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方梓
本名林麗貞,台灣花蓮人,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美文學研究所。曾任消基會《消費者報導》雜誌總編輯、全國文化總會學術研究組企畫、《自由時報.副刊》副主編、總統府專門委員,及大學兼任講師。著有《人生金言》、《他們為什麼成功》、《傑出女性的宗教觀》、《第四個房間》等。
作者簡介
方梓
本名林麗貞,台灣花蓮人,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美文學研究所。曾任消基會《消費者報導》雜誌總編輯、全國文化總會學術研究組企畫、《自由時報.副刊》副主編、總統府專門委員,及大學兼任講師。著有《人生金言》、《他們為什麼成功》、《傑出女性的宗教觀》、《第四個房間》等。
推薦序
鄭清文
?弦
施叔青
顏崑陽
新版自序
卷一
南方嘉蔬
嫁茹子
歲歲年年
歹竹與尤物
玉蔓菁
采采卷耳
卷二
從未現身的魔法師
錦荔枝與癩葡萄
樹的精靈
七月流火
巴吉魯
小卒過河
卷三
反僕為主
彩霞的晚宴
花蓮豆
永遠的詛咒
清澈的溫柔
過溝菜
卷四
老圃秋藤
被封藏的青春
遲來的花季
年少瓜刺
好脾氣的老芋頭
歷史的味道
春膳
附錄
原鄉的菜蔬體驗 王鈺婷
評《采采卷耳》 黃淑娟
後記
推薦序一
玉和鼎鼐◎鄭清文
許多去美國的人,尤其是那些有家歸不得的人,時常會懷念故鄉的人、事、物。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對吃的東西,像蕹菜、竹筍,甚至豆腐和油條,都會特別懷念。
蕹菜也叫空心菜,沒有在美國人的菜單上,在美國是不容易看到的。有些人就利用屋前屋後的空地種了一點,也可以減少思鄉之情。
蕹菜並不是什麼佳餚。我二哥從菲律賓帶回來一個和菲律賓婦女所生的女兒,放在桃園鄉下。她就時常抱怨,每天吃蕹菜,吃得連牙齒都黑了。
方梓的《采采卷耳》這一本書,寫的是食物,是從蕹菜寫起的。她先寫比干。比干被妲己剮心,卻活著。看人賣空心菜,比干問,菜無心可以活?人呢?
她由無心菜談到空心菜,就是蕹菜。她好像使用遠鏡頭的攝影機,把遠距離的景物拉到眼前。
她寫蕹菜,寫茄子,也寫竹。竹的記憶是和竹鬼連在一起的。竹鬼,也就是竹篙鬼,竹竿鬼。台灣許多地方都有竹篙鬼的傳說。我姊夫的父親說他碰過竹篙鬼。他深夜從鄉間小路經過,路邊的竹突然咿呀、咿呀的倒了下來,橫在路上,人不能跨過。人一跨過,竹子就咿呀、咿呀的把人吊上去,懸在空中。
她寫竹和竹筍的種類,也寫竹的種植法和吃法。
《采采卷耳》是書名,也是篇名。寫的是蕨類。在台灣,把蕨類當食物,並不普遍,好像近年才有人注意到它。
小時候,方梓是鄉野女孩子。她在山野間採蕨,她知道如何分辨可吃和不可吃,更知道哪一種好吃。在山野間,到處隱藏著危險。很多植物,在可吃和不可吃之間,有時很難分辨。有些植物,甚至具有劇毒。她還被毒蛇追過。
她上山下河,並不是為了珍味佳餚,而是在尋找可以果腹的食物。在曾經經歷貧苦的台灣人民,這是很普遍的情況。台灣的貧窮,並不是很久遠的事。大概在四十年前,我長大的桃園鄉下,還沒有電燈。
這一本書,寫了不少食物。那一些,都是日常的、平凡的食物。像芥菜,像高麗菜。她寫高麗菜,還提到這和高麗人,也就是韓國人可能有關的掌故。
這本書最可貴的是,這些平凡的食物周圍,還圍繞著一群平凡的人。她寫自己,寫父母,寫親戚,寫同學,以及許多她熟悉的人。這些人雖然很平凡,都寫得很生動。他們忍受著清苦,無悔地生活著。
