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本質

創新的本質
定價:280
NT $ 252
  • 作者:野中郁次郎勝見明
  • 譯者:李贏凱洪平河
  • 出版社:高寶
  • 出版日期:2006-05-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088263
  • ISBN13:9789867088260
  • 裝訂:平裝 / 28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5月25號966期《商業周刊》特別報導!
PChome Online董事長 詹宏志 強力推薦 !

創新就像舊瓶裝新酒,
有了它,Suzuki可以戰勝中國超強的生產線,
有了它,日本卡通《神隱少女》橫掃世界。
關於創新的好書,你還差這一本!

  每年有數不清的商品上巿,但能夠大賣的卻只有少數。本書就是要告訴你,他們成功的原因!你絕對想不到暢銷商品是這麼來的──

  • 因為堅持1C.C.=1,000日圓,Suzuki才能製造出超低價的50 C.C.輕型機車。
  • 因為一上班就閒言閒語,宮崎駿才能創造出好看的「神隱少女」。
  • 因為捨棄偶像,海洋堂的「點心玩具」竟鹹魚大翻身。
  • 因為中華鍋,松下電器才研發出離心力全自動洗衣機。
  • 因為小護士,三得利才研發出和寶礦力相抗衡的均衡飲料。
  • 因為只要樹不要披薩,黑川溫泉成為九州人氣排行榜連續六年第一名。

      本書介紹13個日本知名企業中員工積極發揮創造力而促成的新商品研發案,包含Suzuki、YAMAHA、本田……,兩位作者深入採訪這些創新的團隊,分析其中成功的要素,他們發現激勵員工創新、創新管理,其因創新帶來的可觀績效,皆可為台灣企業仿效的楷模。

    作者簡介

    野中郁次郎
    一橋大學國際企業戰略研究所教授
    著作:《知識創造企業》、《失敗的本質》、《知識創造的方法論》、《組織與市場》

    勝見明
    東京大學畢業
    專長:經濟與企業經營
    著作:《鈴木敏文的統計心理學》

 

目錄


前言 知識管理與創意例行過程(Creative Routine)
第一章 執著於?品的「概念(Concept)」上
第二章 徹底活用組織的「知識」
第三章 「個體」的投入(Commitment)完全不存在
第四章 讓人的「才能」充分的發揮
第五章 日常的「生活」和「實踐」是值得重視的根本
總結 自己想要做什?呢?

 

  市場上,每年雖然有數不清的商品和服務行業上市,但或早或晚都會消失不見,能夠被市場接受、獲得高度評價的只是其中的一小撮而已,它們之所以會受到歡迎,主要是它們能夠在開發的概念、技術、製程……等等上展現了某種程度的創新 (Innovation)。然而,針對這些受歡迎的暢銷之作,難道我們不能把它們共通的「創新的本質」從人和組織的角度來取得嗎?難道不能從那些參與開發的每一個人身上抽取出他們特殊的行為思考模式的精髓嗎?

  假設、這些是可能的話,那?,對那些每天在商場上奮戰不懈、尤其是對那些被迫在原地踏步的大部份人來講,這樣的訊息不就等於是一種精神上的鼓勵和可以給明天帶來曙光的大好訊息、不是嗎?本書的企劃概念,就是從這樣的想法出發的。

  而對最近商業書籍的出版傾向產生疑問,則是我們在企劃本書時的一個背後因素,也就是說,當我們來到書店的商業書專櫃時,不難發現很多的書籍都是將美國的管理手法一字不漏直接搬進來的東西,當然其中不乏好書,不過,畢竟都是美國本土式的“存活論”,甚至還可以看到很多案例,在飛越太平洋1萬公尺高空來到日本時,竟然都變成了“概念已被冷凍乾燥(Freeze-drying)”和“語言已被曬乾”的東西,例如,本書所介紹的日清食品的“具多(Goo Ta)” 冷凍乾燥麵,當加入熱水、讓它回復原狀時,雖然也會有小麥的芬芳香味飄散出來,但是,在概念已冷凍縮水的情況下,它的風味其實已經完全消失殆盡,因此,這種商業書籍往往會因為枯燥乏味的制度說明和抽象性、而陷入毫無休止的討論之中。

  本書,不是欠缺現實的會議桌上的高談闊論,而是將跟各位讀者一樣每天上下班揮汗工作的日本商業人、於克服障礙之後所產生的各種新「知識」實例,當作“活生生的材料”原封不動的傳達出來。這就是本書的特色之一。

