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禽流感:如何在禽流感大流行中存活

打敗禽流感:如何在禽流感大流行中存活
定價:220
NT $ 198
 

內容簡介

  禽流感已經不是會不會發生,而是何時會發生的災難。

  1918年西班牙流感橫掃世界,奪走了高達5,000萬人的生命。如今,全球交通便捷,一旦禽流感爆發,必然速度更快、範圍更廣。科學家擔心,高致病率的禽流感H5N1如果和人類流感病毒混合,人類死亡將數以千萬計,威脅之大遠超過自然災難或經濟崩潰。

  因此,人們必須做好準備,自我求生。這本書就在提示大家禽流感爆發時的各種保命守則:

  .如果禽流感爆發,個人應如何求生?
  .當前政府能做些什麼?
  .如何取得真正有效的藥物?
  .民間療法是否有效?
  .如何保住個人財富?

  根據目前的研究分析,當高致病率的禽流感病毒H5N1爆發大流行時,疫苗開發追不上疫情的可能性高達九成五。(意即幾乎可以確定我們會處在一個沒有可用的有效疫苗的禽流感流行期裡。)本書指導大眾如何安然地度過此一黑暗時期。

本書特色

  ◎本書原為英文版,將於今年十二月中旬出版。應是第一本針對禽流感出版的專書。
  ◎法蘭克福書展時受到媒體矚目。
  ◎針對一般人書寫,有深入正確的禽流感知識和禽流感大流行時的實用健康守則。
  ◎作者具新聞專業背景,本書具資料完整和易讀易懂之特長。
  ◎書中包含一篇由英國動物健康機構首席科學家Dr. Mike Skinner撰寫的前言。

作者簡介

艾伏里西諾

  現年48歲,是加拿大籍的醫學研究人員,兼科普作家,目前住在英國多塞鄉間(Dorset)。他所發表的「透析逆轉濾過性病毒治療法」(Dialylitic Retroviral Treatment)的論文報告,曾經在日本橫濱的愛滋病學術會議中宣讀。他曾經與美國佛羅里達州坦帕灣的愛滋病行動小組,一起舉辦了愛滋病病毒流行病學的研究。他開發過一台紫外線輻射光放射器,作為醫院中病毒/細菌的消毒之用。他曾是數種醫藥和健康雜誌的合夥出版人兼主編,寫過上百篇文章,登載在Kyklosian等學報上。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來勢洶洶的全球大流行病
第二章 H5N1是什麼?
第三章 H5N1的由來
第四章 這個瘟疫是如何開始的?
第五章 到底該怎麼作,才能保住自身的安全?
第六章 別把H5N1病毒吃下肚
第七章 需要居家治療時
第八章 家傳秘方與另類療法
第九章 真正有效的抗病毒藥物
第十章 類型不對、數量不足的疫苗競賽
第十一章 政府當前能做些什麼
第十二章 大流行病來時保住財富之道
第十三章 重見天日

 

麥克.史金納博士 (Dr. Mike Skinner)

  一般人常責難我們這些學科學的人(尤其是研究微生物的人),說我們為了多募集一些捐款,便挑起大家的恐懼心理。我們中間曾經走過一九八0初期至中期的人,一定都還記得政府對於愛滋病所作的那些宣傳。我至今仍然還記得一清二楚,當時的那些宣傳廣告是如何營造出威脅和恐怖的氣氛的。如今會不會再有人問:那些層出不窮的被感染群現在都到哪裡去了?這會不會又是那些學界人士們為了籌集研究經費而搞的另一次障眼法?時至今日,縱觀全球的愛滋病毒帶原者已高居四仟多萬人,任何編輯若是再提出這樣的批評,都會被視作愚不可及的。講得確實一點,西方世界的受感染人數一直沒有攀昇,甚至低過我們合理預期的數字。之所以會有如此好的結果,難道不就代表當時政府所作的宣傳奏效了嗎?而另一方面,非洲和諸如中國及印度等開發中國家,以及前蘇聯共和國的區塊裡急遽飆高的疫情,已經非常明白地顯示出事情會惡化到什麼樣不可收拾的地步。那麼,感冒又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威脅呢?我不能在此說得太多,否則就有點兒喧賓奪主了。其實,這麼說就夠了:那就是打從一九七0年代中期,美國的豬隻發生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恐慌,到一九九0年中期的這一段時間裡,大概只有直接面對流感病毒的那些科學家們,才真正認真地看待過這個事件。我們其餘的人,大部都面對過類似愛滋(HIV)、拉色熱(Lassa)和伊波拉(Ebola)病毒的事件,也不時見識過分子生物和免疫學上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嶄新技術,因此遇上了流行性感冒,很自然地就會認為:它只不過是個不大不小的流行病,每隔十年便捲土重來一次,騷擾一下天下蒼生罷了。

