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實相與再現

建築,實相與再現
定價:350
NT $ 315
  • 作者:黃恩宇
  •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 出版日期:2009-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833550
  • ISBN13:9789866833557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看穿建築形式裡的詭!一場時空交錯的建築風景鑑賞之旅。

比較建築學,空間裡的新語言,跨區域與跨文化的多元建築對話!

  我們常常說新化老街的街屋是「巴洛克建築」,而巴洛克建築這詞源指的是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建築,那麼,新化老街的街屋和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建築,兩者有直接的關係嗎?

  「日式極簡禪風」、「新古典式的低調奢華」……這些字眼與形式的搭配,在建築實踐與歸類上是適當且合理的嗎?如此弔詭的新名詞組合在東、西方現代文化中時常可見,尤其是面對後殖民、跨文化、跨領域的多元建築研究時,西方自19世紀以來所建立的建築史架構顯現左支右絀的窘境。

  建築為實相的再現,意旨建築以其外顯的形式來「呈現」人類對於真實事物與精神文化的理解、認知與信念。本書以諸多建築實例為主角,從新穎的「比較建築學」的空間新語言,提出一些傳統建築史架構下無力探討的議題,從傳統與現代的虛構藩籬、精神與意念的認同、形式的移植與複製,最後結合人、建築與心靈建構來做分析。

  例如:荷蘭人在磚材的使用,包含著人們對荷蘭建築從傳統到現代的情感,及其中所發生的爭辯與質疑;從歐洲的猶太隔離區與猶太會堂的建築與空間,呈現出猶太人在離散歷史中的身分認同、以及壓抑到解放的過程;而飄洋過海到中國泉州的蔥形拱式建築、德國特里爾的城市結構,是否為印度蒙兀兒帝國和羅馬帝國的文化移植或混血複製……等等,嶄新的切入角度、跨區域與跨文化的多元建築對話,提供你我另一種不同的建築風景與思考。

作者簡介

黃恩宇

  建築師,畢業於成大建築系(1995)、成大建築研究所歷史與理論組(1997)。曾任職建築師事務所(1999-2004)、台北科技大學設計講師(2001-2004)與《台灣建築報導雜誌》專欄作者(2002-2008),現為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藝術史系比較世界建築學博士候選人。著有The global Built Environment as a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ies: Why and How Architecture should be Subject of Worldwide Comparison(與Aart Mekking、Eric Roose及Elena Paskaleva合著,2009年6月由阿姆斯特丹大學出版社出版)。

 

目錄

作者自序
前言

主題壹: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虛構藩籬
Ⅰ 揮之不去的傳統──磚在荷蘭建築發展中的角色
Ⅱ 前現代中的現代──印度齋普爾的占塔曼塔天文台建築群

主題貳:建築與認同
Ⅲ 菁英的自白──建築語法中的建築細部
Ⅳ 離散歷史中的自我認同──歐洲的猶太人、猶太隔離區與猶太會堂

主題參:形式的移植與複製
Ⅴ 飄洋過海的形式移植──中國泉州街屋的印度蒙兀兒拱式
Ⅵ 在北方複製羅馬──德國特里爾的城市空間與建築

主題肆:建築與宇宙實相
Ⅶ 相同的實相,不同的再現──漢人儀式空間中的「左尊右卑」與印度儀式空間中的「順時針繞行」
Ⅷ 由神廟變教堂──歐洲城市中心的神聖性延續

 

作者序

  筆者於1995年進入成大建築研究所歷史與理論組碩士班就讀後,在孫全文、徐明福、傅朝卿與方玲子等教授的指導下,逐漸地瞭解何謂西洋建築史、中國建築史、台灣建築史與近代建築史。隨著處裡的建築史主題愈來愈多,筆者也慢慢意識到,所有的討論對象都必須放在「適當」的脈絡下,我們才有可能討論它們在「形式」(form)與「內容」(content)上的意義。換句話說,在分析這些對象之前,我們必須先將它們「歸類」或是放入正確的範疇,如「歌德式建築」、「風格派建築」、「閩南式民居建築」或「和洋折衷式建築」等等。

