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的是人際關係。人際關係就始於你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這段關係是你的孩子第一段也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所有其他的人際關係都會以這段關係為基礎。輔導親子關係的心理學家發現,如果孩子能在父母的關愛中得到安全感與信任感,將來也更能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親子關係能夠帶給孩子與他人相處交往的信心。我們在本書會先討論加強親子關係的方法,然後說明父母親該如何教導孩子各種社交技巧。這些社交技巧將有助於他們未來所有的人際關係。我自己是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的父親,閱讀過上千篇的研究論文與書籍,但最主要的還是具有三十年輔導兒童與家長的臨床經驗,而這些個人經驗就是本書的基礎。
與他人互動可能是生活中最困難的一部分了。我們與朋友、親人、伴侶、孩子、鄰居、同事一起度過人生的起起伏伏。不管我們做什麼,都會牽涉到某種社交互動。除非你隱居,否則你一定需要一些社交技巧。人際關係帶來高潮,也帶來低谷。在家裡、在學校、工作時、休閒時,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人互動。有時候,通力合作帶來的是歡樂與成就,有時候,人際關係帶來的是痛苦與悲傷。
有些孩子不善於處理社交環境,因此常常很不快樂。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後面對社交環境往往感到非常痛苦。給予孩子一份溫暖的親子關係和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給他們一個好的開始,能讓他們更樂於與他人互動。如此一來,你的孩子就有更多的道路可以選擇。
本書不會把每個孩子都變成社交高手,從一個派對穿梭到另一個派對。每個孩子都會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完全屬於他自己的道路。需要的時候,父母會扶持他,應該的時候,父母會讓他自己做主。孩子在父母的培育之中獲得力量,在人生的舞台上盡情發揮。而為人父母的責任之一,就是確保孩子在各方面都能發揮所長。大多數的父母親都重視學業上的表現,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以下三個領域在孩子的發展當中也非常重要──行為態度、社交技巧和化解衝突的能力。
透過本書,父母親們可以開始了解孩子的行為態度,並了解問題行為的起因。我們會看到,有些孩子生來就是比較叛逆。在這種狀況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更顯重要了。 父母處理孩子行為問題的方式非常關鍵。有些父母不太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往往害怕與孩子正面衝突,也不敢管教孩子。
本書第一部分就描述了能夠有效改善孩子行為的方式,這些方式能夠增進孩子合作的態度。這些技巧的基礎其實就是增進你與孩子的關係。與孩子建立起更良好的親子關係,並學習處理與孩子之間的衝突,你就能夠給予孩子一個好的開始,學習人際關係的真諦。乖巧合作的態度從家裡開始。大多數不聽從老師管教的孩子都是在家裡學會怎麼不乖的。
第二部分會說明父母親該怎麼教導孩子基本的社交技巧。這些社交技巧包括傾聽、分享與輪流,對於孩子的發展非常重要。
第三部分探討了教導孩子「用心感受」的方法,包括放鬆技巧和各種減低焦慮的方式。最後我們會進入「化解衝突」這個重要的一步,指導父母親們怎麼教導孩子處理人際衝突。
推薦序
為人父母是一種喜悅,也是一種特權,但是要擔任好父母的角色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我們都知道,孩子最初幾年的發展能夠影響他未來的一生。因此,特權也意味著責任。市面上有形形色色良莠不齊的幼兒教材與幼教書籍,但是面對這些五花八門的商品,試圖盡心盡力的父母最後反而可能滿心困惑與氣餒。在決定要聽從哪本書或哪個人的建議時,作者的資格與經驗就非常重要了。
我注意本書作者的研究經歷與臨床專業能力已經三十多年了,因此我很好奇他如何把多年的專業經驗為非專業的讀者濃縮成一本簡單明瞭的指南。有時候,專業人士會隨著時間失去彌合這道鴻溝的能力。我很高興發現這本書充分顯示約翰具有與各行業各階層的父母親溝通的能力。他把基本原則和一些相當深奧的見解化為簡單明瞭的策略,並以生活實例說明,所有的父母親都會覺得親切有趣。
研究顯示,澳洲的女性很愛看書,而澳洲男性相比起來就比較少看書、看雜誌,除非是內容特別出色的讀物。但是不管是女性讀者或是男性讀者,都會被本書吸引,而我覺得特別重要的是,本書列舉的情況和經歷完全能夠引起男性讀者的共鳴,因為約翰自己也是家中的爸爸。他以坦率親切的口吻寫成本書,既能指導想當個好爸爸的男性讀者,也能指導想當個好媽媽的女性讀者。書中多以開車、洗車、踢足球等活動作為比喻或舉例,當媽媽的看了會會心一笑(因為許多女性自認相當懂得男性心理),當爸爸的看了也會感到親切自在。
非常推薦想多了解如何「正確育兒」的父母、專家閱讀本書。我的工作部門自然也會收藏一本,讓家長們、讓在這裡學習的各科系學生們──醫學系、心理系、心理健康系──都有機會一探究竟。
布萊恩.巴涅特
雪梨西南地區健康服務(西區)嬰幼兒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臨床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