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
定價:950
NT $ 675 ~ 855
 

目錄

譯者謝辭(21)寫給故鄉的書──《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緒論
花亦芬(23)
1.離家(24)
2.回家(38)
3.回家的人埋首做的事(42)
4.在土生土長的地方思考人之所以為人的問題(50)
5.在土生土長的地方追本溯源(65)
6.在土生土長的地方懷想永恆(80)
7.文化史書寫的問題(91)
8.似蘭斯馨:走出時代的寂寞(101)
引用書目(108)
譯注相關事項說明(113)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
1869年第二版前言4第1卷視「國家」如同藝術品

第一章◎導論6
§1.1.1十三世紀義大利政治實況7
§1.1.2腓特烈二世在位時的諾曼人王國8
§1.1.3駙馬爺愛澤林諾10
第二章◎十四世紀的僭主政治13
§1.2.1財政基礎與教育文化的關係13
§1.2.2理想的專制君主14
§1.2.3境內與境外的危險16
§1.2.4佛羅倫斯人對僭主的批判17
§1.2.5威士孔提家族:直到倒數第二位掌權者18
第三章◎十五世紀的僭主政治22
§1.3.1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干預與義大利之旅24
§1.3.2神聖羅馬帝國風光不再27
§1.3.3合法繼承權付之闕如──私生子的繼承問題28
§1.3.4雇傭兵統帥成為國家創建者30
§1.3.5雇傭兵統帥與雇主的關係32
§1.3.6史佛薩家族33
§1.3.7亞蔻波.史佛薩的遠見與琵沁倪諾被害34
§1.3.8雇傭兵統帥後期的嘗試37
第四章◎小型僭主政權39
§1.4.1佩魯加的巴吉歐尼家族40
§1.4.2巴吉歐尼家族的紛爭與1500年沾滿血腥的婚禮42
§1.4.3巴吉歐尼家族的衰落45
§1.4.4瑪拉帖斯塔、琵蔻、佩圖奇家族46
第五章◎大型統治王室49
§1.5.1拿波里的亞拉岡王朝49
§1.5.2米蘭威士孔提王室最後幾任在位者53
§1.5.3法蘭卻斯柯.史佛薩及其好運55
§1.5.4葛蕾阿佐.瑪莉亞.史佛薩與羅德維科.史佛薩57
§1.5.5曼圖瓦的龔查加王室60
§1.5.6屋比諾公爵:菲德里高.蒙特斐特62
§1.5.7屋比諾宮廷最後的餘暉64
§1.5.8斐拉拉的艾斯特王室65
§1.5.9販售官職、制度與建築物67
§1.5.10領袖人格的養成69
§1.5.11忠誠70
§1.5.12警政署長張潘德70
§1.5.13為臣屬送葬71§1.5.14宮廷華麗的排場74
第六章◎專制僭主的反對者77
§1.6.1教宗黨與保皇黨的後期發展77
§1.6.2密謀叛變者78
§1.6.3在教堂走道上謀殺79
§1.6.4上古僭主政治造成的影響80
§1.6.5效法古羅馬的謀反者82
§1.6.6佛羅倫斯人對暗殺僭主的看法82
第七章◎共和國:威尼斯87
§1.7.1威尼斯居民91
§1.7.2威尼斯共和國以及落魄貴族帶來的危機91
§1.7.3威尼斯屹立不搖的原因93
§1.7.4十人委員會與案件的審判95
§1.7.5與雇傭兵統帥的關係96
§1.7.6過於樂觀地對外擴張96
§1.7.7威尼斯是財政主計制度的發源地97
§1.7.8遲來的文藝復興100
§1.7.9落後的聖徒遺骸崇拜101
第八章◎共和國:十四世紀以來的佛羅倫斯103
§1.8.1客觀的政治意識105
§1.8.2政治家但丁105
§1.8.3佛羅倫斯作為主計制度的發源地107
§1.8.4對量化數據的高度興趣109
§1.8.5十五世紀的帳冊109
§1.8.6歷史撰述112
§1.8.7托斯卡納城邦動盪的根本原因113
§1.8.8從政者115
§1.8.9馬基亞維里與他的建國方案116
§1.8.10西耶納與熱內亞119
第九章◎義大利各國的外交政策122
§1.9.1對威尼斯的嫉妒122
§1.9.2靠外力解決各國紛爭──對法國的好感123
§1.9.3企圖建立義大利四大強權的均勢125
§1.9.4外力的介入與征服126
§1.9.5與土耳其來往126
§1.9.6西班牙勢力的平衡129
§1.9.7客觀處理政治事務129
§1.9.8談判的藝術130
第十章◎視戰爭為藝術創作133
§1.10.1武器133
§1.10.2專家與業餘愛好者134
§1.10.3戰爭的殘酷135
第十一章◎教宗政權及其面臨的危險137
§1.11.1教宗國對外國與對義大利的立場139
§1.11.2羅馬自教宗尼古拉五世以來經歷的動盪140
§1.11.3教宗西斯篤四世作為羅馬的統治者141
§1.11.4樞機主教彼得.理阿瑞歐的計畫142
§1.11.5羅馬尼阿的抗議143
§1.11.6出身統治家族的樞機主教144
§1.11.7教宗英諾森八世與他的私生子145
§1.11.8西班牙籍的教宗亞歷山大六世146
§1.11.9亞歷山大六世的外交與販賣聖職147
§1.11.10凱撒.伯爾嘉與其父的關係148
§1.11.11凱撒.伯爾嘉的盤算149
§1.11.12教宗國被世俗化的危機150
§1.11.13非理性地掌權151
§1.11.14謀殺151
§1.11.15亞歷山大六世掌權的最後幾年153
§1.11.16朱利安二世:教宗治權的拯救者154
§1.11.17里奧十世選上教宗157
§1.11.18里奧十世危險的義大利政策159
§1.11.19外力進逼159
§1.11.20教宗亞德里安六世161
§1.11.21教宗克萊門七世與「羅馬浩劫」161
§1.11.22「羅馬浩劫」的後果與反響162
§1.11.23查理五世與教宗和解164
§1.11.24教宗國與反宗教改革165
第十二章◎義大利的愛國主義166

