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大暖化 讓蒙古帝國差點併吞歐洲,讓法國葡萄酒獨步全球

歷史上的大暖化 讓蒙古帝國差點併吞歐洲,讓法國葡萄酒獨步全球
定價:320
NT $ 109 ~ 288
  • 作者:布萊恩.費根
  • 原文作者:Brian Fagan
  • 譯者:黃中憲
  • 出版社:野人
  • 出版日期:2008-05-0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807223
  • ISBN13:9789866807220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看一千年前的大暖化,如何重新分配世界文明的版圖

  昔日豐美的水草漸成荒漠,逼得成吉思汗的子孫一路向西征討,蒙古鐵騎踏過多瑙河直達奧地利;

  寒冬日褪的歐洲,農作從勉強溫飽到豐收富饒,為近代歐洲的誕生揭開序幕;
  暴烈的乾旱席捲美洲和南亞,將壯麗興旺的馬雅帝國和吳哥窟化為鬼城,就此埋沒於荒煙蔓草。

  文明的去留,就像擲硬幣,正反機率各是二分之一。

  一千年前,地球經歷了一場至為關鍵、禍福相隨的升溫期。長達五百年的溫暖氣候,讓全球人類文明的消長因而翻盤:它讓歐洲步入興盛期、復活節島立起巨石像,卻也讓中國華北鬧出大飢荒、吳哥窟加速覆滅、馬雅文明土崩瓦解。

  作者運用深厚的考古學知識,從北極區零星散布的古斯堪地納維亞人鐵釘、吳哥城淤積的灌溉溝渠、馬雅人荒廢的水山、日韓官員的櫻花紀錄中,交叉比對各種替代性氣候資料,找出各地氣候的遙相關證據,重現中世紀的大暖化現場;並列舉北極、歐、亞、非與南半球等地的文明興衰,說明大暖化造成的正、負面影響,遠遠大於人類的想像。

  千年前的人類以機動遷徙、食物來源多樣化、有組織地蒐集氣候常識及遠距離貿易等對策,因應變動不居的環境,卻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絲路、季風與駱駝商隊將歐、亞、非連成一氣,世上首次出現不折不扣的全球性經濟;平原印地安族卻棄置查科峽谷,遷徙他處,昔日聖城十室九空。

  現今人類正處於氣候遽變的時代,當前關於氣候變遷的辯論,多半鎖定暖化、異常氣候及海平面上升等議題,幾乎沒有人去探究幾百年前的氣候變化。中世紀溫暖期的歷史告訴我們,暖化對人類與文明的影響好壞參半,人類應吸取歷史的經驗,善用眼前的機會,開發適應新環境的方法,迎接充滿挑戰的全球暖化時代。

作者簡介

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

  世界知名的考古學作家,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人類學名譽退休教授,著作等身,除了致力於將考古學知識推廣給一般大眾,也編有《牛津人類學指南》等教科書,廣為各大學使用,是進入人類學的最佳讀物。費根也身兼許多機構的考古學顧問、參與撰寫科普節目的腳本,如國家地理學會、大英百科全書、BBC、國家廣播網、時代雜誌等。

  費根身為考古學家,熟悉古代文明,自從1999年出版《聖嬰與文明興衰:洪水、饑饉與帝王》一書,開始闡述他連結氣候與人類歷史的獨特觀點,已完成《小冰河期》、《漫長的夏天》與本書等科普著作。費根自稱是「不怕被人譏笑的通才」(unashamed generalist),撰寫許多科普與通識書籍,比起一些高來高去的學者,更讓人欣賞。台灣讀者對他毫不陌生,其針對一般讀者寫作的作品廣受讀者喜愛,除了前述幾本書,《法老王朝》、《古代文明七十謎團》、《古代文明七十發明》都出自其手。

  從考古與人類學,跨足氣候變遷,費根一直試圖連結氣候變遷與人類歷史。正如他所言,氣候決定論(climatic determinism)長期以來被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所唾棄,他卻對一般人、甚至科學家對古代氣候變遷的輕忽,感到震驚與不解。他認為從歷史中,我們可以了解古代人類社會如何因應突如其來的氣候變遷與乾旱,作為借鏡。以往資料不全,氣候與人類社會的關聯被忽視,可以理解;現今從樹輪、冰芯、深海沉積物等取得的許多氣候資訊,則讓我們能夠真正地去連結歷史氣候變遷與人類社會的發展。「這是我們首次能正確評估氣候變遷對古代人類社會的衝擊,了解那是影響人類歷史的許多因素之一,甚至有時候是重要的因素。」

