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的研究恆久不絕,一直是引人興趣的主題,也是一項值得探討的議題,此類論著在1930年代曾經蔚為風潮。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之後,再度引起人們對金融危機的研究熱潮。本書以文獻回顧及次級資料整理方式,探討1992年歐洲貨幣制度(EMS)的匯率機制(ERM)危機、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及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等1990年代發生的四大金融危機。
首先,就金融危機的定義、徵兆及類型,加以文獻檢視並分別說明。其次,就金融危機形成原因的予以探討,說明金融危機成因的理論模型,其演變可分成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金融危機模型。此外,對於資訊不對稱與金融危機的關係,亦一併敘述。接著,檢視四大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及各國的因應對策,比較各次金融危機的異同之處,並分析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各次金融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後,根據各國處理金融危機的歷史經驗,提出可供我國金融改革借鏡及預防金融危機發生的建議。研讀本書,相信將有助於對金融危機與經濟發展關係此一議題的深入了解。
作者簡介
黃仁德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著有:《經濟學》、《國際金融理論與制度》、《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中共改革開放後的財政調控》、《現代經濟成長理論》、《國際金融──匯率理論與實務》、《最低工資:理論與實際》、《總體經濟理論與政策》、《現代銀行監理與風險管理》、《風險基準資本指南──新巴塞爾資本協定》、《利率衍生性金融商品》、《信用風險衡量理論與實務》、《現代商業循環理論》、《銀行作業委外風險管理》等專書十餘冊,另著有學術論文數十餘篇。
林進煌
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