第2卷 個人的發展

第一章◎義大利的國家與個人170
§2.1.1中古時代的人170
§2.1.2自我人格的覺醒171
§2.1.3獨裁君主及其臣屬172
§2.1.4共和體制下的個人主義173
§2.1.5放逐與四海一家174
第二章◎自我人格的完成177
§2.2.1多才多藝的人177
§2.2.2全才型人物:阿爾貝提179
第三章◎近現代人對「世俗聲譽」的追求182
§2.3.1但丁與「世俗聲譽」的關係182
§2.3.2有名望的人文學者、佩托拉克184
§2.3.3對名人誕生處表示敬意185
§2.3.4對名人墳墓表示敬意186
§2.3.5對古代名人表示敬意188
§2.3.6地方志對地方賢達的記載:帕多瓦189
§2.3.7對各種名人的記載191
§2.3.8歷史書寫影響名聲是否流傳192
§2.3.9熱烈追求名聲194
第四章◎近現代的嘲諷與玩笑196
§2.4.1玩笑與獨立自主個人的關係196
§2.4.2佛羅倫斯的嘲諷:傳說故事197
§2.4.3說笑話為業者198
§2.4.4教宗里奧十世開的玩笑200
§2.4.5詩作中的諧謔模仿201
§2.4.6有關開玩笑的理論203
§2.4.7誹謗中傷204
§2.4.8教宗亞德里安六世成為嘲諷文化的犧牲者206
§2.4.9彼得.阿瑞提諾207
§2.4.10彼得.阿瑞提諾的知名度208
§2.4.11彼得.阿瑞提諾與義大利君侯以及名人的關係209
§2.4.12彼得.阿瑞提諾的宗教信仰211