  譬如,三得利公司的計劃領導人,曾經對已經完成的?品概念是否能夠被接受而不斷的反問自己,並不顧營業人員的意見而將上市的日期延後;又如,富士通的研究人員,就在未來很有可能要為病魔所苦的絕望深淵之中,發掘出自己應該要完成的工作,最後終於開發出全球首創的技術;而Canon的技術團隊,則在每天摸索“這樣努力為什?不會成功?”當中,因某種契機而得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實力;至於黑川溫泉的第二代經營者們,曾經一度在經營上陷入困境,最終還是靠自己找到了解決方法,使企業重新煥發出活力。

  在本書中登場的男女主角,決不是有名的企業人士,也不是那種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感到幸福快樂的人,不過,他們都是以專業自豪、可以面對各種困難的英雄和女中豪傑,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們的行為思考模式的精髓才能和讀者埋在心中的原石產生共鳴。

  在採訪現場和這些人正面接觸的兩位作者,野中是專攻經營學的研究人員、而勝見則是從事記錄工作的新聞記者,兩人的屬性不同,可以說是理論與實用、腦袋與筆桿、思考與探索…等等的結合,而兩人雖然都是站在發表著作的相同立場上,但是其著眼點和特色卻迥然不同。透過這樣的一個合作,本書所呈現出來的將是一種和目前既有的商業書籍截然不同的新嘗試與挑戰。

  根據編輯工學研究所所長松岡正剛(主張世上所有的行為和結構都可用「編輯」來處理)的說法,一個故事的成立必須要具備5項要素,那就是:要推出怎樣的「登場人物」、「劇情」如何、設定怎樣的「場面」、「解說人」由誰來擔任、以及如何設定「World Model(架構)」。

  在本書之中,登場的是這幾年來大家所知道的13個暢銷商品的開發實例。在任何1個案例中,不管是登場人物、劇情、或是具體的場面,都是存在於現實世界之中的東西;而另兩項必須具備的要素,亦即由誰來擔任解說的解說人、和設定怎麼樣的架構這兩項要素,則究竟在那裡呢?為了要成就故事,兩位作者遂憑著在各自領域上的專業知識各自負起了應負的責任。在這種意義之下,本書可以說是由登場的男女主角和作者所“共同創造”出來的成果。

  這是去九州山谷間的黑川溫泉進行現場採訪時發生的事情。兩位作者一邊泡露天溫泉、一邊眺望滿天星星之後,回到鄉土氣息的旅館,一邊圍坐著地爐、一邊慢慢的喝著酒,打開話匣子說:

  勝見:“為什?、要繼續研究經營學這門學問呢?”

  野中:“ㄟ…這個嘛,我想大概是想要對日本的經濟和企業、以及那些在裡面工作的人提供更多的鼓舞吧。”

  勝見:“我也是一樣。”

  想要鼓舞那些每天奮戰不懈、揮汗工作的人─這就是作者自開始取材之際始終不變的一貫想法。想要把這種想法傳達給那些手上有這本書的讀者,一直是作者的衷心期望。

  本書係將刊登於“成功的本質”的13篇文章蒐集成冊、並加以增添修改之後的單行本,而“成功的本質”則是以“人”和“組織”作為討論主題的專業管理雜誌《Works》(Recruit Works研究所發行)之中的專欄(目前還在連載)。在本書第一章?第五章的13個案例之中,「故事篇」和「解釋篇」分別由勝見和野中負責執筆,序章和最後的結語則沿著野中所設定的路線,然後由二人分別搜集資料然後共同執筆完成。對任何一個案例,作者不會以批判性的角度來看它,而是盡量的把焦點集中在那些可資學習的優點上,之所以如此,諒必是作者與生俱來的“敦厚”個性所致吧。

  而且,為了要說明13個案例的創新本質,與其把焦點集中在必要題材的有系統或實驗性的分析上,倒不如以讀者高度關心的題材、和社會注目的話題作為篩選的基準,因此,在這種考量下,《Works》編輯部和勝見就負起素材選擇的主要任務。再者,在故事篇中上場的人物,所有的頭銜原則上都使用當時工作上的稱呼、並省略敬稱。

