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與蜘蛛

海星與蜘蛛
定價:250
NT $ 225
  • 作者:Ori Brafman and Rod A. Beckstrom
  • 譯者:洪懿妍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07-05-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326062X
  • ISBN13:9789573260622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如果你把一隻蜘蛛的頭弄斷,它就死掉了;但是,如果你把一隻海星的腳弄斷,它會再長出一隻新的來,而那隻斷掉的腳則會長成一隻全新的海星。傳統由上至下的組織就像蜘蛛,但現在,海星式的組織正在改變企業及世界的面貌。

  維基百科(Wikipedia)、craigslist網站以及Skype的成功背後所隱藏的力量是什麼?eBay與奇異電器和廢奴主義者及女權運動有何共通之處?是什麼根本的抉擇讓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贏得最高法院的訴訟怎麼會成為米高梅所犯下的最大錯誤?

  在進行五年的突破性研究之後,歐瑞.布萊夫曼與羅德.貝克斯壯分享了一些出乎意料的答案、引人入勝的故事並且織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網絡。《海星與蜘蛛》指出,組織可以分成兩種類型:傳統的「蜘蛛」,有著僵硬的層級體系與由上至下的領導模式;以及革命性的「海星」,完全仰賴同僚關係的力量。

《海星與蜘蛛》探究,當海星超越了蜘蛛時,(如音樂產業v.s. Napster、Kazaa以及後來的點對點(P2P)服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它也揭示了,既有的企業與機構,從IBM到到美國政府,如何可以學習具體運用海星原則以獲取成功,了解:

.阿帕契族如何可以閃避威猛的西班牙軍隊達兩百年之久。
.簡單循環的威力。
.擁有神奇本領,可以將人們兜在一起的催化者之重要性。
.網路如何成為無領袖組織的滋生地。
.匿名戒酒會(Alcoholics Anonymous)如何可以沒有領導人,光憑共同的理念就觸及到無數的群眾。

《海星與蜘蛛》是本罕見的傑作,它將會改變你理解周遭世界的方式。

 

目錄

推薦文一海星、蜘蛛與平行序列方程式 李偉文14
推薦文二利用海星幫你創價! 林信義18
推薦文三海星是整合全球競爭力的最佳對策 陳文龍24
推薦文四分權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黃志遠28
推薦文五你換到海星頻道了嗎? 趙義隆30
推薦文六集權或分權?看情境而定! 葉匡時34

前言愈分散愈活躍的力量

第1章 米高梅的錯誤與阿帕契之謎

  資金雄厚的唱片公司打擊音樂分享軟體時,所向無敵的西班牙軍隊攻擊古老部落阿帕契人時,都遇上了一樣的怪事:他們施加的力道愈大,對手就愈壯大……

【重要案例與內容】

唱片業vs.音樂分享軟體納布斯特、卡薩、電子驢、電子騾
阿帕契人vs.西班牙軍隊∕集權vs.分權

第2章 蜘蛛、海星與網路總裁

  乍看之下,蜘蛛與海星外觀很像,看起來都是從中央的軀體長出幾隻腳。但是消滅的方法卻全然不同,砍掉蜘蛛的頭,蜘蛛就死了;但如果把海星切成兩半,你會看到兩隻海星。

【重要案例與內容】

戒酒無名會∕美國氣象局∕音樂產業∕檢驗海星十大原則

第3章 海星之海

  海星代表彈性、反應迅速的分權特性,在網路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已經蔚為不可小覷的新勢力。各種海星式組織、海星式決策、海星式概念不斷在工作中、商場中、生活中出現。

【重要案例與內容】

  網路電話Skype∕分類廣告葛列清單∕阿帕契軟體∕維基百科∕火人節

第4章 五足鼎立

  海星雖然深具優勢,但在五隻腳一起運作時,分權化的組織所能發揮的威力將最為強大。

【重要案例與內容】

  英國廢奴運動∕美國女性平權運動∕海星的五隻腳:圈子、催化劑、意識型態、既存的網絡、鬥士

第5章 催化者隱藏的力量

  海星組織的催化者與一般企業執行長都扮演領導人的角色,但兩者運用的方法或工具,卻截然不同。

【重要案例與內容】

  維基百科的威爾斯∕善念機構的艾發瑞羅德瑞茲∕社會網絡達人霍夫曼∕反全球化激進分子薩吉∕青年總裁協會的馬丁∕催化者的工具∕催化者vs.執行長

第6章 善用分權化

  海星組織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但並不是毫無攻克方法。深入掌握海星特性,就能掌握摧毀海星敵人的方法。