第3卷 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

第一章◎導論214
§3.1.1「文藝復興」理念的傳布214
§3.1.2古典文化對中古的影響216
§3.1.3義大利早期的古典文化復興216
§3.1.4十二世紀的拉丁文詩歌217
§3.1.5十四世紀的精神219
第二章◎衰頹的羅馬城222
§3.2.1但丁、佩托拉克、法其歐222
§3.2.2柏丘時代見到的羅馬古蹟225
§3.2.3布隆篤斯、教宗尼古拉五世與庇護二世226
§3.2.4羅馬城以外的古羅馬遺跡228
§3.2.5與古羅馬有淵源的城市與家族228
§3.2.6羅馬居民的想法與渴望230
§3.2.7古羅馬少女遺體引起的轟動230
§3.2.8考古發掘與記錄231
§3.2.9教宗里奧十世時代的羅馬234
§3.2.10古蹟引發的悼古之情235
第三章◎古典時代的作者236
§3.3.1十四世紀知識份子醉心的上古著作236
§3.3.2搜尋古書237
§3.3.3抄書人與抄書家238
§3.3.4印刷術243
§3.3.5通盤認識古希臘文化244
§3.3.6對近東文化的研究246
§3.3.7面對古典文化應採取的立場247
第四章◎十四世紀的人文學者249
§3.4.1人文學贏得絕對優勢249
§3.4.2佩托拉克與薄伽丘對人文學的推廣251
§3.4.3薄伽丘作為先驅252
§3.4.4詩人的桂冠253
第五章◎大學與學校257
§3.5.1十五世紀人文學者擔任大學教授258
§3.5.2人文學者的兼差工作259
§3.5.3高等博雅教育:維特林諾的成就260
§3.5.4高等博雅教育:适里諾.維羅納的成就261
§3.5.5統治家族的子女教育262
第六章◎人文學發展的贊助者264
§3.6.1佛羅倫斯市民:尼可羅264
§3.6.2瑪內提與早期的梅迪西家族266
§3.6.3君侯與尼古拉五世以來的教宗對人文學的態度270
§3.6.4「寬宏大量的亞豐索」273
§3.6.5屋比諾公爵菲德里高275
§3.6.6史佛薩與艾斯特王室276
§3.6.7西吉斯蒙多.瑪拉帖斯塔277
第七章◎再現古典風華:尺牘藝術279
§3.7.1教宗的秘書處280
§3.7.2對書信體裁的重視281
第八章◎拉丁文演講283
§3.8.1不在乎演說者的身分背景283
§3.8.2正式的官方演說與歡迎儀式致詞284
§3.8.3安息禮拜上的演說286
§3.8.4學術演講與軍隊訓詞287
§3.8.5拉丁文講道288
§3.8.6修辭學的復興289
§3.8.7引經據典的形式與內容290
§3.8.8虛擬的講稿291
§3.8.9修辭學的衰落292
第九章◎拉丁文論文294
第十章◎歷史著述296
§3.10.1拉丁文相對之下的必要性298
§3.10.2對中古史的研究;布隆篤斯299
§3.10.3批判中古的濫觴301
§3.10.4用義大利文書寫歷史302
第十一章◎人文教育拉丁文化304
§3.11.1拉丁文化的姓名305
§3.11.2拉丁文稱呼遍布生活各領域306
§3.11.3拉丁文獨霸的局面307
§3.11.4西塞羅與「西塞羅主義」308
§3.11.5拉丁文會話310
第十二章◎新拉丁文詩312
§3.12.1以古詩為本的史詩;佩托拉克的《非洲》313
§3.12.2以神話為主題的詩314
§3.12.3基督教故事詩;珊那札若316
§3.12.4基督教與異教文化元素的融合317
§3.12.5以當代史為主題的詩318
§3.12.6訓誨詩;帕寧傑尼烏斯321
§3.12.7拉丁文抒情詩322
§3.12.8聖徒頌歌322
§3.12.9哀歌324
§3.12.10箴言詩325
§3.12.11雜燴詩329第十三章◎十六世紀人文學者風光不再331
§3.13.1批判的聲音與基督徒應有的美德332
§3.13.2學者之不幸336
§3.13.3不同流俗的人文學者337
§3.13.4拉耶土斯339
§3.13.5學會341

