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杜拉的故事─75位藝術大師與佛洛依德聯手窺視她的夢

少女杜拉的故事─75位藝術大師與佛洛依德聯手窺視她的夢
定價:320
NT $ 110 ~ 288
  • 作者:佛洛依德
  • 譯者:丁偉
  • 出版社:高談文化
  • 出版日期:2005-12-1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101006
  • ISBN13:9789867101006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6.5 x 2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18歲少女的夢境語言.赤裸裸大解密

  你相信,做夢是性欲衝動的變相滿足嗎?

  你知道,人的那一座精神冰山,絕大部分都冰封在潛意識層裡嗎?

  佛洛依德在詭秘莫測的精神夢境中,勾勒出杜拉對自己身體的憂鬱。走進《少女杜拉的故事》,窺視杜拉「伊底帕斯情結」的怪異表現,以及家庭情感關係變化如何對一個少女的性心理發育變異,產生難以想像的後果。

  當你從這個「故事」走出來的時候,也許你會由杜拉聯想到你自己、你的親人朋友,聯想到你生活周遭的少男少女和許許多多的人。

  潛意識學說和釋夢觀念,是佛洛依德最重要的理論發現。他承認他的精神分析法,是一種「神話」,是由臨床經驗推想出來的一系列假設。但令人關注的事實是,佛洛依德開啟了西方學術研究領域的心理學時代,他是上個世紀國際學術界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

  這本《少女杜拉的故事》,不僅是一篇專業的病變心理學報告,還被佛洛依德的敘述語言變成一部文學作品,赤裸裸剖析這位18歲少女,不為人知、甚至連她自己都不知道的夢境語言。而這令人驚異的夢境語言,正是我們那一座座精神冰山深層心靈的解密。

作者簡介

  佛洛依德(Sigmound Freud,1856─1939),奧地利精神科與神經科的醫生,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於摩拉維亞的弗萊堡(今捷克境內),4歲時舉家遷居維也納。畢業於維也納大學醫學系。1938年因遭納粹迫害遷居倫敦,1939年12月因口腔癌在倫敦逝世,享年83歲。 佛洛依德關於心理學、病理學、醫學、哲學文化學和文藝學的多種學說,開啟了西方學術研究領域的心理學時代。其理論對許多理論觀點和學術流派,尤其在藝術和文學領域產生了深刻影響。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夢的解析》、《性學三論》、《論潛意識》、《自我與本我》、《圖騰與禁忌》、《少女杜拉的故事》、《精神分析學引論》等。

 

目錄

序 夢的結束和開始

第一章  緒論
我從不會猶疑與人談論這個問題,甚至對年輕女孩也一樣

第二章  臨床現象
一個脾氣怪異、鄙視自己母親的少女
揭露杜拉自殺的真相
16歲少女第一次得到男人的擁抱和熱吻
父親的情人
兩個居心叵測的男人:把杜拉當成交換情人的「籌碼」
暗戀與病痛
杜拉生病的真正目的
杜拉那特別的咳嗽
杜拉為什麼喜歡吮吸大拇指
戀父情結:要我,還是要K女士
隱蔽的同性戀情:愛著父親的情人

第三章  第一個夢
樹林裡的遭遇和相同的4個夢
珠寶盒的意義
夢中的「火」與「水」
夢醒以後的煙草味道
玩弄小荷包和尿床背後:少女最深的隱私
另一性的証據:神經性氣喘或呼吸困難
「因他罪惡式的愛情,我受到了疾病的懲罰」
第一個夢的所有含義

第四章  第二個夢
我已經問了差不多一百次:「鑰匙在什麼地方?」
車站、密林的象徵和向雙親報復的動機夢
假的跛足和盲腸炎,是少女一種破處懷孕的幻想
真相大白:杜拉忽然間停止了治療

第五章  後記

附錄一 歇斯底里幻想與雙性對偶之間的關係
附錄二 變形的一齣默劇:歇斯底里
圖片目錄與出處

 

出版序

夢的結束和開始

  從「五四」新文學運動開始,佛洛依德的名字,就在魯迅等人的介紹下傳入了中國。佛洛依德的學說從問世之初,就一直存在著廣泛的爭議,即使是在中國也不例外。但正是在曠日持久近百年的褒貶聲中,他卻成了本世紀國際學術界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

  佛洛依德的關於心理學、病理學、醫學、哲學文化學和文藝學的多種學說,開啟了西方學術研究領域的心理學時代,許多理論觀點和學術流派都或正面或反面地得益於佛洛依德主義。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佛洛依德關於性本能、潛意識和夢幻等學說,已經完全普泛地化解到了西方現代文化之中,構成了西方精神文化和意識形態的一種重要基礎。

  當代西方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生活方式,都與佛洛依德的學說密切相關。基於此,西方有許多學者把佛洛依德與馬克思、愛因斯坦並列,合稱為改變了現代思想的三個最偉大的猶太人。

  儘管中國思想文化界沸沸揚揚近10年的「佛洛依德」熱,現在已逐漸退潮和歸於沉寂,但冷靜地重讀佛洛依德,可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意外的驚喜,因為要真正全面地瞭解西方,要深刻而全新地瞭解人的自我,就不可能不首先瞭解佛洛依德。

