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沒那麼美好
- 作者:布希姬.紀侯
- 原文作者:Brigitte Giraud
- 譯者:陳蓁美
- 出版社: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2009-02-0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488047
- ISBN13:9789866488047
- 裝訂:精裝 / 160頁 / 32k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愛情死亡之前,有十一種彌留的狀態。
這些故事裡,藏著愛情最真實的模樣。
作者以獨特的疏離筆調,寫下十一篇現代人的愛情故事,焦點放在愛情的離去,故事的終曲。十一個不同的主角,十一個不同的聲音,敘述十一種愛情走到盡頭的枯萎面貌。在愛情的起點與終點裡,作者以日常小事為主題,用簡單的文字,延伸出無盡的韻味,帶領讀者看見甜美愛情中的殘酷模樣,篇幅雖短,卻是句句令人流連,耐讀且引人玩味,赤裸裸的寫出現代人愛情故事的樣貌:無法從生離死別中痊癒、一段關係裡失去交集的荒謬情境、牢固習慣讓人失去愛人的能力、戀人共有的物品成了灼傷人的武器、父母離婚的潮流像一場遊戲、完美戀人的典範其實是悲劇一場、同居的房子裡,上演無疾而終的故事、身邊全是愛情潰敗的迷惘,就連書本上,也烙印著失敗傷痕,字句揭露失去愛人的美感……
直到故事終了,我們才發覺—— 愛情被高估了,沒有那麼美好。
作家鍾文音特別撰文推薦
細讀《愛情沒那麼美好》,卻發現作者觀點站在很高的高度,那就是藉愛寫到了愛情之死,在愛情之河流動的種種人性雜質與慾望灰燼,通俗得好看,且還有著迷人的餘韻,這全因法式感官語言的情調所致。……文字很能傳達愛情的凋零過程,有如極短篇般敘述直中要害,但在一針見血後卻是韻味纏綿,不知所終。彷彿作者想要描述的是:愛情最美的部分也就在這樣的『模糊性』……我認為作者是這樣看待愛情的:愛情沒那麼美好,在於其最終揪心的孤寂。
作者簡介
布希姬.紀侯(Brigitte Giraud)
1960年生於阿爾及利亞,後移居法國。曾當過記者與書商,目前居住於里昂,是布洪(Bron,鄰近里昂的小城)文學節策展人。
紀侯的文字乾冷、精準、尖銳,在10年的寫作經歷中,出版過4部長篇小說,每部都以探討家庭關係為主,因為她認為,在這種緊密互動的關係,最能窺探人心中黑暗難見的角落。紀侯著作還包括有:《父母的房間》(1977)、《尼可》(Nico,1999)、《黑潮》(Maree Noire,2004)、《我學習》(J′apprends,2005),以及一本敘事作品《現在》(A pr?sent,2001)。而她最新的短篇故事集《愛情沒那麼美好》(L’amour est tres surestime,2007),一出版即長據法國暢銷排行榜,並榮獲2007年龔固爾文學短篇小說獎。
譯者簡介
陳蓁美
政大廣告系畢,法國Poitiers大學電影博士候選人。一九九六年至二○○四年,旅居加拿大蒙特婁、法國Poitiers、Laval等地求學。回國後從事翻譯,譯有《花的智慧》、《藍色圓圈之謎》、《夜》、《斷線》。
在愛情的路上
鍾文音
「愛情」揭露的或許只是人的喜怒哀樂,因為真正暴露人的底層原型卻常是「婚姻」。愛情終止在婚姻之前,愛情極其純粹,一旦摻進了雜質,就不是愛情了。
