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質性研究

社工質性研究
定價:450
NT $ 428
 

內容簡介

第5章 個人困境作為社會議題:脈絡中的不孕敘事

在個人敘事中建構社會認同
Constructing social identities in personal narrative

  我從一個研究訪談中擷取一個片段做例子,說明敘事分析的社會觀點。其中包含了詳細的逐字稿,這樣讀者才能在對話交流中細查敘事。我的理論興趣在於,當面臨到不孕的「個人困境」時,婦女如何建構她們的身份認同。我在一個故事中,分析一名婦女如何展演(perform)她的社會認同:她的「私密自我(private self)」受對立的現實環境所形塑,一方面是性別不平等,另一方面是促進社會正義的公共政策。此訪談取自於一大筆的訪談資料,針對無子的已婚婦女,1993至1994年完成於南印度的咯拉拉省(Kerala)的田野工作期間。在個別的時間點上,所從事的訪談都有錄音,並且在事後謄寫成逐字稿,必要的時候再予以翻譯,這些訪談〔七個是英文寫成,剩下的是馬來亞拉姆語(Malayalam)2都由我和我的研究助理Liza執行。〕我們鼓勵婦女廣泛地描述她們的處境,包括其他人的反應:丈夫、其他家人和鄰居。我們沒有訪問她們的丈夫,因此,他們對於不孕的看法是由這些受訪婦女所代言(對於方法的完整描述,請見Riessman(2000a)(2000b)之文獻)。

  我調查這位被我稱為Asha的婦女的生命故事,之所以選擇她,因為她在我的調查樣本中年紀最大,並且也可能已過了生育年齡。對她而言,建構一個沒有親生孩子但卻有意義的性別認同,是她生命中的主要議題。Asha住在印度,一個強烈鼓勵生育的社會──婦女被期待結婚生子,但她住在咯拉拉省,那裡有著培養婦女自主權與經濟自足的悠久傳統3。然而,就如同其他在咯拉拉沒有小孩的婦女一樣,她面對著嚴重的汙名,因為她無法為人母(Riessman, 2000b)。例如,鄰居待她如machi,一個在英文裡找不到對譯文字的馬來亞拉姆語,意指無法繁殖後代的農莊動物。

  在Asha的敘事中,我特別注意到社會定位與認同宣稱的關聯性。「定位……指的是,在個人故事論述建構中,分配給講述者流動的『部分』或『角色』」(Harrd & Van Langenhove, 1999, p.7)。當我們講述我們的生命故事時,我們就在展演我們的身份認同(Langellier, 2001; Mishler, 1999)。有幾個社會定位的層面,是我進入「個人故事(personal stories)」的分析要點。第一,它發展一種立即的論述脈絡──一個涉及聽者∕提問者的訪談。在這一層面上,Asha在一個對話過程中定位她自己,在這個案例中,她對特定的觀眾展現她喜好的身份認同──我的研究助理和我。我們也被放在社會空間中,並將不孕的觀點帶入交談中,將Asha定位在其中。第二,Asha的敘事被定位在一個更廣的文化論述,那是關於婦女在現今印度中更適宜的位置──在一個正在為女性發展勞動新空間(除了家庭與農田之外)的「發展中」國家中的位置。這個敘事也定位在咯拉拉省的性別政治中,在那裡,婦女由於進步的社會政策已有了一些優勢,但也仍受限於性別意識型態。我說明了注意轉換的文化脈絡與最切近的訪談脈絡,對詮釋是如何必要的。第三,Asha在她故事中,將她與醫師(和醫療技術),及具有權威的家庭成員的特定關聯中定位自己。綜合這三點,在敘事中社會定位的視角,提供一片透鏡,探究一位中年婦女如何在無法懷孕的情況下,努力建構一個正面的認同。

  我們和Asha見面的那天,她正在一所政府醫院的不孕門診進行第二次的診療。根據她的陳述,她之前已在另一所醫院接受不孕的生物醫學(biomedical)治療。生物醫學在咯拉拉省的城鎮和村里都普遍可及;她這次前來求診的醫院是大轄區的第三級照護中心。我們從Asha的訪談(見以下摘錄內容)得知,她來得很勉強,但她對於受訪這件事卻未感為難;在她正在候診的時候,我們花了將近一小時的時間,在一間隱密的房間裡交談。我的研究助理Liza,二十六歲,她告訴Asha,我們想要「從婦女的觀點來了解沒有孩子的經驗」。開放式的訪談以馬來亞拉姆語進行,再一段段地翻譯給我聽,Asha說,這樣的方式讓她感到「舒服自在」。雖然我們大部分的問題,聚焦在不孕和社會反應等議題,但Asha卻直接將訪談轉移到其他對她重要的主題上。例如,在開始的前幾分鐘,當問到有關她的家庭組成與其他人口統計學的「事實」時,Asha的延伸回應暗示了性別關係上的錯綜複雜──她的丈夫比她年輕十二歲,不久就要失業──「我們接下來只有靠我的收入勉強生活下去」。這些議題的意義只有在後來的訪談才變得清楚。在這一點上,Liza問:「妳認為妳沒有小孩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就這一點切入訪談。

