能錯過的精采片段。
開車太快、走路太慢,只有自行車才能留住人生的美景。我們發現,「慢騎」才能真正將休閒運動與旅遊做完美連結。本書適合沒時間做長途連續環島的人,更適合已經環島過的人,用分段環島的方式去體驗寶島之美。在政府的支持與推動之下,未來幾年內全國自行車道路網亦將建構完成,屆時慢騎的方式也會更多元,台灣正朝著「Cycling Paradise」的目標邁進。
財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作者序
慢騎呼吸台灣人情味
閉上眼睛,這從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前後加起來近一個月的分段環島慢騎,所有景象一幕幕的浮現眼前,這趟旅行深深烙在我的心裡,因為我是很用力的騎,不是腳踩的用力,而是刻意放慢腳步,用心感受台灣各地的人文與風情。
出發前我提醒自己,之前已環島過四次,每一次都想改變嘗試不同路線以體驗不同感受,但每次卻還是大同小異的旅程路線,且大多是快節拍騎乘,挑戰所謂的體力環島,但是完成後所沉澱下來的記憶並不多。無法像這趟旅行完全放鬆了自己,夠奢侈的慢騎與樂活!尤其自己隨心所欲,彈性修正的路程,簡直是放逐自我的極至啊!
以分段環島的騎車方式,用心去發現自己對事物敏銳專注潛力、發現自己體驗一點點的感動就雀躍不已的喜悅、發現台灣人的純樸不僅僅是掛在嘴邊的淺層表露、發現自己更有動力繼續走下去,走不完看不盡台灣島的一切。
我們有多少機會可以舒暢環島盡覽台灣之美?難道台灣之美只要道聽途說就能滿足!
此行路途中遇到很多騎車旅人,交談中最常見答案─大家都這樣在騎環島,所以我也是這樣騎環島。大家都騎台1公路、台9公路,所以我也是騎台1公路、台9公路。續問騎這樣的道路旅遊感受如何?就多半苦笑搖搖頭。為什麼每次都這樣趕路?有時間壓力嗎?多半答不出來或竟是大家都是這樣在騎啊!
這次我試著將現有較完善的自行車專用道(524公里)、少車輛干擾的鄉鎮道路(716公里)與少數不得不銜接的縣道(282公里)/其他省道(190公里)、非得遷就現地環境的台1公路、台9公路、台2公路(320公里),組合串聯成一條我自己規劃的「自行車環島國道」(2032公里),讓更多分段圓夢的人有所依循,儘量避開絕大部分現有環島騎台1公路、台9公路等車輛繁多吵雜、空氣污染、騎車安全品質備受干擾的省道路線,以減少危險。
當然,漫無目的流浪式環騎也行,你不一定要依照我的路徑,環島之路隨心所欲!
感謝旅途中許多幫助我的貴人,讓我動力十足,完成生命中的夢想。
作者 / 林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