在那個時代,女人並沒有地位。我大嫂三、四年前九十歲過世。現在,我還清楚的看到,每頓飯,她很少坐桌子,都坐在門邊的小凳上,澆些人家已把葉梗吃完剩下的蕹菜湯,默默的吃著。方梓寫了她母親,早期也大概過著這一種生活。台灣的經濟奇蹟,是這些人打拚出來的。
從她所寫,也可以了解台灣東部和西部的農耕習慣是非常相似的。東部又稱為後山,前山後山,差異並不大。她的經驗,我大概也經驗過,所以我特別感到親切。
方梓讀了不少書。她讀古書,也讀現代的書。
她在寫竹的一文<歹竹與尤物>中寫道:「文人雅士認為竹是悠閒、是操守的代表。早期台灣農業社會,竹子是忙碌的,因為它要變出錢,變出工具,還要變出吃食,忙碌得沒空和文人雅士打招呼。」
她的文章可以雅,也可以俗。不但俗,有時寫得很土。土是台灣人的性格。
中國文化,把食文化放在最前面。其實,在少數能比美西方的中國文化中,中國人喜歡自美中國菜是世界第一。中國菜有精美的地方,也有荒謬、浮誇和殘忍的性格。熊掌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方梓所寫的,並不是這些來自古遠的傳統。
她寫童年,寫故鄉,也寫親人。她並以散文的方式,一點一滴的寫,一點一滴的寫出她身邊的真實,也一點一滴的寫出了台灣的真實。她寫的就是台灣生活歷史的一點一滴。她寫得很小心,卻寫得很真誠。
幾年前,我在紐約,在布朗茲的植物園看到一小塊地,把莎士比亞作品中出現過的植物種在一起。聽說,在台灣也有人想把《詩經》中的植物展示出來。
雅和俗不是對立的。重現古典,有時是必要的。但是,過分偏古典,而忽視現代,卻是無知的。古典和現代生活能夠涉連,古典才有生命,不然只是骨董而已。
烏魚,在台灣是很平常的,大家都看過、吃過。烏魚子更是食品中的珍味。我查了國內出版的幾部大辭典,說來總是,把烏魚變成了鱧魚。古玉可以佩帶,至於鼎鼐就只能放在博物館了。
方梓的方法,是從現實追溯,去尋找一些食物的根源。古典能和現代生活串聯一起,是古典復活的路。其實也只有這樣,才能稱為古典。
方梓讀書很勤,卻不屬於文人雅士。有時她一本正經的講大道理,有時幽默,甚至露出調皮的笑容。讀古思今,能雅能俗,看來是那麼熱鬧,又那麼豐富。這是本書的特色。
在過度物質享受的美國社會,許多遊子還念念不忘家鄉的口味,不管它多麼俗,多麼土。方梓所寫的,有的已成過去,有的還存續著。花蓮很近,也不是回不去的故鄉。不過每個人都有回不去的歲月。方梓把它寫了下來,又把台灣人帶回去那種清貧、樸素和真誠的時代。
推薦序二
?弦
《采采卷耳》是一本感情深摯、風格溫馨的隨筆小品集。作者方梓以靈動明秀的筆致,成功的刻繪出早期台灣農村的生活圖卷,其體會之深,含蓄之厚,?非時下一般浮靡侈麗的同類文字所可比擬。書中題材,雖屬鄉里間的尋常人尋常事,但不管是放牛養雞、蒔花種菜,乃至浣滌縫紉一類的日常瑣細,一經她的妙筆點化,就變得活潑飛動,充滿了色彩聲情,令人心馳神往,而不知不覺隨著她的娓娓傾談,走近一個牧歌般美好的有情世界。這種淺中見深、平中見奇的表現方式,自是源於古典田園文學的一脈相承,而又有新向度的拓展。
出生於花蓮的方梓,在鄉下度過幸福童年,她耕讀於稼檣,自幼嫻熟農事,對台灣這塊祖宗傳下來的熱土充滿了孺慕之情。傳統文學強調「多識草木之名」,方梓正是這樣一位廣學博聞、崇尚自然的生活家,在她心目中,一切花草果蔬,鳥獸蟲魚,都是天地覆育下的莊嚴存在,值得歡喜讚嘆。這種接近道家的物自性觀念,是她創作美學的思想主軸。
蘇東坡、袁枚、鄭板橋、周作人、梁實秋、林文月……從古典到現代,我們已隱然形成了一個藉談說飲膳寄託個人情志的寫作傳統,而後起的方梓作品中所顯示的,對台灣而言,則有另一層的含義;在全家老小圍著一盤空心菜的艱苦年月裡,所咀嚼出來的菜根滋味,苦澀中帶有回甘,這是典型的「台灣經驗」,不應該被遺忘,值得人們追憶、珍惜。