本書介紹

  本書的出版,為質性研究應用於社會工作,定義了關鍵趨勢。在社會工作實務脈絡裡,放入了知識論及方法論的議題,同時也在研究實務上,提供採用質性方法的基礎。

  原書編者Ian Shaw及Nick Gould在第一篇的導讀文章中,將質性研究放在社會工作發展及問題的脈絡裡。第二篇為本書的核心章節,特別委託各領域的首席學者編寫而成,每一章包含了關鍵的質性方法,以及與社會工作環境的關聯。第三篇則是回應質性研究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並提出社會工作的思維與實務,如何透過研究而得到提升實務的操作方法。

 

目錄

第一篇 社會工作在質性研究上的議程
緒論

質性研究
閱讀本書
推薦閱讀

第一章 質性研究的社會工作脈絡
脈絡與方法
質性研究與社會工作實務可能的選擇
推薦閱讀

第二章 社會工作質性研究的文獻回顧
勾勒社會工作質性研究發展的圖像—「關鍵時期」與主題
社會工作質性研究中日益浮現的主題
質性研究與實務──一種特殊的關係?
推薦閱讀

第二篇 社工質性研究範例

第三章 在生活中體驗,而非從教導中獲得:青少年收容方案的民族誌研究
研究方案之介紹
民族誌研究
進入田野的管道
在田野中
在生活中體驗,而非從教導中獲得
結論

第四章 訪問訪談者與探解知識的建構
研究性別化的職業文化
訪問社工員
探解知識的建構
結論

第五章 個人困境作為社會議題:脈絡中的不孕敘事
在個人敘事中建構社會認同
討論
感謝

第六章 「我們說的話有人聽」:對解放質性評估的反思
簡介:一間有待評估的社會救濟站
解放研究的幾個要素
解放質性研究的實踐:參與的重點是態度,而非只是一套方法
行動:結果造成什麼影響?
議題:夢想之路的顛簸與阻礙
結論:不是放馬後炮

第七章 以自傳式民族誌做為反身性探究:研究扮演自我監督的角色
反身性:非關內省?
在地研究:由內「向外看」的問題
反身性探究即陌生化:趨向更實際的現實主義
結論:邁向實際的實務道德標準
感謝

第八章 何謂專家社會工作:質性實務者研究
主題的策略:探討研究的問題
實務者的聲音:何謂質性實務者研究?
根深蒂固的實證主義文化
反身性
為質性實務者研究創造框架

第三篇 質性研究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第九章 田野工作脈絡選擇
民族誌
訪談
敘事、生活史和文件研究
結論
推薦閱讀

第十章 探究與行動:質性研究與專業實務
實務與研究
反身性實務與研究
倡導與質性探究
結論
推薦閱讀

第十一章 社工質性研究的重要性
過程與結果
質性研究的應用
研究與實務的理論化
局部相關與一般知識
推薦閱讀

參考文獻
專有名詞索引

 

推薦序
相信理性,執著感性
越界反省,重新出發
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萬育維

如風之聲,光之舞,劇中人物在一幕幕不同的場景中變化著,穿梭著。
時而熱鬧,時而孤寂
光陰之河,引領觀眾穿越時空,走過10年、50年,進入未來。

  質性研究之美在於不同經驗的領悟與傳遞,之真在於詮釋不離本質的基本原則,之善在於喚醒社會對於少數人苦痛的同理。多年來,閱讀國內許多質性研究的文章,總覺得有些美中不足之處,大致可分為五個面向來談:

  一.論文題目本身不適合以質化方式呈現,例如:青少年參與志工的動機、照顧者的照顧負荷。

  二.文本分析不夠脈絡化與聚焦,這兩個觀念看似矛盾,事實上是相互呼應,也就是見樹又見林。任何一個人物介紹,一定有其世代的歷史背景,有其家庭系統的來龍去脈。這些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主體經驗,不能被忽略。另一方面,在文本資料中很容易迷失了原本的面向,而偏離了初衷,變成是泛論而不深入,失去了質性的質感。

