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輩子第一次接觸到「碎形」這個名詞,是起源於20多年前出版的一本書的封面-那上面畫滿了非語言所能形容的、既複雜又精緻的彩色圖案;更誇張的是,該書的作者宣稱,這類複雜的幾何形狀可以用簡單的數學方程式去造出來,並且無所不在、蘊涵於大自然內。由於當時剛進研究所,多少還有一點初生之犢不怕虎的精神,所以我真的買下這本書,從頭到尾仔細閱讀其中的數學,並且偷偷借用IBM公司剛捐給系上的最新「386」個人電腦去寫程式、驗證書中所說的話。這也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使用這麼高階的電腦(而且是個人電腦喔!):硬碟容量有20
MB、記憶體有640 KB,而且還搭配一個解析度高達320*200的彩色螢幕呢!
就像該書中所說的,數學以及電腦程式本身是很簡單啦,但是要讓這恐龍時代的個人電腦畫出彩色的碎形來,還真花了一點時間。不過,當螢幕上一點一點地顯示出來那個迷人的碎形時,我整顆心幾乎都要融化掉了:原來,瑰麗絢爛的幾何背後也可以是這麼的簡單!
經過了這麼多年,個人電腦有了長足的演進,再加上本書作者廖教授親自上陣、撰寫了完整的相關示範程式,要描繪碎形、了解相關的科學應用,幾乎都可以在按幾個鍵、點幾下滑鼠之後就呈現眼前;這麼好的碎形學習環境,著實令人羨慕。要動手玩碎形,此其時矣。
拉拉雜雜扯了這麼多,您一定有點不耐煩地想問:「那碎形到底是什麼呢?它又怎麼可能無所不在呢?」
嗯,如果我一句話就可以把它講清楚,那廖教授就不需要花費那麼多的心血來撰寫這本書了。更何況我也真的沒有那種身分來為碎形作定義,因為近幾年來本書作者已經發表了許多和碎形相關的研究論文,豐碩的研究成果更廣為科學界以及媒體所報導。放眼台灣的物理學界,要為碎形找一位代言人,還真的非廖教授莫屬,因為他除了學養俱佳,場場的科普演講也非常叫好。
雖然這本書是我的好朋友兼學長的精心之作,但我還是必須本著良知給您一個閱讀本書之前應該有的警告:在用心讀完這本書、跑過相關的示範程式之後,您整顆心可能也有融化掉的危機。喔,本書另外一個令人惋惜的地方就是:這麼精美的小書竟然不是我寫出來的。
陳義裕
台大物理系
中華民國95年11月20日
自序
2002年冬天,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首府羅利雪白亮麗,所有的樹枝葉子與花苞都裹著一層晶瑩剔透的冰,我點著蠟燭泡熱水澡,希望電趕快來,好吹暖氣開電腦,繼續寫書的工作。窗外林子裡枝葉交錯,有如帕洛克的畫作,正是一幅碎形圖案。心裡想著,兩千多年前的韓嬰,有這麼好的眼力發現雪花六出,然而他絕對想不到有這麼一個時代,我們能清清處處看到雪花,而且還能夠用碎形模擬出雪花的形狀。
這場冰風暴來得意外,旅居羅利一年卻是刻意安排的,目標就是要完成一本有關碎形的書。這想法,源於20年前的一個心動。1985年我還是博士班學生的時候,在一次演講裡第一次看到「費根鮑圖」,完全被吸引住了!驚訝的發現,在簡單的代數平方式子裡,竟然藏有豐富的規律。之後忙於其他種種,也就忘了它。多年後接觸到碎形,看到曼德布洛特集的繁複與規律,才又喚起類似的心動。這次我決定跟著感覺走,一邊研讀碎形性質,一邊用電腦程式畫出許多漂亮的圖案,快樂非常。心想碎形這麼美妙,而且需要的數學知識不難,中學生就能理解與把玩,實在值得推廣。可惜市面上的科普書,只對碎形做簡短的觀念介紹,無法讓人準確地掌握碎形的特性,所以多數人讀後,最多只記得碎形這個名稱而已,我於是決定寫本專門介紹碎形的書。這本書《動手玩碎形》在2003年夏天我休假結束前完成了初稿。
從初稿的完成到付梓,又經過了三年半。老實說,我很訝異自己能有這樣的耐心,這完全得歸功於天下文化的編輯,她既認真又仔細,提供了數不盡的意見,讓我修訂再修訂,這本書才有今天滿意的面貌問世。
我在這本書第1章首先介紹碎形是什麼,接下來各章清楚地解釋製造碎形的不同方法與可能的應用。每一章都附有電腦程式放在所附的光碟裡,讀者可以用這些程式實際動手製造各種碎形,書名「動手玩碎形」用意就是要請大家動手做,這樣觀念才能深化,同時,讀者也可以製造美麗的圖案供人欣賞。有些單元需要比較多一點數學知識才能講得準確,我把這些說明與證明,放到本書的網頁
http://fractal.phys.nchu.edu.tw/2006fractals/understanding_fractals/,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網做進一步的閱讀。
非常感謝北卡州立大學物理系的鍾光組教授,我們一家在北卡的一年,有他的照顧,一切都非常順利,我才能完成這本書的初稿。此外,這本書得以完成,有賴於我的太太廖珍玲的支持與鼓勵。她的欣賞與體貼,是我工作的動力。而且,她感覺敏銳,我製作出來的圖片,經過她篩選,我都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