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是皇帝批閱大臣奏摺的常用語,意思是說所奏之事「朕」知道了。自古以來,臣工向皇帝進呈的報告名稱繁多,如章、奏、表、議、疏、啟、書、記、狀、札、揭、封事等,以「奏摺」為名,則始於清康熙年間。到了乾隆朝,成為定制。經皇帝用硃筆批閱的奏摺,稱為「硃批奏摺」或「硃批諭旨」,簡稱「硃批」。康熙年間都發還原奏人,雍正即位,定下回繳制度,即凡經康熙硃批的奏摺,一律回繳宮中,臣工不得私藏。以後各朝相沿,直到清末,這便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十五萬八千多件「宮中檔硃批奏摺」的由來。
-
穿梭太平洋︰金山夢、華人出洋與香港的形成
$456 ~ 670 -
《波文》雜誌精選
$90 -
《風雨談》雜誌精選
$108 -
中外學者談文革
$343 ~ 702 -
清華伍:書類文獻研究
$948 ~ 1,080 -
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
$348 ~ 396 -
通鑒:司馬光評史
$277 ~ 350 -
昂船光影:從石匠島到軍事重地
$316 ~ 400 -
《大華》雜誌精選
$108 -
民國以前中國與東南亞關係史料編註(四冊)
$2,868 ~ 3,449 -
一二八淞滬自衛作戰史料
$277 ~ 315 -
國民政府抗日戰場中的反細菌戰(二)
$261 ~ 297 -
未完結的戰爭:戰後東亞人權問題
$158 ~ 475 -
抗戰勝利前後國民政府的審計工作(1945)
$315 -
南昌行營:參謀團大事記(二)
$270 -
孫中山與美洲華僑:洪門致公堂與民國政治
$419 ~ 477 -
唐番和合:加州母親脈上的中國人
$45 ~ 539 -
A Special Standing in the World:The Faculty of Law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69–2019
$190 ~ 1,728 -
五四在東南亞〈簡體書〉
$451 ~ 530 -
抗戰勝利前後國民政府的審計工作(1944)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