台灣史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寫法,但恐怕很少人會想到,用玉蔓菁、癩葡萄、巴吉魯、過溝菜、山蘇、過貓……也可以為歷史作註的。方梓的巧思妙喻,令人發出會心微笑。
推薦序三
施叔青
本來尋常,最平凡不過的菜蔬,作者匠心獨具,以她特有的書寫,將茄子、空心菜、高麗菜……與兒時家居記憶、親人鄉友的見聞巧妙編織,成為篇篇動人、感人的故事。
各式菜蔬的歷史、特性,原來乏味沉悶,方梓將之有如音樂旋律般的引入、淡出,更擅用譬喻,讀來不僅興味盎然,且頗富哲思,啟發人心,如此書寫青菜蘿蔔,堪稱另類散文,值得推薦。
近來文化人講究,飲饌美食,方梓行文裡描述的私家食譜也頗有可觀,她令母親的廚藝躍然紙上,筆下敘舊、孺慕之情尤其溫馨動人。
推薦序四
顏崑陽
《采采卷耳》教人動心又動腦的一系列散文。很久未曾讀過像這樣有情、有味、有識、有理的好文章了。
動心,是因為方梓將早年台灣農村的生活情景寫活了。他們的食衣住行,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是非恩怨,他們的風俗人情,都鮮明細膩地甦醒了我的眼,感動了我的心。
動腦,是因為方梓竟然懂得那麼多和各種蔬果的名稱、品種、來源、生態、功用、烹調有關的見聞。而在敘事、抒情、博識之間,更經常蘊涵發人深思的理趣。
很真實的生活經驗、很深刻的感受和體悟、很博論的見聞,都以一種和我們日常生活非常貼近的蔬菜、水果串聯起來,卻融合得渾然一體;文字技巧看似平淡實頗圓熟。
新版自序
還是去看水庫。
我們坐在水庫溢洪道下方的溪河堤上,一公尺水深的河底小魚躍上躍下翻游,有時翻轉著銀白色的魚腹,像一枚枚銀幣映著水光閃爍。黃昏麟浪似的薄雲暈染著橙色,涼風習習,二層樓屋高拱垂的老相思樹,搖盪著翠綠的枝葉,樹雀嘹亮鳴囀。夏日將盡不遠處的林子裡暮蟬扯開著喉嚨聲嘶力竭,不知是要挽住即將消逝的霞光,或是就要走過的夏季?
從清明綻開至今的刺桐花仍豔麗奪目,野桑椹果實纍纍如黑色毛毛蟲吊掛在枝椏上;山腰上藤蔓纏繞著枯樹幹宛如一頭長頸鹿,尾端兩截枝椏神似鹿角。水庫左上方山毛櫸蔥蘢茂密,數十隻白鷺鷥棲集在樹梢,宛如一片綻開的白花;蜻蜓和豆娘不時俯衝輕點著河水;及膝的芒草上蹦跳著小蚱蜢,鬼針草的花絮舞著小黃蝶;回望進來水庫的小徑矗立著難得一見的木頭電線桿,被雨水日曬出灰黑龜裂年代久遠的痕跡,碎石小徑兩旁的蘆葦、菅芒叢生,彷彿身處在五○年代或更早,在沒有交通工具兩肩挑擔赤足行走兩個山頭的時代。
有時,走過暖暖苗圃,一間荒廢閒置的矮小古厝,漆著五、六○年代最常見的水青色,風霜日曝斑剝成了灰青。路邊一座低矮如大型紙箱的土地公廟,簡陋擺置著香爐和數把的香,看來有不少人來祈求平安。
沒錯,這是我目前居住的地方,離喧鬧的台北市不遠,有個極好聽的地名:暖暖,曾經是茶鄉和大菁染料的產地,有台灣第一座水庫,礦坑遺址、運輸古道、古厝、苗圃……。
二○○八年夏至決定改變生活方式,不想做朝九晚五的職場工作,任性的想住在鄉野,於是搬回購置多年暖暖的家。
來暖暖一個多月。屋鄰是水源地和數公頃的苗圃,靠山傍溪,十足鄉間樣貌,隔一座小橋是這個小鎮的熱鬧區,近年來有二十四小時的超市和便利商店。我還是喜歡走路到街上蔬菜、水果攤上挑撿採購,十分符合居住在這裡的步調。