  過去很少人會鄭重地思考像一九一八年發生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Spanish Flu)這等每隔四十至五十年才發生一次的大流感。它曾經奪去五仟萬條人命,被認為是醫學上無法解釋的浩劫。不過,這樣的態度,終究還是在一九九七年有了改變。

  在此之前,很少人會想到:即使是屬於鳥類的流行性感冒,也會對人類造成威脅。我們假設流行性感冒的病毒種類(strains)可能是由鳥類和人類之間的病毒在豬隻身上重組而成。長久以來,鳥類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的病毒存放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中,都受到管理,不虞外洩。這些實驗室的安全措施足夠保障病毒不致於外逸而威脅到家禽的安全。不過,種種經過長久使用,經過驗證的安全措施,卻絕少被各實驗室採用來保護工作人員。1997年香港的情勢發展,顯示了例如我們目前所見到的H5N1等某些鳥類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有可能會傳染給人類,也有可能會要人命的。打從那時起,我們就親眼目睹了H5N1病毒散佈到東南亞的家禽族群之中,同時也有數十個人受到感染,且其中已有多人相繼死亡。大家的恐懼並不是毫無來由的,因為有一種會在人類中間傳染的病毒已經蹶起。我們不知道這種事情何時會發生。不過,它的尚未發生,正就顯明了它是一個難得發生的稀有事件,需要特殊的條件才能促成。我們也無從得知最後的病毒到底會是個什麼樣子。它可能會變成一個被水淋溼了的炮竹,根本就響不了;它也可能只不過是一個成不了氣候的搗蛋鬼,虛張虛張聲勢罷了。它也許會變成每隔十年才出現一次的普通傳染病病種。不過,截至目前為止,H5N1所顯現出來的各種非比尋常的徵兆,卻意味著我們面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絕不可抱著忽的態度,因為若真是等到病毒演化出見血封喉的強大毒性,才想到要防堵它,那就為時已晚矣。

  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呢?它不難理解,而且具有很高的可讀性。你即使沒有唸過生物、化學或藥學,你也一樣讀得懂書中有關H5N1的說明。

  本書中的某些內容(elements),以及新聞媒體中的許多報導,都使人想起那些預告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電影,和少數想要為人類的文明留下些許餘緒的倖存者。一旦H5N1開始肆虐,且情況就如我們所擔心的那般嚴酷,那麼千百萬的生命皆將喪亡。這對於社會所造成的影響將不可謂不大。然而,即使是本書作者艾爾(Al)自己所預估的死亡率,也只不過是總人口數的百分之6至百分8而已(亦即每12至15人中會有1人死亡)。這種死亡率和那幾部影片中所揭露的情形當然是不能比的。再者,流行病來得快,去得也快,因此,對那些劫後餘生的人來講,他們很快就能重建他們的人生了。我們如果願意正視風險,針對實際的狀況作出謹慎的規畫,那麼它對我們每個人和社會整體的衝擊,是會減輕的。我希望對於那些肯正視威脅的人,本書可以成為一件有用的工具。

  麥克.史金納博士曾經在Leeds大學修習徵生物學(Microbiology),其後又在英國列斯特郡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攻讀細菌遺傳學(bacterial genetics)和生物化學(biochemistry)的博士學位。

  後來,他轉至病毒的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的領域,在德國的Wurzburg獲得冠狀病毒(coronaviruses)、在(Leicester and Reading)獲得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以及在(MRC-LMB, Cambridge)獲得愛滋病(HIV)的博士後學位。之後,他加入動物保健學院,擔任鳥類水?病毒(avian pox viruses)的研究小組召集人。

  自那時起,他亦著手研究鳥類白血球組織增生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及一種 birna病毒。他在科學上的研究偏好為病毒與宿主之間的互動及疫苗。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198