  佛洛依德最重要的理論發現,是他的無意識學說和釋夢觀念,而他的這些觀點是以一整套較為系統的「深層心理學」理論作為科學依據的。佛洛依德的「深層心理學」,最初是建立在意識和無意識這兩塊基石上的,他把這種人格機制的二元結構看成是人的精神活動的主體:無意識是廣闊有力、決定意識的部分,而人的能動意識過程卻僅僅是心靈分離出的小部分或某些外在動作。

  這即是說,人的精神活動若是座冰山,只有很小的部分浮於意識領域,而絕大部分都淹沒在意識水準之下,處於無意識狀態。這一發現,無疑導致了人們對自我心理深度決定力量的重新認識,這是人類自我探索歷史中一次重大的轉折。

  1923年,佛洛依德注意到了維持個體生存及綿延種族的各種性能量,這種儲蓄著大量原始衝動的「生活本能」(Eros)是用籠統的無意識理論無法細分和概括的。因此,在《自我和伊特》一書中,他引入了「伊特」和「超我」這兩個概念,修改了意識和無意識的簡單劃分,最後確定了自己的心理機制結構理論,對人的心理機制和級差提出了更基本的、更嚴格的標準。人的現實生活中和文化創造中的心理機制,也正是在這種普通心理機制的基礎之上形成的。

佛洛依德認為,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級的「本我」(id)──代表著人的原始本能衝動,是人格中最有力又極難接近的部分,它受「快樂原則」的支配,就像是一口充滿混沌、激動和沸騰的大鍋;第二級的「自我」(ego)──是從「本我」中產生出來、具有調節功能的社會因素,其心理構向是滿足本能欲望,大部分為無意識內容,受「現實原則」的支配;第三級的「超我」(superego)──是佛洛依德「自我理想」、「自戀作為」(Narcissis ticagency)涵義的擴散,代表著更為嚴格的道德標準和審美標準,壓抑本能衝動,監督指導「自我」,受「道德原則」的支配。

  這三者的矛盾衝突,構成了意識和無意識的對立;這三者的交互作用,構成了心理機制的整體和特質:「本我」代表了生物性的一面,「自我」構成了心理性的一面,「超我」意味著社會性的一面。意識是外化型的心理活動,而無意識卻是本能衝動的原始貯存所,一切不能滿足的欲望都被推進這個領域,暗中對人的行為產生支配作用。在本能衝動中,佛洛依德最強調的是性欲,他稱之為「里比多」(Libido),這是一種幾乎人剛出生就有的性能量,藝術創造和欣賞、做夢都是性欲衝動象徵的、變相的滿足。人的一切活動的最終基因,就是無意識之中的性欲。

  毫無疑問,佛洛依德絕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家和文藝學家,他僅僅是一個國際精神分析運動的創始人和領袖。在現實生活中,他只是一個心理學教師,一個有開業執照的精神病醫生。但佛洛依德是誠實的,他從不標榜自己的學說和精神分析法是可以經過實驗的「純科學」,他承認這是一種「神話」,是由臨床經驗推想出來的一系列假說。

  但人們不要忘記,佛洛依德又是一位藝術修養和文學根底都頗為豐厚的醫生,他的研究從一開始就有意涉足文化和文藝領域。由於他一生博覽世界名著,酷愛古希臘神話,談吐中經常信口引用,他的醫學、心理學專著中也因穿插了大量的文學典故而顯得生動暢達、饒有情趣。

  《少女杜拉的故事》就是佛洛依德豐富嚴謹的臨床實踐,以及天才神奇的文學想像的完美結合--既是一個充滿科學專業色彩的病變心理學報告,又是一個耐人尋味、引人入勝和寫法新穎的文學故事。由於佛洛依德高深的文學造詣和理論文筆的優美流暢,他被公認為德語散文大師。1930年,佛洛依德獲得了「歌德文學獎」,是他一生最引為驕傲的榮譽。自然,佛洛依德也是當之無愧的,這也是佛洛依德學術理論研究的一大重要特色。

  要瞭解佛洛依德,就必須走進《少女杜拉的故事》,深入到杜拉那神秘莫測的心理深處和夢幻世界。從這本佛洛依德第一部獨立完整的病例故事中,人們可以瞭解杜拉的「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的形成過程和怪異表現,可以知道家庭情感關係變化對一個少女的性心理發育變異的重要影響,可以看清佛洛依德對少女之夢的令人驚歎的細微分析。

  當你從這個「故事」裡走出來的時候,也許你會由杜拉聯想到你自己,聯想到你周圍熟悉的少男少女,聯想到許許多多的人。注視著各色清亮和混濁的目光,你恍然大悟──人是複雜的,也是極其簡單的!

  但無論如何,《少女杜拉的故事》都不是一部通俗的消遣讀物,它平實而不平泛,深刻而不深奧,這自然需要一定的知識素養和理解力。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故事」的精彩之處和全貌,我們特地精選了西方歷代,尤其是現代繪畫中的一些精品名作,從中人們不難看出,佛洛依德精神的根源和對西方文藝產生的巨大影響。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4
    $110
  2. 新書
    9
    $288
  3. 新書
    9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