  對於大部分常見的主題來說,這樣的歸類並不成問題,然而當面對某些特殊的主題時,如台灣日治時期的街屋與公共建築,或是台灣戰後的中國復古式樣建築等等,如何將它們適當地歸類卻時常令我們頭痛。舉例來說,我們常常說新化老街的街屋是「巴洛克建築」,而巴洛克建築這個詞所指涉的乃是源於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建築。我們必須要想想,新化老街街屋所呈現的形式與內容,和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建築的形式與內容,兩者有直接的關係嗎?如果這它們沒有直接的關係,卻將新化老街街屋貼上「巴洛克」的標籤,這樣是否會太過唐突?更者,這樣的歸類是否會導向一個沒有合理分析基礎的研究結論?然而,若我們因此迴避「歸類」這個動作,我們又如何在適當的脈絡下進行對它們的分析?

  類似的問題除了出現在建築史研究的領域,也同樣出現在建築實踐的領域。如我們所見,不少台灣房地產建築在推案時,往往會冠上一些充滿想像並與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有關的建築史詞彙,而它們的呈現也往往會是一些有趣的排列組合,如「日式極簡禪風」、「新古典式的低調奢華」或「文藝復興雅典豪宅」等等,有時候還會看到「Art Deco」被誤寫成「Art de Cor?」(誰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我們不禁要問,國人對於建築史的認知,是否有一大半都是來自這些房地產領域的想像?隨著國人的生活與知識水準逐漸提高,不少人也對世界建築文化產生興趣,在這個情況下,我們該用何種方式向他們介紹豐富的建築文化卻又不誤導他們呢?

  2004年起,筆者進入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藝術史系建築史研究所就讀後,才赫然發現這種歸類與命名的問題不僅出現在台灣,卻也出現在建築史研究體系形成的西方世界。西方自十九世紀以來所建立的建築史體系,在面對後殖民、跨文化與跨地域的多元建築研究主題時,早已出現左支右拙的窘境,既有的建築史架構早已不堪使用。面對這種窘境,不少西方的建築史學者已開始思考對策,萊頓大學的建築史教授麥金(Aart J. J. Mekking)是其中之一。麥金教授在分析傳統建築史研究「典範」(paradigm)的侷限性後,提出了一套新的研究典範,並發展出所謂的「比較建築學」(Comparative Architecture Studies),藉此,我們將有機會討論那些在既有建築史架構下無力討論的建築主題。

  2007年夏天,由黃健敏老師領隊,台灣的公共藝術專家們至歐洲各國考察,筆者也才有機會在荷蘭向他介紹自己所學。因此,關於本書的出版,筆者必須向黃健敏老師致上誠摯的感謝。雖然本書所有的主題皆以「比較建築學」的方法切入分析,但筆者已盡量避免讓內文出現太多理論性的討論,僅希望讀者能以輕鬆的態度,拋去那些傳統建築分類法的沈重包袱,以一個新的視野來接觸世界上各種有趣的建築文化與現象。

2009年4月於荷蘭萊頓

 

內容連載

飄洋過海的形式移植──中國泉州街屋的印度蒙兀兒拱式

泉州以及鄰近地區的拱式

在中國泉州的老城區,我們往往可以發現一種普遍出現的拱式,通常作為街屋窗子上方的裝飾。它們可能是石造、磚造或是木造,雖然有的較為高聳、有的較為扁平,但都具備相仿的形式特徵。其形式上大致有著兩點特徵:一、中央為一尖拱,尖拱兩側沿著上凹的弧線向下,經過反曲點後再成為下凹的弧線,而形成蔥形的拱式,依照建築學的形式分類,其可稱為「蔥形拱式」(Ogee Arch);二、蔥形拱式的兩側通常還會再搭配上一或多組的連續對稱拱圈。除了在泉州,我們亦可以發現這樣的拱式出現在其鄰近地區,如漳州、廈門或是金門,甚至一些偏遠的小村鎮。