傍晚和女兒一起散步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從固定路線到後來如探險般尋找不同路徑,溪底、山徑、產業道路,可以去水庫、苗圃,更遠到暖東峽谷,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走去淡蘭古道,裝備更齊全就一路到九份、十分?,另一個方向可以到達七堵、汐止,曾經這是一條茶葉、大菁等農產物資運送的重要道路,以及礦坑遺址,現在成了登山者尋幽的途徑。
每日黃昏的散步,沿途辨識野花野草野菜,尋覓樹上的大尾巴松鼠,護送路中央的螳螂、蚱蜢、蟋蟀、蝸牛回草叢,免得被行過的車子壓輾或慢跑的人踩到;蘆葦叢裡一群竹雞嘈雜聲迴盪在山坳;有時摘著紫黑甜滋滋的野桑椹或如小葡萄的龍葵熟果嚼在嘴裡,有時剪了幾枝野薑花,有時採了山茼蒿、龍葵、野莧回家當晚餐的菜蔬,女兒笑我是野人,她擔心我是否會把一些昆蟲帶回家炒食。
對女兒而言,我童年的野趣無疑就像個野人玩樂,也因為那樣的野趣,我認識了許許多多蔬菜、植物。
二○○○年我回溯敘述自己的童年,循著《詩經》的野蔬投射庶民的生活,我以常見的蔬菜映照母親輩台灣女人的性格,以及花蓮農家的樣貌。
我寫蔬菜,其實是寫台灣女人,不同的蔬菜對照著不同女人悲喜的一生,那時孩童及現今為人母眼中前輩女人的生活與命運搏鬥過程,尤其做為移民開墾的花東地區,女人更似野蔬,堅韌、刻苦耐勞,窮鄉僻壤、貧瘠土地深耕播植長出枝葉開花結果。
我在蔬菜中藏匿了母親輩女人的宿命與感情世界,以茄子做為象徵,以花椰菜做隱喻;以茼蒿為投射,她們在情欲、命運、婚姻中的掙扎、抉擇;以空心菜、高麗菜、蘿蔔為借喻,在社會變遷中她們的妥協與遷就;以醬菜、苦瓜、野菜影射她們為家庭耗盡的青春歲月……。
我以蔬菜寫女人,我認為是女性書寫,但是《采采卷耳》出版後,我成了自然寫作者,以及飲食書寫作家,作品也陸續被選入飲食散文選集或自然作品選輯。爾後,演講授課不再只是編輯採訪或報導文學,而是談飲食文學或自然寫作。
無心插柳成了自然寫作者,作品成了飲食文學,原本為台灣女人發聲的聲音羸弱,就像〈反僕為主〉中的蘿蔔,以蔬菜為主題的寫作,自然削去隱匿的女性身影,自然或飲食書寫就成了顯項。
《采采卷耳》舊版三千本早己售空,手中也僅存三本,感謝悔之抬愛,及晴惠和晶惠的大力幫忙,得以再重新出版。聯文版的《采采卷耳》增加了〈歷史的味道〉和〈春膳〉兩篇,談的是飲食文化的傳承與歷史的脈絡關係,更符合飲食文學的範疇,同時也附列了成大博士侯選人王鈺婷的〈原鄉的菜蔬體驗──論方梓《采采卷耳》的花蓮地誌書寫與女性主體〉,鈺婷的評論厚實、深刻剖析了我從花蓮出發,以花蓮女性移民性格的書寫方向,還原我在女性書寫的立場,及家族的歷史敘述。
另外,鄭淑娟〈在平凡中尋求不平凡──評方梓《采采卷耳》〉,這是淑娟碩士論文中的一小節,探討飲食文學的面向,細究《采采卷耳》藉蔬食敘述人情物理。
當然得再感謝?弦先生、顏崑陽老師、鄭清文前輩及施叔青女士初版時推薦的文章。畫家鄭宇斌先生的插畫增添本書的光采,從《采采卷耳》出版一直受到矚目,這次重新出版仍舊沿用。
秋日乍到,夕照依舊暖熱。經過苗圃,女兒指著廣闊的樹苗田圃,「妳一定很喜歡在這樣的田裡蓋一棟房子」,她畫了一個好大的餅給我,「如果我賺了大錢就給妳在這樣的田地蓋房子,一邊讓妳種樹,一邊讓妳種菜。」女兒知道,我只鍾愛種菜,近年來寫樹。
其實這裡的房子後面有兩坪大的「後院」,過去因雨水過多種什麼爛死什麼,也疏於照顧,只栽了一棵玉蘭花,高高瘦瘦的抽長,只長葉不開花。然後就任由別處飛來的非洲鳳仙花落土隨處滋長,也儼然成了一方雜亂小花園。
