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三十年的書,教你學會如何看名醫?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這是一本我等待了三十年的書。
三十年前和老婆結婚時,就聽說了她乾姐夫的故事:一個前程似錦,非常能幹的年輕人,因為攝護腺的問題而住院,經醫生診斷後,決定開刀割除。因為這只是一個小手術,所以他沒向辦公室請長假,準備幾天後就可恢復上班。但開刀之後,他從此沒有醒來,留給親人無盡的哀思。
原來因為這是小手術,而且他又如此健康、年輕,這位開刀的名醫在輕忽之下,沒有看到驗血報告,就決定進行全身麻醉!沒想到年輕的乾姐夫有肝病,開完刀之後,生病的肝代謝不了高劑量的麻醉藥,從此一醉不醒。
事後這位台灣知名的名醫雖然悔恨、道歉,但年輕的乾姐夫卻永遠不會回來了。
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聽到的名醫故事,也是發生在身邊親朋好友身上、第一個名醫誤人的悲劇。我常在想找名醫看病這麼危險,那該找誰看病呢?
第二個名醫的慘痛教訓,發生在我岳父身上。九十九歲但仍很健康的老岳父,由於輕微中風而跌倒受傷,送到知名的醫院後,前來診治的是知名的副院長兼腦神經外科主治大夫。他在花了五分鐘診視我岳父,並看了所有的檢驗、X光報告後,告訴我要開大刀──要把頭蓋打開,取出瘀血,並且要立即進行。我問如果不開刀會怎樣,他說可能會更嚴重中風,全身不能動彈。
由於他強烈堅持,再加上名醫的光環,我們無助地接受了建議,岳父很快就開刀了。第一次開刀後他曾短暫醒來,但隨即又陷入昏迷,名醫說,腦中又繼續出血,必須再開第二次刀……而我的岳父,從此就沒再醒來。
這是我第二個遇到名醫的經驗,這一次我不確定名醫是否有錯,但如果能重來,我不會讓我岳父開刀。名醫快速的診斷,強烈的堅持,剝奪了我們其他選擇的可能。
第三個與名醫打交道的經驗,又發生在乾姐夫出事的教學醫院,主角換成我弟弟,所幸這次我們用追根究底的詢問化解了悲劇。
弟弟脊椎上長骨刺,壓迫神經,以致於左手行動不便,因是長年症狀,幾乎已經看遍台灣中醫、西醫及各大醫院,各個醫師說法不一,所以最後還是回到名醫身上,又回到這家最有名的醫院裡找最有名的神經外科大夫。這位大夫也是看了一次之後,就決定開刀,並立即排定了開刀時間。弟弟問:「是否可考慮一下?」名醫回答:「我很忙,要不就開刀,否則以後很難排時間」。弟弟懾於名醫,只好答應。
因為事前已看過許多醫生,也知道開刀可能凶險萬狀,因此全家人都覺十分不妥,最後我們決定向名醫再做一次確認。開刀前一天,我們找到這位名醫,他十分不耐煩,覺得我們在浪費他的時間。一直到我們抬出姐姐的名號(我姐姐是位未執業的醫生),他才耐住性子與我們討論病情,之後他決定在第二天開刀前,再做一次檢查,以求慎重。只是第二天檢查完之後,他告訴我們他誤以為弟弟是另一個病人,看錯了,所以不開刀了。
醫生的說法,我們是聽不懂的,總之,弟弟不用開刀了,我們都鬆了一口氣。但我又一次見識了名醫的一言一行。
這些經驗,讓我覺得如果有一本書,教所有的讀者如何看名醫,如何與名醫打交道,一定可以避免許多悲劇發生,也能讓名醫們進而成為良醫。
而這本張之申醫師的著作,就是在我們的期待下產生的著作,書名《一定要看名醫嗎?》不否定名醫,只是提出清楚的告誡,絕對有助於大眾正確看醫生,正確治好病。
我也不否定名醫,因為眾醫生中一定有人較有名,但一味追逐名醫一定是錯的,對名醫我有許多深刻的體會,提供大家參考:
一、名醫主要服務錢與權,小老百姓看名醫要自求多福。這裡指的是無醫德的名醫,這種名醫或因看大官或看大富人而有名,時間與精力都留給錢與權,小老百姓他們是不在意的。
二、醫生講究三件事:醫德、醫術與開業術。有醫德與醫術者,是謂良醫,良醫未必有名。而有醫術與開業術者,易成名醫,但名醫若缺醫德,就會成為服務錢與權的無德醫生與唯利是圖的醫生。
三、小老百姓要有看名醫,一定要有足夠的準備與正確的知識。不要只看名醫,要先看其他的醫生,再拿名醫的意見當佐證,而足夠的知識可避免被名醫的名氣及頭銜嚇住,完全沒有自主判斷的能力。