第4卷 發現外在世界與人類的自我

第一章◎義大利人的旅行344
§4.1.1哥倫布345
§4.1.2世界人文地理學與旅行的關係346
第二章◎義大利自然科學研究348
§4.2.1實證認知的道路348
§4.2.2但丁與星象研究349
§4.2.3教會對實證科學研究的干涉350
§4.2.4人文學帶來的影響350
§4.2.5植物學與園藝352
§4.2.6動物學;豢養外來種動物352
§4.2.7依波利托.梅迪西的隨從;奴隸355
第三章◎發現自然景致之美357
§4.3.1中古對自然風景的欣賞358
§4.3.2佩脫拉克與登高望遠360
§4.3.3法其歐.屋貝提的《世界大觀》362
§4.3.4伊尼亞斯.西維烏斯.琵科羅米尼對風景的描述363
第四章◎發掘自我368
§4.4.1情性說369
第五章◎詩歌對人類心靈的描寫371
§4.5.1無韻詩的價值371
§4.5.2十四行詩的價值371
§4.5.3但丁與他的《新生》373
§4.5.4但丁與《神曲》374
§4.5.5佩托拉克對人類心靈的描寫376
§4.5.6薄伽丘與《斐雅美塔夫人的哀歌》377
§4.5.7悲劇成就乏善可陳378
§4.5.8華麗的場景對戲劇發展的危害379
§4.5.9幕間穿插演出與芭蕾舞381
§4.5.10喜劇與面具戲382
§4.5.11音樂的成就可以彌補缺憾384
§4.5.12浪漫傳奇史詩384
§4.5.13不注重刻劃人物性格385
§4.5.14蒲吉與柏雅多386
§4.5.15詩作創新的內在法則387
§4.5.16雅瑞歐斯特及其風格389
§4.5.17佛蘭哥與戲謔之作390
§4.5.18特夸多.塔索作為對比392
第六章◎傳記393
§4.6.1與中古相較之下看義大利傳記的進步393
§4.6.2托斯卡納地區的傳記寫作395
§4.6.3義大利其他地區398
§4.6.4自傳399
§4.6.5卻里尼401
§4.6.6卡達諾402
§4.6.7路易.柯那羅403
第七章◎對各地區人民與城市的描述407
§4.7.1《世界大觀》407
§4.7.2十五世紀的記載408
第八章◎對人物外貌的描寫411
§4.8.1薄伽丘談美412
§4.8.2斐蘭佐拉有關美的理想413
§4.8.3斐蘭佐拉對美的通觀415
第九章◎對生活動態的描述416
§4.9.1庇護二世與其他人417
§4.9.2佩托拉克以來的田園牧歌418
§4.9.3農民的地位419
§4.9.4描寫真實農村生活的文學作品419
§4.9.5曼圖瓦諾、輝煌者羅倫佐、與蒲吉420
§4.9.6波里祈安諾421
§4.9.7人性與「人」的概念423

第5卷 社交聚會與節慶

第一章◎階級平等化426
§5.1.1與中古的差別426
§5.1.2都市裡的聚居生活427
§5.1.3否定貴族概念的思想428
§5.1.4義大利各地的貴族430
§5.1.5貴族對文化教養的看法431
§5.1.6西班牙化生活後期的發展432
§5.1.7中古以來的騎士頭銜433
§5.1.8馬上比武以及對此的嘲諷434
§5.1.9貴族身分是擔任宮廷要職的條件436
第二章◎生活外觀精緻化438
§5.2.1服裝與時尚438
§5.2.2婦女的化妝439
§5.2.3潔淨442
§5.2.4《社交禮儀指南》與良好生活方式443
§5.2.5舒適與優雅444
第三章◎談吐是社交的基礎446
§5.3.1打造理想的語言446
§5.3.2標準義大利語的傳播448
§5.3.3極端的語言純正主義449
§5.3.4語言純正主義得不到認同450
§5.3.5交談452
第四章◎優雅的社交禮儀453
§5.4.1約定與規範453
§5.4.2傳說故事作家及筆下的聽眾453
§5.4.3貴婦與沙龍455
§5.4.4佛羅倫斯的社交方式456
§5.4.5「輝煌者羅倫佐.梅迪西」對友伴的描述457
第五章◎完美的社交人才458
§5.5.1朝臣的愛情458
§5.5.2超卓的才藝459
§5.5.3運動460
§5.5.4音樂460
§5.5.5樂器的多樣性461
§5.5.6業餘愛好者團體462
第六章◎女性的地位464
§5.6.1男性化的教育內涵與詩歌創作465
§5.6.2個體性的完成465
§5.6.3女中豪傑467
§5.6.4女性在社交聚會的表現468
§5.6.5交際名花的才藝修養469
第七章◎家務471
§5.7.1與中世紀的差別471
§5.7.2潘都爾菲尼472
§5.7.3鄉間別莊與生活473
第八章◎節慶475
§5.8.1基本形式:神劇與遊行475
§5.8.2相較於歐洲其他地區的優勢477
§5.8.3文學與藝術裡的寓意象徵478
§5.8.4具有歷史文化代表性意義的象徵符號480
§5.8.5神劇的演出481
§5.8.6維特波的基督聖體節484
§5.8.7世俗題材的戲劇演出485
§5.8.8默劇與迎接君侯的儀式487
§5.8.9遊行與教會的盛大遊街活動489
§5.8.10世俗的盛大遊街活動491
§5.8.11水上慶祝遊行496
§5.8.12羅馬與佛羅倫斯的狂歡節497