  《Works》編輯部的豐田義博、海老原嗣生、小野晶子、佐野一郎和Recruit Works研究所的內田恭彥等諸位先生,對本書的企劃、編輯、採訪和寫作也提供了很多的協助。尤其,《Works》編輯部的荻野進介先生,經常與作者一起進行採訪,在旁邊提供了許多建言,讓本書的企劃得以順利進行,在此由衷的感激。還有,也要感謝在一橋大學研究所國際企業戰略研究科擔任助理的渡邊理津子、田原真理子、?田晃子等人,在文獻收集和圖表化方面所做的協助。

  總覺得,野中、勝見、荻野、加上偶而於採訪時同行的海老原或內田等我們一行4人,就好像是往天竺去取經回來的三藏法師等4人一樣、使本書成為了經典的書籍。而對為了讓本書以單行本的形式出現在廣大的讀者面前,從連載第一回合起就開始耐心等待兩年的日經BP社的黑?正俊先生,我們則必須要致上深深的謝意。至於,對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支援鼓勵我們的家人,也要表示感謝。

  最後,最需要感謝的是,那些在百忙之中迅速配合作者現場採訪、並提供貴重資料的每一位出現在書中的人物,真的非常感謝他們。本書謹獻給這些值得推崇的英雄、女中豪傑、以及那些背後支持他們每天投入工作而無後顧之憂的家人。

 

內容連載

Suzuki 50c.c.輕型機車「Choinori」

實現「1c.c.=1,000日圓」產品的知識
~讓可發揮成本意識的本質成為固定「模式」~

故事篇

不管是電綜也好,還是Canon也好,在任何一個實例之中,都很容易獲得一個印象,那就是都是在最先進的領域上進行商品的知識創造,不過,在下面所要介紹的Suzuki的例子之中,主題卻突然轉變為成本的降低。而這種創造性的成本降低,到底和那種容易學習模仿的成本降低有什麼不同呢?簡單來講,前者是不容許其他公司追隨,可確保競爭優勢的東西,而後者則是陷入價格競爭泥淖消耗戰中,領先其他公司的東西。以下,我們試著以Suzuki的成本降低為例,來看看這個具決定性關鍵的不同點吧。

面對「世界性生產工廠」的中國,企業究竟應該如何做才能進入可維持競爭力的創造性成本降低的領域,以繼續君臨天下呢?有關這一點,日本國產的Suzuki 50c.c.輕型機車「Choinori」是一個說明日本如何創造產品的最好例子。這台價格5萬9,800日圓,只有過去價格一半左右的機車,自2003年2月上市之後,於九個月內就銷售了5萬5,000台,遠遠超過了每月銷售2,000台的目標,這種快速攻陷消費市場的消息,每週都登上了大眾媒體的版面、相當熱鬧。

這是總公司的一樓,在寬闊的產品展示室中,自創業以來的二輪和四輪車的新產品,都按照年代順序整齊的排列著,而Choinori就被陳列在這個專區之中。從實際的產品看來,相較於其他的機種,Choinori漂亮的被省略了許多繁瑣的部分,但其實這種印象是不正確的,Choinori並不是從「省略」的創意作為出發的。

「排氣量1c.c. =1,000日圓」

一切的事情,都是從該公司的鈴木修董事長所揭示的這個目標開始的。因為是前任總經理的女婿的關係,這位從銀行員進入Suzuki,並一躍成為每年營業額高達數十億日圓(聯合報表2兆日圓)的大企業的經營者,已被大家認為是一位具有獨特經營觸覺的知名人物。不管如何,這個目標也是Suzuki風格的成本降低的具體表現。

50c.c.輕型機車(Scooter)的價格,自進入1990年代之後,就隨著豪華的結構與外觀而逐漸上升至12~18萬日圓之間。為了打破這種局面,鈴木遂決定製造排氣量每1c.c.等於1,000日圓,也就是50c.c.等於5萬日圓的國產品。這個目標,雖然已經在「Alto」的輕型汽車之中達成了,但是鈴木也針對二輪車說:「無論是四輪車或是二輪車,都是附有電動機的乘坐工具,這種道理沒有改變。」這是1994年左右的事情。

Choinori從構思到正式推出,之所以需要將近10年的時間,主要是因為必須針對輕型機車進行「價值觀的重建」這個障礙的突破之故。這也只有Suzuki才有可能做到,所以,在這裡面就隱藏著讓Suzuki持續增加營收與獲利的祕密。

