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塞尼家的姊妹

貝塞尼家的姊妹
定價:360
NT $ 238 ~ 360
  • 作者:蘿拉.李普曼
  • 原文作者:Laura Lippman
  • 譯者:李靜宜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 出版日期:2008-10-2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858553
  • ISBN13:9789866858550
  • 裝訂:平裝 / 423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精平裝銷售超過三十萬冊
紐約時報、邦諾書店、獨立書商協會、出版者週刊、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報、北加州獨立書商協會暢銷排行榜。
Amazon.com 2007年度銷售Best100
獲選紐約時報精選好書,書評家 Janet Maslin 個人十大選書。
獲選時人雜誌年度十大好書。
榮獲2007年鵝毛筆大獎(Quill Award)「偵探、推理、懸疑類」,擊敗麥可?康納利。
榮獲2007 史全德雜誌評論家獎(Strand Critic Award)「最佳小說」大獎。
提名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鄧肯.羅利匕首獎(Duncan Lawrie Dagger)。
提名安東尼獎年度最佳長篇小說(Best Novel)。
提名麥卡維提獎年度最佳長篇小說(Best Novel)。
提名致命快感雜誌之巴瑞獎年度最佳長篇小說(Best Novel)。
提名 Mystery Ink 之警察獎(Gumshoe Award)。
提名 Spinetingler 大獎。
售出英國、德國、法國、荷蘭、義大利、日本、台灣等十四國版權。

當真相如此遙不可及,
失去妳們,人生該如何繼續下去?
就算要再傷一千遍的心,我還是希望有個答案

  三十年前,貝塞尼家15歲的珊妮和12歲的妹妹海瑟,在城裡的購物中心消失無蹤。警方竭盡所能調查仍毫無頭緒,也始終未尋獲屍體。這樁離奇的失蹤案,讓一個家庭從此分崩離析,也讓所有當事者從此活在歉咎與哀痛中。

  而今,在一場公路車禍裡肇事逃逸、徬徨失措的女子,卻自稱是貝塞尼家失蹤多年的妹妹海瑟。沒有絲毫證據可以支持她的說法,但她卻對往事歷歷如繪,甚至知道一般人不可能得知的細節。

  為何回家的路要經過三十年?為什麼事隔這麼久她才打破沉默?而這些年來她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最重要的,當初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當所有塵封的傷痛、謊言和祕密,因為女子的出現而再度開啟,這場延宕了多年的折磨,是否終能劃下句點?

  蘿拉.李普曼是一位以犯罪推理類型見長、得獎不斷的小說家,在這本書中,她在一開場就利用一個身分神祕的女子帶出昔日的離奇失蹤案,之後拋出一個接一個的謎團,以及角色互相衝突的人物情節,讓讀者一開卷閱讀就無法停止。然而,就在讀者誤以為是在閱讀一部精采的推理小說時,別有企圖的作者已經悄悄地帶領我們走向各種歧路,去追索人生的種種荒謬、巧合、宿命、信任、背叛、脆弱與懊悔等複雜難解的習題,其中寫實的心理描述,讓故事有了豐富的情感層次和高度,因此當書中的謎團終於撥雲見日,驚嘆於作者佈局高妙之餘,心中的沉重卻也久久不散。

作者簡介

蘿拉.李普曼

  生於1959年,曾在《巴爾的摩太陽報》擔任記者達十二年之久,後轉而嘗試小說的創作。1997年出道至今,發表了十部「黛絲探案」系列,三部獨立作品,不但獲得愛倫坡、安東尼、夏姆斯、阿嘉莎等推理大獎,此外在羅曼史、主流文學圈均獲得肯定,包括浪漫時代女性偵探成就獎、馬里蘭作家獎、首屆巴爾的摩市文學獎等殊榮。目前定居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

  《貝塞尼家的姊妹》是她第三部獨立作品,甫上市即攻佔全美暢銷排行榜,包括紐約時報、邦諾書店、獨立書商協會、出版者週刊和華盛頓郵報等,並獲得2007年鵝毛筆獎「偵探、懸疑、驚悚類」大獎,以及2007史全德評審獎「年度最佳小說」大獎。

譯者簡介

李靜宜

政大外交系畢業,外交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
曾任職外交部與出版社。
譯有《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奇想之年》、《直覺》、《理察費曼》、《古典音樂一○一》、《完美的間諜》等書。

 