第6卷 倫理道德與宗教

第一章◎道德性502
§6.1.1評判的上限502
§6.1.2有意識地去道德化503
§6.1.3近現代的榮譽感505
§6.1.4放任想像力作祟507
§6.1.5好賭成性與有仇必報507
§6.1.6破壞婚姻513
§6.1.7婦道與婦德514
§6.1.8精神上的戀愛518
§6.1.9普遍的違法亂紀520
§6.1.10盜匪522
§6.1.11花錢雇用殺手;下毒524
§6.1.12喪盡天良的惡棍526
§6.1.13倫理道德與個人主義的關係528
第二章◎日常生活裡的宗教信仰530
§6.2.1未能走上宗教改革之路531
§6.2.2義大利人對教會的看法532
§6.2.3對教會統治高層與修士的憎惡532
§6.2.4托缽教士533
§6.2.5道明會的宗教審判537
§6.2.6比較有格調的修會538
§6.2.7習慣依賴教會以及教士的祝禱540
§6.2.8勸人悔改佈道家541
§6.2.9薩佛那羅拉549
§6.2.10民間信仰裡的異教成分556
§6.2.11聖徒遺骸崇拜558
§6.2.12民間聖母崇拜562
§6.2.13宗教禮儀的淪喪564
§6.2.14大規模的悔罪熱潮566
§6.2.15斐拉拉對宗教活動的政治操控567
第三章◎文藝復興時代的宗教與精神570
§6.3.1宗教認知勢必邁向個人主觀化572
§6.3.2現世性573
§6.3.3對伊斯蘭的寬容573
§6.3.4打破基督教獨尊的局面575
§6.3.5上古文化帶來的影響576
§6.3.6所謂「伊比鳩魯學派」577
§6.3.7有關自由意志的學說579
§6.3.8虔敬信仰上帝的人文學者581
§6.3.9人文學者的中庸之道582
§6.3.10開啟對至高者的歷史批判584
§6.3.11人文學者的宿命論585
§6.3.12披著異教外衣的基督教587
第四章◎古代與近代迷信的緊密結合589
§6.4.1占星術589
§6.4.2占星術盛行及其影響590
§6.4.3占星術在義大利596
§6.4.4喬凡尼.琵蔻.米蘭多拉駁斥的文章及其影響597
§6.4.5各種迷信599
§6.4.6人文學者的迷信602
§6.4.7死者的亡魂603
§6.4.8惡魔信仰604
§6.4.9義大利的女巫605
§6.4.10諾爾恰的女巫老巢607
§6.4.11北方女巫的影響609
§6.4.12巫師與蠱惑師611
§6.4.13術士與巫師612
§6.4.14在前往羅馬路上遇到的惡靈613
§6.4.15鎮邪物616
§6.4.16奠基典禮上行的巫術619
§6.4.17文學家筆下的通靈者619
§6.4.18卻里尼碰上的巫術620
§6.4.19巫術狂熱的消退621
§6.4.20次要的巫術類型;煉金術622
第五章◎信仰體系全面鬆動625
§6.5.1伯斯科立的告解626
§6.5.2信仰混淆與普遍的質疑627
§6.5.3有關靈魂不朽的爭論628
§6.5.4異教的天空630
§6.5.5荷馬史詩對永生的描述631
§6.5.6基督教義動搖632
§6.5.7義大利的有神論633

附錄
布克哈特生平大事紀638
參考書目645
(一)布氏經常引用書目645
(二)布克哈特著作與譯本646
(三)緒論與譯注所引用書目648
文藝復興重要家族世系表657
中外譯名對照表663
索引675

 

譯者謝辭

  感謝國科會人文處2002—2005連續三年鼎力支持,讓譯者可以實現譯注本書的心願;也有足夠的研究經費可以親履布克哈特生命足跡烙印之處,讓本譯注在文字之外還有豐富的圖像可以輔助說明。感謝王汎森院士與兩位譯注計畫審查人在譯注工作上給我的鼓勵,這些精神上的支持都將長存我心。後續出版事宜上,十分感謝國科會人文處陳東升處長與魏念怡女士的協助,他們對提昇台灣社會深入了解歐洲古典藝術文化的胸懷,我要致上深摯的謝意。

  感謝我的父母、我的先生、我的家人,他們讓一個曾經長年離家、恣意在世界探索尋覓的人,一直享有世界上最溫馨的親情。此外,也要感謝德國科隆大學古典語文學系Clement Zintzen教授打開我認識佛羅倫斯文藝復興文化的眼睛;也要感謝我的德國好友Frau Dr. Anne-Marie Frese, Jochen Frese伉儷與Lucia Obi女士在本書資料收集上的協助,他們的友誼超越了私人情誼,默默為本譯注的一切付出令人感佩的熱心。還要感謝李達嘉教授與張珍琳學姊總是以最快速度幫我在中研院圖書館找到急需的資料。最後,還要深摯感謝過去所有教導過我、提攜過我、幫助過我的師長、前輩與朋友,包括所有在無意間啟發了我、讓我看到生命亮光、知識亮光的人。