譯者簡介

黃中憲

  1964年生,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專職翻譯。譯有《成吉思汗》、《美利堅帝國陰謀》、《新藝術的故事》、《歷史大哉問》、《貿易打造的世界》、《破解古埃及》、《蒙娜麗莎五百年》、《米開朗基羅與教宗的天花板》、《法老王朝》等書。

 

目錄

推薦序 過去的未來:人類迫在眉睫的天誅(李匡悌)
推薦序 以古鑑今窺未來(許晃雄)

序章 歷史上的大暖化
地球上諸多社會的興衰,都受到中世紀升溫現象的影響。在氣溫較高的那幾百年間,氣候既造福人類,也危害人類。這段時期為人類如何因應氣候危機提供了諸多借鏡,揭示了氣候帶來的機會與浩劫,間接促成了現今文明版圖的配置。

第一章 暖化時期
中世紀溫暖期大大造福了歐洲,使其寒冬褪去、夏天延長,農作從勉強溫飽到豐收富饒,邁入了璀璨的中世紀盛期。

第二章 窮人的斗篷
中世紀溫暖期降臨,使歐洲的冬夏對比不再鮮明,冬天變得較暖和,作物生長季變長,夏天更熱,並促進人口成長、城鎮興起、農業改革、漁業興盛、森林砍伐與戰爭,為歐洲帶來嶄新的面貌。

第三章 上帝的連枷
歐亞之間的大草原綿延不絕,為策馬奔馳的蒙古軍鋪路,一路向西,眼看歐洲就要納入蒙古囊中,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卻班師回朝……若乾旱未及時終止,說不定蒙古帝國就能併吞歐洲。

第四章 摩爾人的黃金買賣
一千年前,身為黃金貿易賣方的摩爾人調整其社會,累積預測氣候的知識、組織祕密會社,以因應沙漠突如其來的極端氣候,兼有耐旱的駱駝,使伊斯蘭世界與西非之間的黃金貿易異常興盛,一場遍及全球的黃金貿易就此展開。

第五章 伊紐特人和卡魯納特人
中世紀溫暖期帶來較暖和的冬天,使斯堪地納維亞的穀類生長季變長,北方海域的結冰狀況也有改善,北極區浮冰群往後退,古斯堪地納維亞人開始冒險遠離海岸,前進北極區,遇上了白令海峽的伊紐特人,從而促成兩個世界的短暫相遇。

第六章 超級大旱時期
中世紀溫暖期期間,美國西部飽受超級大旱蹂躪,陷入貧乏和苦難,莫哈韋沙漠和「大盆地」變得不宜人居。矮松果減產、食物取得變得較不易、營居群只在走路可取得水源的範圍內搜尋食物;食物爭奪變激烈,社會關係緊繃。然而,靠著搜尋食物與水源分布的知識,他們存活了下來。

第七章 橡實與普埃布羅人
漫長而一再降臨的乾旱,讓加州與「大盆地」的橡實大量減產,楚馬什人以漁獲彌填補食物短缺;美國西南部查科峽谷的普埃布羅人,則選擇遷居他處,原先建造的神聖殿堂,淪為斷垣殘壁。

第八章 水山的統治者
在遙遠南方的中美洲,古馬雅文明正值巔峰。不幸的是,中世紀溫暖期的乾旱降臨,帶來慘不忍睹的破壞,造成數千人喪命;沒有雨水,馬雅人高聳的水山形同虛設,盛極一時的文明局部土崩瓦解,十室九空。
 
第九章 齊莫爾王國君主
就在怎麼看都不可能誕生文明的秘魯北部海岸,千百年間,接連有數個富裕國度興起。齊莫爾王國就是其中之一,靠著農耕、捕魚與長距離貿易,齊穆人化解了乾旱與艱困環境帶來的衝擊。

第十章 迎風航行的玻里尼西亞人
中世紀溫暖期期間,太平洋東部沿岸許多地區氣溫升高,陷入乾旱;與此同時,海上卻吹起罕見的西風,玻里尼西亞人因而得以向東航行,登上杳無人煙的玻里尼西亞諸島,更在最偏遠的復活節島上,立起神祕的巨石像。

第十一章 飛魚海洋與吳哥窟的覆滅
一千年前,南亞、東南亞,還有從尼羅河到中國的印度洋沿岸地區,有數百萬人生活在季風及季風與聖嬰、反聖嬰的複雜關係的擺布之下,造成尼羅河洪水水位降低、東非乾旱、西南季風強勁及印度洋航海路線改變。東南亞的高棉則建造了一個脆弱的人工環境,碰上季風區必然發生的超大旱澇,一旦受損即無法翻修,以致無法永續運作,宏偉的吳哥窟最終埋沒於荒煙蔓草之間。