內容連載

一瞥見水塔,那座宛若太空船駕臨地球、俯瞰著光禿禿的死寂樹林的水塔,她的胃就登時揪緊了。這座水塔在以前全家一起玩的遊戲裡是個重要的地標,雖然並不是那個真正的地標。遠遠望見站在細長腿上的那個白色碟狀物,你就知道該準備了,就像蹲伏在起跑點的賽跑選手,各就定位,預備,我看見了──

一開始並不是個遊戲。搶先瞧見盤踞在外環道彎處的百貨公司,一直是她與自己的祕密競賽,是從佛羅里達開車回家,經過長達兩天的煩悶車程之後,終於得到解脫的象徵。打從她有記憶以來,這趟旅程就是他們每年寒假的例行公事,儘管家裡沒半個人喜歡去奶奶家。奶奶在奧蘭多的公寓既窄小又有股怪味兒,養的狗很討人厭,煮的菜難以下嚥,每個人都痛苦不堪,連她爸爸也不例外。不,應該說最痛苦的就是她爸爸,雖然他裝得一點都不的樣子,而且還不准任何人批評他母親。她明明就刻薄、古怪又不近人情,但是只要有人提到這些字眼,他就氣的不得了。然而,離家越來越近的時候,就連他也無法掩飾那種如釋重負的情緒。每穿過一個州界,他就大聲喊出州名。喬治亞!他模仿雷.查爾斯低吟的聲音吼道。他們找家沒名號的汽車旅館過一夜,在破曉之前離開,快快奔向南卡羅萊納──「快樂沒得比啊!」──接著是長路漫漫、時光難捱的北卡羅萊納和維吉尼亞,這兩個州都各只有一個景點可看:德翰的午餐休息站和里奇蒙城外廣告看板上跳舞的香菸盒。然後,終於到了馬里蘭,美好的馬里蘭,甜蜜的家鄉馬里蘭,只要再五十哩,不消一個鐘頭就到了。今天,她花了差不多快一倍的時間在這條路上牛步,但是現在,車流變少了,車速也恢復正常了。

我看見了──

哈茲勒曾經是城裡最大的百貨公司,每到聖誕節將近,就豎起一根巨大的假煙囪,還有個聖誕老公公,姿勢永遠不變地跨腿抱在煙囪上。他是剛來還是要走了?她從來就拿不定主意。她教會自己要注意看紅色的閃燈,那代表家就快到了,就像船長只要看見某幾種鳥,就知道海岸已近了一樣。這是個祕密的儀式,有幾分像她一路默數著消失在汽車前輪下的破碎軌跡,來緩和並未隨著年歲增長而消失的暈車症狀。早在當年,她就對涉及自身的某些事情守口如瓶。她非常清楚,怪癖和無法克制的強迫性習慣之間是有差別的。因為怪癖或許很有意思,但是強迫性的習慣卻會讓她看起來像,嗯,這樣說吧,像奶奶一樣古怪。或者,真要實話實說的話,是像她父親那樣古怪。但是有一天,這句話卻喜滋滋、無拘無束地蹦了出來,讓她和自己的祕密對話再一次坦露在世人面前:

「我看見哈茲勒了!」

她爸爸馬上就體會到她的意思。不像媽媽她們那樣,爸爸好像一直都能瞭解她話裡的深意,讓她在很小的時候覺得很安慰,漸漸長大之後更覺得和爸爸很親。問題是,他堅持要把她私下慶祝返家的禮讚變成一場遊戲,一場競賽,原本完全只屬於她一個人的儀式,現在卻必須和全家人一起分享。她爸爸最愛分享了,最愛拿走私人的東西,變成公家的。他相信全家人應該進行冗長又漫無邊際的討論(他套用那個年代的時髦名詞說那叫「聊天會」),他也相信在家裡不該鎖門,可以隨便打赤膊,還好她媽媽強迫他戒掉了這個習慣。如果你想保有一些自己的東西──不管是你用自己的錢買來的一包糖果,或是你不想表露的某種感覺──他就會罵你藏私。他會要你坐下,直直盯著你,告訴你說家人是不能這樣的。一個家就是一個團隊,一個單位,一個自己的國度,是她一輩子也擺脫不了的身分裡的一個部分。「我們會關上大門,提防陌生人,」他說:「可是絕對不會對付自家人。」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電子書
    66
    $238
  2. 新書
    79
    $284
  3. 新書
    8
    $288
  4. 新書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