愛情不論以何種狀態開花結果,都很難禁得起時光考驗,時間是愛情的最大殺手。所以很可能從「眼中只有對方」演變成「眼中只有自己」,於是愛情成了為對方而活到發現自我的一條漫漫長路。也因此二三十年後(當代人更短),伊甸園的故事多得面臨改寫,起先亞當目光是夏娃在哪裡,伊甸園就在哪裡。接著是午夜夢回亞當悠悠想:「住在伊甸園外面的生活也許更好。」而夏娃呢?她想著我到底為什麼愛他呢?也許我愛他只是因為他是「我的」,我的男人。愛沒有辦法解釋......愛的保鮮期太短,而寂寞太長。於是男人說我愛她,但卻無法不把一隻腳放在外面。於是女人說我愛他,我就愛這個感覺。男人要有別人來參與他的愛情,女人卻擁抱感覺入眠。
《愛情沒那麼美好》,如紀侯所言,愛情本身就是不美好,具有缺憾本質,走向圓滿的愛情其實就是注定愛情會消失。人竟不是因為圓滿而幸福,卻是因為缺憾才自覺人生「有過」而不至於虛無。不美好意味著未完成,有失落就有「期待」,沒有結局就有「想像」。
愛情不該有結局,愛情只發生在愛情發生的路上。
《愛情沒那麼美好》乍看是通俗之書,且會被誤認為是網路易見的俗爛愛情調調。其實細讀《愛情沒那麼美好》,卻發現作者觀點站在很高的高度,那就是藉愛寫到了愛情之死,在愛情之河流動的種種人性雜質與慾望灰燼,通俗得好看,且還有著迷人的餘韻,這全因法式感官語言的情調所致。《愛情沒那麼美好》之所以可以和網路或者坊間許多以「愛情」之名的書寫大異其趣就是因為文字本身的「韻味繚繞」,《愛情沒那麼美好》的文字很能傳達愛情的凋零過程,有如極短篇般敘述直中要害,但在一針見血後卻是韻味纏綿,不知所終。彷彿作者想要描述的是:愛情最美的部分也就在這樣的「模糊性」。
紀侯總是幾筆白描就能輕易勾勒愛情這朵花歷經的時間枯萎,以簡筆寫繁複,就像素描,看似簡單,其實最需功力。
在《愛情沒那麼美好》精簡卻耐讀的十一個短篇故事裡,故事並無明確主角,也沒有前因後果,全以愛情的來與去為注目焦點,在愛情的起點與終點裡作者書寫發生其中的刻骨銘心、生離死別、荒謬情境、戀人絮語、牢固習慣、生活物件......。
我最喜歡的篇章是「恰當的位置」,將一個死了丈夫的女人的「心理」位置與外人看其眼光的「位置」很巧妙地以幾個簡筆就寫出了哀傷的深度。「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我們可以生活、工作、開玩笑同時心如刀割。我還不知道逝去的生命可以讓你透過他的缺席而存在。......我不知道死者的位置不停變動,她與周遭合為為一。......我完全不知道,我們可以傷心欲絕同時全神貫注地工作,精神崩潰又笑容可掬,悲傷又自在,蒼涼又愛戀。」這一段寫出了人的「非單一性」,愛的「非單一性」,但問題是這人世的目光又何其「單一」,何其「表面」。
另一篇我喜歡的篇章是「習慣」,我喜歡這句「他尚未看見我的漫漫時光」,大部分的人都無法看見愛人背後的漫漫時光。我也喜歡這句:「無形的力量將一張臉拉向另一張臉」,這是帶著詩餘韻的性愛空間。我還喜歡女主角從買菜開始想像和男人的約會,結果把廚房變成了慾火焚身、憂心忡忡的場所,「每件傢俱都感染我的焦慮。」
其餘篇章「十歲那一年」、「寡婦」、「物品」也很堪玩味。「你隨手關上大門,讓我孤伶伶地待在這棟滿載我們無疾而終的故事的屋子裡。」
無疾而終的故事之屋,我們絕大部分人的愛情都是這句話的縮影;或者是「自從你不在以後,我養成在黑暗中自說自話的習慣。」
愛情的起先都是一個人衝動地迎向另一個人,愛情要具有這種甜美的衝動性與激情的迷惘性。然不論結果為何,愛情終將拋棄我們,使「我們」變成「我」,使雙數變成單數。我認為紀侯是這樣看待愛情的:愛情沒那麼美好,在於其最終揪心的孤寂。
愛情,其美好恍如一瞬,其苦痛卻常綿延成一生......而我是這樣看待愛情的,愛情沒那麼美好,在於最終被愛情的他者或慾望吞噬的「我」是再也無法恢復原型了,甚至我還拋棄了我。
在愛情的路上,我們其實再也無法回到原路了......我們回到的原路是一個人的孤寂或者自此一個人的生命變形。這是我讀這本書的感受餘韻……說不清的,也沒有必要說清,因為本來就沒那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