第十二章 中國之患
漫長的乾旱、不規律的季風雨與突如其來的洪水,經常將糧食和生產糧食者摧毀殆盡。七千多年來,八十六萬五千平方公里的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華北人民苦難的淵籔。在此,全球氣候力量左右了中世紀中國社會的禍福。

第十三章 無聲的大象
漫長乾旱是中世紀溫暖期潛伏的無聲惡徒,它是氣候房間裡的無聲大象,而不可測的南方震盪活動,則是這頭野獸破門而出的因素。一千年前的世界,全人類抱著保守的心態過活,敏於提防氣候變化的危險。中世紀大暖化的歷史提醒我們,人類最大的資產乃是善用降臨眼前的所有機會,迎向充滿挑戰的未來。

 

推薦序一

過去的未來:人類迫在眉睫的天誅
李匡悌(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人類學博士)

廿一世紀的考古學研究應該在現實社會中引發正面積極的影響,否則這門學問的意義就顯得貧乏。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如同學習歷史或考古,我們的目的並不在於了解歷史事件的內容,抑或考古遺址出土文物的遺留。相反的,我們希望藉由歷史事件或考古遺留來學習過去人類在過往環境中所表現的生活經驗,作為解決現實問題的參考。布萊恩.費根的《歷史上的大暖化》不僅揭露了中世紀(八到十三世紀)氣候變遷所造成的人類生活的歷史事實,更把歷史學和考古學的精義表現得淋漓盡致;其次,書裡邊也明確地告訴讀者,理解氣候變遷和人類社會的關係需要氣候學家、地質學家、地理學家、人口學家、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等人的通力合作,說明了科際整合的研究模式才能對人類社會文化的演化過程提供更深入的認識。

湯恩比(Toynbee)曾經說過:「一個社會的命運和他們如何解決問題有關。」從這個說法來思考費根在本書中述及的每一個考古遺址,伴隨氣候變遷造成的環境變化是促使人類社會文化改變的重要因素,讀者就能夠意識到八至十三世紀全球各地歷史文化發生變化之影響因素、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導致社會崩解的關鍵。事實上,中世紀的暖化對世界各地的影響,利弊互見;從各地的案例中可歸納出不同的因應之道,這些正是有關當時社會如何面對氣候變化的適應策略。最明顯的是,無論哪裡的氣候發生變化,「遷移」似乎是最直接和自然的反應。北極地區伊紐特人和古斯堪地納維亞人的相遇、大洋洲南島語族隨著季風散布到各地大小島嶼上,再如北美西南地區的印地安人面對乾旱問題時,「彈性變遷」和「機動遷移」便是自然而然的因應措施。

其次,許多社會透過生態系統的規畫管理,解決環境資源受氣候影響所衍生的問題,諸如可耕地的擴大和開發、水資源的分配和管理、農業技術的發明和提升,都能在中國華北、高棉吳哥、北美西南、中南美洲,甚至埃及地區的案例中不辯自明。

除此之外,我們也能從書中述及的事件中,發現不乏社會將各自的結構和組織更加系統化和複雜化的例子。為了解決自然資源受氣候影響所造成的短缺,同時為了顧及社會資源的分配,於是乎從整體社會系統的功能著手,試圖營造比較周密的組織和規範,讓社會生命得以延續。

雖然早期人類似乎都懂得應付氣候變遷時的困頓,但目前所看到的例子,卻呈現出當時那些「文明」古國一個接著一個崩潰。導致社會瓦解崩潰的因素,也許正應驗了賈德.戴蒙《大崩壞》書中所提及的,有的社會在環境變遷產生問題時,一直沒有心理準備;或者問題已經發生,卻沒有感覺到問題存在。比較令人不解的是,有些社會即使發現問題,但礙於各種託辭,甚至不嘗試去解決問題。當然,最遺憾不過的,便是那些曾經嘗試過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卻終究抵不過惡劣環境而失敗的社會。最值得注意的是費根在末章指出的那些駭人聽聞的歷史悲劇。不只是殷鑒不遠,也絕不是杞人憂天。因為隨著環境變化,危害事實的後果便每況愈下,暗示著越發不可收拾的未來。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種想法過於悲觀;老天爺是公平的,風水總會輪流轉,就好像中世紀的暖化或者近半世紀的聖嬰現象,並非全世界在同一時間一起遭受氣候變遷引起的自然災害。東邊飄雨西邊晴的自然現象不正解讀了幾家歡樂幾家愁的造化嗎?情況或許幾分若合符節,只不過應該正視的是,全球自然資源的分配,應建立在以整體人類社會共享、共存和共榮的精神與態度上來考量,否則就像書中所言:「未來幾世紀的戰爭,不是為無意義的民族主義、宗教或民主原則而打,而是為水資源而打……」