【重要案例與內容】

  動物解放陣線vs.美國調查局∕蓋達組織vs.美國政府∕迦美波拉信貸∕未來世代∕契努克外交∕打擊海星的三大策略:改變意識型態、把他們集中化、讓自己分權化

第7章 複合式特區:混血組織

  純粹的海星組織非常難創造營收,更遑論獲利。但若運用到商場,集合分權與集權優點的混血組織,卻是最棒的賺錢機器。

【重要案例與內容】

  第一類:將顧客經驗分權化:便宜賣二手電腦網站、eBay、亞馬遜網路書店、歐普拉讀書俱樂部、稅務年鑑網站、Google、IBM、昇陽電腦

  第二類:將公司部門分權化:奇異電器、創投公司DFJ∕肯定試探詢

第8章 尋找甜蜜點

  在集權與分權的連續光譜上,甜蜜點是佔據最佳競爭位置,能賺取最大利潤的點。有些產業的甜蜜點比較穩定,多數產業的甜蜜點則不斷變動,有時向分權方向移動,有時向集權方向移動。

【重要案例與內容】

  彼得?杜拉克的金礦∕通用汽車vs.豐田汽車∕eBayvs.便宜賣網站∕唱片公司vs.音樂分享下載軟體

第9章 新世界

  在這個網路串聯比跟鄰居聯絡容易的世界,海星隨時會出現在你身邊,搶走你的市場,只有認清新的遊戲規則,才能站穩生存與成長的腳步。

【重要案例與內容】

  十大規則:規模不經濟∕網絡效應∕混亂的力量∕前緣上的知識∕每個人都想貢獻∕注意九頭蛇反應∕催化者原則∕價值觀即組織∕測量監看與管理∕打敗別人或被打敗

 

台大國際企業研究所教授
推薦文五趙義隆
你換到海星頻道了嗎?
海星觀點為許多有關影音內容、通訊產業的利潤消失,
提出一個頗具說服力的解答。企業界應嚴加警戒海星的出現。

  本書作者將海星與蜘蛛巧妙地類比為分權系統與集權系統的組織。

  作者提出這樣的觀點,自有其背景。本書的兩個作者在史丹佛大學一起攻讀MBA,畢業之後,各做各的事業,但是有一個共通處:都在從事跨國分支機構的網路互聯和互動。兩個人共同創業,連結各自獨立的運作,串聯企業界的執行長們來協助處理中東與非洲的各種衝突與經濟發展問題。

  他們觀察到,分權式的海星型組織對環境及競爭適應力較強,對企業界來說,尤其要對海星的出現,抱著警戒的態度,因為,一但某一個產業出現海星,就代表這個產業的高獲利時代,已經宣告結束。就像音樂分享軟體,讓五大唱片公司荷包大失血;網路自由軟體大風行,昇陽不得不放棄原有軟體專利一樣。

  本書提出的海星觀點,為許多有關影音內容、通訊產業的利潤消失,提出一個頗具說服力的解答。這幾年,許多產業的市場急速萎縮,企業一頭霧水。在作者分析中,這是因為這些企業沒有注意到海星的出現,渾然不覺商場規則早已改寫。在生死存亡的商戰中,Skype、Google、亞馬遜書店等小而強企業利用分權優勢趁勢崛起,一小撮人一夕之間扳倒產業巨擘。IBM、奇異、豐田、iTunes也順應分權趨勢,以部分業務或分割部門的方式,善用海星精神,因此而站穩龍頭地位。

  本書不只比喻巧妙,舉例豐富,還進一步分析理解海星的重要知識,例如要讓海星發揮最大力量時,小圈子、催化劑、理念、現有網路、鬥士這「五隻腳」缺一不可。海星組織的催化者與一般企業或組織的執行長有什麼根本的不同?催化者運用的方法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想徹底打敗一隻海星,而不是打死一隻,卻出現兩隻,結果疲於奔命,本書也建議了三個策略可以處理「海星入侵」的問題:一、改變意識型態——「我可以讓我或別人的生命更美好」,而非「世界如此醜陋,我又無法改變,不如一起毀滅」;二、把它們變成集中化——如果他們有權或有錢,就會變成「蜘蛛」了;三、讓自己分權——改變自己的組織和行為,想的像海星,做的也像海星,自己變身成海星。

  此外,本書引出兩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

  第一,這個世界是不是只有海星型和蜘蛛型組織?

  當然不是,海星雖然增加,蜘蛛也有應變之道,以多數集權式或指揮總部的蜘蛛型組織,也早就體會到分權和及時反應的必要性,因此會出現兼顧集權與分權的組織設計,也就是混合式。在本書第七章中,提出兩種混合組織,第一種是將顧客經驗分權化的集權企業,例如,eBay、亞馬遜等,第二種是將公司某些部門分權化的集權企業,包括奇異、豐田汽車等。

  第二,分權多少或集權多少,要如何決定?