  三.太著重個人主體經驗的描述,而忽略了概念化的分析。質性分析中的現象學派非常強調每日生活背後的結構性與政治性,若僅就文本描述呈現其類別化,而沒有拉高層次分析其社會建構的意涵,這篇質性研究僅能成為文學作品,而非質性的研究。
 
  四.研究者對於研究主題欠缺基本的了解與領悟,在詮釋上無法貼近敘述者的世界,也無法正確地、精準地抓住敘述者語句陳述的意涵,不僅在意義化上不足,更直接地影響到質性研究的效度。

  五.研究者本身的反省性思考不足,以致於無法清楚地看到自己在詮釋上的限制,而及時地尋求補強與解決之道。

  上述五項在Shaw and Gould的書中都有清楚的說明與範例分析。

  另外,知識理論要實際操作時仍有許多的困惑和矛盾,這樣的困惑與矛盾大部分來自於心態面,而不是技巧面,所謂的心態面有三:

  一.跨越出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另一個生命經驗做互動時,所必須面對的焦慮、緊張與不安。

  二.互動之後的悸動、衝擊和漣漪效應,給研究者的正、負面影響,往往使其深陷其中而無法回到研究的本質。

  三.離開研究場域或結束訪談關係後的收尾、退場與分離,帶來的時空錯亂與不安,久久無法平息。

  這三點矛盾如同歌劇,舞台紅幕拉下,台下的觀眾久久不忍離去,不知今夕是何夕。

  質性研究不只是個研究,她藉著研究來豐富受訪者和研究者的生命,透過敘說得以再一次釐清、看清,透過分析得以理解生命中的差異性和無限的可能性。

  做為一個質性研究者和接受訪談者,如同樂曲的共同創造,在生命經驗交流的同時,寫下了無數的樂章,而論文本身就是交響樂團,將樂曲演奏出來供世人聆聽、觀賞。凡是能引起共鳴不失真,對人類的幸福能有些幫助的就是一篇好文章。越界反省,重新出發,應該是質性研究的實踐意義。

校閱序
質性研究不只是一種研究方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國立陽明大學衛生褔利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王增勇

  知識生產是社會運作的一環,當社會型態改變,知識生產的方式也必須跟著改變。這種轉變,科學哲學家Thomas Kuhn稱為「典範移轉」。社會工作做為舒緩或解決社會苦難(social suffering)與社會問題的專業社群,必須要有可以精確理解與掌握社會問題的知識生產工具,但社工的知識生產是否跟上了社會型態的轉變而做出必要的典範移轉,更具體落實在台灣社會工作的實踐場域中?台灣社工專業的知識生產是否捕捉並聚焦到目前社工專業在台灣實踐過程中的重要議題,並提供深入分析與後續轉換可能的必要知識?八○年代以來政治民主化對社工專業的影響,九○年代福利立法大量通過(也有人稱社會運動立法化)、倡導性團體介入公共政策成為弱勢族群的代言人、民間社福組織大量承接政府方案、社工員大量以政策執行者介入人民生活中執行公權力、弱勢族群大量被媒體「問題化」、社工專業「證照化」、政府部門轉型成為契約管理部門、社會服務大幅「文本化」,這些趨勢很多都仍停留在國外文獻的引介階段,如同追逐浪花一般地搶鮮追求新的社工名詞,但能立足台灣經驗批判性閱讀這些社工潮流的立論並不多見。對這個問題∕現象有意深入討論的人,會在這本書中找到部分可供參考的答案,編者與作者都是試圖為社工知識生產尋找出路的英語國家重要社工學者。

  這本書將質性研究的討論層次從方法論層次(什麼方法最能有效回答研究問題?)提升到認識論層次(什麼是真理?真理如何可以被認識?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關係應該如何?)並置入六○年代以來社會理論思潮為質性研究典範所帶來的衝擊的歷史中,讓讀者更清楚質性研究的思想源頭。這對於仍停留在將質性研究等同於紮根理論階段的台灣社工界是重要的提醒,具有鬆動日益被凝固的質性研究的效果。尤其這本書特別側重後期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下所發展的敘事研究,對於台灣社工界貼近實務經驗更具有開創的意義。不僅故事成為知識呈現的內容與形式,近年將藝術帶入社工研究更成為風潮,一旦知識的形式超越數字、文字,而以更多貼近日常生活的方式探究,將開啟更多社工知識累積與實踐的可能。在這股尋求知識典範轉移的風潮中,我們可以用質性研究來標示,但必須知道這不只是一種新的研究方法,更是一種知識典範的轉移,它改變我們既有的認知習慣,開啟我們不被重視的感官經驗,鬆綁資料的定義,挑戰傳統研究的知識權威。質性研究一詞所代表的意義在於知識體系的解放,我們應該注意,任何將質性研究作單一定義的嘗試都將扼殺質性研究的生命力。我期待這本書的翻譯可以將台灣社工界從質性研究等於紮根理論的困境中解放出來。

