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二百七十六天」的理由
「大串小姐,請你務必嚴格一點,不要手下留情。」經常在開事前會議時,企業的人事主管都這麼要求我。
老實說,不論研修、上課或事前會議,我一向說話都很明白乾脆,嚴厲的話也照說。我想從外表看來,我應該給人相當的震撼力,因為相較說來,我屬於「兇臉」型。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人上門說:「大串小姐,請你一定要來給我們上堂果斷式研修課……」
我的顧客中,有不同業種和國籍的企業,也有不少是公家機關、社福團體和醫療機構。
我在一九九八年創業,剛好就在所謂的「金融恐慌」之後。在業界我是新手,規模也小,當然啦,一開始並不是一帆風順,但我從不覺得這些是不利條件。
創業後不久,某大企業的人才培訓主管對我說:「選來選去,其他公司我們都拒絕了,大串小姐,就拜託你了。」當時,老實說我十分驚訝,心中一直思索是什麼理由,結果他說:「因為只有大串小姐你一個人,對我們提出問題。」
我連實際的業績都還沒有,當然也沒有名氣,更沒提出什麼冠冕堂皇的企劃。但是,為了了解對該公司來說,什麼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我的確提出了許多問題,先聽他們說了很多,然後再思考自己能做什麼,最後才提案。
不論對誰、不論什麼場合,我從不拍馬屁、不謙虛作樣,也不苦苦懇求,該說的話,就一定說個明白。
曾經有些人模仿電視劇劇名,叫我「教室的女王」,大概是我說話太直接了當了吧。雖被稱為「女王」,但我可不在外表和容貌上與人較勁。
我也沒有可誇耀的學經歷或英文頭銜的資歷。
儘管如此,我一年上課二百七十六天,可見得大家都感受到,果斷式的交涉技巧確實有效。因為上完我的課,大家的心情都很舒暢。因為我自己實際在做,也實際地感受到這些:
嚴厲的話直接了當地說出來,是果斷式;
不需要徹底打擊、壓制對方,是果斷式;
提出許多問題,是果斷式;
不急不徐、平穩說話,是果斷式。
就因為做了這些,交涉才能順利推展──這就是果斷的效果。
交涉時的意見溝通,是決定生意成敗的關鍵。順利的話,可以抓住好機會,成
果良好,工作輕鬆如意;相反地,如果交涉不順利,不但增加額外的工作,也容易搞壞人際關係。
例如專案管理、公司內的意見調整、上司的操控及員工的教育,樣樣都非易事;或是開發新顧客、銷售新產品、困難重重的價格交涉及應付顧客抱怨等,不少人也對這些事叫苦連天。
而果斷式意見溝通中,有明天起立刻用得上的道具。不論一個也好、兩個也好,只要實際用用看,應該能確實感受到不同的地方。如果按部就班地照本書的步驟做,不但難以啟齒的話能說得清楚,對方也會滿面笑容,而因為自己的心意能說得明白,自己也會笑顏逐開。只要打造「明天還能夠握手」的關係,工作就能順利進行,幹勁一來,想挑戰的工作就會愈來愈多。
最初可能只是很小的實際體驗。譬如說對難纏的對手輕輕地說:「不!」(心裡還想著不要讓對方感到不高興!)或是讓老是將口頭禪「不行,不行」掛在嘴邊的上司,改口說一句:「沒辦法,好吧。」
這些小小的成功經驗,就是讓你愈來愈擅長意見溝通的重要原動力。
接下來在各章中介紹的「道具」或「步驟」,也許你會認為:「唉呀,那種事我也會……」但是實際上課時,就會發現有不少人沒做到「那種事」。
例如「傾聽顧客說話」,每家公司的營業手冊中,一定有這麼一條,但是你的周遭有沒有應該傾聽對方說話的人,卻反而老是喋喋不休?或是「發掘顧客潛在的需求,運用在提案中」,這也是大家知道的商業基本常識,但是人往往不但沒有去發掘,還硬是把自己的想法推銷給對方,並一口斷定:「我認為貴公司需要這個!」
所以實際去實行基本常識時,你會意外地發現相當困難。
「那麼,該怎麼做才好?」我的工作就是要回答這樣的問題,而且我不說辦不到的事情。
我沒辦法提高各位的專業能力,但在我一年兩百七十六天的課堂中,提供許多幫助工作順利進行的提示,以及進行商業溝通的基本工具。
也許有讀者會想:「大企業及知名度低的小企業,交涉方法應該不同吧!」或是「日本企業和外商企業,溝通的文化不同,同樣的工具大概用不上。」
但實際上問題的根本,大家都一樣,不論是有經驗的主管或剛進公司的新人,應該好好利用的工具都一樣。不論企業的國籍或產業,果斷式溝通都是商業人士必備的工具。不論現在你在什麼公司、做什麼工作,也不論將來你跳槽到什麼企業或產業,甚至包括跳槽時的面試,果斷式的溝通技巧都必然有所幫助。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寫書,我也盡全力寫這本書,希望這本書能成為各位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種交涉場合中碰壁受阻時的「聖經」。我將許多在研修中提供的道具,綜合整理後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希望讓讀者讀完後如同親自上過研修課一樣,認為這是很有價值的一本書。
請盡量使用,希望你能讓很多人爽快地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