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天為什麼從半夜開始計算?一年「四季」是如何劃分的?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吃粽子?太空人在月亮上行走為什麼會失重?SOS是什麼意思?含羞草為什麼「害羞」?人體是由多少塊骨頭組成的?馬拉松賽跑的由來是什麼?......所以這些,都可以歸納到文化常識的範疇。
俗話說得好:「文化是個筐,什麼東西都可以往裡面裝。」文化是一個幾乎包羅萬象的詞,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文化」都是最常用的詞之一。文化究竟是什麼呢?很多人都曾對文化下過定義,但是由於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的不確定性,至今還沒有一個被大家普遍認可的文化概念。
從詞源上看,漢語中的「文化」一詞是由「文」和「化」兩個漢字組成的。「文」的本義指色彩交錯的圖形,或紋理、花紋。如《周易‧繫辭下》中的:「物相雜,故曰文。」從「五色成文」一詞中,還引申出裝飾、修養的意思。「化」字的本義是變化、生成、造化的意思。「文」和「化」兩個字組合起來使用最早見於戰國末年出現的《周易‧賁卦》:「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英文中,最初「文化」(culture)一詞源於拉丁文(colo),是耕耘的意思。文化的涵義不僅耕耘土地,還指照料土地、飼養動物;照料人們的生活,如穿衣、裝飾身體、關心和照料朋友及祭祀祖先的風俗;還意味著居住在城鎮或市區,以及培養正確的道德和心智等。在中世紀晚期,「文化」開始指道德完美與心智、藝術成就。
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文化,文化是和我們的生活緊密連在一起的。對於文化的構成也有不同的說法,其中最常見的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層次說」。
人類為了克服自然這個敵人,創造了物質文化,簡單地說就是指工具、衣食住行所必需的東西,以及現代高科技創造出來的機器等等。人類借助創造出來的物質文化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獲取生存所必需的東西。
為了與他人和諧相處,人類創造出制度文化,即道德倫理、社會規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典章律法等。人類借助這些社群與倫理文化行動,構成複雜的人類社會。
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上的焦慮和不安,人類創造了精神文化。比如藝術、音樂、戲劇、文學、宗教信仰等。人類借助這些表達方式獲得滿足於安慰,維持自我的平衡和完整。
「人生而有涯而學無涯。」每個人的時間和經歷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如果還想瞭解其他國家的文化知識,從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來說,都讓人望洋興嘆。
為了滿足大家的求知願望,本書精選了古今中外的文化常識,融知識性、趣味性於—體,內容涵蓋了節日、禮俗、飲食、服飾、美術、工藝、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哲學、宗教、稱謂、名勝、交通、科技、名人等各方面,堪稱一本讓人開卷有益的中外文化百科全書。
在中外文化知識的海洋中暢遊,不僅可以增加你的知識儲備,開闊視野,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你的文化修養。本書濃縮了古今文化常識精粹,為讀者打開了瞭解古今中外文化的便捷視窗。透過這個視窗,你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生活,豐富多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