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醞釀十五年的羅蘋計畫 【推理評論家】顏九笙
如果你沒讀過橫山秀夫的作品,《羅蘋計畫》是一個好的開始;如果你讀過他的作品、卻始終讀不出趣味來,那麼在放棄之前,請把這部作品當作最後一次機會──就我的親身經驗而言,《羅蘋計畫》完全改變了我對橫山秀夫的印象。
過去我雖然讀過幾部橫山秀夫的作品,然而卻始終覺得『熱不起來』。這些作品的切入角度(從內部解剖『組織』──警察或記者)當然很有意思,描述也極有真實感,但是或許就因為太『真實』了,對於我這種在推理小說中尋夢(說難聽點就是逃避現實……)的讀者而言,總覺得有幾分不能滿足。在橫山秀夫的世界裡,不會有不敗的名偵探華麗地撥亂反正,實現讀者對正義的夢想;他也不會編織很複雜病態的驚人兇案,把我們生存的地方描述得比實際上更瘋狂危險;他只是很誠實地告訴你,努力追尋之後真相或許會出現,但正義呢,或許會被現實的晦暗混沌吃掉一點──不過也還不到完全淪喪、了無希望的地步,所以看完以後你會嘆一口氣,卻不會沉溺於黑暗的情緒中。所以,可以說是相當四平八穩、腳踏實地的寫實作品……
這聽起來不怎麼令人興奮,是吧?
所以,我本來以為我跟橫山秀夫無緣了。不過呢,我運氣好,碰上了《羅蘋計畫》。
突然從皇冠編輯口中聽說,橫山秀夫有一部藏了十五年才出版的『真正』處女作,而且書名居然叫做《□□□□消息》──怪盜亞森.羅蘋的那個羅蘋?光是這個書名,就勾起我無窮的想像了。這會是什麼樣的書呢?橫山秀夫的處女作該不會意外地充滿了天馬行空的幻想吧……我一邊胡亂猜測,一邊翻開書稿。
結果我沒猜對。這本書仍然是『橫山秀夫作品』,奠基於現實也反映現實,沒有離奇的詭計,也沒有性格太不尋常的角色;然而不同的是,《羅蘋計畫》有著超越其他橫山作品的高度『緊張感』。
故事一開頭,在警察與記者的年終聯歡尾牙宴席進行得正熱烈時,警方突然接獲密報:十五年前被視為自殺結案的女教師墜樓事件,其實是他殺命案,嫌疑犯則是當時密謀偷竊考卷的三名高中生。這樁命案就快要超過追溯時效了,到底誰是兇手?為何犯案?警察們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找到所有的關係人,而且從他們口中問出往事。時隔十五年,當年的三個不良高中生:喜多芳夫、龍見讓二郎、橘宗一,早已各走各的路,為什麼會有人過了十五年才密告他們?當年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這樣的開端已經夠吸引人了,但橫山秀夫還另外加入一個特殊的元素:日本史上有名的『三億圓搶案』。一九六八年,一位至今身分不明的歹徒喬裝成警察,騎著機車接近日本信託銀行的運鈔車,聲稱運鈔車被裝上了炸彈;車上的職員倉皇下車逃走之後,『警察』就把運鈔車開走了,從此人間蒸發,那三億圓的鈔票從來沒有流入市面。在《羅蘋計畫》中,當年三名高中生經常盤桓的『亞森羅蘋』咖啡廳,有個奇妙的寡言老闆內海;老警察溝呂木一直懷疑內海就是『三億圓搶案』的犯人,然而一直到搶案的時效過期為止,都沒能找到證據;在時效將至之前的最後一次拘提裡,內海仍然保持沉默。現在的女教師命案,又勾起溝呂木當年的遺憾回憶。然而並未直接涉案的內海,卻在此時刻意來拜訪溝呂木。他到底知道什麼?
限時破案、加上橫跨十五年的案情,讓這本書顯得格外豐富,我忍不住開始想像,這部小說或許可以改編成節奏很快、充滿魄力的電影?當然,過去橫山秀夫的作品曾不只一次映象化,像是《顏》的日劇版『超感應女警』在台灣應該就有不少人看過;但是,不管是原作還是日劇版,我總覺得故事『平實』了些──請注意,平實不等於平凡或平庸(橫山秀夫筆下的案件其實不容易猜出真相),只表示『戲劇張力』(或者該說『芭樂程度』?)沒那麼強,沒那麼容易直接牽動觀眾的情緒變化,受歡迎程度也就有限了。要『增加戲劇張力』,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想辦法塞點愛情元素進去,所以日劇版的『超感應女警』就憑空冒出一個男主角──可惜效果並不怎麼樣。然而《羅蘋計畫》的故事情節本身,就已經包含許多打動人心的元素:愛情、親情、長年的恩仇糾纏、懷舊情緒、解謎的刺激感,全都包裹在裡面,在接近結尾的地方一一爆出。如果用一種非常俗氣的說法──《羅蘋計畫》說不定是橫山秀夫最有商業賣點、最適合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的小說?
這樣的作品竟然是『處女作』!夠驚人吧。
在我這樣的描述之下,《羅蘋計畫》似乎變成一部徒具娛樂性的作品了──不過,當然不是這麼回事啦。讀橫山秀夫的小說,總是讓人對生命產生更深一層的感慨。十五年前的高中生喜多、龍見跟橘,並不特別好,也不特別壞──他們只是三個不讀書也不考慮未來的不良高中生而已。然而在命運的撥弄下,他們看見了同一事件的不同面向,人生走向也跟著改變。這種轉變並不是立即產生的,然而過了十五年之後,他們彼此天差地遠。上班族、道上兄弟跟遊民,各自背負著完全不同的祕密。故事在過去與現在之間穿梭,我看著前不良少年跟現任上班族談吐間的巨大差異,為之目瞪口呆。讀到這樣的段落,你很難不跟著去回想,十五年前的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當年的親近友人,今日何在?當年的我們,可曾留下什麼遺憾?過去我們可曾想像過,自己會變成今日這副模樣?
大部分時候,事情的發展總是出乎意料之外;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無獨有偶,此書完成、獲獎到正式出版,中間就隔了十五年──簡直就像是這部作品不小心預言了自身的命運一樣。根據橫山秀夫自己的說法,新版本雖然經過修改,劇情還是跟舊版一樣,只是『整體深度』增加了。這麼說來,現在才讀到這本書的我們該是幸運的:《羅蘋計畫》不但包含初出茅廬時代的新鮮奇想,也有成熟時期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