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建築的軌跡:日本建築家的畢業設計

邁向建築的軌跡:日本建築家的畢業設計
定價:300
NT $ 270
  • 作者:五十嵐太郎
  • 譯者:謝宗哲
  • 出版社:田園城市
  • 出版日期:2008-09-1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009509
  • ISBN13:9789867009500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採訪目前活躍於日本建築界的建築師們的畢業設計經驗,從而探討畢業設計對學生的真正意義。

  這是一本狀似甜美,但實際上卻是非常危險的書。(劉國滄

  畢業設計是為了自己所做的東西,因此只要將當時覺得最有樂趣的核心部位加以擴大,照著自己所想的那樣來好好地做就好了。(青木淳

  畢業論文與碩士論文時所思考的事情,是終其一生都會持續以某種形式來影響自己的。(山本理顯

  畢業設計是學習設計的集大成也好,是表達個人設計創作的最初機會也罷,相信都是彌足珍貴而無可取代的一段時間與經驗。(謝宗哲

 

目錄

前言
4 學生時代的結束、建築家生涯的開始     五十嵐太郎
7 推薦序   劉國滄
Interview   五十嵐太郎  磯達雄  倉方俊輔
10 青木淳
34 阿部仁史
50 乾久美子
70 佐籐光彥
88 塚本由晴
100 西澤立衛
116 藤本壯介
140 藤森照信
158 古谷誠章
176 山本理顯
對談
203 畢業設計與時代同在。
 而現在,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五十嵐太郎×本江正茂   Observer   阿部篤
譯後記
221 畢業設計—建築生涯中難以磨滅的印記  謝宗哲
226 簡歷
 

前言

學生時代的結束、建築家生涯的開始   五十嵐太郎

  本書是作為回應學生心聲所誕生的訪談錄。

  在某個東海圈的大學所舉辦的聯合畢業設計講評會之後,聽到了發自學生們的呼聲,表示很想要看看集結了目前活躍於業界的建築師們之畢業設計作品所辦的展覽會。在當時,我回答展覽會或許比較困難,不過若是以同樣的主旨來編排成書,或許應該有較高的可能性。而且這會是所有正準備投入畢業設計的學生不假偽裝的真實心情吧。這些前來講評的建築家們,在過去當然也曾經是學生。那麼他在同年紀的那個時候,做的又是什麼樣的畢業設計呢?這樣的追索並不是以興趣為本位,而是學生自己在想像將來的時候,或許這些前輩們的活動軌跡會與其重疊而得以成為他們思考上的寶貴線索。實際上,筆者在大學的時候,為了尋求作為畢業設計的參考,而在建築系的圖書室裡調查了包含當時的任教老師在內的過去畢業生的畢業設計。那是為了瞭解究竟什麼程度的事情是可行的、以及思考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超越他們所做的功課。無論如何,當學生們想要看看畢業設計的這份心聲傳到了編輯者這裡的時候,這一次終於以作為彰國社出版的書籍而實現了他們的想望。因此,我認為本書對學生來說,無疑地會是他們真心想讀的一本書。

  畢業設計是什麼呢?那恐怕會是在學習建築之後,正式由自己來設定問題的最初機會吧。在那之前,無疑地從頭到尾都只是在解決被賦予的課題。然而畢業設計作為大學部的最終磨練,也要求必須創造出課題本身。在一個被賦予的框架中推導出解答,充其量只不過是為了學習所存在的課程。然而,所謂真正的創造,是在於定義出新的問題框架。所以,難就難在這兒。若是在問題設定上失敗、或是變成既存課題的縮小版與再生產的話,那畢業設計就無趣了。當然也有畢業論文吧,不過那經常是所屬研究室之實驗與調查計畫當中的一環,題目的方向會隨著老師的研究主題而被引導到某種程度,未必是個人可以自由決定的。另一方面,畢業設計也是將自己才想得到的事情對外加以展現的機會。一但出了社會,就算有萬分的不願意,也得被現實的規則所拘束吧!因此在畢業設計中不受束縛,而構想純粹的可能性這件事或許也是可以被原諒的。不過也因此才像是學生所做的畢業設計,不是嗎?