  這個問題太難了,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何謂「久」也是很難判定。以人類設計的組織,無論是政府或企業,營利或非營利,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有決策重心的配置議題,孫中山先生在十九世紀末就主張,全國一致的歸中央,因地制宜的採分權,這個原則到現在二十一世紀仍然有道理,但中央和地方也還沒找到平衡點。本書第八章引用高爾夫球桿的擊球「甜蜜點」類比,強調「尋找」的方法,很值得參考。

  讀完本書,我對海星與蜘蛛的想像也多了起來,我首先就想到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的革命,尤其是平民革命。舉其最早一次的秦朝末年(206~202 BC),史書記載著:陳勝、吳廣、項羽、劉邦;不及留名者:前六國遺民。他們可以說是像海星的手臂一樣,此滅彼生,前仆後繼。也可以分析驗證上述五個特性:小圈子—前六國、催化劑—荊軻和燕太子、理念—「滅秦」、現有網路—地緣人脈、鬥士—劉邦等。

  我想特別指出的是,本書作者也不避諱「蓋達」組織,就是一個海星組織(見第六章),每場攻擊行動未必有「總部」來下達指令,各國各地的組織也沒有縱向或橫向的聯繫交流,甚至有多少個分部,賓拉登也不知道。不過,我發現在這地方,文字表達有其侷限。第一,「分權式」組織,要分權,先要有「權」可以分;而蓋達並沒有權或是資源可以運用,我看他們比較接近「自主式」或「原子式」(Atomic)組織。第二,「組織」一詞也會造成誤解,因為這些成員或半成員們,極為鬆散;當我們用「總部」、「分部」等慣用語時,其實我們還在「蜘蛛國」,還沒有轉換到「海星國」的頻道。

  這本書雖然不是純粹趣味書,但是提供了古今中外、實體網路世界很多生動的實例,讀起來故事性強,趣味十足。它也不是強調組織設計、領導行為的書,不過常能從實務中歸納印證組織理論的原理和原則。身為管理學院的教授,我自己希望能達成這樣的寫作風格做為標竿,也以此自許!

 

內容連載

前言:愈分散愈活躍的力量
就像是「瓦多在哪裡?」(Where’s Waldo?)的遊戲一樣,只不過玩遊戲的人從小孩子變成全球頂尖的神經科學家,而他們找的也不是瓦多,是一位穿著毛衣的捲髮奶奶。任何一個人的奶奶。

神經科學家試圖了解,一個簡單問題最初形成時是什麼樣子。我們都有記憶——不論是第一天上學或是對我們自己奶奶的記憶。然而,科學家想問的是,這些記憶都存在哪裡?但他們很少人知道,就快要找出結論了,而這個結論有著令人吃驚的意涵,不只對生物學界如此,對全球每個產業、國際恐怖主義以及廣大社群的主持人都是如此。

長期以來,科學家假設我們的大腦就像其他複雜的機器一樣,有著從上而下的結構。的確,為了儲存及管理一生的記憶,我們的大腦需要有一連串的指令,由海馬體(Hippocampus)當家,儲存特定記憶的神經元則往上向海馬體報告。當我們回想一段記憶時,我們的海馬體就像一台高速運轉的電腦一樣,從特定的神經元中檢索記憶。想要開啟你的初戀回憶嗎?到第一八四一六號神經元去找。想要開啟你對四年級老師的回憶嗎?到第四六一二四三九四號神經元去找。

為了證明這個理論,科學家必須告訴大家,當我們搜尋某段特定記憶時,某些神經元會產生活動。從一九六○年代開始,科學家在實驗對象身上裝上電極與感應器,然後給他們看一些熟悉對象的照片。他們希望每當受試者看到一張照片時,特定的神經元就會起反應。受試者花了幾小時盯著照片看,而科學家在一旁觀察,等著特定的神經元產生火花。他們一直等,一直等。

他們不但沒有找出特定記憶與特定神經元之間的清楚關聯,反而還被搞混了。每當受試者看到一張照片,許多不一樣的神經元都會起反應。甚至,有時相同的神經元群組會對一張以上的照片起反應。

起初,科學家認為那是技術上的問題——也許感應器不夠敏銳。往後幾十年,神經科學家對這項實驗作了改變,他們的設備變得更靈敏,但依然沒得到有意義的結果。這是怎麼回事?肯定的是,記憶一定存在大腦的某處。

一位名叫賴特文(Jerry Lettvin)的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解答:特定記憶存在特定細胞裡的想法根本是錯的。賴特文指出,科學家一直想找出大腦中的層級系統,但它就是沒有。賴特文的理論是,記憶分散在大腦不同的部位裡,而不是儲存在向海馬體報告的特定神經元裡。他創造了「祖母細胞」(grandmother cell)這個名詞來指稱儲存祖母記憶的虛構神經元。賴特文所畫的大腦圖像一開始看起來既原始又混亂,這麼一部複雜的思考機器怎麼會以這麼古怪的樣子來演進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