Point
不考慮「顧客的最大公約數」,擁有自己的價值觀

「在以1c.c.=1,000日圓作為目標之下,雖然製造出各式各樣的車型(Model)來進行試錯,但是卻始終無法達成。於是一直重複進行這項工作。」

說這番話的人,是負責產品企劃和與其他部門協調的中村哲鐵也(二輪車第二技術總部企劃組股長)。在計劃(Project)被正式承認之前,早已在以產品企劃負責人為中心、設計部門的聲援,以及數位志同道合的人的結合下,經過了數年的車型嘗試製造的摸索期。中村說:

「最初所採用的降低規格的方法,是針對輕型機車的基本性結構來考量,也就是說,收藏安全帽的地方、把手部分附帶大燈與方向指示器的開關、前後輪的懸吊系統(Suspension)等,從這些輕型機車的一般規格著手,設法將一些需求性不太高的東西省略。」

省略的方法是一般降低成本的手法。結果,這種方法也產生了一項產品,那就是,2002年2月上市的「Let’s II Standard」,在這個產品中,能想到的部分幾乎都被省略下來了。

外觀裝飾用的零件拿掉了,不烤漆,在一定要的地方就用最便宜的黑色,沒有側面支架(Side Stand),也沒有燃料儀表,只有燃料用完的警告燈,連產品名稱的標誌(Sticker)也被取下。然而,即使絞盡腦汁把重量減少到蠅量級的拳擊手,價格也要10萬5,000日圓左右。拿半年後本田在中國生產銷售的「Today」也要9萬日圓來比較時,就可以知道當時是如何向極限進行挑戰了。為了減量而絞盡腦汁的中村說:

「但是,已經無法再向前踏出一步,因為已經沒有可以再拿掉的地方了。」

再繼續尋求可省略的創意,已沒有什麼道理,因為在達到極限的事情當中,已經展現出深入骨髓內部的成本意識。

Suzuki這種徹骨的成本意識,只要踏入Suzuki總公司就會馬上知道。第一次來拜訪的人,都會對沒有接待櫃台大為驚訝;而提供給供應商進行協商的大房間,則被分割成很多小區塊,協商一結束馬上拉一下桌子上的繩子,把日光燈關掉;窗戶都附有紗窗,如果天氣熱的話就打開窗戶,盡量不使用冷氣;牆壁上貼有員工年收入的每小時換算金額,用來警告大家不要浪費時間。

與眾不同的成本意識的發起人,不用說就是董事長的鈴木。他本身會坐「木靈」號火車的普通位置,從兵松車站到總公司部也不使用公司車,而是自己坐計程車。在這種文化之下,員工養成了一種習慣,經常會思考:「什麼是必要的,什麼是不必要的。」

中村也說:「譬如,看到自動鉛筆(Sharp Pencil)時,就會想到插在口袋上的掛鉤真的有必要這麼長嗎?如果是董事長的話,他會怎麼做呢?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這些。」

正因為是降低成本達人,所以Suzuki把它發揮到了極限。即使如此,成員還是沒有放棄挑戰,繼續進行產品開發,因為,成員都知道1c.c.=1,000日圓的目標,不是高層單純的隨興之作或金錢計算的吝嗇精神。在平時,鈴木就經常把下面的話掛在嘴上:

「產品製造是一種文化。日本為了追趕並超越歐美、渾身滿是汗水油漬的文化,若輕易的帶到中國去是會讓人懊惱的。日本的人事費用是中國的30倍,這一點是無法和中國相比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就試著用30倍的智慧汗水,來達成1c.c.=1,000日圓的目標。」

天天接觸這些話的員工,一看就知道,他們都感受到了高層想朝超大量營業目標邁進,堅持國產品的想法。

「這樣下去無法突破界限。」
「怎麼樣才能達到目標呢?」

成員再一次針對自己到底想要製造什麼?使用者者到底要求什麼?等等的問題,進行徹底的討論。中村透過各種的市場行銷活動,在現場和顧客進行接觸之後,終於瞭解到有近半數的輕型機車的使用者每天都有單程兩公里的使用。「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成員們獲得了一個結論。

「回到原點,從在自行車上裝上引擎這個地方開始吧。」

這樣一來,已經不是要拿掉覆蓋於車身全體上的零件了,而是轉換成先剝光全身之後,再要求只裝上必要零件的反向思考了。中村說:

「如果要符合顧客的最大公約數的話,就無法突破障礙。到車站兩公里左右的車程,比起利用自行車還要感覺不錯的話就夠了。所以,在這樣的利用場域的限制之下,價值觀需要重新建立起來。」這是開始銷售的前三年往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