  本書除了採訪之外,也調查過去的資料,並且每每在與建築家見面時,請他們回想學生時代,藉由探訪畢業設計的話題當中而有了許多發現。果然,多數人的畢業設計都以某種形式與之後的工作內容存在著連繫關係。透過畢業設計而得以重新反省自己的作品,而自己的設計原點也得以確認。雖然當初是容易受流行影響的學生,不過其實也早已顯露出獨特的個性。因此本書在理解各個建築家現在的處境這個面向上,也該是具有深遠意味的內容才是。在過去由學生們所製作的畢業設計,經過時代的洗禮之後成了歷史性的存在,在那當中能讀到的內容也就益發地膨脹了。例如說,看著過去學生建築設計優秀作品展的簡介這件事。在經過十年之後,這樣的冊子就會獲得新的意義。雖然只是類似學生名單般的東西,不過卻已變成了刻印著活躍建築家們之出發點的重要文件。

  所謂的畢業設計,是學生時代的終了,同時也是作為建築家生涯的開始。在針對過去的建築家所做的個人創作研究當中,以畢業設計來作為起點的也不在少數。因為是學生,所以除了敏感地反應出時代的氣氛外,個人的方向性也很強烈地刻印在畢業設計上。將來,無論是在什麼樣的道路上前進,全力以赴做畢業設計的經驗,對於形成各自的識別也能派得上極大用場。因此十年、二十年後如果還有機會再回去看看各自的畢業設計,或許有機會再次發現屬於自己的原點,以及表現的核心所在也不一定。

  話說回來,在詢問建築家們關於畢業設計的時候,有好幾次都被反問:「那你的畢業設計又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呢」。由於是在挖掘著難為情的過去,所以對方總會說:「不要只是單方面問我的過去嘛」的緣故。如果不是建築系出身的話,那麼這或許還是個可以逃得掉的問題,不過只要有過共同的經驗,那麼也有回答的義務才對吧!對於這樣的經過,在本書總括的對談當中也有做出介紹。在那時候對於現在未能成為建築師的我來說,也重新體認到畢業設計果然帶有著重大的意義。

  下一次,將是手上拿著這本書、肩負著未來挑戰的你們上場的時候了。

推薦序

劉國滄 (建築家。打開聯合設計工作室主持人∕成大建築系、台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樹德科技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畢業設計是一場無關乎畢業典禮的自我結業式。勇氣是唯一的考科:有無勇氣保留自己面對未知時的好奇心?有無勇氣承認自己的無知而進一步的觀察研究與判斷?有無勇氣堅持到最後─既使狼狽也不故作瀟灑?有無勇氣把握住自己的與眾不同但同時謙虛?

  勇氣只與困難一同顯現。這張證書你無法計畫用什麼姿勢與笑容領受,因為親身掙扎的身影是每一個領獎者獨有的姿勢。

  這是一本狀似甜美,但實際上卻是非常危險的書。

  書中的對談者都是此刻活耀於日本建築界的建築家們,雖然他們不若伊東豐雄及安藤忠雄等建築明星廣為大家所知,但了解國際建築動態的人一定已經發現,其中有好幾位正以一個又一個深刻且獨特的作品在當代的建築界引起了一陣騷動。甚至我們可以大膽預言,下一階段的領頭者可能就在其中。

  同樣在摸索著東方人在西方現代主義脈絡下的當代樣貌,因緣際會下我與其中幾位建築家曾有過把酒對飲的討論。對於他們拼搏的態度印象深刻,也極喜歡他們的建築作品。於是當宗哲兄將熱騰騰的譯本交至我的手上並囑我作序時,我一時衝動、滿口答應。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我的朋友們藤本壯介、塚本由睛、西澤立衛等人的畢業設計,想一窺他們的青春夢。但是當我一口氣閱畢,正興趣盎然回味時卻不禁心頭一驚。

  我後悔了。這是一本狀似甜美,但實際上卻是非常危險的書。

  它潛在著五種不該看它的理由:

  如果你正要準備尋找畢業設計的題目,你不該看。

  你只會看到一個個不可思議的起點。答案茫茫遙不可及,分明是自找麻煩、結局未知的題目。

  如果你正要準備尋找畢業設計的答案,你不該看。

  因為你只會看到一個個不合現實的答案,甚至是拼搏至終仍未完成的結局。更慘的是;其中有一大半是得不到老師讚賞的落魄者。

  如果你已做過了畢業設計,卻從未再想起它,你不該看。

  因為這是一群每天都像準備再一次做畢業設計的人所描述的經驗。那些遠的、近的、尚未來臨的設計案,其實都跟他們那時所下的決心是一樣的。

  如果你已做過了畢業設計,而且從此念念不忘,你不該看。因為你會被再次喚醒那一次全心投入、不計代價的經驗。這很危險,因為它會影響到你明天是否能正常上下班。

  如果你不需要做畢業設計,你不該看。因為你會誤以為設計科系的學生們都曾經如此般的完成他們的畢業設計,並從此成為了一名建築家,然後開始在你家附近的那塊空地上蓋起房子。

  宗哲兄的譯筆一向優美清晰,再加上這些日本建築師泰半與其相識,他彷彿把他們的語調都給譯寫出來了。感染力十足,更是危險。

  不得已作序,以此表明,後果讀者自行負責。

譯後記

畢業設計—建築生涯中難以磨滅的印記
謝宗哲
(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東海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

1 畢業設計與建築新人獎的現象

  筆者負笈日本留學的二○○三年,正是『畢業設計日本一決定戰』這個帶有聳動標題的活動初次批露的第一屆。由於舉辦的地點是離東京有數百公里遠的東北地方都市—仙台,在加上那時候我剛踏上日本這塊土地,坦白說也還不怎麼了解伊東豐雄以及他設計的仙台媒體館有多厲害,所以那時只會把安藤忠雄視為日本建築救世主的我並不怎麼以為意。一直到二○○四年冬季、參加了歐洲建築之旅(Europe Architecture Seminar)結識了幾個日本大學生、捲入了他們在二○○五年做畢業設計的狂熱之後,才終於真正了解他們對於這個春之祭典(日本大學的畢業設計發表在三月的春天)的重視與嚮往。我發覺除了學校本身的畢業設計評圖之外,全國各地都出現了許多讓建築系學生得以同台較量的活動平台:首都圈(東京+橫濱)是在橫濱港的紅磚倉庫舉辦、關西地區的則是在大阪中之島公會堂舉行;而其他地區也大致都有跨校際的類似盛會,學生們踴躍走出校園公開發表畢業設計初試啼聲的這個動作可以說蔚為風潮。而在仙台媒體館這個以爭奪日本第一為名的盛會在近年聲勢越來越浩大,幾乎已成了全國各地年輕建築新秀一決勝負的重要場域,可稱之為建築領域中的「甲子園」,是最受矚目的焦點。這或許和日本的各級產業都已經達到極限,各類媒體無不競相鼓吹「設計」才是日本邁向新世紀所能夠對外輸出、或說在國際上能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產業,讓近年來的年輕人望其項背而形成了當代的顯學吧。無獨有偶的是台灣最近無論在公部門與私人企業之間,也開始有了重視創意設計產業的跡象,因而催生出了例如新建築人獎競賽之類的例子。這毫無疑問地是國內建築教育的養成開始有了突破原本界限的機會,同時也是讓國內學生彼此之間有了活絡交流與對話的可能。這的確是個正面而使令人無比振奮的現象。

2 建築勇者之軌跡的追尋

  在日本,這個畢業設計的熱潮已經成了為人津津樂道的討論話題,而日本當代建築評論的權威——年輕的五十嵐太郎教授也趁著這樣的一個現象做了某些探討,並在學生的要求之下編撰了這本記載了日本當代建築名家當年製作畢業設計過程的心路歷程與成果的一部訪談錄。筆著之所以翻譯了這本經典著作,即是對於建築勇者昔日足跡的追尋以及這個熱烈現象的回應。這些日本當代建築家在當初究竟是怎麼樣來面對他們的畢業設計的呢?在筆者閱讀與翻譯的過程中,對於他們在發想面向之寬廣、手上功夫之好、以及心臟的強度(笑)只能說嘆為觀止。而這或許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日本與台灣建築在現實上的差異。筆者相信本書對於即將迎接畢業設計的同學們,絕對具有決定性啟發的。