這些以蔥形拱式搭配著連續對稱拱圈作為裝飾的建築,大多興建於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有些居民可以確切指出其中某幾棟是由海外華僑所興建的,另有些居民認為,這種拱式可能和過去泉州的外國穆斯林有關。據此我們可以大略知道,這種拱式應是由海外輸入,而非源自中國本土的形式語彙。然而,這種拱式究竟源自哪裡?它為何會移植到泉州等地呢?它在泉州的現身代表了什麼意義?以上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再進一步討論。


「蔥形拱式」與「連續對稱拱圈」的起源與發展

這些於泉州及其周邊地區觀察到的拱式,第一個特徵無非其中央的蔥形拱式。根據有限的建築史資料,我們無法確切指出這種蔥形拱式的起源,但我們可以大致知道,其最早可能出現於古代波斯(今伊朗)。部分考古學家推測,西元前六世紀所興建的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之墓,其屋頂即有著蔥形拱式的造型,只可惜此頂蓋保留不夠完整,以致於其原貌的推測仍眾說紛紜。不過,透過其他較晚的建築遺跡則可發現,這種蔥形拱式早已在古波斯以及其周邊地區出現。當伊斯蘭教興起後,此拱式更進一步被吸納成為伊斯蘭建築的特徵之一。隨著日後伊斯蘭勢力的擴散,蔥形拱式也跟著成為各地清真寺的普遍元素。

在與波斯接壤的印度,亦有此蔥形拱式早期出現的遺跡。例如在著名的阿旖陀(Ajanta)佛教石窟群當中,有幾個建於西元前二世紀至西元後二世紀之間的石窟,其入口亦雕刻著蔥形拱式的裝飾。到了十五世紀時,印度西北部已是伊斯蘭勢力範圍,當地的清真寺也都有著蔥形拱式的裝飾造型;更者,除了蔥形拱式,連續拱圈的裝飾亦在這些建築上出現。如在印度艾哈邁達巴德市(Ahmedabad)的大清真寺(Jami Masjid,十五世紀)上,我們可以發現其石造的主要大門有著蔥形拱式的造型,進入大門後的兩根對柱上方,亦有著一組連續拱圈。只是其大門上方的蔥形拱式並未直接搭配多組的連續對稱拱圈,且此對柱上方的連續對稱拱圈的中心點亦非蔥形拱式。在這個時候,蔥形拱式與連續拱圈兩者尚未結合在一起,它們仍是兩種獨立存在的元素。


蔥形拱式與連續拱圈在印度的結合,成為「蒙兀兒拱式」

到了十六世紀,印度進入了蒙兀兒帝國時期,其統治者為穆斯林。蒙兀兒帝國極盛時期的領土,涵蓋今日大部分的印度、巴基斯坦與孟加拉等地,西接薩非王朝(Safavids Dynasty)所統治的波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首度見到蔥形拱式與連續對稱拱圈的結合,其被命名為「蒙兀兒拱式」(Mughal Arch)。

在十六至十九世紀之間,這種蒙兀兒拱式發展為為印度普遍出現的建築元素。在蒙兀兒帝國時期的各類型建築上,無論是城堡、陵墓、宮殿或是清真寺,我們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蹤影。如在阿格拉的城堡(Agra Fort,十六世紀)和泰姬瑪哈陵(Taj Mahal,十七世紀)以及德里的紅堡(Red Fort,十七世紀)和大清真寺(Jama Masjid,十七世紀),蒙兀兒拱式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顯然地,這種拱式不但由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兀兒帝國大量使用,更被其他非伊斯蘭信仰的印度人們所接受。如鄰近德里的齋普爾王國,其統治者雖然是傳統印度教徒,但其亦大量使用此蒙兀兒拱式作為各類型建築的裝飾。在王國首都齋普爾城(Jaipur,建於十八世紀初)我們即可明顯看到,無論是宮殿、印度教廟宇或是街屋,都有以此拱式的蹤影。而今日的印度,雖然蒙兀兒帝國的輝煌已成過去,但一般印度人們仍不掩其對蒙兀兒帝國拱式的喜愛,繼續以蒙兀兒拱式裝飾著各種新建的建築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15
  2. 新書
    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