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浪頭上,追求卓越 《數位時代》副總編輯 盧諭緯
算起來,不過三年多的時間,我卻清楚見證了一場台灣社會大轉型的浪潮。還記得2002那年,我只是個才進入雜誌業沒幾年的記者,雖然累積了一些實務的採訪經驗,但對於社會整體脈動的發展,仍然有些一知半解,在某次的題目討論會上,在交換產業動態的過程中,我們隱約覺得產業有些不一樣了,在台灣產業習以為常的「規格」、「功能」這些名詞之外,以製造起家的台灣,冒出了點點新芽,開始出現講求使用者介面、訴求線條美感的取向。做為記錄社會變化的媒體記者,我接到了一個新任務:發現台灣設計力。
這是過去台灣財經雜誌從來沒注意的議題。不像寫園區科技新貴,或是網路創業英雄,就算不認識的人、不熟悉的技術,都有極多的參考資料,而設計,台灣幾乎是一片荒漠,我跟另外兩位小組成員,李雪如還有陳延昇,發揮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從台灣創意中心的前身,外貿協會設計推廣小組為起點,逐步拼湊台灣設計產業的面貌,原來,台灣在設計的領域,並非全然空白,在國際的舞台,也是有傳統的,只是從來沒被重視。
台灣也有好設計
早在1961年,中國生產力中心就成立「產品改善組」,致力於設計推廣,九○年代,韓國甚至還派人到台灣向外貿協會取經,1991年,Acer的486電腦,得到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iF獎的優良設計肯定,只是,在當時台灣製造實力正在巔峰的時代氛圍下,好的作品,總是曇花一現。當時擔任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官政能急切地直說,「孕育人才的土壤或許不夠豐沃,但我們一定要不斷學習,要進步,要跟全世界競爭!」
記得為了這個專題去採訪華碩,在踏入華碩大門之前,我對華碩的印象與認識,就是技術很強的工程師團隊,怎麼也想不通,在這樣文化的公司裡,怎麼會有燒錄機獲得德國iF設計獎。但我錯了,當產品經理跟設計師帶著以CD盒為概念發想的作品,還有一台香檳色、體積輕巧到可以放在手掌上的筆記型電腦進到會議室裡時,我真的打從心底讚嘆起來,把產品帶回公司拍照時,所有同事也都忍不住發出一陣陣驚豔之聲,台灣原來真有好設計!
一場嶄新的價值革命,正在展開,而我有幸參與其中。當時華碩的設計部門雖然成立了三年,規模卻很小,全部不過十多人,但成員清一色都具有國外求學的背景,也都有強烈的企圖使命,但在受訪時,設計師還特別交代我,別寫出他的名字,然而,發展到現在,團隊不僅已有七、八十人的規模,這些設計師也開始躍上舞台,侃侃而談他們的設計理念。
高感性的創意價值
今年3月,德國iF產品設計大獎揭曉,全球2,332件參賽作品中,台灣拿下542個設計獎中的28座,首度追平由三星、LG領軍的南韓,明基更奪下10面獎座,成為單一獲獎最多的台灣廠商,而累計奪下世界三大設計賽(德國iF、red dot與日本G-Mark)的總獎牌數也達64面。從整體看,過去三年台灣在全球主要設計比賽累積的得獎數,已超過兩百件。
榮耀不只於此,華碩電腦工業設計師蕭銘楷設計的W1碳纖維寬螢幕筆記型電腦,更拿下50個金獎中的唯一一座台灣金獎座,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擊敗了新力與三星。
從現實面來看,台灣設計師奪得iF設計大獎,眼前並沒有立刻帶來亮眼的銷售量,對股價的漲停板影響力也微乎其微,但得獎的意義並不在於短期的獲利,而在於台灣企業開始體認到,企業體質必須徹底轉型,資源需要重新配置,藉由經濟產出過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將著重效率、成本、標準化的理性思維,加入高感性的創意價值,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設計,已經讓亞洲企業從原本消費者看不到的設備供應商,躍居為國際規模的品牌,」今年7月,美國IDEA設計大獎名單公布,主辦單位之一的《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評論。國際知名的設計大師菲利普.史塔克來台訪問時也指出,台灣下游產業的技術實力,對於正在崛起的設計力有極大的加分作用,兩者若能好好結合,台灣將會有令人刮目相看的精彩表現。
前進的力量
對於經濟發展陷入低潮的台灣社會,來自設計的動能,無疑地打下了一劑強心針。設計也開始成為社會中的顯學,全球各地設計大師絡繹不絕來台拜訪,交流並洽談新的合作可能,企業將設計部門位階拉高,參與初期產品規劃及後段行銷,再也不是研發部門下的附屬畫圖小單位;工作者開始強化美學的修養,各類訴求設計風格的書籍在市場成為熱門書種,近期更將有一所標榜著美學教育的民間學院即將誕生開課。
有著期待、有著焦慮,面對浪潮的襲來,最怕的是站在原地不動。趁著秋天的好氣候,走了一趟台南佳里的蕭土龍文化園區,參觀「2006台灣設計博覽會」,吸引我的,不只是15個場館的精彩設計作品,一群穿著運動服的小學生,背著水壺,帶著好奇的眼光,在作品前面吱吱喳喳地討論起來,然後央求著老師幫他們拍照留念。設計,其實就是生活的體驗,在南台灣的陽光下,我看見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