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余光弘
1951年生,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人類學系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現任教於廈門大學。從事田野調查工作多年,著有《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及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清代的班兵與移民:澎湖的個案研究》、《臺灣原住民史──雅美族史篇》(合撰)、《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合撰)、《望安.將軍:田野調查專輯》(合編),並發表論文數十篇。
作者簡介
余光弘
1951年生,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人類學系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現任教於廈門大學。從事田野調查工作多年,著有《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及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清代的班兵與移民:澎湖的個案研究》、《臺灣原住民史──雅美族史篇》(合撰)、《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合撰)、《望安.將軍:田野調查專輯》(合編),並發表論文數十篇。
總序
自序
第一章 認識蘭嶼與雅美人
第二章 生計與經濟
第一節 食物分類與食物生產的性別分工
第二節 農業與漁業
第三節 畜牧及採集
第四節 紡織、建屋及造船
第五節 禮物交換及其經濟意義
第六節 貨幣與市場經濟
第三章 社會組織
第一節 婚姻與家庭
第二節 親族組織
第三節 共作團體
第四節 部落
第五節 交換的社會意義
第四章 理念與宗教
第一節 時間觀念
第二節 空間觀念
第三節 超自然存在
第四節 巫術與禁忌
第五章 歲時祭儀
第一節 飛魚季的祭儀
第二節 飛魚季之外的祭儀
第六章 生命儀禮
第一節 生育
第二節 婚禮
第三節 落成禮
第四節 死亡與葬禮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書目
自序
三民書局出版的《原住民叢書》中,規劃一系列有關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的書籍,邀請我撰寫一本書,向一般的讀者介紹雅美族文化;我個人在蘭嶼從事人類學的研究已經十餘年,應該責無旁貸的接下此一任務。雖然近年我曾陸續發表數篇探討雅美社會文化的論文,實際面臨以七萬字描寫博大精深的雅美文化的情境時,卻覺左支右絀,下筆維艱。一則值得大書特書的雅美社會文化特質極多,顧此難免失彼;再則有些習俗制度各村間(甚至同一村內的各家族間)大同之中又有小異,卻因篇幅之限僅能概略言之,無法多做分辨。當然主要的問題是我個人才疏學淺,對雅美文化的認識也仍極粗略,因此難以對雅美文化做一言簡意賅,而且深入淺出的報導。為彌補以上的缺陷,如果述及的主題其他學者已有詳盡的報告時,會特別在行文中註明,以方便對該主題有興趣的讀者翻檢參考。
本書所描述的雅美社會文化,主要根據是我個人從1988年9月至1989年8月在朗島部落一整年的田野觀察資料,再輔以其後數次較短期的調查、訪談,以及閱讀相關的文獻。感謝所有的朗島村人及蘭嶼其他各村的雅美朋友,這些年來對我的接納與教導,引領原本對雅美文化一無所知的我,能夠逐漸略窺其堂奧;希望所有的雅美朋友,在未來的時日中仍能一如以往般的協助我、啟發我。為顧及報導人的隱私,書中提及的所有人物均換用假名。
本書初稿完成後承蒙一位匿名的審查人仔細的審閱,並不憚其煩的將其中的錯誤及疏失一一註明,拜讀審查意見並據之修改的過程中獲益良多,謹致十二萬分的謝意。初稿亦蒙朗島村的老朋友王瑞芳及江百琦伉儷撥冗閱讀一通,並多所指正,書中雅美語的拼音除引用前人著作之外,由百琦更正為已經盛行於蘭嶼的音標系統,非常感謝他們的鼎力相助。音標大多數與國際音標相同,僅有部分改成一般電腦鍵盤可顯示,例如:顫音 改為z,不送氣的塞擦音tS改為c,送氣的dZ則為j,鼻音9注為ng,褚齡霙小姐代為處理電腦繪製系譜及圖表的工作,為本書生色不少,謹申謝忱。褚小姐與林慈翎小姐曾在讀過本書稿後提供許多修改意見,減少書中的錯誤,及語意不清之處,非常感謝她們的幫助。
更要感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及國家科學委員會十餘年來在研究經費上持續的供應;另外又曾獲內政部營建署、原子能委員會以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研究經費的補助,也非常感激上述單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