3 自己的經驗—『牧神的午後』

  回想從前,筆者當時因著大學聯考的失利,所以大學部並未能順利就讀建築系。雖然那時候讀的是土木工程系,不過因為從高中就很嚮往做設計,因此幾乎只要有空檔就會往建築系跑,並且很厚臉皮地到處去幫同社團的建築系同學槍模或槍圖。那時候的我只要有重大的設計評圖就會跑去旁聽,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跨年級的校外總評就在成大建築系的大廳裡舉行。那一次除了建築系老師在評論學生作品時有言詞上激烈交鋒讓我印象深刻之外,同時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劉國滄先生的場合,並且因著國滄讓我了解到什麼叫做「辯證」與「對話」。而當然最令我羨慕的,還是在畢業設計展時看到許多學長姐們貼出各種精彩的圖面、擺上很有個性的模型時,感覺上那時的我,彷彿就只能在窗外悄悄地窺探、凝視著建築殿堂裡的化妝舞會正浩浩蕩蕩地在進行著,而在內心中有著無比的嚮往。後來終於取得這場屬於設計的嘉年華會入場卷,已經是好幾年之後的事了。

4 建築生涯中所無可取代的印記

  那時候好不容易從土木系連滾帶爬地考進建築研究所結構組,坦白說「很想做畢業設計」的這個念頭對自己有很大的激勵作用。於是碩士班期間我花了兩年先還掉結構組的必修與選修課的「債」,並快速地完成「結構組氣味」的碩士論文之後,我又多花了兩年來修習設計課,包括最後一年的畢業設計。雖然成大建築所的規定上只要求這種大學部非本科系的研究生修八學分的設計課即授與建築學碩士的學位,不過對我來說因為志向並不在學位之上,因此我用盡了所有的修業年限,就是為了想要一嚐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宿願——畢業設計。我做的題目叫做「牧神的午後」,記述的是耽美的記憶在一瞬間消逝的哀愁感,並嘗試用建築與空間來做這種情境的表達。巧的是剛好在那時候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巷子裡的蔡瑞月舞蹈社這棟滿載著台灣現代舞蹈記憶的歷史建築慘遭祝融,這個意外卻戲劇性地與我所構思的主題不謀而合,於是我便參照了二十世紀初法國印象派詩人馬拉梅的詩、音樂家德布西的前奏曲、以及舞蹈家尼金斯金的芭蕾舞劇,透過建物遺骸的刻意保存與空間場景序列的串接與編織,創造出了一棟隱約透露著「牧神的午後」之意境般的「新蔡瑞月舞蹈館」。現在回想起來當然會覺得那時候的自己對於這個設計案有著無可救藥的濫情與天真爛漫,不過那時候的自己能夠那麼地全力以赴、那麼地進到自己的畢業設計案裡去探索發展的潛力與創作的可能,對自己來說不僅是刻骨銘心的浪漫情懷,同時也是拉開建築生涯序幕時、一個難以磨滅的印記啊。

  在筆者完成了畢業設計的八年之後,也因緣際會地成了帶畢業設計的老師。隨著每個學生的成長背景與學習建築之初衷的不同,相信對於畢業設計肯定也會有認知上的極大差異存在。不過我最擔心的莫過於是只把畢業設計當成一個難了的差事來看待,然後只是一心想要找個標準化的作業程序或者是有效的方法論來加以解決的心態。當然任誰都會想要追求作業上的效率,不過筆者之所以翻譯了這本書來介紹日本建築家們怎麼做畢業設計,其實也就是基於一種多重閱讀及經驗傳承的立場,試圖讓接下來即將面對畢業設計的同學們,能夠以本書建築家們的經驗作為借鏡來建立起屬於自己在執行畢業設計時的價值觀。我期許的是學生們能有百花齊放、爭奇鬥艷的景象,而不只是但求苟且的做出所謂的標準答案而已。畢業設計是學習設計的集大成也好,是表達個人設計創作的最初機會也罷,相信都是彌足珍貴而無可取代的一段時間與經驗。那麼,就放手全力以赴地往自己所喜歡的方向衝、試著做出自己真正想做的東西吧。我相信也唯有如此,才能激發出自己前所未能發覺的潛力,並看見與自己的未來相連的風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