  離鄉十年返鄉後,我選擇暫時給自己一段獨自沉吟的歲月。在一個過去不曾認識的地方,靜靜地將布氏這本書譯注導讀出來,獻給我的故鄉。返鄉七年有餘,這份微薄的心意是一個不再離家的人以既謙卑、又虔敬的心獻給故鄉的禮物。這本譯注如果不夠完美,責任在我,尚祈方家學者不吝教我。如果它能啟發我們以更多求真的熱情與無私的善意,共同去思考有關人與人、人與文化、人與鄉土、人與世界、人與宗教的問題,讓我們感念布克哈特在眾聲喧囂鼎沸的十九世紀,勇敢又淡泊地走上一條寂寂長路!

花 亦 芬
2006年6月30日於汐止蒔碧山房

 

內容連載

◆第六卷
倫理道德與宗教
Sitte und Religion

在某個層次上,不同民族對形而上至高物、上帝、德行與不朽的關係是可以研究的,但無法作嚴格的排比分析。如果在這方面掌握到的證據愈明確,就應要愈小心,不要落入泛化(Verallgemeinerung)的絕對推論中。


§6.1.1 評判的上限
上述的提醒尤其適用於對道德性的判斷(das Urteil u枴er die Sittlichkeit)。我們可以在不同社群、民族對這個問題的認知上,看到許多衝突與細微的差異,所以想對全體人類在道德上的信仰作全盤研究整理,憑我們人類的分析理解力是辦不到的。何謂「民族性」、「罪」、與「良知」?這都是說不清的謎團。因為即使是所謂的「缺陷」(die Ma歪gel),有時也有其「優點」;尤其當這些「缺陷」被視為特有的民族性格(nationale Eigenschaften)時,「缺陷」就變成「美德」(Tugend)了。對於那些喜歡拿一套制式標準來看世界各民族、有時甚至還用極嚴厲筆調批判他文化的作者,我們就讓他們去自得其樂好了。西歐各民族可以彼此互相虐待,所幸無法互相宣判誰才真正擁有真理。一個藉著文化、文明成就、與豐富歷史經驗與近現代新世界緊密結合起來的偉大民族,對攻擊或擁護它的聲音是不會在乎的。不管有沒有理論家支持,它繼續走自己的路。

因此本卷接下來所要闡述的,並非論斷與宣判,而是筆者多年來研究義大利文藝復興一系列的心得旁註而已。而筆者論述的正確性畢竟是有限的,因為考察的對象多以中上流社會為主,因為不論是優是劣,有關他們的文獻資料的確比歐洲其他民族來得多;此外,也因為義大利中上層社會對「聲譽」與「屈辱」的討論比其他地方熱烈。但儘管如此,我們仍不能憑這些就對義大利人的道德性作全盤的檢視。

什麼樣的眼光可以一窺促使各民族擁有不同性格與命運的奧秘呢?在什麼層次上我們可以進一步觀察到,天生的稟性與歷史經驗如何交融出第二、或第三天性呢?哪些乍看之下讓人以為是天賦的才情,其實是後來慢慢薰陶培養出來的呢?例如,義大利人是否在十三世紀以前就具備那樣靈動的活力與自信,可以在言行舉止上一直游刃有餘、應付自如,就像他們後來所表現的民族性那樣?──如果我們對上述問題無法確切斷言,我們又如何對棼錯萬千的歷史歷程妄下評斷呢?在這些交織纏繞的歷史脈絡影響下,人類心靈與與社會倫理道德規範不斷互相衝激。也許在個人方面,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尺。憑著良知,我們對所見所聞的事情有自己的定見;但是,我們卻無法以此來假設,一個社會也可以根據某些共同認定的法則來凝聚共識,因此,最好將這種嘗試擺一邊吧!一個看來病入膏肓的民族,也許可以很快重拾健康;同樣地,一個看來強健無比的民族,也許體內正潛伏著致命的病毒,時候一到,馬上發病喪命。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1
    $675
  2. 新書
    75
    $713
  3. 新書
    79
    $751
  4. 新書
    9
    $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