四、寧看一般醫生,不看名醫。一般醫生指的不是以名氣見長,沒有頭銜(主治大夫、副院長之類),從看病與互動的過程,看看這位醫生的醫術如何、耐性如何、態度如何,其實仔細觀察,不難判斷這位醫生是不是好醫生,是不是醫德、醫術兼具的良醫。只要找到這樣的良醫,他就會成為你的「名醫」,我個人就遇過這樣的好醫生。
五、做重大決定時,別忘了問醫生:「如果是你的親人或你自己,你會這樣做嗎?」像開大刀這樣的決定,風險很大,因此問這句話,有助於病患做正確判斷。因為醫生回答「是」,代表他已「視病猶親」設身處地的想過,你可以比較放心。不過在問這句話時要出其不意,要盯著醫生的眼睛看,要從醫生回答的行為語言中去判斷他是否說了真話,這才有參考價值。
六、仔細讀完這本書,小老百姓才能了解醫生圈的真相、名醫的真相,才可做為正確看病的參考。
最後我要說,醫病關係理當是魚水和諧的,只不過當資訊高度不對稱時,小老百姓可能會受到傷害。而我期待這本書能平衡這種不對稱的資訊,讓大眾更了解名醫、更了解醫界的生態,有助於醫病關係更正常化。
維護健康的就醫之道
◎曾淵如(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秀傳醫療體系中部地區總院長)
人生最重要的事有三件,即健康、家庭及好友同學,其中健康最為重要。健康是快樂的淵源,是延年益壽及老當益壯的基礎。狹義的健康乃指沒有疾病的身體;廣義的健康則指能長期適應環境之身體、情緒、精神及社交等各方面之能力的個體。因此促進健康的範疇涵蓋疾病的預防、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以及病後調養與健康的維護;而健康的維護在某種程度上,有賴於醫師的協助。
醫師的醫療服務涉及生命及健康,需要專業,即要有「橘井功深」與「妙手回春」的仁術,施行醫生自己能力所及的醫療。醫師更要有愛心,即「悲天憫人」及「痌瘝在抱」的仁心。所謂「醫者父母心」,醫師對病人要如同父母對待子女一般,去關心、疼惜、呵護;醫師對病人家屬要能將心比心,讓病人及家屬能瞭解病情,
解除焦慮,以獲得病人及家屬的配合及信賴。古訓說「不為良相,必為良醫」,良醫的地位是非常崇高,找到良醫治病更是病人的期盼。不過,病人也應將自己的病情症狀毫無保留地提供給自己所信賴的醫師,作為醫師診治病人的參考依據,並與醫師團隊合作共同治療自己的疾病,以達維護健康的目標。
由於生命是有限的,醫師常有「力所未逮」的限制而需要向病人及家屬說明以獲得知情同意。此外,醫病雙方對醫療結果之期待的落差,也常導致無法達到病人及其家屬所期待的滿意度。因而醫師更需要有能與病人及其家屬溝通的能力,病人及其家屬也應有此方面的了解及認知。目前醫師工作的真諦及目標受到一般民眾的誤解;「名醫」的誤導使醫師的形象受到扭曲,造成醫師地位的低落;醫病關係的緊繃,使行醫的環境比以往惡劣,風險度及危險性提高,而讓「醫師難為」;種種情況造成醫師之防禦性的醫療行為,真是社會的不幸。解決之道在於良好的醫病關係及充分的醫病溝通,而這有賴相關的正確資訊,以提供病人及醫師去學習及檢討。《一定要看名醫嗎》這本書,就是重要的參考資訊之一。
本書的作者張之申醫師,是我在台灣大學醫學院醫科的同學,具有深厚人文素養。她不但文學造詣良好,出版數本沒有醫藥味之醫學相關的文集,更能隨手「神畫」,繪製出諸多「醫界卡通」之文集,可說是一位才女。她畢業後即負笈美國,受過完整的住院醫師及專科醫師訓練後,並在當地行醫。她將行醫數十餘年的經驗寫出本書,揭露目前一些病人不正確的就醫行為與觀念,以及一些所謂「名醫」的不當行徑,為當前惡劣醫療及社會痛下針砭,以供病人及醫師學習及檢討的參考;教導病人如何做個好病人,醫師如何做個好醫師,讓醫師及病人雙贏,以期合諧的社會,真是用心良苦。
書中提供就醫及選擇良醫的注意事項,提列二十五個問題作為民眾如何就醫的入門訓練;並以親身經驗列舉好醫師的典範及良好醫病溝通的實例。文章敘述簡明,淺顯易讀,相當實用。在此繁忙的社會中,當發現自己的健康有問題,如何把握契機,作為就醫及選擇醫師的依據,以促進及維護健康時,這本書是值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