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你經常需要搶時間工作嗎?
你的工作好像總是做不完嗎?
你成天被客戶及老闆追著跑嗎?
你的待辦文件往往堆積如山嗎?
如果你有以上的問題,「時間管理」是最佳的解決之道。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說過:「時間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除非善加管理,否則一事無成。」
每個上班族都渴望時間。我們需要時間來處理辦公室內應做之事,也需要時間在繁忙工作與休閒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即使每個人對時間的冀求如此強烈,但實際上大多數人對時間管理的概念均十分模糊,而且在過去的學校教育及職前訓練中,也未曾學習過這重要的一堂課。
天資聰穎者在職場中,藉由經驗的累積及失敗的歷練,可以順利地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出掌握時間的訣竅;天資平庸者則在經歷挫敗及失意之後,卻未必能適時調整方向,領悟出適合自己的時間應對模式。
其實,時間管理是需要學習的,正如同你過去曾努力學習任一專業技能與科目一般。
時間管理也是需要練習的,在明瞭相關原則及技巧之後,必須身體力行、加以實踐,才能為自己「搶」得寶貴的時間。
對於「時間管理」這個大眾迫切需要的課題,我長期深入研究,搜集相關資料及例證,參考社會知名人士成功實例,發展各式方法與技巧,並親身實踐以茲驗證。亦曾經受邀至眾多公司企業、政府機關、研究及學校單位,進行多場演講及研習會,深入探討不同企業及職場的實際問題,為學員提供適切的建議。
我將過去多年來的研究心得及工作經驗,詳加彙整於書中與讀者分享,希望能為你解決時間管理的問題,幫助你在工作上搶得時間的先機。
本書共有六章,下分不同小節,各章節均可獨立閱讀及實際運用。
每一節均附有我精心設計的概念示意圖,做為該節核心技巧與法則的綜合歸納,請於閱讀本文時一併參考附圖,並細細品味箇中意涵。讀完一章後,請再重新檢閱各節附圖,將會帶給你新的啟發。
.第一章「掌握時間,增加財富」—為了避免自己越忙越窮,需勉勵自我掌握時間,力克嚴峻的職場環境。
敘述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中,如何因應M型社會的變遷,避免淪為越做越累的窮人工作者,而是變身為越做越輕鬆的富人工作者;學習郭台銘、李嘉誠及彼得.杜拉克等名人的時間管理技巧,以有效增加自身的財富。
.第二章「時間管理策略」—為了讓自己的工作井然有序、切中重點,需建立正確的時間管理概念及策略。
面對紛雜的工作,需以「三抓三放」的原則加以簡化;利用重要與緊急的「N字型法則」,列出正確的工作優先順序;採用「同心圓法則」,避免部屬與上司之間的認知差異;並以工作計畫引導自己逐步完成應做事項。
.第三章「提升工作效率」—為了讓自己能準時下班,享受應有的休閒生活,需努力提高己身的工作效率。
提早上班受到環境干擾的程度較小,自然可以專心工作,並提高工作效率;以「乾坤大挪移」建立完整時間區塊,改善雜亂無章的工作日程;運用「SMART」工作法則,提早達成「To be list」的設定目標,使自己由A邁向A+。
.第四章「控管上班時間」—為了不讓自己的工作進度落後,需嚴格控管各事項的執行時間。
採用「CSDA」的控管原則,調整分配工作時間;利用「辦公室三幫手」,妥適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運用開會的「四制概念」,減少開會所耗費的時間;從「人、地、時、物、事」五大方向進行考量,以有效縮短冗長的會議。
.第五章「製造上班時間」—為了讓自己能完成更多的事,需在一般上班時間內積極製造更多可用的時間。
除運用上班的「紅海時間」外,更要善用「藍海策略」製造「藍海時間」;利用「CCAP法則」大幅增加可用時間,發揮零碎時間的最大價值;採用「重疊時間配置法」,將眾多事務擠入一天的工作日程中;聰明花小錢,以製造有效的大時間。
.第六章「節省上班時間」—為了讓自己盡速完成工作、避免無謂的時間浪費,需努力節省工作時間。
運用「同類法則」的概念,加速處理性質相近的工作;使用「N字型刪除法則」,刪去缺乏正面效益的工作;採用「減法策略」,迅速處理煩人的雜務;利用「時間差攻擊」策略,節約無效的等待時間;秉持「圓圈日」的概念,探討節約時間的真正人生意義。
每一章節最後附有通關測驗,供讀者複習該章內容並進行自我檢測。
富蘭克林說:「倘若你愛惜生命,就不可浪費時間。因為,生命就是由時間組成的。」
《時間管理黃金法則》為「呂宗昕職場成功術」系列第一本書,衷心期盼能幫助你在職場上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真正的時間管理,並非只是在管理時間而已,而是在經營自己的生命。
成功的上班族,除了能遊刃有餘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外,亦能愉悅地享受多采多姿的美麗人生。
推薦序
期待學習大師出現
何飛鵬
學習能力是一個社會能否進步的指標,也是每一個人生涯成就的關鍵因素。日本就是典型的學習型國家與學習型社會,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用快速的學習能力(複製、模仿)趕上歐美先進國家。而日本社會的學習風氣,造就了每一個領域的專業化,也讓每一個人擁有「自慢」(日語:形容自己最拿手的絕活)的專業能力。而且日本每一個領域都會出現「達人」,且達人也會努力傳授獨門絕活,讓各領域的職人都能向上提升,成就了全行業的進步。
在日本有無數的「學習大師」,鼓勵認真學習、調整工作態度,不論再小的領域,都可以有學習專書出版,提供大眾在工作、生活之餘,無所不在的自我學習與成長可能;大前研一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出了一百多種書,橫跨工作、生活、趨勢等。這些用書籍、出版,鼓勵學習、促成進步的專家達人,是日本這個學習社會快速成長的動力。
台灣已經有學習的氣氛,但還不配稱「學習型國家」或「學習型社會」,原因之一就是台灣還沒出現「學習大師」,沒有人以擅長學習著稱,也沒有人以知識廣博見長;也很少有人傳授專業,而且著作繁多。沒有知名的傳道、授業、解惑者,當然台灣社會的學習還有長路要走。
身為出版人,尋找「學習大師」,以提供台灣社會更多的學習可能,用書籍解答大眾的困擾,是我長期努力的事,只是「大師」難尋,成果有限。
直到幾年前,商周出版遇見了台大化工系的呂宗昕老師,他從一本《K書高手》,風靡了台灣的國高中生,並一連串延伸出版了二十餘本考試及學習的書,包括《時間管理高手》等,幾乎本本叫座。我的「學習大師」想像終於出現了。
呂老師的能力在於知識廣博、邏輯清晰、吸收轉化力強,任何選題,他都能快速進入,並找出學理與方法。再加上他平易近人的寫作風格與快速完稿的寫作能力,他絕對有機會成功引導台灣讀者提升自我的「學習大師」。
這一本《時間管理黃金法則》,是呂老師跨足工作職場的第一本書,我有幸一睹為快,真有驚為天人之感。呂老師雖不在商場,但頗懂職場工作者之需要,說理與趣味兼具,故事與方法並陳,把時間管理說得十分透徹,是職場工作類型書籍中少見的好書。
我更確認呂老師有成為「學習大師」的潛力,也期待能替台灣讀者呼籲,呂老師應更努力創作,讓「學習大師」早日在台灣出現。
(本文作者為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