每天傍晚的散步,因為野花野菜的關係,女兒要我敘述《采采卷耳》裡的故事和人物,她則不厭其煩的畫著大房子、種菜種樹的美夢,我們樂在這種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編織交錯。因為落腳在這裡,讓她終於擺脫冷氣房和都市便利的生活,適應鄉居的步行或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而我再度回到與樹林、溪水和野蔬為伍的樂趣。
校對著《采采卷耳》的新版,彷彿讓我再一次回到童年,再一次敘述父母的故事,花蓮人的事跡。
後記
書寫於我最大的動力是記錄,記錄平凡人的生活,記錄父母親的生活,記憶曩昔。
父母親年輕時是一介農夫,最大的心願是把農作物種好,把三個子女養大,不要再當農夫。果然,我和兩個弟弟都沒有繼承衣缽,大弟從事電腦事業,我和小弟在新聞業。父親中年轉行做大理石加工生意後,家裡那塊三分多地的農田便一直荒耕,至今二、三十年。
母親在屋旁的田裡闢種一小塊的菜圃,種菜和照顧孫女一樣,母親都十分用心。種菜雖然是食用方便又不怕農藥問題,其實,主要是父母親還沒有忘情農事,當成空暇的休閒。是原來農地約十分之一的菜圃,和父親當農夫時所栽種的蔬菜種類相差甚多,然而這樣一塊小小的菜圃卻勾喚我諸多小時候對蔬菜的懷念。每一次回家,最喜歡到菜圃裡走一走,踩踩田土,摘摘菜葉,彷彿是對自己疲乏的心靈的犒賞。每一株蔬菜就像舊識、昔時的玩伴,一一召我回到童年,那個樸實的小農村。
翻閱關於蔬菜的圖照片,青翠的葉片或植在土裡的根莖,總會令我心動,好似與昔日情人不期而遇,為此,我還買了幾本關於蔬菜介紹的彩色書籍,像是舊情人的照片,偶爾拿出來懷舊。
一直有個聲音不時的在心底嘀咕著,一種氣味干擾著,像是舊債未還,心裡隱隱罣礙。
我決定面對那份曖昧的情愫。
小時候的農田一塊塊在心底出現,每一種蔬菜鮮活起來,青生的葉莖味道,迴繞在腦海裡,蔭綠色的汁液汨汨地在血脈裡流竄。我有些心慌,害怕哪天醒來,蛻變成一棵蔬菜。如果真能蛻變成蔬菜,我會選擇哪一種蔬菜?各種蔬菜快速在眼前列隊而過,對蔬菜,我沒有特別的偏好,即使很多人不喜歡的青椒,我還是覺得它是美味的。
終究是要選擇,就像撿拾沙灘上的石粒。
我選擇了二十三種蔬菜,不是因為口味上的挑剔,是屬性,或是熟悉度,或者,某種意義。
然而書寫蔬菜,就像在書寫自己的童年,父母親的平凡生活,農村的面貌,五、六○年代至八、九○年代,台灣社會一個小農村,一群農人的生活遷變,藉著蔬菜做為投射,每一則故事都從花蓮開始。
《詩經》裡大多數的詩篇是描述庶民的生活和心聲,有許多關於採摘蔬菜的情景,透過採摘蔬菜或野菜,呈現當時農人或庶人艱苦生活的面貌,窺探當時社會貧富懸殊的種種;其中〈七月〉這首詩更是農人一年十二個月困苦生活的描寫。更多的篇章是妻子或情人思念遠征的丈夫或男子,最多的場景也是在野外採摘野菜時,一則藉以反映民不聊生,一則敘述親情、愛情的牽掛。蔬菜成了一種「藉物」。
在本書中,蔬菜正是「藉物」,藉著蔬菜,投射人與社會某些關聯,城市與農村的差距。也因為是藉物,難免偶爾會有些﹁牽強﹂,但並不傷損整體的觀照。
本書中的蔬菜稱呼或栽種方式均以花蓮為主,也許有極少部與其他地方略有出入。台灣的農業發展的極好,蔬果種類繁多,只有少部分是屬於季節性,其餘四季皆可栽種採收,如便利商店,全年不打烊,且新鮮甜美,這和五、六○年代蔬果的生產季節分明,有很大的改變。或許正是這樣的改變,致使我懷念起那個匱乏的年代,那些孜孜為生活營生,也是推動台灣經濟卻被忽略的默默無名的農民,那些大部分已變成公寓大樓的農田,那些將被遺忘的記憶。
也謹以本書獻給我的父母,由於他們使我有豐富的蔬菜知識和精采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