推薦序二

以古鑑今窺未來  許晃雄(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在這高度不確定性的年代,人類彷彿徬徨於十字路口的孩童,不知何去何從。有人質疑氣候學家模擬推估的可靠性,也有人想到何不從地球的歷史活頁書尋找相似的歷史事件,以古鑑今,或許還可窺未來。歷史上的溫暖事件很多,最近的一次是所謂的「中世紀溫暖期」,發生於西元八○○至一三○○年間。相對於其他更早的暖化事件,地球歷史書記載的中世紀溫暖期資訊還算豐富。雖然已經有不少學術研究探討中世紀溫暖期各地的氣候特性,卻難窺其貌,甚至還在爭論中世紀溫暖期是否是全球現象。費根參考許多研究結果,認為或許我們仍無法確定暖化現象曾發生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但無庸置疑的是,暖化發生在地球的許多角落,全球暖化有跡可尋。不僅如此,費根還發現長期乾旱是許多地區的共同特徵,在歐洲、歐亞大陸的乾草原、北極圈、美國西部、熱帶太平洋、中國、印度、中南美都曾發生過。

無巧不成書,氣候學家推測廿一世紀的全球暖化將使得內陸地區的乾旱更加嚴重,某些地區的豪雨事件將更為頻繁而劇烈。這意味著兩極化的氣候變遷,套句時下的流行用語,就是「M型氣候」。溫度高的大氣能容納更多水氣,亦即較不易飽和;一旦飽和,卻又可以凝結出較多的水滴,降至地面成雨,因此雨量變多。水氣凝結時,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使得天氣系統更為激烈,豪雨事件因而更加頻繁與劇烈。相反的,在半乾燥地區(如撒哈拉沙漠南側的撒赫勒地區),因為空氣能容納更多的水氣,因此更不容易飽和,地面蒸發將更加快速,地表更乾燥,發生乾旱的機會更高。費根發現,這樣的情境曾發生於中世紀溫暖期,更擔憂歷史即將重演,漫長乾旱成為廿一世紀暖化地球上的普遍現象。他根據大量的文獻與資料,抽絲剝繭,得到這個結論,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顯現其身為傑出人類考古學家的過人功力。若將豪雨、颱風比喻成急性腸胃炎,乾旱就是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來得無聲無息,無法立即根治,情況好的還可以長期治療,差的則為時已晚。乾旱不像滂沱大雨、颱風,如萬馬奔騰般撲天蓋地而來。它的腳步緩慢卻持續而堅定,經常為我們所忽視,驚覺它的存在時,早已深受其害而不自覺。費根的神來之筆,將之隱喻為「氣候房間裡的無聲大象」,再恰當不過。

費根雖然連結了溫暖氣候與人類社會的演進,卻也不斷提醒讀者,漫長乾旱只是因素之一,人類的不當作為或反應往往才是導致社會無法永續的主因。比如,「(馬雅)人可以造水山或數百公頃的灌溉溝渠,但面對乾旱、洪水、聖嬰現象的自然威力,終究還是束手無策,特別是統治者對供養其民生所需的人民所受的苦難視而不見或毫不關心」。相反的,居住在美西大盆地的人「靠著對環境的了解和善於利用機會的本事,他們存活了下來,而在至為嚴峻的環境,經歷數千上萬年無比嚴重的洪水、乾旱所淬煉出的生活方式,也因此賡續不絕。」。

一千年前的溫暖地球與普遍性的乾旱,若與氣候學家推估的未來全球暖化相比,恐怕是小巫見大巫。中世紀溫暖期的經驗,是否真如費根所言那般值得借鏡?我們無法預知,卻值得參考。我們只知道,面對二○○三年炙熱的夏天與乾旱,科技發達、經濟民生富裕的西歐有數萬人喪生,經濟民生嚴重受挫,和先民一樣束手無策。費根對「大暖化」的看法或許不完全正確,但無庸置疑的是,他的觀點的確可以刺激我們對中世紀溫暖期氣候與人類社會的了解,更提醒我們過去發生過的事,未來也可能發生。以古鑑今窺未來,閱讀本書無疑是一場豐盛的知識饗宴。

