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何政廣
卡斯巴.大衛.菲特烈(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是德國浪漫主義風景繪畫大家。德國風景畫向來受到忽略,但近數十年來因為繪畫史觀的改變,促使德國浪漫主義繪畫受到高度評價,浪漫主義風景繪畫隨之受到重視。風景畫的對象是有生命的大地,藝術家以最深沉的目光描繪山谷、岩壁、湖泊、沼澤、平原和花草植物,觀察強烈、無限相互交錯的大地生命活動,創作出具有一種特殊性格與表現大地生命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刻畫出萬象繽紛的生命體。菲特烈的繪畫作品,即是如此深具浪漫主義對萬物生命的特有詮釋方式。
菲特烈1774年9月5日出生於波羅的海沿岸的瑞典領地(現屬德國)的港都格萊弗斯瓦德。家族是新教徒,父親經營肥皂製造。小時候,母親、弟弟即死去。1794年進入丹麥的哥本哈根美術學校,1798年移居德勒斯登。以北方德國為中心的旅行作畫,確立了他獨自一格的風景畫。1816年他成為德勒斯登皇家美術學院會員。1818年結婚,1835年61歲時,腦出血引起手足不自由,其後即無法從事油彩畫的創作。1840年5月7日去世,享年66歲。
菲特烈的面孔蓄著金色落腮鬍,身材瘦削,操著濃厚的低地德語,令人望而生畏。然而,他的浪漫寫實風格繪畫,卻顯出一派寧靜平和的精神性,隱含德國民族的藝術特質。菲特烈和他同時代的許多德國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如黑格爾、貝多芬、謝林、施萊格爾兄弟一樣,都生長在劇烈變動的時代,充滿著期待與矛盾形成的希望與幻滅,世態牽引著他們凝視幻化不拘的世間。菲特烈的繪畫主題因而往往表現出令人意外的創新風貌。例如他的油彩代表作〈山上十字架〉,顯示他強烈試圖改變基督宗教貫有的神像學,以太陽光芒象徵著神,豎立十字架的岩石表示堅定的信仰,橡樹表示投射到十字架上的信仰,意味人類的希望,畫中的要素簡化到極限。這種表現手法也影響了後代的畫家。
菲特烈的名畫可舉出:〈橡樹林中的修道院〉、〈孤獨的樹〉、〈生命三階段〉、〈窗前女子〉、〈在帆船上〉等。〈在帆船上〉畫出側斜的船桅,船身畫得細膩逼真,霞光下遠方浮現宏偉建築,雲彩變化多端,空氣感十足,船上人物載浮載沉,使人感到一種詭異的不安定感。〈窗前女子〉描繪「後姿的人物畫」,在幾何學的窗邊暗褐室內,畫中女性倚窗眺望明亮的戶外景色,反映希求精神的解放。畫中場景為面向德勒斯登近郊易北河的畫家自己的住家。〈生命三階段〉是他晚期代表作,像是自己生命的寓言,以幼年、中年和老年的人物投射出生命的象徵性,畫中出現瑞典國旗,顯示一種希望(瑞典是拿破崙稱霸歐洲時,足以抗拒入侵的國家),圖中的老人即是畫家自己,雖然夕陽西下,卻對新時代充滿了無限的憧憬。菲特烈作品的靜謐美感與對自然的細膩寫實,就可從這幅畫充份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