  我最近幾年開始運用「集體說故事」做為研究路徑,過程的豐富往往超過學術語言所能捕捉的。你說它是「焦點團體」,的確它是個團體,有著焦點團體的團體動力過程,但故事本身是由參與者自行決定,團體成員共同引導,不是帶領者可以決定聚焦在特定研究問題上,所以它並不「焦點」。過程中,往往有一種說出「我們的」歷史的看見,相互參照下,彼此有種「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共感,相互成長與學習的喜悅,更有一種集體社群的發展,一種類似意識覺醒的過程。它不僅是資料蒐集,更是一種資料分析,而且是集體參與式的分析,故事的敘說與再詮釋都有個參與的過程,而這種分析法該叫什麼呢?參與式行動研究?當然可以,但似乎並沒有充分說明其中的過程。實務中所發生的類似經驗有太多是學術語言無法捕捉的。看清楚這點,我們該說是學術界發展的太慢,跟不上實務界的腳步,而不是實務界不努力、不做研究。

  德國社會學大師Bourdieu曾形容社會研究是一種類似宗教的神祕經驗,意思是研究人的過程中,研究者也會經驗到超越自我內在界線的過程。我個人學習質性研究的經驗就是這樣一個開啟自我的過程,探究人性的深處,不僅只是理智、更需要感情的同理與靈性的超越。簡單的說,質性研究的學習過程要求我做一個會細細品嚐生活的人。善於提問,但更願意聆聽別人的經驗;可以承接別人的苦難,但不逾越他人的自主性;理性思辯,但心懷慈悲;邏輯層次嚴謹,但又要具有創意;批判社會不義,但也於日常生活中實踐所學。這個過程,我們都仍在途中。這本書的完成,將成為志於促進社工研究典範轉移的中文讀者的重要閱讀書籍。我們共勉。


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褔利系暨社會褔利研究所副教授  李瑞金

  近十多年來,質性研究在台灣社會科學中已日漸成熟,從紮根理論到敘事研究,均是將質性研究方法論運用在社會工作研究的例子。然而,我們卻很少在市面上看到專門介紹社會工作質性研究的專書。

  《社工質性研究》是一本完整介紹質性研究的書。它可以幫助研究者更深入的了解質性研究法的內涵;可以幫助學生知道何謂質性研究;更可以幫助實務社工員運用質性研究方法,充實相關知識和能力。

  在本書中,作者群透過介紹各種認識論和方法論,諸如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後現代女性主義和多元主義,並且將這些方法論的背景、理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等作完整的介紹,並運用實例將彼此的差異做比較,這些都讓讀者可以更了解相關的質性研究方法論。除此之外,本書也針對運用質性研究方法論的文獻,往往不注重研究脈絡和方法選擇提出反對的意見,透過一些章節闡明研究脈絡和方法的選擇,對於質性研究本身的重要。

  如同台灣的社會工作實務研究發展情形一樣,本書作者也發現很多實務工作人員在進行社會工作研究時,他們通常會面臨研究的實施面的隱藏議題,和隱藏的利益衝突。面對這些利益衝突時,做這份研究的實務研究者該站在什麼樣的立足點,什麼樣的立場進行研究,經常困擾進行研究的實務社工。對此本書特別提及反身性研究的重要,強調研究者的自我監督和自我的省思,在質性研究上的重要性。誠如作者在書中所提:「身為研究實務者,我需要了解我個人的立場,是如何促進我的研究實務和我最終產生的題材。……雖主張質性實務者研究可由實務者和非實務者來執行,但社會工作的質性實務者研究必須有足夠的包容性,以接納實務者本身使用反身法,把焦點放在他們本身的實務上。」

  在本書最末幾個章節,作者也嘗試回答一些對質性研究的問題。諸如:質性研究如何運用在社會工作中?或者更正確的說,質性研究應用在助人專業上如何成為可能的、有用處的?它對於理論面、實務面、研究面以及社工發展上,做了哪些貢獻?透過這些見解,讀者可以了解,質性研究在社會工作的重要性,與量化研究具有同等地位。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各章均推薦讀者可以延伸閱讀的書目,讓讀者透過進一步閱讀,以對該章節內容不足的部分做更深入的了解。本書有助於社會工作相關領域的朋友,在社工研究上了解和運用質性研究方法,值得推薦給研究者、授課教師、學生和實務社會工作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5
    $428
  2. 新書
    95
    $428
  3. 新書
    95
    $428
  4. 新書
    95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