 

內容連載

序章:歷史上的大暖化

「我是萬王之王,奧茲曼迪亞斯,功業蓋物,強者折服!」
此外,蕩然無物。廢墟四周,唯餘黃沙莽莽,寂寞荒涼,伸展四方。
——雪萊,〈奧茲曼迪亞斯〉(Ozymandias,一八一二)(楊絳譯)

博尼托巨宅(Pueblo Bonito)憔悴而沉默地立於峭壁之下,宅內緊密相連的房間頂部大敞,迎向灰色天空。寒冷刺骨的冬日,一道寒風吹得枯葉和細雪漫天紛飛,落在空蕩蕩的廣場上。新墨西哥州查科峽谷(Chaco Canyon)上方,雲層低垂,在一月風暴的強風中翻滾迴旋。寂寥,無邊的寂寥。

一千年前,博尼托巨宅是一處聖地,每逢夏至,壯闊的舞樂聲便在此響起。方圓數哩內的人蜂擁至此,來到可能是北美西南部最大的普埃布羅族巨宅(譯注:pueblo,專指美國西南部的印第安族群,也指該印第安族群用土磚建成的聚落建築)。一一三○年,乾旱降臨查科峽谷,五十年不退,玉米產量銳減。不出數年,博尼托巨宅人去樓空。五十年後,查科峽谷幾為空城。數百年後,原定居峽谷內的古普埃布羅族印第安人搬遷一空,投奔住在水源更充足處的親戚。

如今,在這冬日裡,未見一千年前的鬼魂起來騷擾我、驚醒我。逝者已矣,早已消失無蹤,不復記憶。我想起萬王之王奧茲曼迪亞斯,他的功績已被遺忘,他的宮殿只剩斷垣殘壁。

一一一八年―那場大旱襲擊查科的十年前,高棉神君闍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在東南亞柬埔寨洞里薩湖(Tonle Sap)湖邊登上吳哥王位。幾乎就在登基後,他便開始建造他的曠世傑作吳哥窟。為了建造這座集王宮和廟宇於一身的建築,他動用數千名子民,旨在世間重現印度教裡具有數座聖山的宇宙,而這一切只為服務這位神君。蘇耶跋摩二世和其後幾位繼任者創建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宗教理想國,其存續倚賴集約式水稻耕種,靠著運河、蓄水池與夏季洪水來灌溉。

如今,吳哥窟的高塔不復金碧輝煌,廟宇的彩繪不復艷麗,但仍令人悠然神往:錯綜複雜的階梯和迴盪著跫音的長廊,上頭裝飾著連綿不斷的浮雕,刻畫浩浩蕩蕩的皇家列隊、行進中的軍隊,還有預示天堂歡樂的曼妙跳舞女郎。然後,你從遐想中醒來,領悟到這是個死寂之地,已凍結在史上的某一刻。在鼎盛之際,建造者拋棄了它,原因大概是乾旱讓稻田乾涸,使他們斷了糧。

我再次想起奧茲曼迪亞斯。吳哥窟徒留給人霸業盡成空的枉然和惆悵。

查科峽谷和吳哥窟默默訴說著氣候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不管是好是壞。

蘇耶跋摩二世的忠心子民辛苦建成吳哥窟後不久,沙特爾聖母大教堂(Notre Dame de Chartres)在法國北部立起。這座哥德式大教堂在一一九五年左右開始興建,只花了二十五年就完成,為該地第六座教堂,是石頭與玻璃打造的建築奇蹟。沙特爾大教堂和吳哥窟同屬曠世之作,但前者至今仍生氣勃勃,依舊為人間服務,石頭與玻璃在此化為永恆的奇蹟。玻璃鑲嵌於高聳的橫梁和優雅的拱券之間,在沙特爾大教堂處處可見。陽光穿過玻璃射進教堂,化為寶石般的光彩,營造出玄妙的氣氛。沙特爾依舊將天堂帶到人間,連結世俗與性靈,一如一千年前。在此,過去未死,仍活在人們心中。

建造沙特爾時,歐洲處於較溫暖的氣候,多年來連年豐收。受惠於此的人們感謝上帝,感謝天地間不知名的力量賜予他們豐饒,於是建造大教堂謝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4
    $109
  2. 二手書
    5
    $160
  3. 二手書
    5
    $160
  4. 新書
    51
    $162
  5. 新書
    9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